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docx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后作业二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孟子“养浩然之气”与宇宙天地相交通;墨子认为荣辱、安危等一切系于人的努力;庄子追求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兵家充分发挥高度冷静的理智;韩非子对待人生如战场。上述思想家对人生、生命、生活的认识()A注重伦理和政治秩序的重建B极大推动了兼并战争的爆发C是中华思想文化的丰富养料D都满足了统治者争霸的需要2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在游说君主时,往往强调“祖仁者王,立义者伯,用兵穷者亡”的观点,即是将仁、义视为“王、伯(霸)之道”的根本。这说明()A诸子百家存在相互借鉴B儒家治国理念成为共识C
2、社会重视个人道德修养D思想领域呈现百家争鸣3有人认为,百家争鸣其实是围绕着“我们怎样做人”“如何治国”“中国向何处去”这三个问题展开的。战国时期法家主张“如何治国”?()A无为而治B仁政民本C以法治国D为政以德4中医典籍内经认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后世医者据此推演出“中医五行图(如下图)”。这表明中医学()A重视儒家伦理道德B具有相当强烈的迷信色彩C源于生产实践的总结D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5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治国策略。该思想家是( )A孟子B荀子C墨子D韩非子6墨家提出“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尚之”的思想;名家邓析子提出“无厚”主张,
3、他说“君有三累,臣有四责。何谓三累?惟亲所信,一累;以名取士,二累;近故亲疏,三累。”;法家韩非子说“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据此可知,战国时期()A政治动荡推动思想多元发展B思想领域呈现出趋同的现象C不同思想流派阶级属性不同D社会变革要求打破世袭特权7老子认为“道”是先于天地生成的,是天地万物之源,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在内都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材料体现了老子()A“无为而治”的思想B朴素的唯物史观C“为政以德”的思想D“相生相胜”理论8下表是有关诗经研究的部分代表性观点,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学者观点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
4、有三千余篇,经孔子去其重,取三百五篇。此说多为后人所赞同,如班固等人孔颖达毛诗正义)认为:从经传所引诸诗看.存者多而亡佚者少,不容孔子十去其九朱嘉、叶适认为孔子只是刊定而已,谈不上刪与不删现代学者司马迁生当西汉初.所见材料多,刪诗与否,亦有不同说法,但他取三千之说,必有依据A研究诗经不能以史记作为参考史料B历史的真相随着时代发展一定会被揭开C历史叙事通常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D诗经由不同时代学者搜集和整理而成9历史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左传记载的春秋时期郑国把刑法烧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并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铸
5、刑书”强调道德治国的重要性B春秋之前的古代中国未能以法治国C左传的历史记载一定客观真实D客观上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10春秋早期,各诸侯国境内多有荒草杂木之地,到战国中期有的已是“无长木”“无雉兔鲋鱼”的农业生产区。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B土地兼并的日益加剧C统治者重农抑商的政策D各国兼并战争的需要11经过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频繁往来,与中原各诸侯国相比邻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产生了()A宗法认同观念B华夏认同观念C胡汉平等观念D朝贡贸易观念12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图。下列关于该时期特征的描述准确的是()A封邦建国,同养公田B列国纷争,民族交融C井田
6、瓦解,经济衰退D匈奴南侵,县制普及13公元前356年进行的商鞅变法因其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且行之有效,取得了显著成效。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君主专制B维护井田制度C宣传儒家思想D实现富国强兵14春秋时期,晋国国君以温地置县后,先是任命狐溱为县大夫,继之者为阳处父,再后为郤至,接下来则是赵氏,四者并非亲属关系。这反映了A官僚政治的萌生B王室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C宗法关系的瓦解D晋国已经取消了世官制度15论语子罕有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反映了孔子A具有尊卑等级的观念B拥有博爱节俭的美德C秉持不偏不倚的态度D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二、材料分析题16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
7、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2)依据材料二中图二和图三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3)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诸侯国夺权后的地主阶级,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壮大。边
8、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摘编自刘焕曾、张文喜新编中国古代史(1)材料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形势变化图,试分别说明造成以上形势的原因。它们呈现出什么发展变化的趋势?图1到图2的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试卷第5页,共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
9、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派提出对政治、社会、人生、宇宙万物的看法,这些思想成为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是中华思想文化的丰富养料。C项正确;A项是儒家,排除A项;B项是墨家,排除B项;“都满足”说法错误,法家满足统治者争霸的需要,排除D项。故选C项。2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纵横家实际上也是将仁义当做成就伯王的工具,说明诸子百家思想存在相互借鉴,A项正确;B项共识错误,各家各派也有自己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排除C项;材料强调纵横家的思想主张,没有体现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
10、。3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家主张以法治国,C项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排除A项;仁政民本是儒家而非法家治国理念,排除B项;儒家主张的为政以德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4D【详解】据材料“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及图片中医五行图解“阴阳五行”可知,材料属于战国时期阴阳家的思想,属于传统思想文化,D项正确;阴阳五行不是儒家思想,排除A项;中医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生产实践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5B【详解】根据材料“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并结合所学可知,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11、,符合“隆礼尊贤而王”,又吸收法家思想,主张重法爱民,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荀子思想,B项正确;孟子是儒学家代表人物,不主张重法,排除A项;墨子是墨家代表人物,没有吸收法家思想主张,排除C项;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不主张“隆礼尊贤而王”,排除D项。故选B项。6D【详解】根据材料“贤者举而尚之”“惟亲所信”“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可知战国时期,墨家、名家、法家思想的核心都希望崇尚人才,打破世卿世禄,选贤任能,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墨家、名家、法家不同学派都主张选贤任能,并非强调思想的多元化,排除A项;战国诸子百家代表不同的阶级,其思想虽有相同之处,但核心主张不同,排除B项;战国时期的儒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