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训练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1下表所列为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与西域的交往内容(部分),对这些交往解读正确的是()中国西传西域东传冶铁技术、凿井术,农业生产技术、丝织品及其手工业品等葡萄酒酿造法、葡萄、石榴、西瓜、黄瓜、胡萝卜、蚕豆、骆驼,驴、骡、汗血马、乐曲、舞蹈、胡服、胡床、琵琶、胡迪等大大丰富了中国的物产 使中国被世界普遍认知推动了西域社会的进步 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ABCD2新航路开辟之前,印度洋是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商业贸易通道,主要商品是()A咖啡、茶叶B瓷器、香料C烟草、丝绸D白银、玉米3清代光绪年间,
2、有士人作柏林竹枝词,描述柏林“女儿也具英雄气,斜日登临数战功”;伦敦竹枝词载“未知海防筹边策,且效高冠短褐装”;日京竹枝词云“樱花开到八重逑,春气成霞夹水流”。这些竹枝词作为直接论据,可用于研究()A时人社会观念的变化B洋务运动的原因C自然经济解体的趋势D辛亥革命的影响4下表为清代中国赴日商船所载商品种类数量统计情况。对其数据变化原因的合理解释是()A中日之间贡赐贸易加强B日本蚕丝织造业有很大进步C殖民扩张危及中日商贸D中国民族资本得到长足发展5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B世界市场雏
3、形出现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D经济活动取代了殖民战争6丝绸之路见证了亚、欧、非等大洲彼此从孤立隔绝到交流、汇合的过程,沿线的文化遗存承载着东西方物质和精神交流的记忆。以下出土文物与此相关的有()ABCD7著名作家写道:“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铁轨跟铁轨衔接的地方。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然后找到那个点之后,大概就可以在席卷而来的那个全球化的大浪里头,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这里,其主张()A全球化要实现西方化B全球化前提是区域化C全球化要立足民族化D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8塞万提斯
4、的唐吉诃德、薄伽丘的十日谈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阿拉伯著作一千零一夜的影响。阿拉伯哲学家伊本阿拉比著作中关于先知夜间旅行和登霄的说法,成为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的先驱。该材料说明()A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近代西欧文化的发展B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生源自于阿拉伯文化的西传C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D阿拉伯文化是世界上最为悠久最为先进的文化9 “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张骞出使西域时的西行骆驼队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C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D长安城各地商人来来往往商业繁荣10某壮举目的主要是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090723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