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五章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五章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五章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3 3 节节 ATPATP 的主要来源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细胞呼吸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认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及产物。2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掌握两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重难点)3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重点)探 究 酵 母 菌 细 胞 呼 吸 的 方 式 ( 实 验 )1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其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可用于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2)CO2的检测:澄清石灰水CO2变混浊,且混浊程度与 CO2产量有关。蓝色的溴麝香草酚蓝溶液CO2由蓝变绿再变黄,且变黄时间长短与 CO2产量有关。(3)酒精的检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酒精变灰绿色。酸性2
2、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酵母菌使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是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2)作出假设: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如酵母菌可用于酿酒、发面等)作出合理的假设(3)实验过程配制酵母菌培养液:20 g 新鲜食用酵母菌 240 mL 质量分数为分成两等份锥形瓶A500 mL 锥形瓶B500 mL分别注入5%的葡萄糖溶液检测 CO2的产生:装置如下图所示,将此实验装置放到 2535 的环境中培养810 h。2甲 乙检测酒精的产生:(4)实验现象甲、乙两装置中石灰水都变混浊,但甲中混浊程度高且速度快。2 号试管中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1 号试
3、管不变色。(5)实验结论: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大量 CO2。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 CO2。合作探讨探讨 1:教材 P92的装置图中 A 装置中用气泵间歇性地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什么?质量分数为 10%的 NaOH 溶液的作用是什么?提示:用气泵间歇性地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保证酵母菌有充足的氧气,以进行有氧呼吸。NaOH 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 CO2,以保证第三个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所致。探讨 2:B 装置中,为什么要将 B 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提示:B 瓶刚封口后,锥形瓶中有氧,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两
4、瓶产生 CO2的速度和量基本相等,所以需将开始产生的 CO2排掉;一段时间后,B 瓶中的氧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可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否则会出现两组澄清石灰水混浊程度差不多的情况。探讨 3:若实验检测时发现 A 瓶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滴加 0.5 mL 溶有 0.1 g 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后也产生了灰绿色,请思考原因是什么?提示:通气不足。探讨 4:只通过检测产物中是否含有 CO2可确定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吗?提示:不能确定。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 CO2。思维升华1实验课题的分析3(1)本实验的探究课题可以转变为:探究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酵
5、母菌细胞呼吸的情况。(2)根据检测目的不同,可细化为两个子课题: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 CO2的多少;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酒精。具体分析如下:课题名称课题一课题二自变量有氧和无氧因变量产生 CO2的多少酒精的有无观察指标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程度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所用时间的长短重铬酸钾溶液的颜色变化无关变量温度、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总量实验结论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 CO2多在无氧条件下才能产生酒精2.实验装置的分析(装置见教材 P92)(1)第一组装置中的第一个锥形瓶中盛放的试剂是 NaOH 溶液,其目的是:使进入 A 中的空气先经 NaOH 处理后,排除
6、空气中 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第二组装置中 B 瓶放置一段时间后,才能与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连接,其目的是让酵母菌将 B 瓶中的氧气消耗掉,确保产物 CO2均来自于无氧呼吸。3实验中注意事项(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必须将煮沸的葡萄糖溶液冷却到常温,才可加入新鲜食用酵母菌。(2)有氧条件装置必须持续通入空气,保证氧气的充足。1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常被用作研究细胞呼吸的实验材料,其主要原因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生物B在有氧呼吸的装置中,可将空气直接通入酵母菌的培养液C酵母菌呼吸产生的 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D酵母菌呼吸产生的
7、酒精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解析】 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它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正常生存。酵母菌不论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 CO2,为了防止空气中原有 CO2的干扰,所以将空气先通入盛有 NaOH 溶液的锥形瓶中,然后再通入酵母菌溶液中。【答案】 B2某小组欲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在实验中组成了如图装置。请完成以下问题。【导学号:19040213】4(1)提出假设:_。(2)材料用具(略)。(3)设计实验步骤:将配制好的_,在 B 中装入_,目的是_,在 C 中装入_;依图安装好实验装置,并将装置_;一段时间后观察_。(4)预期实验结果:_。【解析】 实
8、验假设是根据所学知识提出的,描述实验对象与实验条件之间关系,可以是肯定性的,也可以是否定性的。根据题中图示,联系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可以提出肯定性的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 CO2。实验主要利用的生物材料是酵母菌,酵母菌利用的营养物质是葡萄糖,因此,应先将配制好的酵母菌葡萄糖溶液装入 A 瓶;实验中需要检测的因变量是 CO2,所以要排除空气中含有的 CO2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须在 B 瓶中装入 NaOH 溶液,吸收空气中的 CO2,在 C 瓶中装入澄清的石灰水,检测是否生成了 CO2。根据酵母菌的代谢特点可知,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CO2使澄清的石灰水
9、变浑浊,因此实验中会观察到该现象的发生,由此可证明所提出的假设。【答案】 (1)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产生 CO2 (3)酵母菌葡萄糖溶液装入 A 瓶 NaOH 溶液 除去空气中的 CO2 澄清石灰水 用凡士林密封 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4)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证明酵母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 CO2有 氧 呼 吸 和 无 氧 呼 吸1有氧呼吸(1)概念有氧呼吸Error!(2)主要场所:线粒体(如图所示)写出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5a外膜;b.内膜形成的嵴;c.线粒体基质。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b、c。(填序号)线粒体的分布:集中在代谢旺盛的部位。(3)过程(4)总反应式C6H1
10、2O66O26H2O12H2O6CO2能量。酶(5)反应特点能量是逐步释放的。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2无氧呼吸(1)类型及反应式:分类依据:无氧呼吸的产物。反应式Error!(2)场所:细胞质基质。(3)过程: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合作探讨探讨 1:仔细观察教材 P93图 58,分析线粒体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哪些?提示: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大大增加了内膜表面积,在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探讨 2:分析糖类(葡萄糖)为什么必须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6阶段?提
11、示:因为线粒体膜上不含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或线粒体内没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探讨 3: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无氧呼吸为什么产生的能量是少量的?提示:细胞呼吸过程中储存在有机物中的稳定化学能,转变成储存在 ATP 的高能磷酸键中活跃化学能和热能。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是因为无氧呼吸生成的乳酸或酒精中储存大部分能量。探讨 4:在通风条件不好的环境中储藏的苹果会有酒味散发,而马铃薯储藏久了却不会有酒味产生,请分析其中的原因?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提示:苹果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 CO2,马铃薯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因为不同生物细胞所具有的酶不同,导致反应途径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生物 第五 ATP 主要 来源 细胞 呼吸 新人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