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课程标准解读及心得体会:大概念与大概念教学.docx
《2022课程标准解读及心得体会:大概念与大概念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课程标准解读及心得体会:大概念与大概念教学.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2课程标准解读及心得体会:大概念与大概念教学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键词“核心素养”成了各科课程标准的共同亮点。其中语文的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之前的课堂教学有没有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又或者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什么模样的?只有搞清楚顶层的概念之问,我们才能实施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带着这些困惑,我走进了刘徽老师的大概念教学,试图在书中能触摸到与“核心素养”有关的枝枝蔓蔓,形成思维图示,对新学期的课程教学改革起到概念性的引领作用。 一
2、、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观察:真实性和深度学习。怀特海早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就提到,“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由此引出了教育的“生活价值”即真实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这里提到了“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大概念教学第一章开篇就提出了核心素养的精髓在于真实性,即能将学校所学迁移到现实世界中去,这就是要求从教专家结论转向教专家思维变“宽而浅”的学习为“少而深”的学习。反观那我们的教学具有真实性吗?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吗?书中例举了两种教学观: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用
3、“教教材”教的是专家结论。教出来的是惰性知识。惰性知识很难在单元与单元之间迁移,很难在学科与学科之间迁移,很难在学校教育和现实之间迁移。学生似乎在某个学科和单元内才显示学会了这些知识,一旦出了这些学科和单元,这些知识似乎就很难被激活。想想我们学习过的语文知识,当我们离开校园时很多都还给了老师,生活中似乎迁移运用不到它们。例如:语法中的主谓宾定状补、背过的词语解释精彩句段、作家的介绍、修辞手法的好处、文学作品的内容等。 这是一种宽而浅的学习(浅层学习)。学生通过刷题、抄袭等方式积累了大量专家结论,但却没有从专家结论中学习到专家思维,因此只是横向扩展。这种学习的迁移只体现在学科内、单元内,这是一种
4、低通路迁移。只能从具体到具体的迁移,依靠的是旧任务与新任务之间的相似性,两种任务越相近,这种迁移就越容易完成。但是很难在学校教育和现实生活、现在和未来之间搭建一座牢固的桥梁。用“教材教”教的是专家思维。就是通过专家结论来建立学生的专家思维,就是我们俗称的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文学家一样思考。这是一种深度学习即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能实现高通路迁移:具体抽象具体,也就是说要从很多具体的案例中抽象出一个原理,再用这个原理指导下一次任务的完成。这种深度学习获得的是“超越学校价值”的知识成果,也就是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课程标准 解读 心得体会 概念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