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对策探讨(共18页).doc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对策探讨(共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对策探讨(共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对策探讨1 前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冷链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冷链物流的对象都是人们日常的食品,所需的药品等,我们称的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包括: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药品。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
2、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所以,食品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联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我国是农业大国,果蔬产业在国内已成为仅次于粮食、生产总值占第二、三位的农村经济支柱产业。有数据显示,我国果品种植面积已占世界果品种植面积的18%,果品年产量占世界果品总产量的13%,蔬菜种植面积占世界蔬菜种植面积的35%,蔬菜年产量占世界蔬菜总产量的40%。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我国果品总产量位居世界前五位,其中,我国
3、苹果产量居第一位,占世界苹果总产量的37.1%,柑橘占世界甘橘总产量的9.9%,居世界第三位赵崎,2007:谈谈冷链物流,国际市场03期:第68-69页。 。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资料显示, 中国由于冷链的问题造成每年约有1200万吨水果和1.3亿吨蔬菜的浪费, 总值在100亿美元。这些数字的真实性有多少我们暂时不去追究, 但是由于不按照国家有关食品冷藏冷冻的规范来操作需要冷链物流的食品是一个事实, 非正式的统计约有80%左右的水果、蔬菜、肉类和水产以传统的车厢(常温和保温车)进行运输张敏谈向东张杰,2007:现代食品冷链物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商场现代化20期:87页 。1.2 文献综述及论文构
4、架我国果品冷链物流现状中指出,冷链物流是在我国专业分工加快,需求专业化的市场细分背景环境下产生出的一种新型行业。冷链物流是对冷藏冷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的,减少食品损耗这一食品冷链体系的泛指,因为其在运营过程中相关因素的制约,使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同时冷链物流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现有冷链物流企业只有不断从技术,资金投入等方面改进自身不足,才能适应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发展我国冷链物流的对策研究一文中对我国冷链物流的对策提出了几点建议:1、争取国家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2、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3
5、、加强冷链物流软硬件建设,实现其信息一体化。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发展趋势的作者向芝君认为,随着国家对节约社会能源的大力推动,大众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产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物流配送技术的逐步优化,冷链物流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标准化的逐渐完善,未来的冷链物流市场也会越来越繁荣,越来越高效。主要从冷链市场潜力巨大和冷链物流发展趋势来分析的。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中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一条分支,近年来在中国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中国的发展也渐渐步入正规化。但中国冷链物流过程的生鲜品和冷冻食品所需的技术指标的标准化,及冷链的体系化和运输设备的精良化等还有待完善。本文在对中国冷链物流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比
6、国内外差异,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就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措施进行探讨,并结合案例分析方法,对中国冷链物流的相应设备的改良方向、体系的完善、相关标准的建立等及政策支持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及建议。2 我国冷链物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 冷链物流现状2.1.1 冷链物流的政策进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有吃饱穿暖转变为对食品等各种消费品的安全性和新鲜度的要求;国家也试试的推出各项质量标准和政策,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尤其对食品还制定了有关食品安全卫生政策,如质量安全认证(QS)、绿色食品认证、“菜篮子工程”、“三绿工程”、“绿色通道”等;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一体化进程的
7、加快,国际标准也对中国市场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北京申奥、上海申博的成功,也在极大地提升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我国的冷链物流最早产生于50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是从改装了一部分保温车辆开始的。在1982年,我国颁布了食品卫生法,从而推动了食品冷链发展的正式起步。食品冷链的不断发展以一些食品加工行业的大型企业为先导,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食品冷链体系。其中包括速冻食品行业、肉食品加工企业、冰激林和奶制品企业和大型的快餐连锁企业、还包括一些食品外贸出口企业。2.1.2 冷链物流设备投资的现状近年来, 我国冷链物流有了飞速发展, 汽车保温车辆约有3万辆, 有铁路冷藏车大约7000辆,我
8、国先后投资数亿元人民币修建了100多座气调贮藏库, 总面积约为800万平方米, 基本建成了全国流通网络。我国冷链物流尽管进入了快速发展新时期。物流作为跨行业、跨产业的服务功能, 受到市场需求的引导性非常大。冷链物流由于它的管理复杂性和技术设施的高投入, 会滞后于市场需求的速度。如何使冷链物流的水平和能力跟上市场需求的发展, 对市场作出客观估计和预测是必不可少的功课。据统计, 在我国城市超级市场销售额中, 冷冻、冷藏商品约占20%-25%, 而西方国家为35%左右, 这一差别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缩小。冷产品的销售额以每年近10的幅度增长,以下数据是部分食品的增长估计。(图1-1 冷产品增长幅度加大
9、)中国人均消费表(单位:公斤)年份粮食禽肉鱼类食品2000年22329.7102010年21438.917 资料来源:现代食品冷链物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商场现代化2007年20期据统计, 尽管我国冷库总面积约为800万平方米, 但在位置上、资源分配上以及绝对量上依然不能满足现代食品物流发展的需求。我国90%以上的蔬菜水果在进入流通领域之前是没有经过冷处理的, 这在发达国家是不可想象的。冷藏车辆是冷链物流的重要保障条件, 其数量和质量高低也是衡量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据统计,我国目前冷藏车的保有量约为万辆, 并以每年2500-3000辆的速度增长, 而美国有20万辆, 日本有12万辆, 并
10、且每年更新2万辆左右。我国大约700辆铁路冷藏车多是陈旧系统, 利用率也非常低。2.1.3 冷产品流通过程越来越复杂 随着冷产品产量的提高,并且人们对冷产品种类及特种需求的增加,使得冷产品从原产地到消费者的距离越来越长、产品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以及产品流通渠道越来越复杂。改革开放之前,商品的短缺造成流通的简单化。冷产品的储存、运输多以批量方式进行,产品的流通及覆盖范围也相对较小。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生活必需品和零售商品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商品市场开始从卖方向买方转移。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引导零售商品向着多品种,小批量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压力使得生产商将产品销售的越来越远,销售的渠道也
11、越来越多元化。市场及消费模式的变化使得冷产品流通过程更趋复杂化。在冷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更多,需要保证冷链管理的手段也就更高,包含的技术也更复杂。初加工屠宰分割成品深加工批发配送中心店面消费者原料基地捕捞种植进口运输运输运输运输图21 商品生产、流通信息、温度对比2.1.4 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认识发生了改变 在商品短缺的时代,食品的主要功能是保证人们的生存和温饱。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认识也主要关注于营养、卫生、品味和外观等方面。随着商品的丰富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赋予了更多的内容。人们开始对食品的加工过程流通过程给与更多关注,比如食品制作过程从原材料开始是否人性化、是否环保。同时,产品的整个制
12、作、流通、回收的全过程都被加入到了产品的质量管理含义中。冷产品的加工、流通、销售过程更复杂,包含更多的技术因素,也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所以人们对它也给与了更多的关注。2.1.5 冷链物流标准蹒跚起步冷链物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比常温物流的建设投资要大很多。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个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需要各个环节都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引导,而所有的这些都对冷链物流标准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正是在这种紧迫的需求下,在今年国家对食品质量和安全高度重视的背景下,有关冷链物流标准的制定工作将逐步展开。在冷冻、冷藏市场发展领先全国一步的上海,冷链物流标准化率先破题。2007年8月份,作为国内第一个食品
13、冷链物流的地方标准,上海市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已通过评审,并于去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的冷链物流标准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易腐食品机动车辆冷链运输要求的制定,它属于一个行业性的指导标准。仅仅说冷藏:目前,涉及冷藏食品运输的产品有几百种,且在不同的温度存放它们的易腐程度也不一样,每种产品所要求的低温储藏所控制的时间与条件等各项技术指标都不尽相同。例如鲜、酸牛奶47,水果蔬菜1015,速冻食品0以下等。但目前类似此类细化的系统性的技术标准,以及冷链能损耗与效率标准,冷链最佳作业操作标准,冷运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冷库环境温度与冷藏运输温度控制标准,冷链物流行业管理要求与
14、规范等,都尚未见出台。甚至可以说,至目前止,国家在冷链物流上尚无一个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标准可供参考与执行。 而在最近闭幕的中外物流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物流信息化及标准化成了论坛的一个主要议题,包括冷链物流标准建设在内的物流标准化问题得到了众多物流企业和信息化技术提供商的广泛关注。乘着冷链物流行业和国家对食品安全质量非常重视的东风,有关冷链物流标准制定的问题正在被更多地重视和关注,国内冷链物流标准的建设也开始步入正轨。 对于冷链物流标准制定和推广所面临的困难,因为以前没有开展相关的工作,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冷链物流标准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和挑战,这要求我们相关部门在研究制定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
15、学习和完善;其次开展这项工作很多情况下都会碰到部门间管理职能交叉的问题,这就要与各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再次,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也碰到不少技术性的问题,比如一些标准之间的范围很难科学地界定等等。在制定这些标准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这些标准不能增加行业和企业的成本。既要达到出台相关行业标准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又不能因为这个过多增加企业的成本,结合中国的国情研究制定标准,这本身就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2.2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2.1. 对冷链物流缺乏足够的认识加入WT0 后,我国运输市场必然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对外放开,允许外商投资和经营市场前景看好的集装箱运输、冷藏运输、快件运输及其他
16、特殊货物运输领域。我国目前在这类专业运输方面实力较弱,市场竞争力不强。世界著名低温物流公司纷纷看好中国的冷冻食品市场,乘入世的有利时机抢滩中国,首先在上海、深圳等地登陆。如何面对这种挑战,如何做到知己知彼,这是国内从事冷链物流业务的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而目前绝大多数的中国食品行业是依然是依托前店后厂的个体经济,或者局限在区域市场的满足上,在对食品行业的价值链认识上,对新形式下的食品企业的挑战方面,都缺乏足够的认识。2.2.2 第三方物流服务不能到位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低,运输易腐货物不同于普通货物,想要有效运作冷藏物流,达到最佳保存货物的目的,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冷藏物流链,严格温度控制和包
17、装,在转移和放置易腐货物时,不应暴露在空气中,亦不应承受温度转变的环境,这些都需有构造精良的冷藏运输装备和专业的运输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完成货物的保鲜质量和运输的经济效益。中国易腐食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以外,大部分在国内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业务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的,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食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食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2.2.3 食品行业缺乏相关立法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中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一套能监控保障食品从生产、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即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状况的完
18、整体系,缺乏相关的温度立法及食品卫生法规执行不力,致使食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质量状况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和保障。中国食品物流供应链被定位为“昂贵,易耗食品,无利可图,容易造成食物中毒”,这为我国食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创造了不利因素,也使我国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缺乏信心和忠诚度。2.2.4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传统,运输损耗大仓储方面:冷库结构不合理,布局分散,利用率不高。冷藏设施和冷链装备不足,原有设备陈旧,现新有设备成本高,发展和分布不均衡,同时无法给易腐食品流通提供低温保障。国内冷链物流技术更需要提高,目前有效的温度控制设施投入有限,冷藏物流供应连的管理和操作人员严重缺乏,全程冷藏控温运行管理制度急
19、需建立。由于保鲜技术落后,加之在易腐品低温仓储以及冷藏运输环节没有做到全程的冷链物流,80-90左右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在普通卡车运输,致使每年有100万吨的水果腐烂变质或贬值处理,捕捞的鱼类每年约有40万吨左右烂掉。有关估计,我国易腐食品的损耗和浪费每年高达上亿元。另外每年约有20-25的果品和30的蔬菜在中转运输和存放中腐烂损坏,总量每年达上亿吨,价值约为750亿元。我国目前的冷库总容量为700 多万立方米,很多冷库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贮藏,而当生产淡季和原料资源不足时,冷库往往处于闲置耗能状态。其中也有蔬菜和果品的冷藏,而且大多数的冷库经营都是个体企业,冷库的类型因此也具有一定
20、的局限性。由于各类食品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因此个体经营的冷库并不能满足各种食品对温度的要求。就目前来讲冷库建设成本资金投入很大,现在建一个中型冷库的成本就得2000多万。据了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也曾投资数亿元人民币先后修建了100多座气调贮藏库,并从国外引进了一批较先进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生产线,主要用于农副产品的加工储藏,但由于企业规模小、水平低,引进的设备不适应国情,利用率不高,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使产品的成本相对过高。运输方面:低温运输设备不足,技术落后,管理松散,成本高。公路低温运输方面目前我国在有保温车辆约有3万多辆,而美国拥有20多万辆,日本拥有12万辆左右。我国冷藏车
21、占货运汽车比例仅为0.3左右,美国为0.8-1,英国为2.5-2.8,德国等发达国家均为2-3。欧洲各国汽车冷藏运量占比为60-80,而我国冷藏运输占比例约为20。一般大型企业拥有一定的冷藏车辆,而大多数冷藏车都是个体经营,其经营方式比较松散,应用配设温度记录仪与智能调温系统等高科技手段来保证商品品质的更是少之又少。冷藏运输车辆一般的成本都是一般普通车辆的2-3倍。铁路冷藏运输方面情况也不容乐观,全国总运行辆33.8万辆中,冷藏车只有6970辆,占2,冷藏运量仅占易腐货物运量的25,不到铁路货运总量的1苏玲利、李宏,2007:城市冷链物流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商场现代化36期:第18页。3 国
22、内外的冷链物流管理经验当然国内也有冷链技术相对成熟、冷链体系相对完善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如夏晖物流;相比之下,国外冷链物流的发展较为成熟,不少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完整的食品冷链体系。在运输的过程中,全部采用冷藏车或冷藏箱,并配以先进的管理信息技术,建立了包括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在内的新鲜物品的冷冻、冷藏链,使新鲜物品的冷冻、冷藏运输率及运输质量的完好率都得到极大提高。下面列举国内外先进的冷链物流管理经验:3.1 国内的冷链物流管理经验夏晖物流作为麦当劳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为了满足麦当劳冷链物流的要求,夏晖公司在北京地区投资5500多万元人民币,建立了一个占地面积达12000平方米、拥有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物流 发展 对策 探讨 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