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吸收》PPT课件.ppt





《《化工原理吸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吸收》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1.5.1.概述概述5.15.1.1.1.化工生产中的传质过程化工生产中的传质过程 5.1.2.5.1.2.气体吸收气体吸收5.1.35.1.3工业吸收过程工业吸收过程返回第五章 吸收第5章质量传递 是指物质在浓度差、温度差、压力差等推动力作是指物质在浓度差、温度差、压力差等推动力作用下,从一处向另一处的转移,包括相内传质和相用下,从一处向另一处的转移,包括相内传质和相际传质两类。际传质两类。5.1.1.5.1.1.化工生产中的传质过程化工生产中的传质过程 1.传质分离过程:依靠物质从一相到另一 相传递过程,叫传质分离过程。2.传质分离过程的依据:依据混合物中各 组分在两相间平衡分配不同。
2、5.1 概述概述 一、化工生产中的传质过程一、化工生产中的传质过程5.1 概述概述二、相平衡二、相平衡5.1 概述概述与热平衡不同之处:与热平衡不同之处:达达到到相相平平衡衡时时,一一般般两两相相浓浓度度不相等。不相等。达达到到相相平平衡衡时时,传传质质过过程程仍仍在在进进行行,只只不不过过通通过过相相界界面面的的某某一一组组分分的的净净传传质质量量为为零零,因因此此属属动动态平衡。态平衡。5.1 概述概述三、相组成的表示方法三、相组成的表示方法5.1 概述概述5.1 概述概述5.1.2气体吸收定义定义吸吸收收操操作作的的分分离离依依据据是是混混合合物物各各组组分分在在某某种种溶溶剂剂(吸吸收
3、收剂剂)中中溶溶解解度度的的差差异异,从从而而达达到到的的目目的的。例如:将含NH3的空气通入水中,因NH3、空气在水中溶解度差异很大,NH3很容易溶解于水中,形成氨水溶液,而空气几乎不溶于水中。所以用水吸收混合气体中的NH3能使NH3、空气加以分离,并回收。一般地,混合气体中能溶解的组份称为溶质或吸收质,用A表示(NH3);混合气体中不能溶解的组份称为惰性成分或载体,用B表示(空气);吸收操作中所用的溶剂称为吸收剂或溶剂,用S表示(水);吸收操作中所得的溶液称为吸收液,用S+A表示;吸收操作中排除的气体称为吸收尾气,用(A)+B表示;现以煤气脱苯为例思考问题:1、吸收剂是什么?2.何种设备来
4、完成?3.经济性如何?5.1.3吸收的工业过程3吸收过程及设备 吸收质惰性组分溶剂吸收液吸收尾气4吸收流程 吸收与解吸流程吸收与解吸流程含苯煤气含苯煤气脱苯煤气脱苯煤气洗油洗油苯苯水水过热蒸汽过热蒸汽加加热热器器冷冷却却器器由上例可知:采用吸收操作实现气体混合由上例可知:采用吸收操作实现气体混合物的分离必须解决下列问题物的分离必须解决下列问题(1)选择)选择合适的溶剂合适的溶剂,使能选择性地溶解某个(或,使能选择性地溶解某个(或某些)被分离组分;某些)被分离组分;(2)提供)提供适当的传质设备适当的传质设备以实现气液两相的接触,以实现气液两相的接触,使被分离组分得以自气相转移至液相;使被分离组
5、分得以自气相转移至液相;(3)溶剂的再生溶剂的再生,即脱除溶解于其中的被分离组分,即脱除溶解于其中的被分离组分以循环使用。以循环使用。5.吸收分类(1)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2)单组分吸收和多组分吸收(3)等温吸收和非等温吸收(4)高浓度吸收和低浓度吸收三大三大对对A和和B的溶解度差异要大的溶解度差异要大对对A的溶解度要大的溶解度要大对对A的溶解度在条件改变时变化要大的溶解度在条件改变时变化要大三小三小挥发性小挥发性小粘度小粘度小腐蚀小腐蚀小技术经济性技术经济性(1)气、液两相流经吸收设备的能量消耗;)气、液两相流经吸收设备的能量消耗;(2)溶剂的挥发损失和变质损失)溶剂的挥发损失和变质损失(3
6、)溶剂的再生费用,即解吸费用)溶剂的再生费用,即解吸费用6.吸收剂的选择要求第二节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气液相平衡GLEGLE(GasLiquidEquilibrium)5.2.1气液平衡关系气液平衡关系5.2.2享利定律享利定律相平衡与吸收过程的关系相平衡与吸收过程的关系引子现在我们不妨将气体吸收中的传质过程与已学过的传热过程相对照来研究两个问题:(1)、气体吸收过程的推动力是什么?(传热过程的推动力:温差)(2)、若气液两相能充分完全的接触,则吸收过程的极限是什么?(传热过程的极限:T=t)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必须了解气液相平衡。5.2.1气液平衡关系气液平衡关系(平衡)溶解度相律溶解度曲线(
7、平衡)溶解度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溶质气体最大限度溶解于溶剂中的量,即溶解度。表示方式:通常以kg溶质/kg溶剂或kg溶质/m3溶液或摩尔分率xe表示。现在讨论影响平衡溶解度的因素。相律(1)气液两相体系关系图见52气相气相:双组分混合气(A+B),以y表示A摩尔分率或 Pe 表示A的平衡分压;液相液相:亦为双组分S+A,以x表示A在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体系涉及的参数有体系涉及的参数有:P、T、PePe、x(2)相律)相律:自由度FC2=32+2=3由由F3知知:即溶质A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Xe。即溶解 度=f(P、T、y(Pe));T一定,F=2 溶解度=f(P、y(Pe))P、T
8、一定,F=1 溶解度=f(y(Pe));(3)小结)小结:若固定温度、压力不变,测得某动平衡下,溶液上方氨的分压为p,此时溶于水的氨的浓度为x;根据作图得到的曲线,称为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同P下,T溶解度。同T下,p溶解度。低低T、高、高p有利于吸收。有利于吸收。同T、Pe下,同溶剂,不同溶质的Xe差异很大。在低浓度时,溶解度曲线呈直线图5-2NH3在水中的溶解度 图图5-35-3SO2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在水中的溶解度.享利定律享利定律1定义对于稀溶液或难溶气体,在一定温度t和总压不大的情况下,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与它在气相中的分压呈正比,这一关系称为亨利定律(Hery)。注意:(1)适用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原理吸收 化工 原理 吸收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