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考案精选文档.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一生物必修考案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必修考案精选文档.ppt(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生物必修考案本讲稿第一页,共二十七页Content 【解析】各种生物都有很强的生殖能力,在短时间内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这是过度繁殖;但是生物的生存条件是有限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必然存在着斗争,这是生存斗争,达尔文用生存斗争解释了自然界中生物大量繁殖而少量生存的现象。B B2.2.高秆植物某单株年产上千粒种子,其中部分被鸟类所食,或因气候、土壤、高秆植物某单株年产上千粒种子,其中部分被鸟类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植株,按达尔文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植株,按达尔文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A.A.物种是可变的物种是可变的B.B.过度
2、繁殖,生存斗争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C.C.选择的不定向性选择的不定向性D.D.生物不能适应环境生物不能适应环境本讲稿第二页,共二十七页Content 【解析】不同植物的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间的拒绝是靠细胞膜上存在的具有识别能力的糖蛋白决定的,这种现象是生殖隔离的表现。3.3.不同植物间远源杂交不亲和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是由于不同植物的花粉与柱不同植物间远源杂交不亲和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是由于不同植物的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之间相互拒绝、不能识别,花粉管生长受阻,不能到达子房所致,头组织细胞之间相互拒绝、不能识别,花粉管生长受阻,不能到达子房所致,这一现象最可能与柱头细胞的哪种物质有关?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3、上称之为这一现象最可能与柱头细胞的哪种物质有关?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上称之为()A.A.硼;生殖隔离硼;生殖隔离B.B.磷脂;地理隔离磷脂;地理隔离 C.C.糖蛋白;生殖隔离糖蛋白;生殖隔离D.D.糖蛋白;自然选择糖蛋白;自然选择C C本讲稿第三页,共二十七页Content 【解析】地理隔离就是将一个种群分隔成许多小种群,使种群间的个体彼此之间不能交配。由于种群间个体不能自由交配,切断了基因传递的途径,从而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因此选项A正确;隔离阻断了基因的交流,使不同的种群在不同环境下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以致形成新的物种,因此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选项B正确;隔离又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
4、离,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由此可知,产生了生殖隔离的种群间有可能进行交配,只是交配后不能产生后代或产生的后代不可育,如马和驴交配产生的骡子无生育能力,因此,选项C是错误的;选项D是物种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正确的。C C4.4.下列有关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下列有关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A.A.阻止了种群的基因交流阻止了种群的基因交流 B.B.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C.产生了生殖隔离的种群之间不能进行交配产生了生殖隔离的种群之间不能进行交配 D.D.一般来讲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进而形成生殖隔离一般来讲先经过长期的
5、地理隔离,进而形成生殖隔离本讲稿第四页,共二十七页Content 【解析】在这个群体中,B的频率为60%,b的频率为40%,群体内果蝇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260%40%=48%。5.5.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BbBb为灰身,为灰身,bb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60%60%为为BBBB个体,个体,40%40%为为bbbb个体,群体内果蝇随机交配,其子代中个体,群体内果蝇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Bb的比例是(的比例是()A.24%A.24%B.32%B.32
6、%C.48%C.48%D.64%D.64%C C本讲稿第五页,共二十七页Content 【解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病率为1%,因此隐性基因频率为1/10,显性基因频率为9/10。丈夫为该病携带者可能性为Aa/(AA+Aa)=20.10.9/(0.92+20.10.9)=0.18/0.99,妻子必携带致病基因,该夫妇后代患色盲的几率为1/4,两病兼患的几率为0.18/0.991/41/4=1/88。6.6.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病率为7%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
7、遗传病基因和色。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A.1/88A.1/88 B.1/22B.1/22C.7/2200C.7/2200 D.3/800D.3/800A A本讲稿第六页,共二十七页ContentC C7.7.下列关于加拉伯戈斯群岛上分布着多种地雀的原因的叙述,不正下列关于加拉伯戈斯群岛上分布着多种地雀的原因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确的是()A.A.地理隔离是形成多种地雀的重要原因地理隔离是形成多种地雀的重要原因 B.B.各岛上的不同地雀
8、出现了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各岛上的不同地雀出现了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C.C.地雀形态结构的改变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地雀形态结构的改变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D.D.不同地雀种群基因库组成有差异不同地雀种群基因库组成有差异 【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即便发生形态结构的改变,但是如果它们能够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则仍然是同一物种;由于存在地理隔离和生存环境的不同,各个群岛上的自然选择的方向就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会逐渐产生差异,当基因库差异很大的时候就会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类型;可遗传的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变异都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本讲稿第七页,共二十七页Conte
9、ntB B 【解析】随着AA个体被淘汰,A的基因频率不断降低,种群不断进化。只要该种群存在,基因库就不会丧失,只是基因库中基因频率发生改变。8.8.在一个含有在一个含有A A和和a a的自然种群中,的自然种群中,AA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那么按个体很容易被淘汰,那么按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该物种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该物种将()A.A.不断衰退不断衰退B.B.不断进化不断进化 C.C.产生新物种产生新物种D.D.丧失基因库丧失基因库本讲稿第八页,共二十七页Content9.9.下列对于突变与进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对于突变与进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A.有利的突变太少,不足以作为生物
10、进化的原始材料有利的突变太少,不足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B.B.突变可以增加等位基因的数量,但突变了基因都是隐性基因突变可以增加等位基因的数量,但突变了基因都是隐性基因 C.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D.D.突变的有利与否不是绝对的,往往因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异突变的有利与否不是绝对的,往往因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异 【解析】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但是由于基因库的基因数量非常大,所有基因突变的数量很多。突变的有利与否不是绝对的,往往因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异,例如果蝇在陆地上,长翅个体可以增大取食范围,而在海岛上长翅个体因为容易被风吹到海里,所以残
11、翅有利于生存。D D本讲稿第九页,共二十七页ContentB B10.10.害虫抗药性的出现,按进化论的观点,最好的解释是(害虫抗药性的出现,按进化论的观点,最好的解释是()A.A.农药浓度的增加使害虫的抗药性也增加农药浓度的增加使害虫的抗药性也增加 B.B.群体中有抗药性的害虫生存下来并不断繁殖群体中有抗药性的害虫生存下来并不断繁殖 C.C.农药使害虫都产生了抗药性农药使害虫都产生了抗药性 D.D.农药引起害虫的抗药能力,可在后代中不断积累而加强农药引起害虫的抗药能力,可在后代中不断积累而加强 【解析】由题目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说明害虫个体抗药性有差异,这种差异正体现
12、着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害虫的这种抗药性变异,在农药的定向选择下,通过遗传在后代中不断积累而得到加强,这正是害虫抗药性出现的根本原因。本讲稿第十页,共二十七页Content11.11.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A.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物种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物种 B.B.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个体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个体 C.C.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D.D.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C C 【解
13、析】注意B选项,没有强调产生可育后代;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地理隔离不一定有,但是生殖隔离一定得有。12.1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不足之处是不能很好地解释(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不足之处是不能很好地解释()A.A.过度繁殖过度繁殖B.B.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 C.C.遗传和变异的本质遗传和变异的本质D.D.生物适应性生物适应性 【解析】传统的达尔文进化论由于历史条件及科技发展水平有限,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深入到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的进化,研究遗传和变异,并以种群为基本单位,它不仅能解释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而且能从分子水平上对遗传和
14、变异的本质加以解释,因此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C C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Content 【解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进行的;昆虫多数以植物为食,但是植物的生存也离不开昆虫,譬如昆虫能够给植物传粉,同时捕食者存在可以避免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生物生存提供空间,所以捕食者存在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能导致生物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13.1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群落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
15、和群落三个层次上采取 保护措施保护措施 B.B.生物多样性是培育生物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生物多样性是培育生物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C.C.昆虫多数以植物为食,它们的存在对植物的多样性是一种威昆虫多数以植物为食,它们的存在对植物的多样性是一种威 胁胁 D.D.为了增加当地物种的多样性,可以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为了增加当地物种的多样性,可以大量引进外来物种B B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Content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深入到分子水平研究生物的进化,研究遗传和变异,以种群为基本研究单位,它不仅能解释生物的进化,还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
16、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包含着遗传和变异,认为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但不足之处是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等问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通过进化单位、进化实质等的比较,不难选出此题正确答案为B。14.14.下列有关达尔文进化论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达尔文进化论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阐明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阐明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而达尔文进化论则没阐明而达尔文进化论则没阐明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没有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而达尔文进化论现代生物进化理
17、论没有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而达尔文进化论 则作出了解释则作出了解释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极大地丰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极大地丰富 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研究生物进化的,达尔文进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研究生物进化的,达尔文进化 论则不是论则不是 A.A.B.B.C.C.D.D.B B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Content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现代进化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
18、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其中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自然界比较常见的一种物种形成方式。15.15.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 殖将各自的基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因传递给后代。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C.C.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D.D.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必修 精选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