海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doc
《海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海南省海南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考预测题库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夺冠系列)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教师授课时,通过板书的字体、颜色以及讲话的语音、语速等来吸引学生的()。A.有意后注意B.无意后注意C.有意注意D.无意注意【答案】D2、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规定,少先队的入队年龄是(?)。A.6-12 周岁B.6-14 周岁C.7-12 周岁D.7-14 周岁【答案】B3、4 岁的男孩小石认为空气没有重量,但经过科学演示后他知道自己错了。他现在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从迁移的角度来说,这一理解的变化属于()A.
2、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一般迁移D.重组性迁移【答案】B4、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等进行描述与分析,从而揭示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叙事研究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答案】B5、(2020 年真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赏识与期望后常常表现出更积极的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A.蝴蝶效应B.鲶鱼效应C.马太效应D.罗森塔尔效应【答案】D6、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及其结果的()。A.客观描述B.主观判断C.主观臆想D.主观描述【答案】A7、人的抽象思维的发展总是先于感知运动的发展
3、,这体现心理发展的特点是()。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答案】B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调查法B.谈话法C.观察法D.问卷【答案】C9、下列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是()。A.信息技术教育B.德育C.研究性学习D.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答案】B10、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稳定,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着学校教育制度进入()。A.前制度化教育阶段B.制度化教育阶段C.非制度化教育阶段D.学校萌芽阶段【答案】A11、我国现行学制是()A.单轨制B.双轨制C.混合制D.分支型学制【答案】D12、小学生疾
4、跑后不能立刻站立不动或坐下,须继续慢跑一小会儿,主要原因是()。A.防止低血糖晕倒B.有利于氧债的偿还C.防止重力性休克D.有利于心功能恢复【答案】C13、儿童的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从公共秩序,尊重法律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如若违反,就会感觉内疚和不安,这一道德阶段属于()。A.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B.相对功利定向阶段C.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D.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答案】C14、教育制度的主体是()A.学校教育制度B.教育体制C.社会教育制度D.业余教育制度【答案】A15、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
5、林斯基【答案】B16、以下符合 2001 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要求是()A.小学以分科课程为主?B.初中以综合课程为主?C.在小学到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选修课程?D.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答案】D17、教师的意志品质表现出选择教育决策的()。A.自觉性B.坚韧性C.果断性D.自制性【答案】C18、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A.信任感B.自我同一感C.主动感D.勤奋感【答案】B19、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A.知
6、识学习和技能学习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C.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答案】D20、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思维的()。A.间接性B.抽象性C.稳定性D.概括性【答案】D21、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的重大变革之一是()。A.初中和高中分别设置B.九年一贯的整体设置C.十二年一贯的整体设置D.小学和初中分别设置【答案】B22、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B.学校可根据地域性特点、学校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地方课程C.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
7、材(即教科书)D.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答案】D23、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可分为()A.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B.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论断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答案】C24、在考试中遇到了之前练习过的题型,属于()。A.水平迁移B.远迁移C.近迁移D.垂直迁移【答案】C25、现代课程理论认为,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A.知识技能与情感B.难度广度与深度C.社会、儿童与学科D.政治经济与文化【答案】C26、记忆过程包括()。A.识记、保持、再认
8、或回忆B.识记、保持、联想C.识记、联想、回忆D.识记、保持、遗忘【答案】A27、儿童道德发展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提出这一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罗杰斯B.皮亚杰C.埃里克森D.弗洛伊德【答案】B28、()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A.教学模式B.教学组织形式C.教学方法D.教学原则【答案】C29、林老师教学借生日时,先板书“生日”,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日是哪一天,又是怎样过生日的。接着又板书“借”,并提出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为什么要借生日?生日能借吗?”这种导入方法是()。A.故事
9、导入B.情境导入C.悬念导入D.直接导入【答案】C30、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A.尝试与顿悟B.同化与顺应C.平衡与守恒D.刺激与反应【答案】B31、在上体育课时脚不慎扭伤,下列做法最好的是()。A.马上用热水袋热敷B.马上揉搓患处C.马上用冷水浸泡D.什么也不做【答案】C32、请问下列哪一项叙述跟“设计教学法”有关?()A.无须教师辅导B.不能获得系统化的知识C.能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习惯D.各学科均能适用【答案】B33、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A.神话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生物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答案】C34、我国古代启蒙读物三字经述及“
10、昔孟母,择邻处”,体现的是()。A.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B.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C.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D.成熟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答案】B35、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A.复杂性B.延续性C.创造性D.示范性【答案】B36、教学过程包括不同阶段,教师通过一定活动获得关于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过程和要求的阶段是()。A.领会知识B.巩固知识C.运用知识D.检查知识【答案】D37、马卡连柯曾指出:“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集体的一种影响。相反地,每当我们涉及集体的时候,同时也应当成
11、为对于组成集体的每一个个人的教育。”此言论体现了哪种班级管理模式()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答案】B38、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A.备课B.教师教得好C.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D.上课【答案】D39、以下选项中,说明了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的是()A.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B.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C.读书是一种乐趣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答案】C40、在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主要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分组教学D.班级教学【答案】A41、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认知过程的是()。A.情绪B.气质C.兴趣D.思维【答案】D42、
12、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A.坚持“循序渐进”B.促进温故知新C.加强“教学相长”D.发展学生个性【答案】D43、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属于()。A.行动研究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査法【答案】A44、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这说明其思维具 有()。A.指向性B.流畅性C.变通性D.独创性【答案】C45、当学校出现传染病时,控制病情传播的首要措施是(?)A.查找传染病原B.救治传染病人C.切断传
13、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答案】C46、一名熟练的汽车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一面观察道路的情况,一面操纵方向盘,这种现象属于注意的()。A.预定B.转移C.分配D.集中【答案】C47、小芳弟弟因为不守纪律而受到批评,但他不以为然,还说只要学习好,守不守纪律无所谓,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先采取的教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B.情感陶冶C.榜样示范D.实战锻炼【答案】A48、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A.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B.基础性、强制性、义务性C.基础性、普及性、义务性D.普及性、强制性、义务性【答案】A49、下列关于中等生的心理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强烈的荣誉感B.信
14、心不足,表现欲不强C.具有较强的超群愿望D.纪律性较差【答案】B50、在英文阅读中遇到生词时,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而不是急于查字典。这体现了知觉的()。A.整体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恒常性【答案】B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 C 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就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 100 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李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 B 级、A 级组进军。问题:上述材料中,李老师
15、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在上述材料中,李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原因是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内涵。首先,李老师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突出了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其次,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重视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性发展的建构作用。第三,体现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第四,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李老师潜移默化地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
16、”时,在用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 100 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 10 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 10 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20 分)【答案】【答案要点】教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对待和处理问题。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例如,本材料中的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 10 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
17、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会发现问题和拆下天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点拨】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许多突发状况,其中之一就是教师在讲授时出现错误。对于教师犯错应该怎么处理,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为难度较大。考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教师可以坦诚地或幽默地承认犯错,然后立刻更正;也可以假装是故意留给学生的疑问,让学生自己讨论应该怎样改正。无论怎样,切忌如材料中的教师那样,把错误归于其他原因,尤其是知识性的错误。三、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火烧云晚饭过后
18、,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天空中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
19、来了,马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边跑着,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问题(一):请分析火烧云这篇文章的特点。问题(二):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省 2023 教师资格 小学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预测 题库 夺冠 系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