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5透镜及其应用.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5透镜及其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5透镜及其应用.doc(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5 5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及其应用10. (2018威海) 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D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D.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13(2018泰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30cm 处,在透镜另一 侧距离透镜 16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C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该透镜的焦距 f 一定满足 8cmf15cm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2、,光屏应靠近透镜A只有和B只有和C只有和D只有和20 (2018泰安)如图所示, 入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 在答题卡上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8(2018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从如图所示的A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 )A像距增大,像变大 B像距减小,像变大C像距减小,像变小 D像距增大,像变小【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离凸透镜越远,像也越大。【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
3、点燃的蜡烛从A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由于物距减小,则像距变大,像变大。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物距和像距。然后才能准确判断像的性质。10(2018淄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 )A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分析】(1)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4、2)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解答】解:距离凸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20cm=2f,则f=10cm;A、若现将蜡烛移至透镜前25cm处时,此时物距u=25cm,则物距u2f,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C、D、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处,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所以应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搞清成像特3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5(2018枣庄)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
5、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D增大取景范围【分析】“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解答】解: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19(2018潍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6、,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2)经过调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解析:(1)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可能是因为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有可能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无法成在光屏上;有可能物体在焦点上,4不能成像;物像之间距离大于光具座的长度;(2)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
7、像近像变小,可知,应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答案:(1)物体在焦点上,不能成像 (2)靠近21(2018滨州)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现律”的实验,(1)前面学过,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明据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 有什么关系?(2)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3)小明所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若将凸透镇放在光具座刻度50cm位置处不变,把蜡烛放在刻度10cm处,利用此时凸透镜成
8、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4)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 。当u2f时,物体移动速度 (选“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当fu2f时,物体移动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解析:(1)根据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明据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关;(2)由图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
9、用,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为20.0cm10.0cm=10.0cm;(3)由于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物体在15cm处时,物距为50cm10cm=4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5这是照相机的原理;(4)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增大。当u2f时,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移动的速度,当fu2f时,物体移动速度小于像移动的速度。答案:(1)物距;(2 )10.0;(3)照相机;(4)增大;大于;小于。15(2018临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
10、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D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分析】(1)根据像距和物距的关系焦距的大小;(2)根据焦距的大小,由物距与焦距的关系进行判断;(3)凸透镜成实像时,具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4)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A、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20cm,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则u=2f,故f=10cm,故A错误;B
11、、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时,物距为50cm20cm=30cm2f,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u=50cm35cm=15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故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故C正确;D、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u=50cm45cm=5cm,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光屏上接收不到像,故D错误。故选:C。621(2018临沂)为加强交通管理和社会治安,临沂市安装了“海燕系统”,该系统具有跟踪、抓拍及人脸识别功能。如图所示,系统摄像机的镜头是 凸 透镜,拍摄时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12、 u2f 。【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解答】解: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拍摄时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u2f。故答案为:凸;u2f。18(2018青岛)如图,F1、F2分别为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焦点,且两透镜的左焦点重合,请画出图中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完整光路。【分析】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该光线正好是通过凸透镜的焦点,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图所示:【点评
13、】(1)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2)凹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7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11. (2018聊城)(多选题)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BCD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B.在平静的东昌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反射现象C.烛焰经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烛焰靠近透镜,烛焰的像一定远离透镜D.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1
14、6(2018聊城).在观看音乐会时,小明同学因为近视眼无法看清是哪位艺术家在演奏,但他能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要想矫正近视眼,应戴一副由 透镜片做的眼镜。16.音色 凹19. (2018聊城)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甲中的方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2018济宁)(1)在图中的实线框内填上一个合适的透镜。4. (2018菏泽)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
15、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14(2018东营)东营市开展了“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受到居民好评。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选填“凸透镜”、“凹透镜”),电影放映时在银幕上形成的是_立、放大的实像。14凸透镜(1分) 倒(1分)22. (2018德州)(5分)小莉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F4OF3F1F2 GAB8(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21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2)如图21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_
16、(选填A、B、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21丙中的_ (选填“1、2、3、4”)。(3)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21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22.(1)放大 40 (2)B 4 (3)远离9(2018玉林)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 )A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C游泳池注水后,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好像变浅了D共享单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分析】(1)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
17、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应佩戴凹透镜矫正。(2)紫外线能验钞。(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9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4)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用互成直角的小平面镜,将自行车后面汽车或摩托车发出射来的光再按照原路反射回去,这样后面的司机看到的就是白花花的一片,可以起到尾灯的作用。【解答】解:A、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而不是远视眼,故A错误;B、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判别钞票的真伪。故B错误。C、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
18、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故C正确;D、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互成直角的小平面镜,将汽车射来的光再沿原路反射回来,引起司机的注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视力矫正、紫外线的特点、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此题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学习理念,将自然界中的现象与对应的物理知识两者联系在一起,是解决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17(2018玉林)为了公民的安全,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作案嫌疑人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凸 (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实 (选填“实”或“虚”)像。【分析】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
19、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的现场照片时,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凸;实。【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10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出物距的范围,从而得出成像的特点。22(2018玉林)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分析】仔细观察入射光线的特点,根据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点评】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延长
20、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12(2018黔南)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蜡烛恰能在光屏成清晰的像,所成像的特征是 倒立放大的实像 (选填“正立倒立”、“放大缩小”或“实像/虚像”)。(2)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乙),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3)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给凸透镜带上近视镜,则将光屏向 右 (选填“左”或“右”)
21、移动,光屏上仍可能出现清晰的像。11【解答】解:(1)由甲图可知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由乙图可知当u=v=20cm时成等大的实像,此时u=2f=20cm,故f=10cm;(3)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戴上近视眼镜时”光线会延迟会聚成像,像距增大,光屏应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实像。故答案为:(1)倒立放大的实像;(2)10;(3)右。25(2018龙东)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 投影仪 ;再将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将光屏 靠近 (填“远离”或“靠
22、近”)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解答】解:由图知,vu,所以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再将蜡烛远离透镜,物距增大,所以像距减小,需要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故答案为:投影仪;靠近。17(3分)(2018岳阳)请画出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后的出射光线。12考点: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专题:声和光解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光路如图所示。24(2018南京)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1)图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等大
23、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2)图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6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3)图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下同)承接到像,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左侧,移动光屏 不能 承接到像。(4)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 远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13【分析】(1)当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3)u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中 物理题 分类 汇编 透镜 及其 应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