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docx
《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BH2、I2、HI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C实验室用排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收集Cl2D由NO2和N2O4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2我国学者采用量子力学法研究了钯基催化剂表面吸附CO和合成的反应,其中某段反应的相对能量与历程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为过渡态,吸附在钯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B图中决速步骤的能垒(活化能)为91.5kJ/molC催化剂在该历程中参与反应并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D该历程中经过TS3时的反应速率比
2、经过TS5时的反应速率慢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A(g)2B(g)3C(g)D(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同时生成nmolDB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B,同时消耗1.5nmolCD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4下列实验中,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测定反应生成H2的速率B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AABBCCDD5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刚性容器中加入1mol环戊烯( )和2molI2发生可逆反应(g)+I2(g)(g)+2HI(g)H0,实验测定容器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关系如
3、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2min内,环戊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1min-1B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为75%C有利于提高环戊烯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高温低压D该反应平衡常数为5.4molL-16在容积固定的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Ha kJmol1,若充入2 mol CO(g)和4 mol H2(g),在不同温度、不同时段下H2的转化率如下表:(已知a1a2)15分钟30分钟45分钟1小时T145%75%85%85%T240%60%a1a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1下,45分钟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根据数据判断:T107如图表示某可逆反应在使用和未使
4、用催化剂时,反应进程和能量的对应关系。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a与b相比,b的活化能更高B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Ca与b相比,a中的活化分子的百分比更高Da与b相比,a对应的反应速率更快8在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图1表示时容器中、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的体积分数随起始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200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B由图2可知反应,正反应吸热且C若在图1所示的平衡状态下再向体系中充入和,此时D时,向空容器中充入和,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小于0.59以丙烯(C3H6)、NH3、O2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
5、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反应2C3H6(g)2NH3(g)3O2(g)2C3H3N(g)6H2O(g)反应C3H6(g)O2(g)C3H4O(g)H2O(g)反应时间相同、反应物起始投料相同时,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丙烯腈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B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或使用更高效催化剂均能提高丙烯腈产率C图中Y点丙烯腈产率高于X点的原因是温度升高导致反应I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图中X点丙烯腈产率与Z点相等(T1T2),则一定有Z点的正反应速率大
6、于X点的正反应速率10在一定空气流速下,热解得到三种价态锰的氧化物。相同时间内锰元素所占比例()随热解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坐标系中主要发生如下反应:反应I:反应II:反应III: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I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B曲线a表示中锰元素所占比例随温度的变化温度/CC,主要发生反应IIID下,适当增大空气的流速可以提高的产率11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催化机理如图所示,其中是氢氧自由基,是醛基自由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时,该反应的不变B不是所有过程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总反应为D为中间产物之一,与中所含阴离子相同12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7、催化剂的表面有极性键的断裂和非极性键的形成B催化剂能提高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C催化剂、增大了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D催化剂表面发生的反应为13可逆反应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热反应B 吸热反应C 吸热反应D 放热反应二、填空题1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内放入2molN2O4和8molNO2,发生如下反应:2NO2(红棕色)N2O4(无色)( H”、“”、“”、“=”或“0,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公式G=HTS,故该I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A正确;B温度越高,反应越快,根据反应个反应,可以发现二氧化锰是反应III的产物,故温
8、度升高时,相同时间内,二氧化锰会越来越多,即b代表二氧化锰,a代表,B正确;C由图可知时,二氧化锰一直增大,故此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反应III,C正确;D由图可知450时二氧化锰的含量较大,此时适当增大空气的流速可以提高的产率,但是温度较低时,二氧化锰含量较低,增大空气的流速不利于提高的产率,D错误;故选D。11D【解析】A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热,使用MnO2催化时,该反应的H不会发生变化,A项正确;B催化机理中存在与H+反应生成CO2和H2O的过程,该过程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正确;C根据图示的催化机理可知总反应为:,C项正确;DNa2O2中的阴离子是,与不一样,D项错误;
9、答案选D。12D【解析】A催化剂的表面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极性键的形成,选项A错误;B催化剂不能提高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选项B错误;C催化剂、减少了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选项C错误;D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催化剂表面发生的反应为,实现了氨的催化氧化,选项D正确;答案选D。13D【解析】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T2先达到平衡,可知T1(4)正反应方向(5)变深【解析】(1)从t1至t2时N2O4的物质的量增加了4mol-3mol=1mol,所以反应速率是=0.1mol/(Ls);(2)根据图象可知,t3时刻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所以此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3)t1时NO2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
10、,说明反应是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即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4)反应前后是体积减小的,所以缩小容积,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5)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2的浓度增大,颜色变深。15 变深 不变 (E1-E2)kJ/mol BD【解析】(1) 在这个反应体系中存在下述平衡:,其离子方程式为: ,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5滴浓的溶液,SCN浓度增大,平衡右移,则溶液颜色变深。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固体,反应相关的粒子浓度均未改变,故平衡不移动,溶液颜色不变。(2)焓变=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精品资料 新高考化学精品专题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学案 高考化学新题型 高考化学冲刺 高中化学试卷 高考化学解题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084988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