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练习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doc
《备考2022练习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22练习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6分)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A戊烷B戊醇C戊烯D乙酸乙酯2(6分)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C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D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AABBCCDD3(6分)
2、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IH2O+IO 慢H2O2+IOH2O+O2+I 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1Dv(H2O2)=v(H2O)=v(O2)4(6分)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B单质沸点:XYZC离子半径:X2Y+ZD原子序数:XYZ5(6分)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3、的是()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60时溴酸银的Ksp约等于6104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6(6分)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7(6分)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是()选项实验结论A稀硫酸Na2SAgNO3与AgCl的浊液Ksp(AgCl)Ksp(Ag2S)B浓硫酸蔗糖溴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C稀盐酸Na2
4、SO3Ba(NO3)2溶液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D浓硝酸Na2CO3Na2SiO3溶液酸性:硝酸碳酸硅酸AABBCCDD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一)必考题(共58分)8(13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图1、2及表格: 图1 图2 图3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水中溶解性异戊醇880.8123131微溶乙酸601.0492118溶乙酸异戊酯1300.8670142难溶实验步骤:在A中加入4.4g异戊醇、6.0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min,反应
5、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g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是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 (填标号)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 ;
6、(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如图3) (填标号)(7)本实验的产率是 (填标号)a.30% b.40% c.60% d.90%(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便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 (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9(15分)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1)H3PO2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2)H3PO2及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银,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H3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 ;利用H3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
7、比为4:1,则氧化产物为 (填化学式);NaH2PO2为 (填“正盐”或“酸式盐”),其溶液显 (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3)H3PO2的工业制法是:将白磷(P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Ba(H2PO2)2,后者再与H2SO4反应,写出白磷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H3PO2也可用电渗析法制备。“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 ;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
8、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 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 。10(15分)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气相直接水合法或间接水合法生产,回答下列问题:(1)间接水合法是指先将乙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C2H5OSO3H),再水解生成乙醇,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甲醇脱水反应 2CH3OH(g)CH3OCH3(g)+H2O(g)H1=23.9kJmol1甲醇制烯烃反应 2CH3OH(g)C2H4(g)+2H2O(g)H2=29.1kJmol1乙醇异构化反应 C2H5OH(g)CH3OCH3(g)H3=+50.7kJmol1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
9、反应C2H4(g)+H2O(g)C2H5OH(g)的H= kJmol1,与间接水合法相比,气相直接水合法的优点是 ;(3)如图为气相直接水合法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1:1)列式计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应在图中A点的平衡常数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图中压强(P1,P2,P3,P4)大小顺序为 ,理由是 ;气相直接水合法常采用的工艺条件为:磷酸/硅藻土为催化剂,反应温度290,压强6.9MPa,:=0.6:1,乙烯的转化率为5%,若要进一步提高乙烯转化率,除了可以适当改变反应温度和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
10、术】11(15分)磷矿石主要以磷酸钙Ca3(PO4)2H2O和磷灰石Ca5F(PO4)3,Ca5(OH)(PO4)3等形式存在,图(a)为目前国际上磷矿石利用的大致情况,其中湿法磷酸是指磷矿石用过量硫酸分解制备磷酸,图(b)是热法磷酸生产过程中由磷灰石制单质磷的流程:部分物质的相关性质如下:熔点/沸点/备注白磷44280.5PH3133.887.8难溶于水、有还原性SiF49086易水解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上磷矿石最主要的用途是生产含磷肥料,约占磷矿石使用量的 %;(2)以磷矿石为原料,湿法磷酸过程中Ca5F(PO4)3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现有1t折合含有P2O5约30%的磷灰石,最多可制
11、得到85%的商品磷酸 t(3)如图(b)所示,热法磷酸生产过程的第一步是将SiO2、过量焦炭与磷灰石混合,高温反应生成白磷炉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冷凝塔1的主要沉积物是 ,冷凝塔2的主要沉积物是 (4)尾气中主要含有 ,还含有少量的PH3、H2S和HF等将尾气先通入纯碱溶液,可除去 ;再通入次氯酸钠溶液,可除去 (均填化学式)(5)相比于湿法磷酸,热法磷酸工艺复杂,能耗高,但优点是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2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二十面体准晶颗粒由Al、Cu、Fe三种金属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1)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 方法区分晶体、准晶
12、体和非晶体(2)基态Fe原子有 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 ,可用硫氰化钾检验Fe3+,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为 (3)新制备的Cu(OH)2可将乙醛(CH3CHO)氧化成乙酸,而自身还原成Cu2O,乙醛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1mol乙醛分子中含有的键的数目为 ,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 Cu2O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 个铜原子(4)Al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0.405nm,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 ,列式表示Al单质的密度 gcm3(不必计算出结果)【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3席夫碱类化合物G
13、在催化、药物、新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合成G的一种路线如下:已知以下信息:1molB经上述反应可生成2molC,且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D属于单取代芳香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6。核磁共振氢谱显示F苯环上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回答下列问题:(1)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2)E的化学名称是 ,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3)G的结构简式为 ;(4)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组峰,且面积比为6:2:2:1的是 ,(写出其中的一种的结构简式)。(5)由苯和化合物C经如下步骤可合成N异丙基苯胺。反应条件1所选择的试剂为 ;反应条件2所
14、选择的试剂为 ;I的结构简式为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6分)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A戊烷B戊醇C戊烯D乙酸乙酯【考点】I4: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31: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分析】戊烷只存在碳链异构,戊醇和戊烯存在碳链异构、位置异构,乙酸乙酯存在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位置异构【解答】解:戊烷只存在碳链异构,同分异构体为3种,而戊醇和戊烯存在碳链异构、位置异构,乙酸乙酯存在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位置异构,异构类型越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越多,因此戊醇、戊烯和乙酸乙酯的同
15、分异构体的数目均大于3种,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可通过同分异构体的类型进行简单判断,难度不大2(6分)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C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D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AABBCCDD【考点】FH:硅和二氧化硅;GF:钠的重要化合物;
16、GL: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IC:乙烯的用途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A依据盐类水解的性质及油脂水解的性质解答;B漂白粉漂白原理为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C依据盐类水解的性质解答;D氯化铁能够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解答】解:A油脂在碱性环境下水解生成可溶性物质,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升高温度促进盐类水解,所以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碳酸钠与油脂不直接反应,故A错误;B漂白粉漂白原理为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二氧化碳与氯化钙不反应,故B错误;C碳酸钾和氯化铵在溶液中水解促进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
17、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故C正确;D氯化铁能够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铜不能置换铁,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盐类水解的分析应用、氧化性强弱判断等,掌握物质性质和反应实质是关键,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积累,难度不大3(6分)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IH2O+IO 慢H2O2+IOH2O+O2+I 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1Dv(H2O2)=v(H2O)=v(O2)【考
18、点】16: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17: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BB:反应热和焓变;CA: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51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反应速率的快慢主要决定于反应速率慢的第一步反应;B、反应的催化剂是I;C、分解1mol过氧化氢放出的热量是其H而非活化能;D、在一个化学反应中,用各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解答】解:A、已知:H2O2+IH2O+IO 慢 H2O2+IOH2O+O2+I 快,过氧化氢分解快慢决定于反应慢的,I是的反应物之一,其浓度大小对反应不可能没有影响,例如,其浓度为0时反应不能发生,故A正确;B
19、、将反应+可得总反应方程式,反应的催化剂是I,IO只是中间产物,故B错误;C、1mol过氧化氢分解的H=98KJ/mol,H不是反应的活化能,是生成物与反应物的能量差,故C错误;D、因为反应是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进行的,溶液中水的浓度是常数,不能用其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2014年河北高考题,题目主要考查催化剂、活化能、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4(6分)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B单质沸点:XYZC离子半径:X2Y+ZD原
20、子序数:XYZ【考点】1B:真题集萃;8F: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C: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则X为第A族元素,Z为A族元素;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Y在Z的下一周期,则Y为Na元素,Z为F元素,X、Y同周期,则X为S元素,结合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该题【解答】解: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则X为第A族元素,Z为A族元素;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Y在Z的下一周期,则Y为Na元素,Z为F元素,X、Y同周期,则X为S元素,AX、Y、Z分别为S、Na、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1
21、、7,故A错误;B常温下Na、S为固体,F2为气体,Na的熔点较低,但钠的沸点高于硫,顺序应为NaSF2,故B错误;CNa+、F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应为FNa+,故C错误;DX、Y、Z原子序数分别为16、11、9,原子序数:XYZ,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原子结构特点正确推断元素的种类5(6分)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60时溴酸银的Ksp约等于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考 2022 练习 2014 全国 统一 高考 化学 试卷 新课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