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5可燃固体的燃烧.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品)5可燃固体的燃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5可燃固体的燃烧.ppt(9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 可燃固体的燃烧河北科技大学安全工程系主要内容5可燃固体的燃烧可燃固体的燃烧可燃固体的燃烧可燃固体的燃烧5.1固体燃烧形式及其表征火灾危险性的参数固体燃烧形式及其表征火灾危险性的参数5.2固体物质的点燃固体物质的点燃5.3固体表面的火焰传播速度固体表面的火焰传播速度5.4合成材料、木材的燃烧特性合成材料、木材的燃烧特性5.5可燃固体的阴燃可燃固体的阴燃5.6固体材料火灾危险性评估简介固体材料火灾危险性评估简介25 可燃固体的燃烧5.1 固体燃烧形式及其表征火灾危险性的参数5.1.1 固体可燃物质的燃烧形式固体可燃物质的燃烧形式5.1.2 表征固体火灾危险性的参数表征固体火灾危险性的参数35
2、可燃固体的燃烧5.1.1 固体可燃物质的燃烧形式固体可燃物质的燃烧形式固体可燃物在着火之前,一般因受热而发生热分固体可燃物在着火之前,一般因受热而发生热分解,释放出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如果遇到适解,释放出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如果遇到适量的空气并且具有足够高的温度,那么就会着火量的空气并且具有足够高的温度,那么就会着火燃烧,形成气相燃烧火焰(即火苗),称为燃烧,形成气相燃烧火焰(即火苗),称为分解分解分解分解燃烧燃烧燃烧燃烧,属于有焰燃烧。,属于有焰燃烧。热解后产生的炭层不能再热解,一般在稍后的时热解后产生的炭层不能再热解,一般在稍后的时间才开始燃烧,称为间才开始燃烧,称为固体表面燃烧固体表
3、面燃烧固体表面燃烧固体表面燃烧,属于无焰燃,属于无焰燃烧。烧。45 可燃固体的燃烧图5-1 固体可燃物的燃烧过程55 可燃固体的燃烧固体燃烧的五种形式:固体燃烧的五种形式:(1 1)蒸发燃烧)蒸发燃烧)蒸发燃烧)蒸发燃烧硫、磷、钾、钠、蜡烛、松香、沥青等可燃固体,硫、磷、钾、钠、蜡烛、松香、沥青等可燃固体,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熔融、蒸发,随后蒸气再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熔融、蒸发,随后蒸气再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蒸发燃烧。蒸发燃烧。樟脑、萘等易升华物质,在燃烧时不经过熔融过樟脑、萘等易升华物质,在燃烧时不经过熔融过程,但其燃烧现象也可
4、看作是一种蒸发燃烧。程,但其燃烧现象也可看作是一种蒸发燃烧。65 可燃固体的燃烧243243页页页页(2)表面燃烧)表面燃烧可燃固体(如木炭、焦炭等)的燃烧反应可燃固体(如木炭、焦炭等)的燃烧反应是在其表面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的,是在其表面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的,称为表面燃烧。这是一种无火焰的燃烧,称为表面燃烧。这是一种无火焰的燃烧,有时又称之为异相燃烧。有时又称之为异相燃烧。75 可燃固体的燃烧(3)分解燃烧)分解燃烧可燃固体,如木材、纤维、合成塑料、纸张、秸可燃固体,如木材、纤维、合成塑料、纸张、秸秆等材料,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发生热分解,秆等材料,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发生热分解,
5、随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份与氧发生燃烧反应,这随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份与氧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分解燃烧分解燃烧分解燃烧分解燃烧。在此类燃烧中。分解产生的气体或蒸气是主要参在此类燃烧中。分解产生的气体或蒸气是主要参与燃烧反应的物质,由于产生的气态物质初始温与燃烧反应的物质,由于产生的气态物质初始温度较高,浮力作用使其向上运动,因此火苗向上,度较高,浮力作用使其向上运动,因此火苗向上,形成典型的火焰,因此分解燃烧属于形成典型的火焰,因此分解燃烧属于有焰燃烧有焰燃烧有焰燃烧有焰燃烧。表面燃烧表面燃烧表面燃烧表面燃烧没有火焰,是因为其不能分解出可燃的没有火焰,是因为其不能
6、分解出可燃的气体。气体。85 可燃固体的燃烧图5-2 有机固体颗粒的燃烧历程95 可燃固体的燃烧(4)阴燃)阴燃阴燃(阴燃(smolder)又称闷烧。没有出现)又称闷烧。没有出现明明火焰火焰的缓的缓慢慢燃燃烧烧现象。现象。熏烟燃烧熏烟燃烧熏烟燃烧熏烟燃烧。多种堆积的稀松或纤维状的固体物质都有可能发多种堆积的稀松或纤维状的固体物质都有可能发生阴燃,包括生阴燃,包括纸张纸张、锯锯末末、纤维织物、纤维素板、纤维织物、纤维素板、胶乳橡胶以及某些多孔热固性胶乳橡胶以及某些多孔热固性塑料塑料等。等。物质的多孔结构可让少量空气渗入,以供氧化反物质的多孔结构可让少量空气渗入,以供氧化反物质的多孔结构可让少量空
7、气渗入,以供氧化反物质的多孔结构可让少量空气渗入,以供氧化反应所需,也有助于热量的局部蓄积,以维持反应应所需,也有助于热量的局部蓄积,以维持反应应所需,也有助于热量的局部蓄积,以维持反应应所需,也有助于热量的局部蓄积,以维持反应的进行。的进行。的进行。的进行。105 可燃固体的燃烧在阴燃的过程中有在阴燃的过程中有热分解热分解和和缓慢燃烧缓慢燃烧两个两个阶段。阶段。热分解使物质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其部热分解使物质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其部分产物将发生缓慢燃烧,部分产物将会挥分产物将发生缓慢燃烧,部分产物将会挥发出来。发出来。阴燃时通常阴燃时通常出现烟气出现烟气和温度上升等现象。和温度上升等现象。若
8、发生阴燃的环境条件有了变化,例如通若发生阴燃的环境条件有了变化,例如通风过快,或清除了某些发热源,阴燃可能风过快,或清除了某些发热源,阴燃可能熄灭,也可能熄灭,也可能转换转换成有焰燃烧。成有焰燃烧。115 可燃固体的燃烧(5)轰燃)轰燃轰轰燃(燃(flashover)又称)又称为闪为闪燃。燃。在室内火灾在室内火灾发发生后,当第一着火物或第二着火物生后,当第一着火物或第二着火物形成的火形成的火势势足足够够大,引起室内其他大,引起室内其他绝绝大多数可燃大多数可燃物物热热解、气化,当气体可燃物的解、气化,当气体可燃物的浓浓度达到着火极度达到着火极限之后,在室内形成全室气相火焰的限之后,在室内形成全室
9、气相火焰的现现象。象。在在轰轰燃燃发发生后,着火区域的生后,着火区域的热辐热辐射反射反馈馈能引起有能引起有限空限空间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在瞬内可燃物的表面在瞬间间全部卷入猛烈燃全部卷入猛烈燃烧烧状状态态。125 可燃固体的燃烧其其判据判据判据判据为为:上上层热层热烟气平均温度达到烟气平均温度达到600;地面地面处处接受的接受的热热流密度达到流密度达到20kw/m2。在室内火灾中,当火灾在室内火灾中,当火灾规规模增模增长长至使判据至使判据得到得到满满足足时时,热热烟气烟气对对附近可燃物的附近可燃物的辐辐射和射和对对流流传热传热即可使常即可使常见见可燃物可燃物发发生生热热解并析出足解并析出足够够多的可
10、燃多的可燃性气体。性气体。通常此通常此时热时热烟气烟气对对地面的地面的热辐热辐射也足以射也足以产产生足生足够够的的热热流,使判据流,使判据得到得到满满足。所以采用足。所以采用这这两个判两个判据来判断据来判断轰轰燃的燃的发发生与否。生与否。135 可燃固体的燃烧影响影响轰轰燃燃发发生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生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辐辐射和射和对对流情况,也就是上流情况,也就是上层层烟气的烟气的热热量得失关量得失关系,如果接收的系,如果接收的热热量大于量大于损损失的失的热热量,量,则则轰轰燃可以燃可以发发生。生。轰轰燃的其他影响因素有通燃的其他影响因素有通风风条件、房条件、房间间尺尺寸和烟气寸和烟气层层的化
11、学性的化学性质质等。等。145 可燃固体的燃烧(6)回燃)回燃回燃(回燃(backdraft)又称复燃、爆燃。)又称复燃、爆燃。在封闭空间内发生火灾时发生的一种火势突然增在封闭空间内发生火灾时发生的一种火势突然增强的燃烧现象。强的燃烧现象。在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内,当其中发生火灾燃烧在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内,当其中发生火灾燃烧时,空气内氧浓度必将迅速降低,未完全燃烧程时,空气内氧浓度必将迅速降低,未完全燃烧程度会越来越严重,大量热解与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度会越来越严重,大量热解与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可燃气体将存积在室内。可燃气体将存积在室内。155 可燃固体的燃烧此时封闭空间突然形成某种开口,造成外界新鲜
12、此时封闭空间突然形成某种开口,造成外界新鲜空气进入,就会造成两者大规模的混合。空气进入,就会造成两者大规模的混合。室内尚存有余火,或出现某种其它点火源,室内室内尚存有余火,或出现某种其它点火源,室内将发生猛烈的气相燃烧,大团火焰甚至可从空气将发生猛烈的气相燃烧,大团火焰甚至可从空气入口处冲出室外。入口处冲出室外。许多建筑火灾是在门窗关闭的房间内发生的,燃许多建筑火灾是在门窗关闭的房间内发生的,燃烧产生的高温所导致的窗玻璃破碎、木门烧穿以烧产生的高温所导致的窗玻璃破碎、木门烧穿以及为灭火而突然将门打开都会突然形成新的通风及为灭火而突然将门打开都会突然形成新的通风口,控制不当就会发生回燃。口,控制
13、不当就会发生回燃。此现象的突然性、破坏性强大,可对前来灭火的此现象的突然性、破坏性强大,可对前来灭火的人员造成严重威胁。人员造成严重威胁。165 可燃固体的燃烧有时描述粉尘,尤其是煤粉尘受热后的快有时描述粉尘,尤其是煤粉尘受热后的快速着火燃烧为爆燃,其含义包含了轰燃和速着火燃烧为爆燃,其含义包含了轰燃和爆燃两个含义。爆燃两个含义。175 可燃固体的燃烧5.1.2 表征固体火灾危险性的参数表征固体火灾危险性的参数(1)熔点、闪点和燃点)熔点、闪点和燃点(2)热分解温度)热分解温度(3)自燃点)自燃点(4)比表面积)比表面积(5)极限氧指数)极限氧指数185 可燃固体的燃烧(1)熔点、闪点和燃点)
14、熔点、闪点和燃点固体固体熔点熔点熔点熔点是固体变为液体的初始温度,熔点较低是固体变为液体的初始温度,熔点较低意味着其容易液化,火灾危险性也大。意味着其容易液化,火灾危险性也大。某些低熔点可燃固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就是其某些低熔点可燃固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就是其闪点闪点闪点闪点,具有闪点的固体物质数量较少。,具有闪点的固体物质数量较少。固体固体燃点燃点燃点燃点是指对可燃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遇明是指对可燃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遇明火发生持续燃烧时固体的最低温度。火发生持续燃烧时固体的最低温度。因为固体被点燃着火需经历因为固体被点燃着火需经历受热、热解、气体分受热、热解、气体分受热、热解、气体分受热、
15、热解、气体分解、着火解、着火解、着火解、着火等过程,在燃点温度下要能够完成热解等过程,在燃点温度下要能够完成热解和产物气体分解两个过程,产生足够量的可燃气和产物气体分解两个过程,产生足够量的可燃气体。体。195 可燃固体的燃烧熔点、闪点和燃点是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熔点、闪点和燃点是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的重要参数。一般地,熔点越低的可燃固体,闪点和燃一般地,熔点越低的可燃固体,闪点和燃点也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点也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燃点是评价固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参数之燃点是评价固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参数之一。一。205 可燃固体的燃烧(2)热分解温度)热分解温度固体热分解温度指可燃固体
16、受热发生分解固体热分解温度指可燃固体受热发生分解的初始温度,它也是评定受热能分解的固的初始温度,它也是评定受热能分解的固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参数之一。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参数之一。可燃固体的热分解温度越低,则燃点也越可燃固体的热分解温度越低,则燃点也越低,火灾危险性也越大。低,火灾危险性也越大。(热分解温度时分解刚开始,燃点温度时分解速度已经能够持续燃烧)215 可燃固体的燃烧(3)自燃点)自燃点可燃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能自动着火燃烧的最低可燃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能自动着火燃烧的最低可燃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能自动着火燃烧的最低可燃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能自动着火燃烧的最低温度,就是其自燃点。温度,就是其自燃
17、点。温度,就是其自燃点。温度,就是其自燃点。在自燃点温度下,固体不仅要使固体热解、分解在自燃点温度下,固体不仅要使固体热解、分解生成足够量的可燃气体,还要引燃生成的可燃气生成足够量的可燃气体,还要引燃生成的可燃气体,所以一种固体的自燃点要高于其燃点。体,所以一种固体的自燃点要高于其燃点。自燃点越低的固体,越容易燃烧,因而其火灾危自燃点越低的固体,越容易燃烧,因而其火灾危险性越大。险性越大。225 可燃固体的燃烧固体的燃点与自燃点差别较大,如棉花的固体的燃点与自燃点差别较大,如棉花的燃点是燃点是210,自燃点是,自燃点是255。从理论上讲,物质在空气中被加热到某一从理论上讲,物质在空气中被加热到
18、某一温度就会燃烧,但固体在燃烧之前需要发温度就会燃烧,但固体在燃烧之前需要发生一系列的分解过程,所以点燃情况下开生一系列的分解过程,所以点燃情况下开始燃烧的温度(燃点)与纯粹靠加热被引始燃烧的温度(燃点)与纯粹靠加热被引燃的温度(自燃点)有明显的区别,通常燃的温度(自燃点)有明显的区别,通常自燃点高于燃点。自燃点高于燃点。燃点和自燃点都是表征可燃固体火灾危险燃点和自燃点都是表征可燃固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参数。性的主要参数。235 可燃固体的燃烧(4)比表面积)比表面积比表面积是指单位体积固体的表面积。比表面积是指单位体积固体的表面积。相同的可燃固体,比表面积越大,火灾危险性越相同的可燃固体,比表
19、面积越大,火灾危险性越大。大。就可燃粉尘而言,比表面积大小对爆炸下限、最就可燃粉尘而言,比表面积大小对爆炸下限、最小引爆能、最大爆炸压力等参数有着极其重要的小引爆能、最大爆炸压力等参数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影响。一般情况是,随着粉尘的比表面积增大,其爆炸一般情况是,随着粉尘的比表面积增大,其爆炸下限降低,最小引爆能变小,而最大爆炸压力增下限降低,最小引爆能变小,而最大爆炸压力增大。大。245 可燃固体的燃烧(5)极限氧指数)极限氧指数极限氧指数(极限氧指数(LOI limit oxygen index,也简称为氧,也简称为氧指数)是判断聚合物材料可燃性的参数,由费尼指数)是判断聚合物材料可燃性的
20、参数,由费尼莫(莫(Fenimore)和马丁()和马丁(Martin)在)在1966年提出,年提出,检测该参数的重现性较好,能够定量评价,所以检测该参数的重现性较好,能够定量评价,所以得到广泛应用。得到广泛应用。所谓所谓极限氧指数极限氧指数极限氧指数极限氧指数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刚好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刚好能够维持材料持续燃烧时所需要的氮能够维持材料持续燃烧时所需要的氮/氧混合气体氧混合气体中最低氧含量的体积百分数。中最低氧含量的体积百分数。255 可燃固体的燃烧氧指数是氧指数是评评价各种固体物价各种固体物质质相相对对燃燃烧烧性能的一种性能的一种表示方法,也是表示方法,也是评评价可燃固
21、体(尤其是高聚物)价可燃固体(尤其是高聚物)火灾危火灾危险险性的重要指性的重要指标标。氧指数越小的高聚物,燃氧指数越小的高聚物,燃烧时对烧时对氧气的需求量越氧气的需求量越小,或者小,或者说说燃燃烧时烧时受氧气受氧气浓浓度的影响越小,因而度的影响越小,因而火灾危火灾危险险性越大。性越大。材料的材料的LOI大于大于21(空气中氧气的(空气中氧气的浓浓度是度是21%)时时,则则在室温下,材料在空气中无法燃在室温下,材料在空气中无法燃烧烧;而;而LOI为为2527则则意味着材料需要在很高的外加意味着材料需要在很高的外加热热气流下才能燃气流下才能燃烧烧。265 可燃固体的燃烧硬硬质质PVC的的LOI为为
22、4550,软质软质PVC也可以也可以很容易达到很容易达到27,而木材和大多数塑料的,而木材和大多数塑料的LOI分分别为别为2122和和1718。一般一般认为认为氧指数小于氧指数小于22的属易燃材料;氧的属易燃材料;氧指数在指数在2227之之间间的属的属难难燃材料;而氧指燃材料;而氧指数大于数大于27的属高的属高难难燃材料。燃材料。材料材料经经阻燃阻燃处处理后,其氧指数会有不同程理后,其氧指数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度的提高。275 可燃固体的燃烧5.2 固体物质的点燃固体物质的点燃5.2.1 固体物质点燃的热作用理论分析固体物质点燃的热作用理论分析5.2.2 常见固体物质着火过程常见固体物质着火过
23、程285 可燃固体的燃烧5.2.1 固体物质点燃的热作用理论分析固体物质点燃的热作用理论分析295 可燃固体的燃烧在实际的火灾中,能够释放出可燃气体的固体在实际的火灾中,能够释放出可燃气体的固体是最常见的固体,主要讨论此类固体的引燃条是最常见的固体,主要讨论此类固体的引燃条件和引燃时间问题。件和引燃时间问题。受热时能释放出可燃气的固体能否被引燃,取受热时能释放出可燃气的固体能否被引燃,取决于其释放出的可燃气能否保持一定浓度,这决于其释放出的可燃气能否保持一定浓度,这也可以用热平衡方程进行判断。也可以用热平衡方程进行判断。此部分内容自学,详细了解请参阅杜文峰主编此部分内容自学,详细了解请参阅杜文
24、峰主编此部分内容自学,详细了解请参阅杜文峰主编此部分内容自学,详细了解请参阅杜文峰主编.消防燃烧学消防燃烧学消防燃烧学消防燃烧学.北京:中国北京:中国北京:中国北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公安大学出版社,公安大学出版社,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1997305 可燃固体的燃烧如果如果S0,固体表面接受的热量除了能维,固体表面接受的热量除了能维持持续燃烧,还有多余部分。这部分热持持续燃烧,还有多余部分。这部分热量可以使可燃气的释放速率进一步提高,量可以使可燃气的释放速率进一步提高,为固体持续燃烧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固体持续燃烧创造更好的条件;S=0是固体能否被引燃的临界条件。是固体能否被引燃的临界条件
25、。315 可燃固体的燃烧例例 用一温度为用一温度为1300的火焰紧靠表面照射的火焰紧靠表面照射的一厚度为的一厚度为50mm的有机玻璃板,如果表面温的有机玻璃板,如果表面温度达到燃点(约需度达到燃点(约需6s)后立即移走火焰,判断)后立即移走火焰,判断该玻璃板能否被引燃。该玻璃板能否被引燃。解解 据有关资料查得据有关资料查得 =1.110-7 m2/s,K=0.19 W/(mK),),HC 26.2 kJ/g,LV 1.62 kJ/g,Gcr 3.2g/(m2s),),0.27;325 可燃固体的燃烧由给定条件得由给定条件得TSTi270273543(K),),t=6 s。假定假定T0=20+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可燃 固体 燃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