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练习-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练习-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练习-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练习 一、单选题1“氯化反应”通常指将氯元素引入化合物中的反应。计算机模拟单个乙炔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历程中活化能为1.6810-24eVBM2为C2H2与HgCl2形成的中间体C反应物或产物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吸附和脱离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CCH(g)+HCl(g)H2C=CHCl(g)H=-2.2410-24eVmol-12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选项是A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在低温处B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对H2(g)+I2(g)2HI(g)平衡体系加压,混合气体颜色加深D饱和硫酸铜溶液投入CuSO
2、4晶体,析出CuSO45H2O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光能和化学能都能转化成电能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原理有可能实现ABCD4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起始时,容器体积为2L】。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B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C图中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D达到平衡状态a、b所需要的时间:5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A+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
3、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LABCD6在一定空气流速下,热解得到三种价态锰的氧化物。相同时间内锰元素所占比例()随热解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坐标系中主要发生如下反应:反应I:反应II:反应III: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I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B曲线a表示中锰元素所占比例随温度的变化温度/CC,主要发生反应IIID下,适当增大空气的流速可以提高的产率7下列实验中,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测定反应生成H2的速率B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探究Fe3
4、+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AABBCCDD8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密闭容器、,在中充入1mol CO和1mol H2O,在中充入1mol CO2 和1mol H2,在中充入2mol CO 和2mol 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容器中正反应速率:IIIB两容器中的平衡常数:IIIC容器 中CO2的物质的量比容器中CO2的少D容器 中CO 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O2 的转化率之和大于193.25 g锌与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反
5、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A滴加几滴浓盐酸B滴加几滴浓硝酸C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D加入少量锌粒10我国学者采用量子力学法研究了钯基催化剂表面吸附CO和合成的反应,其中某段反应的相对能量与历程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为过渡态,吸附在钯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B图中决速步骤的能垒(活化能)为91.5kJ/molC催化剂在该历程中参与反应并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D该历程中经过TS3时的反应速率比经过TS5时的反应速率慢11可逆反应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热反应B 吸热反应C 吸热
6、反应D 放热反应12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I(s)NH3(g)+HI(g);2HI(g)H2(g)+I2(g)。反应达到平衡时,c(H2)=2 mol/L,c(HI)=4 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是A36B32C16D24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熵增的反应都是自发的,自发反应的现象一定非常明显B应该投入大量资金研究2CO(g)2C(s)+O2(g)H0该过程发生的条件,以解决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引起的环境问题C常温下,若反应A(s)+B(g)=C(g)+D(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D已知C(s)+CO2(g)=2CO(g)H0,该反应吸热
7、,一定不能自发进行14在比较化学反应速率时,不可以利用的相关性质为A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B颜色的深浅C固体物质量的多少D反应的剧烈程度15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催化机理如图所示,其中是氢氧自由基,是醛基自由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时,该反应的不变B不是所有过程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总反应为D为中间产物之一,与中所含阴离子相同二、填空题16化学反应与生产研究息息相关,我们不仅关注能量变化,还需要关注化学反应的快慢和程度。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下面是四个化学反应理论上不可以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_(填字母,下同)ABCD(2)将氢气与氧气的反应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图
8、所示(a、b为多孔碳棒)其中_(填A或B)处电极入口通氧气,其电极反应式为_。当消耗标准状况下氢气11.2L时,假设能量转化率为85%,则导线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3)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发生X、Y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反应,X、Y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开始至2min时,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2min时,v正_(填“”“0,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公式G=HTS,故该I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A正确;B温度越高,反应越快,根据反应个反应,可以发现二氧化锰是反应III的产物,故温度升高时,相同时间内,二氧化锰会越来越多,即b代表二氧化锰,a代表,B正确;C由图
9、可知时,二氧化锰一直增大,故此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反应III,C正确;D由图可知450时二氧化锰的含量较大,此时适当增大空气的流速可以提高的产率,但是温度较低时,二氧化锰含量较低,增大空气的流速不利于提高的产率,D错误;故选D。7B【详解】A生成的氢气能从长颈漏斗溢出,无法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故不选A;BB选项中,两组实验只有温度是不同,所以可以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选B;C右侧试管内加入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是左侧试管的2倍,所以不能根据褪色时间判断反应速率,故不选C;D两组实验加入催化剂的阴离子不同,所以不能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故不选D;选B。8C【详解】A若
10、两容器保持恒温,则为等效平衡,正反应速率相等,现为恒容绝热容器,I中温度升高,II中温度降低,所以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温度I比II高,正反应速率:III,A不正确;B由A中分析可知,达平衡时容器I的温度比II高,由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所以两容器中的平衡常数:III,B不正确;C若温度不变,容器I和容器II中CO2的物质的量相等,现达平衡时,容器I的温度比II高,升温时平衡逆向移动,所以容器中CO2的物质的量比容器中CO2的少,C正确;D若温度不变,容器I和容器II为等效平衡,则此时容器中CO 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O2 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现容器II的温度比容器I低,相当
11、于容器I降温,平衡正向移动,容器II中CO2的转化率减小,所以容器 中CO 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O2 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D不正确;故选C。9A【详解】A3.25 g Zn的物质的量n(Zn)=,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H2SO4)=1 mol/L0.1 L=0.1 mol,根据方程式Zn+H2SO4=ZnSO4+H2可知:二者反应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1,故硫酸过量,反应放出H2要以不足量的Zn为标准计算。滴加几滴浓盐酸,增加了溶液中c(H+),反应速率加快,A符合题意;B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Zn反应不能产生氢气,B不符合题意;CZn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
12、产生Cu和ZnSO4,Zn、Cu及硫酸构成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但由于Zn消耗,导致反应产生H2的量减少,C不符合题意;D加入少量的Zn,由于Zn是固体,浓度不变,因此反应速率不变,但由于不足量的Zn的量增加,以Zn为标准反应产生的H2的量增多,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A。10D【详解】A反应热取决于始态和终态,与历程无关,开始能量比结束能量高,该反应放出65.7kJ能量,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故A错误;B能垒(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最慢的反应历程是决速步骤,最大的能垒(活化能)= 46.9-(-131.4)=178.3 kJ/mol,故B错误;C催化剂只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不参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精品资料 新高考化学精品专题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学案 高考化学新题型 高考化学冲刺 高中化学试卷 高考化学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