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初三年级上册化学复习资料.docx
《2023初三年级上册化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初三年级上册化学复习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2023初三年级上册化学复习资料 学习,是每个学生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学生们从学习中获得大量的知识,但是,如果问起他们为什么要学习?为谁而学习?估计大多数学生都不知怎么回答,当你问一个高材生为什么让读书时,他也许会说为了不让别人看不起;当你问起一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他也许会说为了不被父母责骂,也有可能会说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当你问起一个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他有可能会说考得好可以得到父母的奖励 祝你学习进步!以下是为您整理的2023初三年级上册化学复习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 考点1溶液的定义、特征、组成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
2、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3、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等。 考点2溶液的形成 明确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 考点3乳浊液的乳化 往水和植物油形成的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滴。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从而达到洗净的目的。 考点4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 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 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
3、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如:NaOH、浓H2SO4; 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如:NH4NO3 课题1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1/5体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结论:空气中氧气(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N2)约占空气体积的4/5。 探究: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能否用铁、铝代替
4、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N2占21%,O2占78%,稀有气体占0.94%,CO2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4、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SO2、 CO、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2)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种草等。 5、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海水等; (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课题2氧气 1、物理性质:无
5、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储存在蓝色钢瓶中),固态的氧是淡蓝色雪花状。 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碳硫磷铁等多种物质起反应(助燃性、供给呼吸) 3、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和表达式 注: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课题3氧气的制取 1、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此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实验室制法:(1)原理:水+氧气, 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2)装置: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是固体加热型(如课本38页图示)收集装置: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初三年级上册化学复习资料 2023 初三 年级 上册 化学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