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15题:春节--元日.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15题:春节--元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15题:春节--元日.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试卷中的春节元日诗歌鉴赏15题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田家元日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注】此诗作于孟浩然去长安应试的那年春节,即开元十六年。强仕:指四十岁。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1)请用简明的语言述首联的主要意思。(3分)(2)这首诗中间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4分)答案:(1)首联以北斗七星斗柄向北意喻冬天,(1分)向东意喻春天,(1分)意谓除夕还是冬天,大年初一已是新春。(1分)(答“昨夜北斗星出现在天际,今日就是新的一年了。”也可以给满分。)(2
2、)答案一:诗人虽年已四十而未出仕,不免有些无奈和伤感,但他并未耽于此忧,而是在舒适逸乐的隐居田园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志趣,在与老农牧童恬淡的耕作中享受到五谷丰登的乐趣。(结合语句分诗人的无奈,给2分,结合诗句分诗人的志趣,给2分。)答案二:中间两联叙写了诗人的隐居生活内容,虽然表面看诗人恬淡闲适,但隐隐透露出他不甘隐居躬耕的心情,他隐居只是为了取得清高的声望,以便得到引荐,达到入仕的目的。“无禄”一词恰是诗人不甘心的宣言。(结合诗句分诗人的无奈,给2分,结合诗句分诗人的志趣,给2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元日田家薛逢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蛮榼出门儿妇去,乌龙迎路女郎来。相逢但祝新
3、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长笑士林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注】蛮榼:酒器。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乌龙泛指犬。士林:此处指读书人。14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诗的标题中,“元日”点明了写作诗歌的时间,“田家”点明了诗歌的内容。B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C诗歌前三联写出当地淳朴的民风。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D“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E“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15本诗表达了
4、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4.AB(答对一个给2分,答对两个给5分)解析A项,“元日点明了写作诗歌的时间”错,诗中写的是百姓元日的情形,不一定是诗人写诗的时。B项,“南村晴雪北村梅”互文见义,所以“不同的风景”错误。l5.1)过节的愉悦之情:“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暗含了一种愉悦之情。2)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宦别”,读书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的可笑。3)对回乡的渴望之情:“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回乡之情是多么的迫切。4)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树里茅檐”“蛮梳出门”“乌龙迎路”“但祝”“那愁”
5、表现当地民风淳朴,流露出作者的美慕之情。(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踏莎行姜夔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注】华胥:梦境。(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燕燕轻盈,莺莺娇软”从体态和声音两个方面描绘了女主人公温柔美丽的形象。B“分明又向华胥见”,着一“又”字,表明词人对女主人公是夜夜有梦,日日相思。C“夜长争得薄情知”一句中的“薄情”是女子对词人的“嗔怪”,是其多情的体现。D词的结尾写词人梦醒后,想到情人不在
6、人世的情景,表达了词人的痛苦之情。(2)在写作技巧上,不少词人喜欢写“她思”代“己思”,往往从对方着笔写思念,此词亦然。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赏析。答案:(1)D(2)“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词人在梦中想象情人含情脉脉地对他说:“在这迅迢春夜中薄情人啊,你又怎能尽知我相思的深重呢?”此句通过梦中情人的自述,表达对情人的相思之情。“离魂暗逐郎行远”,依旧是从女子的情思着笔,写对方因思念自己,连“魂魄”都逐郎行远”,表达对情人的相思之情。解析(1)D“不在人世”解说错误。此句的意思是:情人的魂魄就这样独自归去,无人照管。(2)这首词是其中的名篇。词一开始写“燕燕”、“莺莺”的亲昵欢洽之情,
7、然后一折,原来只是梦中见闻。顿挫之后再来一折,不说自己思念对方,却说是对方思念自己,为了让“薄情”了解相思之苦,灵魂出窍,不远千里前来追随自己,并且托梦显现。说情人前来托梦,这是词人认为情人一定刻骨思恋自己,异地同心,彼此有此信念。译文:她体态轻盈、语声娇软的形象,我分明又从好梦中见到了。我仿佛听到她在对我说:长夜多寂寞呀,你这薄情郎怎么会知道呢?春天才刚开头,却早已被我的相思情怀染遍了。自从分别以后,她捎来书信中所说的种种,还有临别时为我刺绣、缝纫的针线活,都令我思念不已。她来到我的梦中,就像是传奇故事中的倩娘,魂魄离了躯体,暗地里跟随着情郎远行。我西望淮南,在一片洁白明亮的月光下,千山是那
8、么的清冷。想必她的魂魄,也像西斜的月亮,在冥冥之中独自归去。也没有个人照管。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玉楼春己卯岁元日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注莲花漏:一种状如莲花的铜制漏水计时器。酴酥:屠苏,草名。古人用屠苏草浸泡酒,以驱邪避瘟疫。沈:汁。作动词,用布绞取汁。冻酒,用冷冻除水法而得到的酒。柏叶椒花:用柏叶、椒花浸泡的酒。元旦时饮用,以祝长寿。东君:春神。(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A玉楼春:词牌名,是词格式的名称。己卯岁:己卯年,干支纪年中的一个循环年。B“一
9、年滴尽莲花漏”,紧扣题目中的“元日”,意谓旧年已过去,新年即将开始。C“晓寒”两句,运用比喻,写天气虽寒冷,但春天的讯息已从柳条上透露出来了。D“佳人”句,写美女反复敬酒,祝人们长寿。它承上阕的有关内容,启下阕第二句。E“柏叶”句说举起酒杯的美女们使柏叶椒花酒散发出一片芬芳,“翠袖”代美女。(2)词的上阕与下阕各侧重写什么?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答案:(1)CE(2)词的上阕侧重写辞旧,旧年已尽,人们忙着制屠苏酒来驱邪避瘟疫。下阕侧重写迎新,美女们用柏叶椒花酒,祝人们长寿。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期盼。解析(1)C“运用比喻”错,“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把“欺人、苗条
10、”这些人的特点赋予晓寒、春态,是运用了拟人手法。E“柏叶句说举起酒杯的美女们使柏叶椒花酒散发出一片芬芳”错,应是柏叶椒花酒使举起酒杯的美女们一片芬芳;“芬”,使芬芳。(2)词的上阕侧重写辞旧,旧年已尽,人们忙着制屠苏酒来驱邪避瘟疫。下阕侧重写迎新,美女们用柏叶椒花酒,祝人们长寿。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期盼。译文:莲花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在井悬冻酒,晓寒侵人之时,柳枝的苗条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气息。虽有佳人歌女劝酒佐兴,可词人却为早春的物候所惊,犹如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旧。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辛弃疾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
11、长把新春恨。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注】词人罢职闲居上饶,作此词时49岁,此前两个月,太上皇赵构驾崩,孝宗即位。椒盘:旧俗,正月初一各家以盘盛椒进献家长,号为椒盘。彩胜:即幡胜。宋士大夫家多于立春之日剪彩绸为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以为戏。整整:词人家中婢女。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蝶恋花”是词牌,“戊申”是干支纪年,“元日”指每年的立春之日,“席间作”指在宴席中写了这首词。B.“争上春风鬓”写了整整等人争着从椒盘中取出春幡,插上两鬓的热闹景象,这触发了词人一系列联想。C. 这首词的上片通过节日里众人的欢
12、乐而自己索然无味的描写,反衬出了词人与众不同的感伤情怀。D. “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的意思是花开晚了让人等得不耐烦,开早了又让人担心它很快凋谢。E.这首词写了作者从节日的喜到往事不堪回首的悲,到借问花期的恨,到花期已定的喜,到风雨无定的愁的复杂心理变化。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A(2分) E(3分)(A “元日”指正月初一;E项错在“喜”,这首词作者通篇只有忧愁感伤,没有欢喜快乐)2(1)对人生飘摇不定的感伤之情。花事盛衰,时光更替,词人数度宦海沉浮,多年被迫闲居,身不由己。(2分)(2)对国事未来的忧虑之情。词人一生力主抗金,皇帝更替,期许朝廷改变偏安
13、政策,春天花期已定的自然现象和国事风雨的“无凭准”使人难免忧虑。(2分)(3)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苦闷之情。大自然的节候推移、眼前江山破碎和渴望收复失地、统一国家大业所构成的矛盾使作者忧心如焚。(2分)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元日述怀卢照邻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注:卢照邻(公元636年689年),“初唐四杰” 之一。曾为邓王府典签和新都尉,后辞官。小岁:即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日。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从他人起笔,一“无”一“有”,对比很鲜明。B颔联扣题目中“元日”落笔,场面壮观,气
14、势恢宏。C颈联以乐景衬哀情,景色明丽鲜艳,但是意境迷离。D尾联既回应题目,又钩联颔联,提升了诗歌的境界。E这首五言古体诗,音节圆润舒缓,读起来悦耳动听。15诗歌题目是“元日述怀”,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案B,D解析A项“从他人起笔”错。首联写的是诗人自己。诗人认为自己命中做不了大官,而今躬耕田野,流露出热衷归隐,怡然自乐的生活情趣。C项“以乐景衬哀情”错。颈联是说诗人所居环境草色迷人,风光优美,左邻右舍无不惊叹、艳羡。表达了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E项“五言古体诗”错。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属近体诗。(答对一个选项得2分,答对两个选项得5分)对躬
15、耕田野的隐居生活的喜爱。首联诗人认为自己命中做不了大官,而今躬耕田野;颈联描写园中优美的风景都流露出热衷归隐,怡然自乐的生活情趣。对新岁新景(或:新年热闹景象)的热爱。颔联描写人们载歌载舞欢度春节的热闹景象以及尾联的祝愿都流露出作者对对新岁新景的热爱对国泰民安、美好未来的祝愿。颔联描写人们载歌载舞欢度春节的热闹景象以及尾联的祝愿也都流露出作者对国泰民安、美好未来的祝愿。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年年物候新”的祝愿都表现了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每一点计2分,概括1分,分析1分,答出三点计6分。只要言之有据,即可酌情给分)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
16、,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己丑改元开禧元日杨万里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方知人喜天亦喜,作么钟鸣鸡未鸣。(1)这两首诗反映出宋代元日怎样的民俗?(2)试析王诗“新桃换旧符”、杨诗“人喜天亦喜”的深刻内涵。答案解析(1)两首诗反映出宋代元日民俗:燃放爆竹,饮屠苏酒,张贴桃符,响起钟声。(2)王诗“新桃换旧符”,表达了诗人决心弃旧图新坚持改革的决心。杨诗“人喜天亦喜”的内涵是年号由“嘉泰”改为“开禧”,预示朝廷将有所振作,开创抗金的新局面。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元日示宗武杜甫汝啼吾手战,吾笑汝身长。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训喻青衿
17、子,名惭白首郎。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注】武:杜甫次子。战通“颤”。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A开头两句暗扣“元日”来写,有新年添岁之意,然而添岁,于垂老者来说是身随年老,于青少年则是身随年长。B“处处”两句感慨羁旅漂泊、处境艰难,强调自己和家人已经多年在外度过元日,从而营造出感伤的氛围。C“训喻”两句中“青衿”运用了借喻的手法,诗人感叹自己老无所成,心生惭愧,因而教导儿子勤奋好学,立志成才。D“赋诗”两句,叙写诗人因内心激动,无法握住手中之笔,家人举杯共祝元武健康成长,其乐融融之景如在目前。E结尾两句诗人忆及江东的弟弟,情难自己,落泪之中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