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研究论文:康德道德教育理论中的榜样概念.docx
《德育研究论文:康德道德教育理论中的榜样概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研究论文:康德道德教育理论中的榜样概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德育研究论文:康德道德教育理论中的榜样概念 摘 要 学界对康德道德教育中的经验性榜样有较多研究,而对纯粹榜样的关注较少。但这两种榜样概念都构成其道德教育理论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并且两者之间具有统一性。经验性榜样发挥作用的方式是由外而内的,并且超出了个体的局限性。其教育意义不在于直接使人们效仿,而在于鼓励,使人们看到道德的可行性。纯粹榜样就是纯粹理性之中具有道德上完善性的存在者的理念,其作用方式是由内而外的,通过直击人心而引导其效仿和向善;但这种功能局限于个体自身内。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这两种榜样需要相互协作。这表现在,纯粹榜样充当了经验性榜样的目的,经验性榜样则是纯粹榜样的手段;它们在教育历程中
2、可以达到历史性的统一,共同实现着道德教育中关于人性完善的目标。康德对教育的评价很高:“人惟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而道德教育就是其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项”。然而,相对于其道德哲学的受关注度,其道德教育及其核心概念(如榜样)受到的关注是较少的。国外学术界中较为突出的研究有:马丁施蒂克(Martin Sticker)区分了道德教育的四种类型:使人从理性的工具性运用过渡到纯粹运用的基础教育(Basic Education)、通过展示道德法则的尊严和明晰性而强化其驱动力的动机性教育(Motivational Education)、给行动主体教授道德性的起源并提供定言命令式的公式的哲学教育(Philo
3、sophical Education)、提高行动主体将一般道德原则运用于具体情境的能力的判断力教育(Education of Judgement)。斯科特 R斯特劳德(Scott R. Stroud)从教育修辞学角度分析了“例如榜样这样的交际手段帮助个体趋向于道德上的教化状态的方式”。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也出现一些对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有深入研究的成果。邓晓芒指出,道德教育的实质在于人的理性本质的内在启发,道德教育的方法在于,使人从榜样的感性激励中领会到理性的普遍法则,并最终归结到其意志的自律。相对而言,其他学者更加重视康德教育理论中看似矛盾的因素,例如,李长伟讨论了康德教育思想中强制与自由之间的张
4、力,以及教育的逻辑起点问题。刘作同样指出了康德道德教育中强制与自由的悖论,并揭示了榜样在解决这一悖论中的作用。袁辉从康德道德教育理论的无用论和决定论的两难及其解决入手,揭示了“以个人教育和社会启蒙教育为内容并包括诸多方法的教育理论体系”。综合来看,现有成果中尚缺乏对纯粹榜样和经验性榜样及两者关系的专题性研究。本文将在这一方面有所推进,全面考察榜样在康德道德教育思想中的意义。行文逻辑将按照从经验性榜样到纯粹榜样再到两者的统一性的顺序而展开,这也符合教育学的研究规律。一、经验性榜样康德在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以下简称宗教)中指出了人们向善的诸多困难,其中第一个困难在于:“我们在自身中应该造成的善与
5、我们作为出发点的恶的距离是无限的。”现实中确实没有任何一个个体能够超越善恶之间的无限距离,因而没有任何一个个体能够实现道德完善。康德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方案:通过灵魂不朽的公设为每个个体设想一种“无止境的进步”。第二种方案是将个体置于共同体之中,考察人类普遍历史之中无止境的道德进步。因为“这些有理性的存在者全都将死亡,其类却是不死的,仍将达到其禀赋之发展的完备性”。经验性榜样的教育意义就是从这种人类整体视角出发,使人们能够设想道德在一代代人之间的累积、传承、发展。这决定了经验性榜样的作用是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在个体内部展开的。这种类的视角更加符合康德道德教育的精神实质。康德在经验性榜样的道德教
6、育功能上持乐观态度。虽然他在多处强调,人们无法完全洞察他人的甚至自己的内在动机和准则,但在宗教中,他又指出:“就连儿童们也能够发现混杂有不纯正动机的极微小的痕迹通过援引善人们(就他们合乎法则而言)的榜样,让道德上的学习者从他们的行动的真实动机出发,去判断某些准则的不纯正性,可以无与伦比地培植这种向善的禀赋,并使它逐渐地转化为思维方式,以至义务纯粹为了自己本身开始在他们的心灵中获得明显的优势”。他要表达的意思是,人虽然不是像上帝那样的“知人心者”,但仍然能够从外部行动推测或设想其内部动机。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认识,而是 “一种只有在其下我才能通过理性理解其实存的假设”。就儿童能够从人们的外部行动
7、揣测其内在微妙的动机而言,他们也就能够有意识地(而不只是机械地)像善人们那样去行动。由此,善人们作为榜样才能由外而内地影响其内心。经验性榜样对其他人的影响是一种鼓励:“榜样只是用作鼓励,也就是说,它们使法则所要求的东西的可行性不受怀疑。”道德形而上学的“伦理教学法”一章也明确指出:“教育者不会对他养成坏习气的学生说:以那个好少年(规矩的、勤奋的少年)为榜样!这只会成为学生憎恨这少年的原因,因为学生由于这少年而暴露出其弱点。好的样板(示范性的转变)不应当充当典范,而只应当充当合乎义务的东西的可行性的证明。”正是“鼓励”这样一种似乎只是外围的功能,使经验性榜样在道德教育领域获得了用武之地。就像邓晓
8、芒所说:“真正的道德教育却在于从这种榜样的感性激动作用中领会到它的理性的普遍法则、并最终归结到自己心中的自由意志的自律。”经验性榜样的鼓励作用的实质就在于,它不是直接地使人们自愿地将道德法则作为充足动机,而只是有限地表明法则所要求的内容是可被实施的。这种有限性表现在:首先,一种经验性榜样很难对社会中所有人产生影响,而是只能影响一部分人。其次,他的影响是通过其外部行动实现的。其他人最多只能通过其外部行动的合法则性推测其内部动机的纯粹性,而不能直接地和清楚地知道其动机。既然人们在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看到了道德法则被执行的迹象,那么这至少使他们相信该法则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并且,既然这个人可以按照法则
9、的要求去行动,那么作为跟他处在同样的社会氛围中的自己也肯定能够这样做。这个人由此就作为一种榜样引导着其他人实施合乎法则的事情。从榜样使人相信法则的可行性,到人们基于这种相信而自己去做合法则的事情,这是其鼓励作用的完整过程。经验性榜样的鼓励作用最后落脚到人们自愿去履行法则的行为上。康德对经验性榜样也有严厉的批判。在奠基(即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他指出:“人们能够给道德出馊主意的,也莫过于想从榜样中借来道德了。”,李秋零教授有时将其翻译为“实例”,笔者在本文中统一采用“榜样”。康德对“道德来自经验性榜样”的立场的严厉批判,契合他对道德的非经验性来源的定位。而且,道德不仅不是来自经验性榜样,甚至也
10、不是来自纯粹榜样。毋宁说,道德是完全在纯粹理性中被确立的,并且必须被看作纯粹榜样和一切经验性榜样的终极评判标准。换言之,道德在逻辑上是先于任何榜样的。而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康德更是限制了经验性榜样在道德实践中的作用:“模仿在道德领域根本不成立。”这一主张是专门针对经验性榜样而言的,究其原因在于,对经验性榜样的效仿最多只能造成行动上的机械相似性,并不能造成道德上的实质性的完善。让我们以康德教育学中的这段描述为例:“第一对父母已经给孩子们提供榜样,孩子们仿效他们,这样就发展出一些自然禀赋。所有人并非都能以这种方式来教化,因为多半这一切只是让孩子看到榜样的偶然情况。过去,人们甚至对人类本性能够达到的完
11、善性根本没有一个概念。我们自己也根本没有弄清楚这个概念。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并非单个的人就对其孩子的全部塑造而言能够使他们达到自己的规定。应当做成这件事的不是单个的人,而是人类。”康德将家庭教育看作有限的,而尤其在人类对人性从而对道德还没有清晰的概念之前,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就只是偶然的。在这种阶段,孩子也只是机械地模仿父母的行为,甚至都算不上从中获得某种有意识的鼓励,从而就更不可能在内在心灵上有什么深刻的反思。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需要在家庭内部实施,更需要在社会中(尤其在学校中)进行;并且这应当从人类整体和无限历史进程中来思考,而不是在某个最初的历史阶段上来考察。康德明确指出,要想让孩子们变
12、得更好,那就不仅仅应当将父母引为榜样,而是需要一种教育学,即“教育艺术中的机械论必须转化为科学,否则它就永远不会成为一种连贯的努力,而一个世代就可能毁掉另一个世代已经建立的东西”。在康德这里,科学是具有一定目的性和系统性的有机思想整体。对于普遍历史中的教育事业而言,一代代的努力是需要不断地得到传承和延续的。如此,人类整体才能趋向于一种道德完善的终极目的。这不仅将教育从家庭内部的有限环境拓展到整个社会环境,而且将其从特定时代延伸到过去和未来一切时代。在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学中,康德设想了“一种把人里面的所有自然禀赋都发展出来的教育的理念”,并且该理念是真实的。在康德这里,真实的理念并不意味着,它能
13、够立刻在经验中呈现出来,而是意味着:它在无限的历史进程中终归是能实现的。并且它自身作为某种原则或目的引导着历史中人们的经验活动,使其不断地趋向于自身的实现。对于教育学而言,其理念(目的)就是人性或道德的绝对完善。基于该真实理念的设定及其对经验的范导功能,“教育将越来越好,每一个后来世代都将向着人性的完善更趋一步;因为在教育背后,隐藏着人类本性的完善性的重大秘密”。既然教育是一个在人类世代之间不断发展着的进程,那么,可以设想,人类必将从最初机械模仿榜样的阶段提升到对榜样的自愿自觉的趋同,即便这种榜样仍然是外在的和经验性的。在康德看来,“一切教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孩子塑造成一种遵循法的概念的品质这
14、种塑造的基础就是榜样”1480。教育中的塑造包含否定性的训诫和肯定性的引导。前者是为了防止错误,后者是为了“将所学的东西付诸实施时的引领”。在道德教育问题上,经验性榜样的意义就在于引导孩子们将所学习到的善的知识付诸实践。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道德上的经验性榜样。其使命是使被教育者在善的知识与善的行动之间达成统一性,即知行合一。在康德看来,“离开了教育的人就不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自由”。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将道德法则的强制性与每个人的自由运用相统一。“康德提出榜样的作用,试图解决这一冲突”。道德的强制不像法律那样能用外在行动的强制来实施,而是以每个个体“自愿服从”法则的方式来呈
15、现的。而榜样就具有使人产生“自愿”的内心态度的力量。经验性榜样的道德教育功能是从外部行动进到人的内心,并且是在社会整体中开展的。二、纯粹榜样经验性榜样并不能根本保证内在动机的纯粹性,人们就还需要一种纯粹的榜样来实施进一步的教育实践。因为,“道德榜样不仅关心个体的外在行为,而且更加关注个体内心趋善的动机”。纯粹榜样的教育功能是直指人心的,并且是个体内部的自我影响。这克服了经验性榜样对人的内部动机的影响的有限性。康德对模仿经验性榜样持保留意见,但对仿效纯粹榜样是大力提倡的。笔者在这部分就对纯粹榜样的内涵及其教育意义加以论述。让我们先进行一个康德思想发展史的梳理:康德对纯粹榜样在教育学中的作用的理解
16、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他在奠基第三章指出:“任何人,哪怕是最坏的恶棍,只要他在通常情况下习惯于运用理性,当我们向他举出心意正直、坚定地遵守善的准则、同情和普遍仁爱的榜样(Beispiel)时,他都不会不期望自己也会这样思想。”8462而到了第二批判中,他就明确将榜样运用于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之中,“这种方法论被理解为人们如何能够使纯粹实践理性的法则进入人的心灵并影响其准则,亦即使客观的实践理性也在主观上成为实践的那种方式”,即“借助榜样(Beispiel)生动地展示道德意向时使人注意到意志的纯洁性”。这两处的论述清楚表明,康德赋予榜样的功能是针对人的内心,而不是针对外部行动。但在这两个文本中,榜样的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德育 研究 论文 康德 道德教育 理论 中的 榜样 概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