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版 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最新版5篇 疫情防控期间,企业要制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报当地县级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最新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最新版1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精神,认真做好全县工业企业节后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决定成立县工业企业节后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组长_副组长_成员_联络员_工作职责负责建立
2、企业复产、项目开工预审备案制度。加强对开工开业企业的统筹指导和服务保障,负责审核企业复工复产实施方案、疫情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和疫情防控同步有序推进。 二、严格落实企业复工复产备案制度 (一)建立复工复产备案制度。一是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成专班负责疫情防控工作。二是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职工人员状况,制定本企业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复工复产实施方案,细化防控措施,明确各级责任人。 (二)严格返岗人员疫情核查。要建立返岗职工“花名册”,内容包括职工姓名、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职工及家庭成员健康状况、春节假期出行信息、是否接触外省及重点疫区来郓人
3、员等,县外来郓人员暂不返岗。企业要向员工所在村居出具证明,做好职工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接续管理服务。 (三)做好防护物资和人员配备。一是要确保防疫物资充裕,按照返岗职工人数,科学合理配备口罩、手套、测温仪等防护物品和洗手液、消毒水、酒精等消杀用品。二是要设置独立隔离室,购置防护服、护目镜、医疗器械等应急装备,有条件的企业可配备必要的医护人员,做好突发情况应对准备。 (四)组织消杀防疫和安全检查。要提前对厂区内车间、食堂等公共场所和人员聚集场所的设施、设备进行消杀防疫,对生产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企业要登记上报消杀部位台账。 拟复工复产的企业向所在乡镇街区进行申报,由乡镇街区初审核实后报县新型冠状
4、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备案(为减少人员流动,所有材料一律以电子邮件发送)。 三、切实加强企业复工复产后的疫情防控 (一)建立职工体温日检测制度。要制作在岗职工监测每日台账,在生产区、办公区、宿舍区等点位设置检测点,严格职工体温检测。 (二)落实岗位防疫措施。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做到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废弃口罩等防疫物品统一回收、集中处理。合理安排轮岗排班,采取“小班制”模式,尽量减少单班在岗人数,暂停不必要的会议、所有聚会等活动,做到人员少流动、不聚集、不串岗。 (三)加强环境卫生和就餐管理。企业要对所有场所每天至少消毒一次,重点区域增加消
5、毒频次。加强公共区域通风换气,严格空调使用管理,保持空气流通。各企业尽量安排好职工中午用餐,减少人员流动,加强就餐卫生管理,保证食材安全、餐具卫生,采取分时段供餐、分散就餐的方式,减少人员聚集。 (四)坚持日登记制度。企业每日要对进出车辆、人员、消杀防疫情况进行登记,对于到企业办理业务的外来人员要特别关注,做好防护措施后方可进行接洽。 (五)妥善做好突发疫情应急处置。企业要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建立统一指挥、快速响应机制,落实应急值守、情况报告、物资调配、力量调动等措施。对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的职工,要立即送进入隔离室进行隔离并上报所在乡镇街区,及时安排赴医疗机构就诊治疗。 春节期间坚持生产的企业
6、按照复工复产后的疫情防控要求严格执行。 四、压实属地监管责任 各乡镇街区要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强辖区内生产企业的督导检查,确保企业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实行日报告制度,各乡镇街区每日下午1730前报送企业复工复产、用工及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发送至邮箱_。 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最新版2 为了科学、规范、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严防疫情发生、输入、扩散和蔓延,努力防止或减少该传染病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按照县防控指挥部统一安排,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编制依
7、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湖北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孝感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编制。 二、应急目标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我镇的首要重要政治任务,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动工作机制,认真落实防控措施,全力做好防控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新冠疫情的暴发和蔓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全镇安全稳定。 三、应急处置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镇内涉及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四
8、、工作任务 (一)建立网格化社会面防控机制。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动员力、号召力,落实好镇党委和机关党员干部“双报告、双报到”制度,广泛组织动员村(社区)党员干部、小组长、下沉干部、网格员、社会志愿者等力量,组建网格防疫工作队,制定宣传引导、入户摸排、发热送诊、流调核查、封闭管理、环卫消毒、生活服务、社会稳控等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任务清单,定岗定责定人,健全以党建为引领的常态化防控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织密织牢村(社区)“防疫网”。 (二)建立“五色分区”动态管理机制。按照村(社区)疫情发生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分别划分绿区、蓝区、黄区、橙区、红区,并根
9、据疫情变化实行动态调整。 1.绿区:未出现疫情的村(社区)。即无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实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居民落实戴口罩、“场所码”扫码或测温、登记等常态防控措施,减少聚集性活动。 2.蓝区:出现一般疫情的村(社区)。即出现1例疑似病例,或1例无症状感染者,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策略,在城市将其居住地所在的楼栋、在农村将其居住地所在的自然村(组)划定为疫点,实行封闭管理。 3.黄区:出现零星散发疫情的村(社区)。即出现1例确诊病例、尚未出现续发病例,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策略,将城镇病例居住地所在的楼栋、农村病例居住地所在的自然村(组)划定为疫点,实行
10、封闭管理。 4.橙区:出现聚集性疫情的村(社区)。即14天内在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栋楼同一单元等小范围出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病例间可能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感染的可能性,实施“外防输出、内防扩散”策略,将城市病例居住地所在的小区、农村病例居住地及其周边所有相邻较近的自然村(组)划定为疫点,实行封闭管理。 5.红区:出现疫情传播的村(社区)。即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散发确诊病例,或发生2起及以上聚集性疫情,实施“外防输出、内防扩散”策略,将城镇病例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农村病例居住地所在的行政村划定为疫区,实行封闭管理。 (三)建立疫点(疫区)封闭管理机制。对疫点
11、(疫区)实行全封闭管理,严格限制人员进出。 1.实行物理隔离。按照“应封尽封”“一断三不断”原则,对疫点(疫区)进出通道实行物理隔断和设卡管理,不具备封闭条件的进行临时性围合,只保留一个应急出入口,悬挂或张贴醒目标识,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暂时关闭疫点(疫区)活动室、文体广场等人员聚集场所,取消所有可能引起人员聚集的活动。 2.实行人员隔离。对疫点(疫区)重点人员(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发热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下同)所居住的楼栋、房屋(疫区)实行整体隔离,住户实行居家隔离,做到非必须足不出户。14天内无再次出现重点人员的楼栋、房屋,在接到镇疫情防控
12、指挥部解除隔离通知后方可解除整体隔离。 3.实行凭证出入。疫点(疫区)所有居民统一凭村(社区)发放的出入证明进出,证件须规定有效期限、进出次数,防疫工作人员凭有效证件出入,外来人员和车辆一律不得进入小区,特殊情况发放进出凭证并做好登记备案。 4.实行测温管理。疫点(疫区)出入口一律设立体温检测点,所有进出人员实行体温检测。建立疫点(疫区)居民体温检测日报机制,对居家隔离、整体隔离管理的区域,由居民自备或村(社区)配送体温计或测温枪,每日自行测量2次体温,通过微信群、群、短信等方式,拍照上报体温检测结果,村(社区)安排专人负责做好登记;其他封闭管理的居民,由网格防疫工作队采取“敲门测温”方式每日
13、测量2次体温,并做好登记;居民体温测量结果,由村(社区)负责上报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所有体温异常者按发热病人排查流程处置。 (四)建立生活物资配送代购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保供、市场监管稳价保质,采取无接触配送代购方式,保障封闭管理区域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1.实行无接触采购。居家隔离、整体隔离管理居民,通过“公司配送、网格防疫工作队代购、居民网上自购”等方式,采购生活必需品。其他封闭管理区域居民,通过“公司配送、居民网上自购、居民每2天每户1人凭证外出采购”等方式,采购生活必需品。网格防疫工作队每日及时收集居民采购信息,做好配送衔接、中转和分发工作。 2.实行无接触配送。所有参与配送的公司和外卖、快
14、递、投递等一律实行无接触配送,所有采购物品一律集中存放在疫点(疫区)出入口处,由网格防疫工作队送至固定存放点,通知居民轮流到存放点收取。 (五)建立特殊人群关爱服务机制。加强对辖区困难群体、高危人群、滞留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日常关怀和心理疏导,建立底册台账,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坚决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 1.加强关爱服务。对孤寡老人、儿童、残疾人、贫困户等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认真落实临时救助政策,建立专人联系包保机制,每天进行查访,及时解决实际困难。对临时滞留在辖区的外地人员,统筹做好日常服务保障。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及家属、病亡者家属,加强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健康监测。 2.加强日常管控。
15、对镇福利院、易迁安置点等特殊场所,实行全封闭管理。对精神障碍患者、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流浪人员等高危人群,实行严格管控。 3.加强应急处置。对居民突发疾病、突发安全事件等,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要求,迅速果断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对所有逝世者,按相关规定妥善做好遗体火化、骨灰盒保存遗物封存等工作,安葬事宜待解除封闭管理后进行。 (六)建立医防协同机制。加强与疾控机构、卫生健康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抓好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形成紧密工作闭环。 1.抓好健康排查管理。以村(社区)为单元,组建由至少1名村(社区)干部、1名片区民警或1名网格员、1名乡村医生为一体的排查工作队伍,结合上级交办的排查人员信息
16、,按照“村(社区)一排查一报告一转诊一流调一消毒村(社区)一公告一宣教”程序,采取“网格化、地毯式”模式,对居民进行逐户健康排查,准确掌握外来人员(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辖区外蓝区以上地区进入人员和返乡人员,下同)、体温异常者基本情况,建立工作台帐,并按要求上报。对康复的重点人员,加强健康随访和服务管理,督促其落实防控要求。 2.抓好外来人员管理。坚持把外防输入作为重中之重,外来人员进入本辖区,要求立即报告所在村委会或社区,并接受宣化中心卫生院和村医定期随访,视情况进行分类管控。认真落实省防控指挥部关于加强入境人员闭环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闭环管理工作;其他纳入村(社区)管理人员,按照
17、上级要求管理服务到位。 3.抓好联动转运工作。采取签订意向性协议方式,预留至少1台转运车辆,在落实防控要求前提下,负责转运体温异常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对排查出来的体温异常者及其密切接触者,以及96120平台反馈的需转运就诊人员,第一时间上报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专人对接,配合转运至宣化中心卫生院发热门诊就诊。 4.抓好流行病学调査。配合公安、疾控部门组建好流调队伍,积极参与专业培训,及时提供准确信息,精准做好流调工作,并及时将锁定的密切接触者纳入隔离管理。 5.抓好防疫物资储备。强化“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意识,建立村(社区)防疫物资储备清单,积极筹备口罩、防护服(隔离衣)、测温枪、消毒液
18、、酒精等防护物资,确保一旦发生疫情物资存量充足、供应渠道顺畅。 (七)建立科学消毒机制。按照县防控指挥部关于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清除垃圾死角和精准消毒的通知(悟防指发20_54号)要求,合理使用消毒剂,对村(社区)公共区域、重点区域、重点物品等进行科学消毒。 1.加强公共区域消毒。对小区、自然村出入口、楼栋单元门口、体育健身区等公共场所的清洁保洁和消毒工作,用有效含氯浓度为250-500mg/L的消毒液喷洒消毒。对疫点排水沟,用有效含氯浓度为250-500mg/L的消毒液喷洒消毒。对非密闭式的排水泵井周边,用喷洒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消毒,有条件的附加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2.加强重点区域消毒。
19、对楼栋大堂、楼梯间、走廊停车场、保洁工具房等重点区域,保持良好通风(若不能通风应采取临时机械通风措施),用有效含氯浓度为250-500ng/L的消毒液喷洒消毒。对无重点人员区域的拖把、推尘等保洁工具,用有效含氯浓度为250-500mg/L的消毒液浸泡后晾干。 3.加强重要点位消毒。对电梯轿厢,用有效含氯浓度为250-500mg/L的消毒液喷洒消毒;对电梯按键及扶手用浓度75%的医用酒精或有效含氯浓度为250-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消毒后无机械通风的电梯轿厢要开敞通风。对出入门开关把手、可视对讲按键等高频次接触设施设备,用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或有效含氯浓度为250-500mg/L的消
20、毒液擦拭消毒。 4.加强垃圾容器消毒。对垃圾收集容器(含果皮箱垃圾桶、垃圾箱、垃圾池等)及周边地面,用有效含氯浓度为1000-2000mg/L的消毒液喷洒消毒。完善“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垃圾清运处理机制,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及时清理垃圾收集容器,做到即满即清;对废弃口罩、医疗废弃物、确诊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等,配备独立的收集容器,实行专车专业公司处理,杜绝次生灾害发生。 5.加强疫点(疫区)消毒。按照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_)要求,在转运重点人员后,协助防疫部门或专业消杀队伍对重点人员活动区域和所在楼栋、房屋进行终末消毒,并加大日常消毒频次,对重点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与防护品废弃物
21、进行重点消毒,防止病毒二次传播。 (八)建立爱卫运动常态机制。以“十大专项行动”为重点,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居民树牢大卫生大健康理念。 1.持续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用好横幅、标语、宣传栏、告知书、文化墙、显示屏、“村村响”、移动音响、手机等宣传载体,持续掀起一轮接一轮的宣传热潮,引导广大居民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距离”等个人防护习惯,做好室内通风、环境消杀、健康检测等工作,倡导文明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绿色生活方式,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 2.持续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及时清除搬运垃圾,彻底清理卫生死角,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公共卫生环境。
22、扎实推进文明卫生村镇创建、美丽乡村建设和“厕所革命”,逐步实现卫生厕所、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 3.持续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充分发挥村(社区)、单位、家庭及社会志愿者作用,建立心理健康援助平台,积极防范化解“疫后综合症”,引导居民客观认识、科学应对疫情和突发事件,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保持良好健康心态。 五、预案管理和完善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本预案将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最新版3 为提高公司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公司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根据中华人民
23、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公司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特制定日常办公管理制度。 抗击疫情,从我做起!望全体员工认真贯彻落实,在确保顺利抗击疫情的基础上,逐步恢复公司正常的工作、生产和生活秩序。 一、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公司疫情防控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公司防控办”)。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副总经理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公司防控办在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下简称“公司防控办”)的指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公司防控工作,督导检查各部门落实防控工作要求和疫情防控期间各项管理制度。 公司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层层落实责任,逐一摸排员工信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工 疫情 工作 应急 预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