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RM模型与TCPIP协议体系.ppt





《OSIRM模型与TCPIP协议体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OSIRM模型与TCPIP协议体系.ppt(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OSI/RM模型与模型与TCP/IP协议体系协议体系 一一 .OSI/RM.OSI/RM模型模型1 1 1 1OSI/RMOSI/RMOSI/RMOSI/RM的形成的形成的形成的形成(1 1)异构网络互联的问题)异构网络互联的问题 众多的网络供应商提供了众多不同种类的网络,各种网络众多的网络供应商提供了众多不同种类的网络,各种网络的设备、协议等均不相同,造成各个网络之间无法互通。的设备、协议等均不相同,造成各个网络之间无法互通。(2 2)OSI/RMOSI/RM的推出的推出 从从6060年代诞生计算机网络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无序发年代诞生计算机网络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无序发展,于展,于
2、1982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OSIOSI参考模型,只要遵参考模型,只要遵循循 OSI OSI 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这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也遵循这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l l在市场化方面在市场化方面 OSI OSI 却失败了:却失败了:OSI OSI 的专家们在完成的专家们在完成 OSI OSI 标准时没有商业驱动力;标准时没有商业驱动力;OSI OSI 的协议实现起来过分复杂,的协议实现起来过分复杂,且运行效率很低;且运行效率很低;OSI OSI 标准的制定周期太长,因而
3、使得按标准的制定周期太长,因而使得按 OSI OSI 标准生产的设备无法及时进入市场;标准生产的设备无法及时进入市场;OSI OSI 的层次划分的层次划分并也不太合理,有些功能在多个层次中重复出现。并也不太合理,有些功能在多个层次中重复出现。l l法律上的国际标准法律上的国际标准 OSI OSI 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非国际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非国际标准标准 TCP/IP TCP/IP 现在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现在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TCP/IP TCP/IP 常被称常被称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1 1)网络分层的必要性:)网络分层的必要性:相互通信的两个计算机系统必须高度
4、协调工作才相互通信的两个计算机系统必须高度协调工作才行,而这种行,而这种“协调协调”是相当复杂的。是相当复杂的。“分层分层”可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较可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较小的局部问题,而这些较小的局部问题就比较易小的局部问题,而这些较小的局部问题就比较易于研究和处理。于研究和处理。划分层次的优点划分层次的优点l l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割开。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l l若层数太少,就会使每一层的协议太复杂。若层数太少,就会使每一层的协议太复杂。l l层数太多又会在描述和综
5、合各层功能的系统工程层数太多又会在描述和综合各层功能的系统工程任务时遇到较多的困难。任务时遇到较多的困难。2OSI/RM层次结构层次结构 2OSI/RM层次结构层次结构(2 2)OSI/RMOSI/RM的层次结构:其中下三层为通讯子网,上四层为资源子网。的层次结构:其中下三层为通讯子网,上四层为资源子网。3OSI/RM的数据封装拆封的数据封装拆封(1 1)数据封装过程)数据封装过程 (2 2)数据拆封装过程)数据拆封装过程 4OSI/RM各层的功能各层的功能4OSI/RM各层的功能各层的功能l l物理层:规定数据传输时的物理特性,物理层:规定数据传输时的物理特性,l l数据链路层:查看及向数据
6、上加入数据链路层:查看及向数据上加入MACMAC地址;流地址;流量控制;差错检测。量控制;差错检测。l l网络层:向数据上加入网络地址;根据目的网络网络层:向数据上加入网络地址;根据目的网络地址为数据选择网络路径。地址为数据选择网络路径。l l传输层:将数据分段重组保证数据传输无误性。传输层:将数据分段重组保证数据传输无误性。l l会话层:建立、保持、结束会话。会话层:建立、保持、结束会话。l l表示层:翻译。表示层:翻译。l l应用层:将用户请求交给相应应用程序应用层:将用户请求交给相应应用程序4OSI/RM各层的功能各层的功能5协议和协议的三要素协议和协议的三要素(1 1)协议的概念)协议
7、的概念 网络协议是控制计算机网络有序、正确传输数据的约定俗网络协议是控制计算机网络有序、正确传输数据的约定俗成。成。任何两个主机系统需要通信,他们必须要运行相同的网络任何两个主机系统需要通信,他们必须要运行相同的网络协议,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对方所传输的数据。协议,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对方所传输的数据。l l协议必须将各种不利的条件事先都估计到,而不能假定一切协议必须将各种不利的条件事先都估计到,而不能假定一切情况都是很理想和很顺利的。情况都是很理想和很顺利的。l l必须非常仔细地检查所设计协议能否应付所有的不利情况。必须非常仔细地检查所设计协议能否应付所有的不利情况。协议的理解:协议的理解:l l计
8、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必须遵守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必须遵守事先约定好的规则。l l这些规则明确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的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这些规则明确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的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同步含有时序的意思)。题(同步含有时序的意思)。l l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即网络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即网络协议协议(network protocol)(network protocol),简称为协议。,简称为协议。(2)协议的三要素l l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l l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l
9、l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3)协议的层次性 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含语法、语义、同步)6OSI/RM对等层的协议通信对等层的协议通信l l实体实体(entity)(entity)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程。l l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l l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上一层提供服务。l l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
10、还需要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l l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l l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l l协议是协议是“水平的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含语法、语义、同步)。则(含语法、语义、同步)。l l服务是服务是“垂直的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提供的。l l同一系统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称为服务访问同一系统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称为服务访问点点 SAP(
11、Service Access Point)SAP(Service Access Point)。6OSI/RM对等层的协议通信对等层的协议通信7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 l l面向连接服务(connection-oriented)l l面向连接服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面向连接服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释放这三个阶段。l l无连接服务(connectionless)l l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连接。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连接。l l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这种服务常被描述为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这种服务常被描述为“尽最大努力交付尽
12、最大努力交付”(best effort delivery)(best effort delivery)或或“尽尽力而为力而为”。二二.TCP/IP协议体系协议体系1TCP/IP协议体系的层次结构协议体系的层次结构l lTCP/IP协议族的前身是实验性分组交换网APRANET(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oD ARPA所资助)。l lTCP/IP协议族包含了大量由Internet体系结构委员会(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IAB)作为Internet标准发布的协议。二二.TCP/IP协议体系协议体系二二.TCP/IP协议体系协议体系2 2TCP/IPTCP/IP协议体
13、系的协议分布协议体系的协议分布应用层:各种应用程序相关协议,如FTP、SMTP、HTTP、DNS、TELNET等。运输层:有TCP和UDP二个协议。TCP提供面向连接、有服务质量保证的可靠传输服务;UDP提供无连接、无服务质量保证的不可靠传输服务。网际层:主要有IP、ICMP、ARP、RARP等。网络接口层:(只是一个接口,主要取决于所接入的局域网)3TCP/IP协议体系的数据封装拆封协议体系的数据封装拆封数据封装的名称和地址信息HostAHostA如何知道发给如何知道发给routerJrouterJ呢?这就是我们网关的概念了。呢?这就是我们网关的概念了。4IP协议简介协议简介l l一个 IP
14、 数据报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l l首部的前一部分是固定长度,共 20 字节,是所有 IP 数据报必须具有的。l l在首部的固定部分的后面是一些可选字段,其长度是可变的。l lIP协议为面向无连接,不可靠的协议,只能做到尽量交付。l l版本版本占占 4 bit4 bit,指,指IPIP协议的版本,目前的协议的版本,目前的 IP IP 协议版本号为协议版本号为 4(4(即即 IPv4)IPv4)l l首部长度首部长度占占 4 bit4 bit,可表示的最大数值是,可表示的最大数值是 15 15 个单位个单位(一个单位一个单位为为 4 4 字节字节),因此,因此 IP IP 的首部长度的最大值是
15、的首部长度的最大值是6060字节。字节。l l服务类型服务类型占占 8 bit8 bit,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这个字段以前一直,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这个字段以前一直没有被人们使用没有被人们使用 l l总长度总长度占占 16 bit16 bit,指首部和数据之和的长度,单位为字节,指首部和数据之和的长度,单位为字节,因此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因此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 65535 65535 字节。总长度必须不超过最大字节。总长度必须不超过最大传送单元传送单元 MTUMTU。l l标识标识(identification)(identification)占占 16 bit16 bit,它是一个计数器,用来
16、产生数据,它是一个计数器,用来产生数据报的标识。报的标识。l l片偏移片偏移(12 bit)(12 bit)指出:较长的分组在分片后某片在原分组中的相对指出:较长的分组在分片后某片在原分组中的相对位置。片偏移以位置。片偏移以 8 8 个字节为偏移单位。个字节为偏移单位。l l生存时间生存时间(8 bit)(8 bit)记为记为 TTL(Time To Live)TTL(Time To Live)数据报在网络中的寿命,数据报在网络中的寿命,其单位为秒。其单位为秒。l l协议协议(8 bit)(8 bit)字段指出此数据报携带的数据使用何种协议以便目的字段指出此数据报携带的数据使用何种协议以便目的
17、主机的主机的 IP IP 层将数据部分上交给哪个处理过程层将数据部分上交给哪个处理过程l l首部检验和首部检验和(16 bit)(16 bit)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不包括数据部分。这里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不包括数据部分。这里不采用不采用 CRC CRC 检验码而采用简单的计算方法。检验码而采用简单的计算方法。l l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各占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各占 4 4 字节字节5IP地址与子网掩码地址与子网掩码IPIP地址唯一的标识网络上计算机,地址唯一的标识网络上计算机,IPIP地址就是由地址就是由0 0和和1 1组成的组成的3232位字符串。位字符串。l l我们把整个因特网看成为一个单一的、
18、抽象的网络。我们把整个因特网看成为一个单一的、抽象的网络。IP IP 地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惟一的个在全世界范围是惟一的 32 bit 32 bit 的标识符。的标识符。l lIP IP 地址现在由因特网名字与号码指派公司地址现在由因特网名字与号码指派公司ICANN ICANN(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进行分配进行
19、分配 IP IP 地址的编址方法地址的编址方法 l l分类的分类的 IP IP 地址。这是最基本的编址方法,在地址。这是最基本的编址方法,在 1981 1981 年就通年就通过了相应的标准协议。过了相应的标准协议。l l子网的划分。这是对最基本的编址方法的改进,其标准子网的划分。这是对最基本的编址方法的改进,其标准RFC 950RFC 950在在 1985 1985 年通过。年通过。l l构成超网。这是比较新的无分类编址方法。构成超网。这是比较新的无分类编址方法。1993 1993 年提出年提出后很快就得到推广应用。后很快就得到推广应用。(1)IP地址的分类地址的分类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
20、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 net-id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是主机号 host-id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地址分配(Address Allocating)l l分配A类IP:国际网络信息中心NICl l分配B类IP:InterNIC、APNIC、ENICl l分配C类IP:国家或地区的NICIP IP 地址的一些重要特点地址的一些重要特点 *IP 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
21、结构。分两个等级的好处是: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分两个等级的好处是:l l第一,第一,IP IP 地址管理机构在分配地址管理机构在分配 IP IP 地址时只分配网络号,而剩下的主地址时只分配网络号,而剩下的主机号则由得到该网络号的单位自行分配。这样就方便了机号则由得到该网络号的单位自行分配。这样就方便了 IP IP 地址的管地址的管理。理。l l第二,路由器仅根据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来转发分组(而不考虑第二,路由器仅根据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来转发分组(而不考虑目的主机号),这样就可以使路由表中的项目数大幅度减少,从而减目的主机号),这样就可以使路由表中的项目数大幅度减少,从而减小了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OSIRM 模型 TCPIP 协议 体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