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二节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课程标准1.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阅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和“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3.掌握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 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阅读教材 P68P69“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填写下列知识。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名称。A 气候(地貌),B 地貌(气候)。2
2、从图中看出,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如下表所示: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整体性表现气候对流层大气中的热量、水分主要来自地面,地面性质(地貌)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及运动特征水文各种水体之间存在水分交换,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也存在水分的交换,水文现象是各地理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下的综合表现地貌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受流水、冰川、海水、风、地下水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植物受光、热、水、营养物质(土壤)等因素的制约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接地带,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及时间因素综合
3、作用的产物【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 323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以气候和水文为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提示 气候影响水文:降水丰富的地区,河流水量大,水位高;降水少的地区,情况相反。2水文影响气候:修建水库,会增大水库上方空气湿度,使降水的几率增加,并缓和气温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在发展变化,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教材梳理 2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阅读教材 P69P7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填写下列知识。1定义: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往往在某个确定方向
4、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有规律更替的现象。2.基本原因Error!3自然带4分异规律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分析:(1)图中的分布反映了纬度地带性规律,是各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它的产生是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的,水分条件的差异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带表现更为明显。(2)图中 ABC 的分布反映了经度地带性规律,是各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更替的现象,表现为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更替。它的产生受水分条件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受一定温度条件的影响,在中纬度表现更为明显。(3)除图中
5、反映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外,在高山地区还形成垂直地带性规律,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引起自然带的垂直变化。某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与从该地向高纬度地区的自然带变化有类似的规律。(4)除地带性规律外,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自然带出现非地带性分布的现象,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3(5)表格归纳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典型地区表现形式纬度地带性热量低纬度、高纬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经度地带性水分中纬度南北延伸东西更替地带性规律 垂直地带性水热海拔较高的山地水平延伸垂直更替非地带性规律海陆分布地形起伏荒漠绿洲无固定形式【图表解读】1读教材图 324“理想大陆
6、”自然带分布示意,据图分析:(1)以理想大陆东岸为例,指出从赤道向两极自然带的更替规律。(2)以理想大陆的 25N50N 地区为例,指出从东西两岸向内陆自然带的更替规律。(3)热带雨林带在理想大陆东岸向南北两侧伸展的原因是什么?(4)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在南半球缺失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1)沿理想大陆东海岸由赤道向两极自然带依次是: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寒带冰原带等。这种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体现了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产生这种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即热量条件的影响而造成的,当然也受到水分条件的影响。(2)沿理想大陆 25N50
7、N 地区,从东西两岸向内陆自然带依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等。这种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体现了自然带的经度地带性,产生这样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条件,且这种变化在中纬度地区最明显。(3)理想大陆东岸赤道附近,受信风影响,风从海洋上吹来,带来大量水汽,使沿岸地区降水增多;同时,理想大陆东岸低纬度地区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从而使热带雨林带在大陆东岸向南北两侧伸展。(4)南半球与北半球大致相同纬度地区陆地缺失。2读教材图 327 珠穆朗玛峰地区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据图分析:(1)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自然带类型和分布有哪些异同?(2)珠穆朗玛峰地区垂直自然带与从赤道到两极的
8、自然带有什么相似之处?提示 (1)南坡与北坡垂直自然带的变化不同,自然带结构复杂的一侧为珠穆朗玛峰南坡,自然带结构单一的一侧为北坡。南坡基带海拔低,有自然带发展的空间;南坡为向阳坡,光热条件好,面向印度洋,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因此自然带多。北坡由于相对高度小,自然带简单且变化少。(2)珠穆朗玛峰地区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具有从该地山麓向高纬度地区自然带变化的类似规4律。预习效果自测读下图,完成 12 题。1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是( )Aabc BdefCace Dbdf2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
9、表形态与植被遭到破坏有关C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D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发展的解析 d、e、f 均把人类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形成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从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知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答案 1.B 2.D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示意图,完成 34 题。3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和陆地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 )AG 和 H 常绿阔叶林带BE 和 F 温带草原带CA 和 B 冰原带DC 和 H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4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的陆地自然带字母和名称为( )AG 热带草原带BE 亚热带沙漠带C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5DD 亚热
10、带常绿硬叶林带解析 第 3 题,图中陆地自然带名称分别是:A 为寒带苔原带,B 为亚寒带针叶林带,C 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 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E 为温带草原带,F 为温带荒漠带,G 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H 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其中 C 和 H 都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 4 题,地中海气候区位于图中 30N40N 的大陆西岸,即 D 对应的地区。答案 3.D 4.D假设下图中山地海拔相同,根据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 57 题。5根据四座山地植被分布情况,判断它们的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 )A BC D6图中最有可能位于北半球的有( )A BC D7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在南北两坡明显不
11、一致,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 B水分状况C热量差异 D土壤差异解析 第 5 题,根据基带的植被类型我们可以判断的纬度最高,其次是,虽然两座山地的基带相同,但是山地出现冰雪带,说明的纬度高于,因此,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第 6 题,北半球的山地南坡为向阳坡,自然带的海拔偏高。第 7 题,同一山体,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较阴坡高,其原因是阳坡的热量条件较阴坡好。答案 5.A 6.A 7.C探究点一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案例探究】 材料 汉代的黄土高原,草肥水美、山清水秀。自唐代以后,因大兴土木、连年战争,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最终形成千沟万壑的景观6(1)黄土高原植被的破坏对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环
12、境产生怎样的影响?(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会给黄河下游地区产生怎样的影响?(3)此材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性?提示 (1)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面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降,植被生长慢,气候变得干旱,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沟谷不断加深扩大,最终形成千沟万壑的景观。(2)导致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形成“地上河” ,使黄河下游易发生洪涝灾害。(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反思归纳】1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土壤、水文、生物、地貌等要素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如下图所示: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
13、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案例分析时不能截然分开。整体性的表现举例说明意义7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方法技巧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相关问题的答题思路在分析某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通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答题思路:(1)明确自然地理要素的组成。答题思路:该地区、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2)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
14、的。答题思路: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一般由地貌和气候(特别是气候)决定并体现,如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第一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确定气候类型和特征。第二步,概括出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第三步,与环境总体特征相联系,逐一分析其他要素的特征。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图。(3)分析某地区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影响。答题思路:当要素发生变化后,其他要素随之发生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首先明确发生变化的要素(所牵的“一发”),然后逐一分析该要素变化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发生怎样的变化。以滥伐森林引起的生
15、态环境破坏为例:8(4)分析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当地乃至其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答题思路: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首先明确这一区域发生的变化体现在哪些要素上,然后分析这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存在哪些要素上的联系,最后分析出其他区域发生的具体变化。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为例:【即时巩固】 一般来说,全球尺度、全海洋尺度和全大陆尺度等属于大尺度范围,而局部地区则属于小尺度范围。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_,_,_,_,_。(2)如果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地理环境
16、其他要素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河流:_;动物_;地下水:_;土壤:_。(3)这些要素之间具有_的关系。(4)你认为保护斜坡处的土壤不被水冲走的最好办法是什么?解析 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植被遭破坏会引起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气候失调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答案 (1)地形 生物 大气 水文 土壤(2)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 栖息地遭到破坏,物种减少 水位降低 肥力下降(3)相互制约、相互影响9(4)恢复处的植被。探究点二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案例
17、探究】材料一 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几种自然景观图。结合材料探究:(1)非洲大陆从赤道向南北两侧自然带沿_方向延伸,沿_方向更替,属于_分异规律。(2)非洲大陆这种自然带差异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形成的基础是什么?(3)材料二中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_分异规律,这种规律的形成基础是_。该种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沿_方向延伸,沿_方向更替。提示 (1)东西 南北 纬度地带性(2)受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3)经度地带性 水分 南北 东西【反思归纳】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
18、带性)定义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或者说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10主导因素热量水分影响因素成因总结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即以水分为基础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分布特征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景观变化例证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
19、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11【即时巩固】 读世界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写自然带名称。A_;B_;C_;D_;E_;F_;H_;I_。(2)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位于大陆西岸的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3)从 ABCD 的自然带更替现象,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_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为基础的。(4)从 FGH 的自然带更替现象,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_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为基础的,这种变化在_地区表现较为明显。解析 第(1)、(2)题,结
20、合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依据图示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确定各自然带名称。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3)、(4)题,可根据自然带更替的方向(南北或东西)判断。答案 (1)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E、F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3)纬度地带性 热量(4)经度地带性 水分 中纬度探究点三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案例探究】 地处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海拔 5 895 米,是非洲的最高峰,其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明显。结合材料探究:(1)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自然带是怎样分布的
21、?形成这种分布的原因是什么?(2)乞力马扎罗山南北两坡的雪线高度有何差异?为什么?提示 (1)分析图可知,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带,北侧为热带疏林草原带,南侧降水较多,为热带雨林带。再向高处依次出现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寒草甸带、高寒荒漠带和冰川积雪带。垂直带谱的分布基本和由赤道到两极的水平带谱相似。高山地区,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随着水热状况的变化,形成了相应的自然景观,自然带出现垂直分布的规律。(2)南坡雪线低,北坡雪线高。因为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反思归纳】121自然带垂直分布特点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地理 第三 地球 第二 地理环境 整体性 地域 分异学案 新人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0945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