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ppt课件.ppt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ppt课件.ppt(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高考帮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考情精解读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目录CONTENTS考纲要求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考点1 运动的描述考点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考点3 运动图像问题的分析与应用考点4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方法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方法方法2 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方法3 追及、相遇问题的分析方法方法4 运动图象的分析与应用方法方法5 打点纸带问题的处理方法B.方法帮题型全突破C.考法帮考向全扫描考向1 运用图象描述求解问题考向2 借助图象考查竖直上抛运动考向3 对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的考查考向4 运用“打点纸带法”拓展新实验考向5 联系实际
2、的综合应用问题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考情精解读考纲要求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1.参考系、质点2.位移、速度和加速度3.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4.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考纲要求核心考点考题取样考向必究1.运动的描述2017全国,T242014全国,T24考查运动学公式及动能定理的应用(考向5)考查汽车在公路上的行驶问题(考向5)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2016全国,T212016全国,T16根据图象考查追及、相遇问题(考向1)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考向5)3.运动图象问题的分析与应用2016全国,T212013大纲,T19考查对v-t图象的理解和掌握能
3、力(考向1)考查与v-t图象相关的两小球竖直上抛运动(考向2)4.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2017全国,T222017全国,T222016全国,T22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向3)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考向3、4)考查打点纸带与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结合(考向4)命题规律高考命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也以计算题形式出现.主要涉及运动学概念、规律及图象等问题;试题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基础,突出实验,强调能力命题分析预测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考点1 运动的描述考点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考点3 运动图像问题的分析与应用考点4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
4、动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在分析求解有关运动的描述的问题时,首先要注重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明确物体的位置由坐标确定,位置变化量则表示位移,而速度则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快慢,加速度则表示速度变化快慢.计算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时,一定要根据相关物理规律进行分析,特别是要注意其矢量性,不能盲目套用公式.在知识的理解上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某个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某个物体能否看作质点,并不是由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决定的,一般来说,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是不起作用的因素,物体就可看作质点.考点1运动的描述2.借助时间轴理解“时间与时刻”物理量路程位移定义物体运
5、动的实际轨迹长度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矢量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有大小和方向物理意义反映物体运动的实际情况反映物体运动的实际效果量值关系只有在单方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3.路程和位移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物理量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度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位置改变的快慢及方向描述物体沿轨迹运动的平均快慢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标矢性矢量标量矢量大小与方向4.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度5.正确理解加速度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只要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一致,不管加速度大小怎样变化,速度都增大;只要加速度与速度的
6、方向相反,不管加速度大小怎样变化,速度都减小.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考点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考点3运动图像问题的分析与应用x-t图象v-t图象物理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直接判定各时刻物体的位置或相对参考点的位移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直接判定各时刻物体的速度图象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其值为正说明物体沿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的方向运动,如图线;其值为负则说明物体沿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如图线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其值为正说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如图线;其值为负则说明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如图线
7、运动图象主要有x-t图象、v-t图象、a-t图象及v-x图象等.分析求解图象问题,关键是明确图象的物理意义.下面以x-t图象和v-t图象为例比较说明.x-t图象v-t图象图线1.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线和2.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线3.图线为曲线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线,图线上两点连线的斜率表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的瞬时速度1.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线和2.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图线3.图线为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如图线,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的瞬时加速度截距1.纵
8、轴上的截距表示开始计时时物体的位移2.横轴上的截距表示相应时刻物体在x=0处1.纵轴上的截距表示物体运动的初速度2.横轴上的截距表示相应时刻物体速度为零面积无意义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在相应时间内发生的位移,t轴上方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为正,t轴下方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为负交点两图线相交说明两物体相遇,如A点处两图线相交说明两物体在此时速度相等,如B点处共同点均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不能描述曲线运动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考点4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3)“图象法”求加速度,即由“平均速度法”求出多个点的速度,画出v-t图象,直线的斜率为加速度.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3.数据处理及实验结论
9、(1)由实验数据作出v-t图象.根据表格中的v、t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仔细描点,对于每次实验,描出的几个点都大致落在一条直线上.作一条直线,使同一次实验得到的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这条直线就是本次实验的v-t图线,它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2)由实验得出的v-t图象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两条途径进行分析:小车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当时间增加相同的值t时,速度也会增加相同的值v,由此得出结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小车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那么v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v=kt+b,显然v与t成
10、线性关系,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4.实验注意事项(1)交流电源的电压及频率要符合要求.(2)实验前要检查打点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必要时要调节振针的高度和更换复写纸.(3)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4)先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5)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时间间隔T=0.025s=0.1s.(6)小车另一端挂的钩码个数要适当,避免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打的点太少,或者速度太小而使纸带上的点过于密集.(7)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
11、纸带上的点迹清晰.适当舍弃开头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8)测量位移x时不要分段测量,读数时要注意有效数字的要求,计算加速度a时要注意用逐差法,以减小误差.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B.方法帮题型全突破方法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方法方法2 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方法3 追及、相遇问题的分析方法方法4 运动图象的分析与应用方法方法5 打点纸带问题的处理方法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方法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方法方法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方法方法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方法3.x=aT2的应用方法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位移的差是恒量,即x
12、=aT2.当题中出现了两段位移,并且这两段位移对应的时间相等,若是相邻的,优先考虑应用该式;若不是相邻的,则根据xm-xn=(m-n)aT2求解.4.比例关系的应用方法适用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实际问题中应看清是各时间段相等还是各位移段相等,然后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求解.5.逆向思维法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看成反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借助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解.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数学第四章:三角函数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特别提醒一道题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但采用不同的方法,繁简程度不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要分析题目特点,判断利
13、用哪种规律和方法解题更便捷.数学第四章:三角函数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题型2单个物体的多过程运动考法示例2航天飞机水平降落在平直跑道上,其减速过程可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航天飞机以水平速度v0着陆后立即打开减速阻力伞,加速度大小为a1,运动一段时间后速度减为v,随后航天飞机在无阻力伞情况下匀减速直至停止,已知两个匀减速滑行过程的总时间为t,求:(1)第二个减速运动阶段航天飞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航天飞机降落后滑行的总路程.数学第四章:三角函数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数学第四章:三角函数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数学第四章:三角函数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关键能力1.匀变速直线运
14、动涉及v0、v、a、x、t五个物理量,其中只有t是标量,其余都是矢量.通过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其余的各量依据其与v0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分别用正、负号表示.如果某个矢量是待求的,就假设为正,最后根据结果的正、负确定实际方向.2.在任何一个运动过程中,已知五个物理量中的三个物理量,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物理量.另外审题时注意借助运动草图分析.数学第四章:三角函数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数学第四章:三角函数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数学第四章:三角函数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方法2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方法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方法方法2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特别
15、提醒1.求解竖直上抛运动问题时,可以采用分段法求解,也可采用全程法求解.此时一般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若v0,则物体在上升阶段;v0,物体在抛出点上方;h0,物体在抛出点下方.2.注意上升与下降中的对称性问题,特别是由对称性带来的多解问题.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题型5竖直上抛运动的相遇问题考法示例5将小球每隔0.2s从同一高度抛出,小球做初速度为6m/s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个数为(取g=10m/s2)A.3B.4C.5D.6解析分析求解本题时,必须根据问题情境,弄清两个问题:(1)要明白第一个小球在上升过程中不会与任何小球相遇,相遇只能发生在
16、其下降过程中;(2)因抛出的各小球运动情况均相同,即第一个小球运动的时间内,能抛出多少个小球,则其就可以与多少个小球相遇.数学第四章:三角函数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每个小球的运动情况均相同,关键字是“空中”,小球落回抛出点时刻,刚好开始抛出的小球不能计入,该题只要求出第一个小球从开始上抛到落回抛出点的时间,就可知道此时空中有多少个小球,即相遇的小球个数.小球做初速度为6m/s的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需要的时间为0.6s,因而当第一个小球回到抛出点时,空中还有5个小球,第一个小球在上升过程中不会遇到任何小球,在下降过程中能遇到已抛出的5个小球,选项C正确.答案C数学第四章:三角函数物理专题
17、一:质点的直线运动方法提炼抛体空中相遇问题分析1.两个自由落体运动的相遇(1)运动规律和方向相同,因此必须从一上一下两个位置释放,且上面的物体先释放,下面的物体后释放(一上一下、上先下后);(2)若以下面物体为参考系,则先释放的上面的物体相对于下面的物体以速度v=gt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t为两物体释放的时间差.2.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的相遇(1)此时为相向运动,两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相同.对于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注意其运动过程所具有的往返性和对称性等特点;数学第四章:三角函数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数学第四章:三角函数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方法3追及、相遇问题的分析方法方法解读:1.
18、追及、相遇问题中的一个条件和两个关系(1)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够追上、追不上或两者间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2)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通过画运动示意图得到.2.几种典型的追及、相遇问题的分析(1)初速度大者追初速度小者方法3追及、相遇问题的分析方法类型图象说明匀减速追匀速开始追时,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在减小,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即t=t0时刻:若x=x0,则恰能追上,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这也是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若xx0,则相遇两次,设t1时刻x1=x0两物体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x2=x0两物体第二次相遇.注:x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物理 复习 专题 质点 直线运动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