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股东权益审计及工作底稿编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股东权益审计及工作底稿编制.ppt(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二章第十二章股东权益审计及工作底稿编制股东权益审计及工作底稿编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掌握股本掌握股本(实收资本实收资本)的审计目标、实质性程序的审计目标、实质性程序及其主要工作底稿的编制;掌握资本公积的审计目及其主要工作底稿的编制;掌握资本公积的审计目标、实质性程序及其主要工作底稿的编制;掌握盈标、实质性程序及其主要工作底稿的编制;掌握盈余公积的审计目标、实质性程序及其主要工作底稿余公积的审计目标、实质性程序及其主要工作底稿的编制;掌握未分配利润的审计目标、实质性程序的编制;掌握未分配利润的审计目标、实质性程序及其主要工作底稿的编制。及其主要工作底稿的编制。12.1 股本股本(实收资本
2、实收资本)审计及工作底稿编审计及工作底稿编制制12.2 资本公积审计及工作底稿编制资本公积审计及工作底稿编制12.3 盈余公积审计及工作底稿编制盈余公积审计及工作底稿编制12.4 未分配利润审计及工作底稿编制未分配利润审计及工作底稿编制12.1.1 股本(实收资本)账务处理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应设置股份有限公司应设置“股本股本”科目核算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实科目核算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实收资本。其他企业应将本科目改为收资本。其他企业应将本科目改为“实收资本实收资本”科目。企业收到科目。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作为资投资者出资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3、作为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在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在“资本公积资本公积”科目核算。本科目可按投资科目核算。本科目可按投资者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实收资本或股者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实收资本或股本总额。本总额。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借记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借记“银行存款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等科目,按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按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记“资本公积资本公积 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溢价
4、或股本溢价”科目。科目。股东大会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中分配的股票股利,应在办理增资股东大会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中分配的股票股利,应在办理增资手续后,借记手续后,借记“利润分配利润分配”科目,贷记本科目。经股东大会或类科目,贷记本科目。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借记似机构决议,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借记“资本公积资本公积 资本溢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价或股本溢价”科目,贷记本科目。科目,贷记本科目。企业将重组债务转为资本的,应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借记企业将重组债务转为资本的,应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借记“应付账款应付账款”等科目,按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本企业股份的面等科目,按债权人
5、因放弃债权而享有本企业股份的面值总额,贷记本科目;按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相应的实收资本值总额,贷记本科目;按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相应的实收资本或股本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或股本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资本公积 资本溢价或股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溢价”科目;按其差额,贷记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 债务重组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科目。科目。12.1.2 股本(实收资本)审计目标及审计程序1.股本(实收资本)的审计目标(1)确定股本(实收资本)是否存在。(2)确定股本(实收资本)的增减变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合同、章程的规定,记录是否完整。(3)确定股本(实收资本)期末余额是否正
6、确。(4)确定股本(实收资本)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2.2.股本股本(实收资本实收资本)的实质性程序的实质性程序(1)(1)获取或编制股本获取或编制股本(实收资本实收资本)增减变动明细表,复核增减变动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加计正确,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符。(2)(2)检查投资者是否已按合同、协议、章程约定时间足检查投资者是否已按合同、协议、章程约定时间足额缴付出资额,其出资额是否已经中国注册会计师验额缴付出资额,其出资额是否已经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证;已验资者,应查阅验资报告。证;已验资者,应查阅验资报告。(3)(3)以外币出资的,检查
7、其股本以外币出资的,检查其股本(实收资本实收资本)折算汇率是折算汇率是否符合规定,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否符合规定,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4)(4)检查股本检查股本(实收资本实收资本)增减变动的原因,查阅其是否增减变动的原因,查阅其是否与董事会议纪要、补充合同、协议及有关法律性文件与董事会议纪要、补充合同、协议及有关法律性文件的规定一致。的规定一致。(5)(5)检查股本检查股本(实收资本实收资本)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露。12.1.3 股本(实收资本)审计案例案例资料:案例资料:某企业某企业20062006年年1212月月3131日日“实收资本实
8、收资本”账户记录为账户记录为8 000 8 000 000000元,元,“资本公积资本公积”账户记录为账户记录为2 000 2 000 000000元,元,留存收益记录共有留存收益记录共有1 000 1 000 000000元。元。20072007年根据企业生产年根据企业生产发展需要,经董事会决定,吸收发展需要,经董事会决定,吸收A A公司投资公司投资2 000 2 000 000000元,注册资本已办理变更登记,调整为元,注册资本已办理变更登记,调整为10 000 10 000 000000元。元。3 3月月1 1日,日,A A公司以一台精密磨床投入该企业,经评估公司以一台精密磨床投入该企业
9、,经评估确认其价值为确认其价值为2 100 0002 100 000元,该项投资的账务处理为:元,该项投资的账务处理为:借: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 2 100 0002 100 000 贷:实收资本贷:实收资本 A A公司公司 2 100 0002 100 000案例要求:案例要求:对该企业吸收对该企业吸收A A公司投资进行审查,指出其中存在公司投资进行审查,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的问题。案例解析:案例解析:(1)(1)该企业该企业20072007年吸收年吸收A A公司投资公司投资2 000 2 000 000000元,其注册资本为元,其注册资本为10 000 10 000 000000元,元,因
10、此,因此,A A公司投资占注册资本的公司投资占注册资本的20%20%。该企业该企业20062006年末资本公积为年末资本公积为2 000 2 000 000000元,留存收益记录共有元,留存收益记录共有1 000 1 000 000000元,吸元,吸收收A A公司投资时,其投入资本数额至少应达到公司投资时,其投入资本数额至少应达到2 750 0002 750 000元。具体算法是:元。具体算法是:设设A A公司应投资公司应投资X X,则根据题意:则根据题意:(8 000 000+2 000 000+1 000 000+(8 000 000+2 000 000+1 000 000+X)20%=X
11、X)20%=X则:则:X=2 750 000X=2 750 000A A公司实际投入的固定资产为公司实际投入的固定资产为2 100 0002 100 000元。因此,元。因此,A A公司应补投公司应补投650 000650 000元。元。(2)(2)投入固定资产时的会计分录应为:投入固定资产时的会计分录应为:借: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 精密磨床精密磨床 2 100 0002 100 000贷:实收资本贷:实收资本 A A公司公司 2 000 2 000 000000资本公积资本公积 100 000100 000(3)(3)建议作如下调整:建议作如下调整:借:实收资本借:实收资本 A A公司公司
12、100 000100 000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 A A公司公司 650 000650 000贷:资本公积贷:资本公积 750 000750 000待收到补投的待收到补投的650 000650 000元时,再作:元时,再作:借:银行存款借:银行存款 650 000650 000贷:其他应收款贷:其他应收款 A A公司公司 650 000650 00012.1.4 股本股本(实收资本实收资本)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制1.股本(实收资本)审计程序表示例(见表12-1)表12-1 股本(实收资本)审计程序表2.股本(实收资本)审定表示例(见表12-2)表12-2 股本(实收资本)审定表12.
13、2.1 资本公积账务处理规定应设置应设置“资本公积资本公积”科目核算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科目核算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也通过本科目核算。本科目应当分份额的部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也通过本科目核算。本科目应当分别别“资本溢价资本溢价(股本溢价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的资本公积。反映企业的资本公积。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利、将债务转为资本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
14、资本、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利、将债务转为资本等形成的资本公积,借记有关科目,贷记等形成的资本公积,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实收资本实收资本”或或“股本股本”科目、本科目科目、本科目(资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溢价或股本溢价)等。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直接相关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借记本等。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直接相关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借记本科目科目(股本溢价股本溢价)等,贷记等,贷记“银行存款银行存款”等科目。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用资本等科目。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借记本科目公积转增资本,借记本科目(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贷记,贷记“实收资本
15、实收资本”或或“股本股本”科科目。目。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合并日按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合并日按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借记面价值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科目;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应收股利应收股利”科目,按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贷记有关科目,按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贷记有关资产科目或借记有关负债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资产科目或借记有关负债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溢价或
16、股本溢价);为借;为借方差额的,借记本科目方差额的,借记本科目(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不足冲减的,借记冲减的,借记“盈余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科目。同一控制下吸收合科目。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涉及的资本公积,比照上述原则进行处理。并涉及的资本公积,比照上述原则进行处理。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或贷记外所
17、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或贷记“长期股长期股权投资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其他权益变动”科目,贷记或借记本科目科目,贷记或借记本科目(其他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处置采用权益法核。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还应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还应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其他资其他资本公积本公积),贷记或借记,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投资收益”科目。科目。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按照“投资性房地投资性房地产产”科目
18、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相应调整资本公积。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相应调整资本公积。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按照出售金融资产,或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按照“持有至到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相应调整资本公积。等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相应调整资本公积。12.2.2 资本公积审计目标及审计程序1.资本公积的审计目标(1)确定资本公积是否存在。(2)确定资本公积的增减变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合同、章程的规定,记录是否完整。(3)确
19、定资本公积期末余额是否正确。(4)确定资本公积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2.2.资本公积的实质性程序资本公积的实质性程序资本公积的实质性程序资本公积的实质性程序(1)(1)获取或编制资本公积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获取或编制资本公积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获取或编制资本公积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获取或编制资本公积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2)(2)检查资本公积增减变动的内容及其依据,并查阅相关会计记录和原始凭证,以确认其增减变检查资
20、本公积增减变动的内容及其依据,并查阅相关会计记录和原始凭证,以确认其增减变检查资本公积增减变动的内容及其依据,并查阅相关会计记录和原始凭证,以确认其增减变检查资本公积增减变动的内容及其依据,并查阅相关会计记录和原始凭证,以确认其增减变动的合法性和正确性。动的合法性和正确性。动的合法性和正确性。动的合法性和正确性。对股对股对股对股(资资资资)本溢价应取得董事会会议纪要、股东本溢价应取得董事会会议纪要、股东本溢价应取得董事会会议纪要、股东本溢价应取得董事会会议纪要、股东(大大大大)会决议、有关合同、政府批文,追查至银会决议、有关合同、政府批文,追查至银会决议、有关合同、政府批文,追查至银会决议、有
21、关合同、政府批文,追查至银行收款等原始凭证,结合相关科目的审计,检查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注意发行股票溢价收入行收款等原始凭证,结合相关科目的审计,检查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注意发行股票溢价收入行收款等原始凭证,结合相关科目的审计,检查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注意发行股票溢价收入行收款等原始凭证,结合相关科目的审计,检查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注意发行股票溢价收入的计算是否已扣除股票发行费用。的计算是否已扣除股票发行费用。的计算是否已扣除股票发行费用。的计算是否已扣除股票发行费用。检查以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被审计单位是否已按照其检查以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变
22、动,被审计单位是否已按照其检查以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被审计单位是否已按照其检查以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被审计单位是否已按照其享有的份额入账,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处置该项投资时,应注意是否已转销与其相关的资本享有的份额入账,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处置该项投资时,应注意是否已转销与其相关的资本享有的份额入账,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处置该项投资时,应注意是否已转销与其相关的资本享有的份额入账,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处置该项投资时,应注意是否已转销与其相关的资本公积。公积。公积。公积。对拨款转入应审阅有关的拨款文件,检查拨款项目的完成情况,结合专款应付款
23、的审计,检对拨款转入应审阅有关的拨款文件,检查拨款项目的完成情况,结合专款应付款的审计,检对拨款转入应审阅有关的拨款文件,检查拨款项目的完成情况,结合专款应付款的审计,检对拨款转入应审阅有关的拨款文件,检查拨款项目的完成情况,结合专款应付款的审计,检查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查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查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查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以权益结算的股利支付,取得相关资料,检查在权益工具授予日和行权日的会计处理是否正以权益结算的股利支付,取得相关资料,检查在权益工具授予日和行权日的会计处理是否正以权益结算的股利支付,取得相关资料,检查在权益工具授予日和行权日的会计处理是否正以权益结算的股利支付,取得相关
24、资料,检查在权益工具授予日和行权日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确。确。确。对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的投资性房地产,若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对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的投资性房地产,若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对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的投资性房地产,若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对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的投资性房地产,若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差额是否正确记入本科目,若转换日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差额是否正确记入公允价值变差额是否正确记入本科目,若转换日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差额是否正确记入公允价值变差额是否正确记入本科目,若转换日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
25、差额是否正确记入公允价值变差额是否正确记入本科目,若转换日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差额是否正确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检查相关的资本公积是否已转销。动损益科目;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检查相关的资本公积是否已转销。动损益科目;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检查相关的资本公积是否已转销。动损益科目;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检查相关的资本公积是否已转销。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形成的资本公积,结合相关科目,检查金额和相关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形成的资本公积,结合相关科目,检查金额和相关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形成的资本公积,结合相关科目,检查金额和相关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26、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形成的资本公积,结合相关科目,检查金额和相关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时,已记入本科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是否按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时,已记入本科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是否按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时,已记入本科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是否按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时,已记入本科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是否按规定进行了会计处理;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已记入本科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是否规定进行了会计处理;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已记入本科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是否规定进行了会计处理;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7、发生减值时,已记入本科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是否规定进行了会计处理;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已记入本科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是否转入了资产减值损失;当已减值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价值回升时,区分权益工具和债务工具转入了资产减值损失;当已减值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价值回升时,区分权益工具和债务工具转入了资产减值损失;当已减值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价值回升时,区分权益工具和债务工具转入了资产减值损失;当已减值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价值回升时,区分权益工具和债务工具分别确定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确定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确定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确定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被审计单位将回购的本单位股票予以注销、用于奖励
28、职工或转让,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被审计单位将回购的本单位股票予以注销、用于奖励职工或转让,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被审计单位将回购的本单位股票予以注销、用于奖励职工或转让,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被审计单位将回购的本单位股票予以注销、用于奖励职工或转让,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对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应取得股东对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应取得股东对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应取得股东对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应取得股东(大大大大)会决议、董事会会议纪要和政府批文等,检查资本公会决议、董事会会议纪要和政府批文等,检查资本公会决议、董事会会议纪要和政府批文等,检查资本公会决议、董事会会议纪要和政府批文等,检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是否符合
29、有关规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积转增资本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积转增资本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积转增资本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3)(3)检查资本公积各项目,考虑对所得税的影响。检查资本公积各项目,考虑对所得税的影响。检查资本公积各项目,考虑对所得税的影响。检查资本公积各项目,考虑对所得税的影响。(4)(4)记录资本公积中不能转增资本的项目。记录资本公积中不能转增资本的项目。记录资本公积中不能转增资本的项目。记录资本公积中不能转增资本的项目。(5)(5)确定资本公积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确定资本公积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确定资本公积是否已
30、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确定资本公积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12.2.3 资本公积审计案例案例资料:案例资料:某股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普通股某股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普通股50 000 50 000 000000股,每股面股,每股面值值1 1元,每股发行价格为元,每股发行价格为4 4元。该股份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发元。该股份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发行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共计行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共计6 000 6 000 000000元。假定发行收入元。假定发行收入已全部收到,发行费用已全部支付,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公已全部收到,发行费用已全部支付,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公司账务处理如下:司账务处理如下:
31、(1)1)收到发行收入时:收到发行收入时:借:银行存款借:银行存款 200 000 200 000 000000 贷:股本贷:股本 50 000 50 000 000000 资本公积资本公积 股本溢价股本溢价 150 000 150 000 000000 (2)2)支付发行费用时:支付发行费用时:借:财务费用借:财务费用 6 000 6 000 000000 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 6 000 6 000 000000案例要求:案例要求:审查该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应如何予以调整。审查该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应如何予以调整。案例解析:案例解析:根据规定,在溢价发行股票时,超过股票
32、面值的根据规定,在溢价发行股票时,超过股票面值的部分应作为股本溢价处理;发行股票相关的手续费、部分应作为股本溢价处理;发行股票相关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如果是溢价发行的,应从溢价中抵佣金等交易费用,如果是溢价发行的,应从溢价中抵扣,冲减资本公积扣,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股本溢价),无溢价发行股票或溢,无溢价发行股票或溢价金额不足抵扣的,应将不足抵扣部分冲减盈余公积价金额不足抵扣的,应将不足抵扣部分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故案例中对发行费用的处理是错误的。和未分配利润。故案例中对发行费用的处理是错误的。其正确的记录应为:其正确的记录应为:借:资本公积借:资本公积 股本溢价股本溢价 6 00
33、0 6 000 000000 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 6 000 6 000 000000 建议调整:建议调整:(暂不考虑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暂不考虑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借:资本公积借:资本公积 股本溢价股本溢价 6 000 6 000 000000 贷:财务费用贷:财务费用 6 000 6 000 00000012.2.4 资本公积审计工作底稿编制1.资本公积审计程序表示例(见表12-3)表12-3 资本公积审计程序表2.资本公积审定表示例(见表12-4)表12-4 资本公积审定表12.3.1 盈余公积账务处理规定应设置应设置“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本科目核算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本科目核算
34、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本科目应当分别积。本科目应当分别“法定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进进行明细核算。外商投资企业还应分别行明细核算。外商投资企业还应分别“储备基金储备基金”、“企业发企业发展基金展基金”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的盈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的盈余公积。企业按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借记余公积。企业按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借记“利润分配利润分配 提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科目,贷记本科目(法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外商投资企业按
35、规定提取的储。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提取的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利润分利润分配配 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利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科目,贷记本科目(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应应付职工薪酬付职工薪酬”科目。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用盈余公积科目。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利润分配 盈余盈余公积补亏公积补亏”、“实收资本实收资本”或或
36、“股本股本”科目。经股东大会决议,科目。经股东大会决议,用盈余公积派送新股,按派送新股计算的金额,借记本科目,用盈余公积派送新股,按派送新股计算的金额,借记本科目,按股票面值和派送新股总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贷记按股票面值和派送新股总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贷记“股本股本”科目。科目。12.3.2 盈余公积审计目标及审计程序1.盈余公积的审计目标(1)确定期末盈余公积是否存在.(2)确定盈余公积的增减变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合同、章程的规定,记录是否完整。(3)确定盈余公积期末余额是否正确。(4)确定盈余公积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2.盈余公积的实质性程序(1)获取或编制盈余公积明细表,复核
37、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2)对盈余公积各明细项目的发生额,逐项审查其原始凭证。(3)检查盈余公积各明细项目的提取比例是否符合有关规定。(4)检查盈余公积减少数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5)验明盈余公积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12.3.2 盈余公积审计案例案例资料:注册会计师审查美丰公司2006年的“盈余公积”账户时,查明该公司盈余公积期初的余额为5 000 000元,本年提取200 000元;审查“本年利润”账户,查明该公司2006年实现净利润为2 000 000元;审查“利润分配”账户,查明还有2001年发生的尚未弥补亏损500 000元。案例要
38、求:根据以上资料说明企业盈余公积方面有何问题。案例解析:案例解析:提取盈余公积应在弥补亏损后计提,本企业提取盈余公积应在弥补亏损后计提,本企业20012001年年发生的亏损,到发生的亏损,到20062006年时年时5 5年税前补亏期已满,故应用年税前补亏期已满,故应用税后利润弥补。净利润弥补亏损后再计提盈余公积。该税后利润弥补。净利润弥补亏损后再计提盈余公积。该企业做法违反了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提取顺序。企业做法违反了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提取顺序。当年应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额:当年应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额:(2 000 000-500 000)10%=150 000(2 000 000-500 000
39、)10%=150 000(元元)当年多提取金额:当年多提取金额:200 200 000-150 000=50 000(000-150 000=50 000(元元)调整分录:调整分录:借:盈余公积借: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50 00050 000 贷:利润分配贷: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 50 00050 00012.3.3 盈余公积审计工作底稿编制1.盈余公积审计程序表示例(见表12-5)表12-5 盈余公积审计程序表2.盈余公积审定表示例(见表12-6)表12-6 盈余公积审定表12.4.1 利润分配账务处理规定应设置应设置“利润分配利润分配”科目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科目核
40、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和历年分配(或或弥补弥补)后的余额。本科目应当分别后的余额。本科目应当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转作股本的股利”、“盈余公积补亏盈余公积补亏”和和“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等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年末余额,反映企业的未分配利等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年末余额,反映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润(或未弥补亏损或未弥补亏损)企业按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借记本科目企业按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借记本科目(提取法定盈余公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积、提取任
41、意盈余公积),贷记,贷记“盈余公积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科目。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提取的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科目。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提取的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本科目福利基金,借记本科目(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福利基金),贷记,贷记“盈余公积盈余公积 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应付职工薪应付职工薪酬酬”等科目。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的现金股利等科目。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42、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本科目或利润,借记本科目(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贷记,贷记“应付股利应付股利”科目。经股科目。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分配给股东的股票股利,应在办理增资手续后,借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分配给股东的股票股利,应在办理增资手续后,借记本科目记本科目(转作股本的股利转作股本的股利),贷记,贷记“股本股本”科目。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借科目。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借记记“盈余公积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或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科目,贷记本科目(盈余公盈余公积补亏积补亏)。年度终了,企业应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自。年度终了,企业应将本年
43、实现的净利润,自“本年利润本年利润”科目转入科目转入本科目,借记本科目,借记“本年利润本年利润”科目,贷记本科目科目,贷记本科目(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为净亏损的做,为净亏损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同时,将相反的会计分录;同时,将“利润分配利润分配”科目所属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科目所属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本科目本科目“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结转后,本科目除明细科目。结转后,本科目除“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明细科明细科目外,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目外,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12.4.2 未分配利润审计目标及审计程序1.未分配利润的审计目标(1)确定期末未分配利润是否存在,增减变动的记
44、录是否完整。(2)确定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是否正确。(3)确定未分配利润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2 2未分配利润的实质性程序未分配利润的实质性程序(1)(1)获取或编制利润分配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获取或编制利润分配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2)(2)检查未分配利润期初数与上期审定数是否相符,检查未分配利润期初数与上期审定数是否相符,涉及损益的上期审计调整是否正确入账。涉及损益的上期审计调整是否正确入账。(3)(3)检查利润分配比例是否符合合同、协议、章程以检查利润分配比例是否符合合同、协议、章程以及董事会会议
45、纪要的规定,利润分配数额及期末未及董事会会议纪要的规定,利润分配数额及期末未分配数额是否正确。分配数额是否正确。(4)(4)根据审计结果调整本年损益数,通过利润分配后根据审计结果调整本年损益数,通过利润分配后增加或减少未分配利润,确定调整后的未分配利润增加或减少未分配利润,确定调整后的未分配利润数,并与调整后的利润分配表相核对。数,并与调整后的利润分配表相核对。(5)(5)验明未分配利润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验明未分配利润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12.4.3 未分配利润审计案例案例资料:案例资料:审计人员甲在审查某股份有限公司审计人员甲在审查某股份有限公司20062006年年12
46、12月月3131日资产日资产负债表时,已知该公司会计报表中的所有者事项审计前的结构负债表时,已知该公司会计报表中的所有者事项审计前的结构如下:如下:股本股本 85 000 85 000 000000 资本公积资本公积 36 000 36 000 000000 盈余公积盈余公积 1 350 0001 350 000 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 6 000 6 000 000000 所有者权益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128 350 000128 350 000 在审计过程中,甲了解到该股份公司按在审计过程中,甲了解到该股份公司按33%33%计提缴纳所得计提缴纳所得税,按税,按10%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按
47、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按10%10%计提任意盈余公积。同计提任意盈余公积。同时,甲还发现下列涉及所有者权益事项的问题:股本溢价时,甲还发现下列涉及所有者权益事项的问题:股本溢价200200万元,计入了实收资本;法定资产重估增值万元,计入了实收资本;法定资产重估增值350350万元,计入资万元,计入资本公积;因虚计收入、少列费用等问题而使利润总额多计本公积;因虚计收入、少列费用等问题而使利润总额多计7575万元。万元。案例要求:案例要求:哪些事项对该公司所有者权益结构有影响,并计算影响结哪些事项对该公司所有者权益结构有影响,并计算影响结果;调整该公司所有者权益结构。果;调整该公司所有者权益结构。案例
48、解析:案例解析:上述事项中第二不影响所有者权益结构,第一、三事项影上述事项中第二不影响所有者权益结构,第一、三事项影响所有者权益结构项目。响所有者权益结构项目。第一事项:股本溢价第一事项:股本溢价200200万元应计入资本公积,不应计入实万元应计入资本公积,不应计入实收资本。第三事项:利润虚增收资本。第三事项:利润虚增7575万元,故净利润虚增:万元,故净利润虚增:75(1-33%)=50.2575(1-33%)=50.25万元。根据该公司的利润分配政策,盈万元。根据该公司的利润分配政策,盈余公积多提:余公积多提:50.25(10%+10%)=10.0550.25(10%+10%)=10.05
49、万元;未分配利润万元;未分配利润虚增:虚增:50.25-10.05=40.250.25-10.05=40.2万元。万元。调整后所有者权益结构为:调整后所有者权益结构为:股本股本 83 000 83 000 000000(=8 5000 000-2 000(=8 5000 000-2 000 000000)资本公积资本公积 38 000 38 000 000000(=36 000 000+2 000(=36 000 000+2 000 000000)盈余公积盈余公积 1 249 500(=1 350 000-100 500)1 249 500(=1 350 000-100 500)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 5 598 000(=6 000 000-402 000)5 598 000(=6 000 000-402 000)所有者权益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127 847 500127 847 50012.4.4 未分配利润审计工作底稿编制1.未分配利润审计程序表示例(见表12-7)表12-7 未分配利润审计程序表2.未分配利润审定表示例(见表12-8)表12-8 未分配利润审定表复习与思考1、简述股本的审计是如何进行的?2、如何对资本公积增减的合法性进行检查?3、盈余公积审计的实质性程序是怎样的?4、盈余公积的审计程序表如何编制?5、如何编制未分配利润的审计工作底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