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A卷)必修2.doc
《2019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A卷)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A卷)必修2.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A A 卷)必修卷)必修 2 2(测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学号学号 分数分数 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4848 分)分)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3 3 分,共分,共 4848 分)分)1党的十九大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工业污水远海排放,降低对生活环境的影响B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充分利用可回收资源C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发展
2、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对自然的伤害【答案】A【解析】分析:A工业污水远海排放会污染水环境;B垃圾分类处理,可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C研2某微粒结构示意图:,有关该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 10 B带 12 个单位正电荷C电子式为 Mg2+ D最外层电子数为 0【答案】C【解析】分析:由该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微粒的质子数为 12、核外电子数为 10,所以该微粒是Mg2+。2详解:A由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该微粒的中子数,故 A 错误;B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核内质子数是 12,核外电子数为 10,所以该微粒带 2 个单位的正电荷,故 B 错误;C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质子数为 12,核外电子
3、数为 10,为 Mg2+,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为其离子符号,即电子式为 Mg2+,故 C 正确;D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8,故 D 错误;答案选 C。3用化学用语表示 NH3+ HClNH4Cl 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 8 的氮原子: BHCl 的电子式:CNH3的结构式: DCl的结构示意图:【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用语,侧重考查原子结构、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和结构式,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如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区别、电子式与结构式的区别等。4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4、 X 是组成有机物的基本骨架元素,常温下,Y的块状单质在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中会发生钝化。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XB原子半径 XYC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ZDY、W 形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答案】C【解析】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X 是组成有机物的基本骨架元素,3X 是 C。常温下,Y 的块状单质在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中会发生钝化,根据原子序数大小关系可知 Y 是 Al,Z 是 S,则 W 是 Cl,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X、Y、Z、W 分别是 C、A
5、l、S、Cl。则A应该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X,A 错误;B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 XY,B 错误;C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 ClS,则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Z,C 正确;DY、W 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铝,其中只有共价键,D 错误。答案选 C。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质的质量有关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断裂化
6、学键吸收能量,形成新键放出能量,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把握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注意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学会分析与判断。6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燃烧木炭取暖BC 与 CO2共热C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 CaCO3)制生石灰(CaO)4DBa(OH)28H2O 晶体与 NH4Cl 晶体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判断。详解:A燃烧木炭取暖一定是放热反应,A 正确;BC 与 CO2共热生成 CO 是吸热反应,B 错误;C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 CaCO3)制生石灰(
7、CaO)是吸热反应,C 错误;DBa(OH)28H2O 晶体与 NH4Cl 晶体反应是吸热反应,D 错误。答案选 A。点睛: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是解答的关键,一般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一切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等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氢气或 CO 作还原剂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吸热还是放热均是相对于化学变化。7由锌片和石墨棒作为电极的原电池,电极反应分别是:石墨 2H2OO24e-=4OH锌片 2Zn4OH-4e-=2ZnO2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子从石墨经外电路流向锌片 B锌片是负极, 发生氧化反应
8、C石墨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D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答案】A【解析】分析:该原电池中,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石墨作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根据电极反应式中元素化合价变化来确定正负极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理解与应用,题目难度不大。8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X、Y 为两电极,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外电路中的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对此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 Zn 和石墨棒,则 X 为石墨棒,Y 为 ZnCSO42-移向 X 电极,Y 电极上有氢气产生DX 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 极上发
9、生的是氧化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电子的流向可知 X 是负极,Y 是正极,结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解答。点睛: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利用原电池比较金属性强弱时需要考虑电解质溶液的性质,例如镁、铝、稀硫酸构成原电池时镁是负极,镁、铝、氢氧化钠溶液构成原电池时铝是负极,答题时需要灵活应用。9反应 C(s)+H2O(g)CO(g)+H2(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增加 C 的量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 N2D保持压强不变,降低容器内的温度【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变化规律解答。详解:A、C 是
10、固体,增加 C 的量,速率不变,A 错误;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气体浓度增大,速率加快,B 正确;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 N2,反应物、生成物浓度不变,速率不变,C 错误;D、保持压强不变,降低容器内的温度,速率减慢,D 错误。答案选 B。610X、Y、Z 三种气体,取 X 和 Y 按物质的量之比 11 混合,放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 32,则 Y 的转化率最接近于A33% B40% C50% D65%【答案】D【解析】分析:分别舍出 X 与 Y 的起始量,根据题干信息利用三段式列式计算即可。11四种
11、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B甲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D丁为醋酸分子的比例模型【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可知甲是甲烷,乙是乙烯,丙是苯,丁是乙醇,据此解答。详解:A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A 错误;B甲烷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B 错误;C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C 正确;D丁为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D 错误。答案选 C。712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12、。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四种氯代烃,结合有关物质的溶解性点睛:明确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原理和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是解答的关键,本题取自教材中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验,难度不大,体现了依据大纲,回归教材,考查学科必备知识,体现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基础性考查要求。1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 5560 可反应生成硝基苯B乙苯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苯甲酸C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一元取代反应,主要生成 2氯甲苯或 4氯甲苯D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化学 下学 期期 复习 备考 精准 模拟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