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海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海南省海南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能力题库综合试卷 B B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在某教师在教学前幻灯片出示了以下文字:A.沈雁冰B.沈从文C.老舍D.夏衍【答案】D2、在高三语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中国古代诗歌流派的相关知识,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B.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代表作有高适的别董大、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
2、师西征、王昌龄的古从军行和李颀的塞下曲C.“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贾岛等人D.江西诗派是宋代文学流派,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答案】B3、在“经典广告语”学习活动中,课前教师让学生搜集运用典故的广告语。下列学生搜集的广告语中,没有运用典故的是()。A.煮酒论英雄,才子赢天下B.世外桃源怡园寻,安居乐业好家园C.胶鬲生涯,桓宽名论;夷吾煮海,傅说和羹D.美味引来天下客,酒香引出洞中仙【答案】D4、在“中国古代诗歌格律研习”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古体诗与近体诗,理解近体诗内部诗歌格律的差异。下列关于中国古代诗
3、歌格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琵琶行与孔雀东南飞均属于古体诗中的长篇乐府诗B.杜甫的登高与王维的竹里馆均属于近体诗中的七言律诗C.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与杜牧的秋夕均属于近体诗中的七言绝句D.如诗经古诗十九首等唐代之前的诗歌均属于古体诗【答案】B5、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古代诗歌中“月”的意象,体悟其多样的内涵。下列诗句中“月”的意象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不同于其他的是()A.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答案】B6、教学复句专题研讨课,教师安排学生从学
4、过的课文中总结一些因果复句,下列句子适合的是()A.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B.在白色恐怖弥漫的年代里,无论环境怎样险恶,鲁迅先生一直把密信和文稿珍藏着。C.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D.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答案】D7、教学登高,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律诗知识。下列适合的是()。A.梦游天姥吟留别B.送元二使安西C.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D.春江花月夜【答案】C8、下面是教师在教完故都的秋后的教学反思,对这个教学反思,理解正确的是()。A.这位教师很好地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B.教师的教学过程过于强调对情感
5、的教学,而忽略了知识与能力,在散文的教学中是可以的。C.阅读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适当与学生互动即可D.课堂上过多的师生交流将不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答案】A9、某教师在讲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谈及朱自清的散文有“抒情型”与“叙事型”的区分,以下不属于其“抒情型”散文的是()。A.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B.绿C.背影D.歌声【答案】C10、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这一能力发展要求侧重达成的课程目标是()。A.积累整合B.感受鉴赏C.应用拓展D.发现创
6、新【答案】C11、在学习了戏剧单元后,有许多学生对悲剧剧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悲剧剧作的认识,鼓励学生搜集其他悲剧。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A.莫里哀伪君子B.关汉卿窦娥冤C.纪君祥赵氏孤儿D.莎士比亚麦克白【答案】A12、某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某版教材中的课文再别康桥一课时,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A.设置的教学目标远远低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B.两个教学目标落脚点均在对这首诗歌形式的品味与鉴赏C.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阅读这首诗时自己独有的情感体验及阅读感受D.教学目标忽略了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比较在传递情感方面与其他文体语言的不同点【答案】A1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A
7、.教师作为交流与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只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对各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筛选B.“学生点评”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活跃了课堂气氛C.这种由此及彼的点评方式。强化了课内知识的能力迁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D.“小组讨论”最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答案】A14、在学习完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组歌后,教师为让学生深刻理解并且正确使用学到的修辞手法,给出了以下句子:A.甲同学:第(1)句中用到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云彩和田野比拟成了一对情侣B.乙同学:第(2)句用到了排比和拟人的手法C.丙同学:第(3)句将隆隆的雷声比作剑,是比喻的修辞手法D.丁同学:第(4)句连续用三个“烧毁
8、”是强调的修辞手法【答案】D15、在学习完契诃夫的变色龙后,学生对这种短小精悍但却哲理丰富的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趁机为学生补充了世界文学史上“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及其作品的相关知识,其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代表性中短篇小说有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B.契诃夫的代表性中短篇小说有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凡卡C.马克.吐温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著名短篇小说有竞选州长百万英镑等D.莫泊桑“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漂亮朋友等【答案】C16、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备课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A.陈老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侧重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B.陈
9、老师的做法关注学生在新闻阅读过程中精神的活动和生命的活动C.张老师把新闻知识作为教学的引子,把阅读文本作为解释和印证新闻写作的范本,这种做法比较好D.陈老师这样处理语言教学更实在【答案】C17、老师在讲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时,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理解判断句,特地找出以下句子进行拓展,下面选项中的句式不适合用来举例的是()A.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潮)B.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湖心亭看雪)D.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答案】B18、教学茶馆,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剧本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下列例子适合的是()。A.只有这么办,国家才
10、能富强!好啦,我该走了。B.我不但收回房子,而且把乡下的地、城里的买卖也都卖了。C.老大爷,您外边遛遛吧!后院里,人家正在说和事儿呢,没人买您的东西!D.您甭吓唬着我玩,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绝不会叫我提着大茶壶,到街上卖热茶去!【答案】D19、研读古代经典文化时,教师提醒学生给不理解的字词释义。下列字词释义不正确的是()。A.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老子)渊:沉静,深沉B.齐谐者,志怪者也(逍遥游)志:志向C.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硕人)盼:眼睛黑白分明,十分明亮D.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诗经灵台)攻:建造【答案】B20、教师在讲解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时,列举李白其他的诗
11、句,下列诗句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答案】C21、阅读孔乙己教学案例(节选),按照要求答题。A.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自始至终的主角B.本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C.教学对话法就是在课堂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从而让学生学到知识的教学方法D.教师以权威的形象与学生对话,让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答案】D22、阅读某高一教师在暑假时给学生布置的暑假作业,按照要求答
12、题。A.该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作业,做到了因材施教B.该教师分组依据学生考试成绩,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C.一组学生基础薄弱,假期作业可以帮助他们夯实基础、查漏补缺D.二组学生基础扎实,假期作业有助于他们拓宽阅读面、增加积累【答案】B23、在“古今多不同”的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几组包含古今异义词的句子。下列句子不符合要求的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C.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陈情表)D.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答案】C24、教师在讲授完寡人之于国也后,要求学生注意“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种句式的特殊性,并归纳同类用法的句子。下列语句
13、中,含有相同用法的一项是()。A.甚矣,汝之不惠B.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C.佚之狐言于郑伯曰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答案】C25、教学雷雨时,教师要求学生揣摩人物语言的潜台词,体会人物语言内涵的丰富性。针对以上教学要求,下列教师的教学安排不恰当的是()。A.教师设置隋境,要求学生表演剧本,体会人物语言的深意B.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思考说话者潜台词的深意C.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揣摩潜台词,把握人物的个性D.教师引导学生一一找出剧本中的潜台词,逐字逐句分析【答案】D26、执教祝福一课,教师让学生思考:“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有哪些动词形象地凸显出祥林嫂的坎坷经历和
14、悲惨遭遇 试着找出并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是()。A.以描述人物命运的关键动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研读文本B.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肯定。就能步步深入,明确课文主题C.该题简单易操作、能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与讨论答问的积极性D.运用具体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符合小说教学规律【答案】B27、阅读下面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A.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感受、联想,表达了不同的想法B.高中语文教学要着力于培养思辨能力,想象能力不是教学重点C.教师没有进行有效的评价D.教师没有在学生的发言之间建立联系,不利于学生观点的交融【答案】B28、阅读爱莲说教学实录(片段)
15、,回答问题。A.语文教学要民主而有效,“民主”是将思考权和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有效”是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上均有收获B.大多数人都能够根据文本分析得出答案的时候,教师可以不用再带着学生去理解分析C.通过不同的角度概括莲花的美德,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D.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答案】B29、学习离骚时,教师组织学生拓展阅读九辩九思和九歌,对这一做法分析正确的是()A.加强经典文章或段落的记诵,深入挖掘课文的思想感情B.感受作品情感,理解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C.以上几篇文章都被收录于楚辞
16、,有助于学生对“楚辞体”的学习和把握D.抓住写人和记事的不同方式,提高鉴赏能力【答案】C30、阅读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回答问题。A.教师突破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角色定位B.创设了民主活跃的课堂,实现了课堂效益最大化C.主体性教学可以淡化教师的作用、引发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D.教师肯定学生的发言、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答案】C31、阅读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A.联系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把握小说的细节描写B.分析关键词语,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C.教师步步设疑引导,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D.师生间的频繁问答,不利于教学的有效进行【答案】D32、教
17、师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发现学生对民族风情有浓厚的兴趣,准备给学生推荐关于各地不同风情的文章。下列不适合的是()。A.沈从文云南的歌会B.琦君春酒C.萧乾吆喝D.魏明伦变脸【答案】D33、在学习陈情表时,学生发现课文下面有很多对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解释。从语文教材的构成来看,这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系统?()A.范文系统B.知识系统C.助读系统D.练习系统【答案】C34、阅读有关合作学习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A.教师应在理解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此学习方式B.合作学习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否则会流于形式C.合作学习应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D.教师只要加强过程性指导。学生的讨
18、论过程就不会脱离文本的中心和重点【答案】D35、在举行演讲比赛之前,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些优秀的演讲辞作为参考。下列不适合的是()。A.孙中山中国决不会沦亡B.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C.钱钟书谈中国诗D.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答案】C36、教授完皇帝的新装后,教师准备推荐一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作品来加深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理解,下列不合适的一项是()A.丑小鸭B.灰姑娘C.红舞鞋D.卖火柴的小女孩【答案】B37、教师在教授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时,提到用典的修辞,并举出其他诗句的例子供学生加深理解,下列没有使用该修辞的是()A.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B.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C.东边
19、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答案】C38、某教师设计了“体会红楼梦的艺术魅力”专题,这一专题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的()。A.诗歌与散文B.小说与戏剧C.语言文字应用D.文化论著研读【答案】B39、学生喜欢水浒传中的故事,教师推荐这类课文供学生阅读,下列适合的是()A.智取生辰纲B.范进中举C.三顾茅庐D.刘姥姥进大观园【答案】A40、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以“谈鲁迅”为专题开展了一次阅读分享会,评价学生时既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关注其个性化、深度阅读的实现程度。对这一做法分析正确的是()。A.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20、展B.评价内容综合化,符合高中学生的语文发展需求C.评价主体单一,不能保证实现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D.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答案】B41、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按要求答题。A.对雨巷主题的分析讨论,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B.教师适时将学生的课堂讨论转移到网络平台进行,既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探索积极性,又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C.网络平台快捷、高效,案例中的情况充分体现了在现代教学中网络平台已经逐渐发挥教学主导作用D.教师把课堂争论引到网络平台交流,体现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答案】C42、教师在讲解“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一句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
21、文中字词的使动用法,特举出以下示例。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属于使动用法的是()。A.衣锦还乡B.既来之,则安之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常以身翼蔽沛公【答案】B43、教师讲解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时强调全诗以秋江月夜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为此教师又列举写月夜景色的诗句,下列诗句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A.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B.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C.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答案】B44、古代诗歌鉴赏课上,教师指出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天街小雨润如酥”一句所运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同时请学生联想其他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下列符合要求的是()。A.蜡烛有心
22、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D.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案】B45、教学安塞腰鼓时,教师上课前先播放了一段腰鼓舞蹈,在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时,自然地导入新课。对该教师运用多媒体的方式,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A.多媒体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节课堂气氛B.多媒体的使用丰富了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更加方便地给学生提供教学信息C.多媒体会占据课堂时间,不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D.多媒体可以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有所弥补,激发学生兴趣【答案】C46、学习完劝学一课
23、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中“而”字的用法,下列说法错误的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递进连词,却)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连词,而且)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假设连词。如果)D.蟹六跪而二螯(并列连词,又、和)【答案】A47、以下教师对“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B.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C.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D.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语文课程评价应
24、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有重点地落实语文课程目标【答案】D48、某选修教材中有“新闻阅读与实践”单元,教师准备从单元选文中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入手,联系单元中的其他新闻作品如刘翔勇夺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 60 米栏冠军进行阅读,通过让学生练习写作新闻,完成对“博观约取、简洁真实”这一新闻特点的掌握。该教学设计的特点不包括()。A.实现了新闻教学中“阅读”与“实践”的统一B.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C.有效地利用了选修教材中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新闻的了解程度D.对单元内容进行了整合,利用专题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答案】B49、教学小石潭记时,教师以“斗折蛇行”为例讲解词类
25、活用的现象。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不合适的是()。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C.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D.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答案】D50、教学某版高中语文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时,教师设置了以下导入。A.这段教学导入完全是传统套路的“开局”,方式陈旧,内容单一,使学生没有任何新鲜感B.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开局”索然寡味,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求知欲C.这段教学导入意在让学生在进入课文前对人物背景有初步认知D.教学导入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故不能使用背景导入,而应使用激疑导入、故事导入、多媒体导入等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省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语文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题库 综合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