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1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一)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
《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1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一)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1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一)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专题专题 1 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微型专题重点突破微型专题重点突破( (一一) )一、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应用例 1 现有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如表:XL 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3 倍Y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原子序数ZL 层电子数是 K 层和 M 层电子数之和W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2.5 倍(1)画出 W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2)元素 X 与元素 Z 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填元素名称),写出一个能表示 X、Z 非金属性强弱关系的化学方程式:_。(3)元素 X 和元素 Y 以原子个数比 11 化合形成化合物 Q,元素 W 和元素 Y 化合形成化合物M
2、 且 Q 和 M 的电子总数相等。以液态 M 为还原剂,Q 为氧化剂,发生反应最终生成无毒的、在自然界中稳定存在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考点 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题点 核外电子排布与应用答案 (1)(2)氧 2H2SO2=2H2O2S(其他合理答案亦可)(3)N2H42H2O2=N24H2O解析 X 元素原子的 L 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3 倍,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 L 层为6 个电子,所以 X 为氧元素;Y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原子序数,Y 只能是氢元素;Z2元素原子的 L 层电子数是 K 层和 M 层电子数之和,L 层有 8 个电子,则其 M 层电子数为 6
3、,所以 Z 是硫元素;W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2.5 倍,其次外层只能是 K层,有 2 个电子,所以 W 为氮元素。(1)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3)H 和 O 按原子个数比 11 化合形成的化合物为 H2O2,共有 18 个电子,H 和 N 形成的 18电子微粒只能是 N2H4,根据信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H42H2O2=N24H2O。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应用(1)确定元素的种类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某种特点可以确定元素的种类。(2)推断元素的性质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能力化学性质主要化合价稀有气体元素8(He 为 2)一般不易得、失电子较稳定,一般不参与化学
4、反应金属元素一般小于 4一般易失电子金属性只有正价,一般是13非金属元素一般大于或等于 4一般易得电子非金属性既有正价又有负价变式 1 某元素原子 M 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3.5 倍,则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AHNO3 BH3PO4 CH2SO4 DHClO4答案 D解析 某元素原子 M 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3.5 倍,则该原子 M 层电子数为 7,故为 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7,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ClO4,D 正确。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例 2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Cl2、Br
5、2分别与 H2反应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3B向 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 NH3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C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H2CO3、H2SO4溶液的 pH比较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DFe、Cu 分别放入盐酸中比较铁、铜的金属性强弱考点 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题点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答案 B解析 Cl2、Br2分别与 H2反应,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即可判断出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A项正确;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氨气,MgCl2与 NH3H2O 反应生成 Mg(OH)2沉淀,AlCl3与 NH3H2O 反应生成 Al(OH)3沉淀,无法比较二者的金属性强弱,B
6、 项错误;H2CO3、H2SO4分别为 C、S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所以通过测定相同浓度的溶液的 pH 可判断二者非金属性强弱,C 项正确;利用 Fe、Cu 放入盐酸中所产生的现象不同即可判断出 Fe、Cu 的金属性强弱,D 项正确。(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根据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判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根据对应阳离子氧化性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元素金属性越强。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碱性越强,则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根据置换反应
7、判断,若 XnYXYm,则 Y 比 X 金属性强。(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根据单质与 H2化合的难易程度、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越易化合,生成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越强。根据对应阴离子(或氢化物)还原性强弱判断,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越弱,则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根据置换反应判断,若 AnBABm,则 B 比 A 非金属性强。变式 2 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性强弱B铁投入 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 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
8、性强弱4C酸性:H2CO3ClNaAl3CNaClNaAl3,正确。“三看”法比较简单粒子的半径大小“一看”电子层数:一般情况下,当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变式 3 元素 A 的阳离子与元素 B 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以下关于 A、B 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原子半径:AB 原子序数:A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BA 元素所在的周期数:AB A 的最高正价与 B 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A BC D5答案 B解析 A 元素的阳离子与
9、B 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A 元素处于 B 元素相邻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数 A 较大;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A 形成阳离子,元素 B 形成阴离子,所以最外层电子数 AB;B 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且 B 元素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A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据此判断 B 元素与 A 元素化合价关系。四、根据“位构性”关系推断元素例 4 (2018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X、Y、Z、M、N、W 六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Z)r(M)r(Y)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M
10、NCN 的单质能与 Z 和 W 形成的化合物发生置换反应DX 能与另外五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且 X 的化合价不完全相同答案 B解析 根据六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 为 H 元素、Y 为 O 元素、Z 为 Mg 元素、M 为Si 元素、N 为 Cl 元素、W 为 Br 元素。A 项,同一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r(Z)r(M)r(Y),正确;B 项,非金属性越弱,则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MN,错误;C项,氯气能够与溴化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溴单质,正确;D 项,H 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H 一般为1
11、价,而与镁形成的化合物中 H 为1 价,正确。元素推断的解题思路(1)已知元素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先由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和族),再由元素周期律推断其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2)已知元素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特性)由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特性可确定元素的名称,根据其原子结构可确定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已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6变式 4 短周期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的原子半径比 Y 的小,且 X 与 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Z 的最外层电子数。X 与 W 同主族,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
12、(W)r(Y)r(Z)r(X)B元素 Z、W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元素 Y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Z 的强DX、Y 两种元素可形成分别含有 10e和 18e的化合物考点 元素推断题点 元素“位构性”的综合应用答案 C解析 根据题意可以推断,Z 为 O,所以 X 为 H,Y 为 N,W 为 Na。C 项,稳定性:H2ONH3;D 项,NH3为 10e微粒,而 N2H4为 18e微粒。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主族中都有非金属元素B同周期元素中,A 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C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DA 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答案 C解析 A 族为碱土金属元素,全
13、为金属,其他主族中均有非金属元素,选项 A 错误;同周期元素中,A 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选项 B 错误;元素周期表中从B 族到B 族 10 列为过渡元素,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选项 C 正确;A 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小,越容易得到电子,选项 D 错误。2A、B、C 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a、b、c,它们的离子 An、Bn、C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nm,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acbCabmn Dacnm答案 B解析 离子 An、Bn、C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有anbncm,nm,可知7acb,故 A 错误、B 正确;由关系式可知acmn,故 C、D 错误。3已知元素
14、R 有某种同位素的氯化物 RClX,该氯化物中 R 微粒核内中子数为Y,核外电子数为Z,该同位素的符号为( )A. R B.RY ZYZZC.R D.RYZXZXYZXZ答案 D解析 该氯化物中 R 微粒核外电子数为Z,又由于该氯化物化学式为 RClX,所以该同位素的质子数为XZ,又该同位素的中子数为Y,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该同位素的符号为R,故 D 项正确。XYZXZ4下列不能作为判断氯、磷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的是( )A氧化性:Cl2红磷B单质沸点:红磷Cl2C氢化物稳定性:HClPH3D酸性:HClO4H3PO4答案 B解析 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沸点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化学 专题 微型 重点 突破 学案苏教版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