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素材:线粒体生物氧化与ATP产生-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备课素材:线粒体生物氧化与ATP产生-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素材:线粒体生物氧化与ATP产生-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线粒体生物氧化与ATP产生有机物在生物体内的彻底氧化分解过程称为需氧呼吸,可以分为细胞溶胶中进行糖酵解,线粒体中进行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需氧呼吸的特点:(1)需要酶催化;(2)反应分阶段进行、能量逐步释放;(3)反应最终产物水来自有机物的氢与氧的结合,而二氧化碳一般来自脱羧反应。线粒体内的生物氧化主要目的在于生产ATP以及产生热量以维持体温。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主要利用的是营养物质分解代谢产生的氢来逐步氧化产生能量。那么,线粒体的电子传递链(呼吸链)过程是如何发生的?氧化磷酸化的过程和偶联机制。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1.电子传递链(或称呼吸链)在线粒体内膜中,多个含有辅因子的蛋
2、白质复合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一个传递电子/氢的反应链,称电子传递链或呼吸链。由于物质组成的不同,常见的有两条电子传递途径:(1)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简称NAD+,是维生素PP(包括烟酸和烟酰胺)在体内的活性形式,还原型为NADH+H+。NADH氧化呼吸链:NADH+H+复合体(含FMN与Fe-S)Q复合体(其间CytbFe-SCytc1)CytC复合体(含Cyta3,催化氢与氧的反应)水。是人体内主要的呼吸链。(2)核黄素核苷酸衍生物,包括核黄素单核苷酸(FMN)和核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是维生素B2(核黄素)在体内的活性形式,还原型为FMNH2和FADH2。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复合体
3、(即三羧酸循环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含FAD+),可催化将琥珀酸脱下的氢传递给FAD+,再由此传给Q,进入氧化呼吸链。2.氧化磷酸化和水平磷酸化ADP磷酸化产生ATP的机制在细胞内有两种,其中一种是直接将高能代谢产物的能量转移至ADP并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具体例子有:糖酵解过程中两例(1,3-二磷酸甘油酸在磷酸甘油酸激酶催化下产生3-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丙酮酸激酶催化下产生丙酮酸);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酰CoA在琥珀酰CoA合成酶催化下水解产生琥珀酸并产生ATP/GTP。底物水平磷酸化提供的ATP较少,在机体能量供应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呼吸链中电子传递过程中
4、逐步氧化伴随着能量的逐步释放,此间能量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该氧化过程与磷酸化过程相偶联,故称氧化磷酸化(如图)。3.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目前公认的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是化学渗透假说。其要点在于:(1)以线粒体内膜为界,线粒体基质侧与胞质侧存在质子浓度梯度(胞质侧较基质侧高);复合体、利用一对电子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分别把4、4、2个质子泵到胞质侧用以形成质子浓度梯度(即该三个复合体具有质子泵功能);(3)线粒体内膜上存在具有质子离子通道与ATP合酶性质的ATP合酶,可介导质子顺浓度梯度将质子引回基质侧,并利用该能量合成ATP。当然,ATP还可以转化为UTP、CTP和GTP,甚至磷酸肌酸。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精品资料 新高考生物精品专题 高中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试卷 高考生物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