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概述》PPT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卫星通信概述》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星通信概述》PPT课件.pptx(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i卫星卫星通信概述卫星通信概述 杨天绘杨天绘2017年年9月月8日日 内容大纲卫星通信基础卫星移动通信卫星宽带通信卫星通信基础卫星通信概述卫星通信系统组成卫星轨道介绍卫星链路设计一、卫星通信概述卫星通信是地球站之间或航天器与地球站之间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的一种微波通信方式。目前卫星通信系统主要有固定业务卫星通信系统,移动业务卫星通信系统和广播业务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适用于以下业务具备广播特性的业务:电视广播 音频广播 数据广播地面通信手段无法到达的业务:海洋 沙漠 偏远山区抗自然灾害能力要求高的业务稀路由广域覆盖业务:点多面广的企业内部专用通信网其他适合应用:远程教育 远程培训 远程医疗
2、资源共享等等卫星通信基础卫星通信基础一、卫星通信概述卫星通信优势覆盖面积大,通信距离远,建站成本与通信距离基本无关组网灵活,便于多址连接 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不管是固定站还是移动站,不同种类的业务可组网在同一个 卫星通信网内。通信容量大 卫星通信工作在微波频段,可用带宽范围很大。通信质量好可靠性高 电磁波主要在接近真空的外层空间传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好 卫星通信不受地理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具有建设快,投资少,经济效益 高的优点。卫星通信基础二、卫星通信系统组成卫星通信系统由空间设备通信卫星、地面设备地球站、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以及监控管理分系统四大功能部分组成。(1)空间设备也就是通信卫星是由若
3、干转发器、数副天线与位置和姿态控制、遥测和指令、以及电源分系统组成,其主要作用是转发各地球站信号。(2)地球站由天线、发射、接收、终端分系统及电源、监控和地面设备组成。主要功能是将需要发射的信号传至卫星和从卫星接收信号。(3)地面的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并不直接用于通信,而是用来保障通信的正常进行。(4)监控管理分系统对在轨卫星的通信性能及参数进行监测与控制。通信卫星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监控管理分 系统地球站通信业务控制中心三、卫星轨道介绍卫星运动的轨迹和趋势称为卫星运行轨迹,卫星运动所在的平面叫轨道面。椭圆轨道圆轨道按形状赤道轨道极地轨道倾斜轨道按倾角顺行倾斜轨道逆行倾斜轨道回归/准回归轨道非
4、回归轨道按轨道周期低轨道(LEO)中轨道(MEO)高轨道(HEO)按高度(偏心率不等于0,卫星在轨道上做非匀速运动,主要用于重点覆盖某些区域)(具有相对恒定的运动速度,可以提供较为均匀的覆盖特性)轨道面和赤道面的夹角,i(i=0,轨道面和赤道面重合。静止通信卫星就位于赤道轨道平面内)(i=90o,轨道面穿过地球南北极)(0i90o)(90oi180o)(星下点轨迹重复)(星下点轨迹不重复)(500h2000km)(2000kmh20000km)(20000kmhh=35768km,GEO卫星通信基础今天的卫星通信系统GEO、MEO、LEO卫星通信基础静止轨道卫星运行在轨道高度为35768km的
5、地球静止轨道上,卫星轨道的旋转与地球同步,从天空看起来是固定的。优点: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大,3颗便可覆盖全球。地球站不需要复杂的跟踪系统即可对准。缺点:高度高,因此信号衰减和时延大。地球的两极为通信盲区,而且高纬度地区通信效果较差。地球静止轨道只有一条,轨道上所能容纳的卫星数量有限。运行在中、低轨的卫星通信系统目前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优点:卫星高度低,所以信号衰减小,时延小。卫星重量轻,结构简单。将卫星均匀地排布在整个地球的周围,即使是在南北极,也能使用低轨道卫星进 行通信,实现真正的全球覆盖。缺点:覆盖整个地球需要大量的卫星,系统复杂。卫星数量多,寿命短,运行期间要及时补充发射替代或备用系
6、统投资较高。四、卫星链路设计卫星通信基础地球站地球站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卫星信道(转发器)放大器变频器带通滤波器(C/N0)u(C/N0)d(C/N0)T 透明型卫星的卫星链路四、卫星链路设计卫星通信基础传输方程自由空间传播损耗传输损耗自由空间损耗馈线损耗天线未对准损耗(一般用统计数据来估计)大气层和离子层损耗法拉第旋转雨衰(对比较高的频率有很大的影响)四、卫星链路设计卫星通信基础载波噪声比dBdB载波干扰比设为上行链路的干扰,在载波带宽内对应的功率为 I1,u,I2,u Ip,u 卫星链路设计需要考虑:进入或来自邻近卫星的干扰地面微波干扰正交极化干扰邻近信道干扰交调干扰载波噪声干扰比,则有,卫星
7、移动通信卫星移动业务标准移动地球站标准卫星移动电视标准卫星移动电话标准通用标准舰载站标准机载标准EN 300 721SES;基于 1GHz 以下频段低轨卫星提供低速率服务的移动地球站EN 301 473SES;基于 3GHz以下频段航空移动卫星业务和卫星移动业务的机载地球站通用标准GMR标准UMTS标准SDR标准DVB-SH标准S-MIM标准这些标准不仅对地球站的EIRP、带外抑制等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进行了规定,还对它们自身的监控功能和管理提出了要求。卫星移动通信标准通用标准:对于 BSS、FSS、MSS 的共性内容,ETSI 制定一系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如 TR 103 124SES;卫星地
8、球站及系统,卫星与地面网络融合、TR 103 166SES;卫星地球站及系统,卫星应急通信,基于卫星的应急通信单元这些标准不仅对卫星与地面网的融合进行了规定,也对系统测量进行了规定;不仅对交互通信中回传链路的数据封装进行了规定,也对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应用进行了规定;不仅对地球站中的相关设备进行了规定,也对地球站的电磁兼容性进行了规定。这些标准都对指导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移动电话标准通用标准GMR标准S-UMTSGMR-1(TS 101 376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无线接口规范系列标准)GMR-2(TS 101 377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无线接口规范系列标准)基于GEO卫
9、星在用户链路及馈线链路频段、双工方式、多址方式等方面相同,但在载波间隔、信息速率、调制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GMPRS,GMR-1 3GTS 101 851SES;UMTS/MT2000 的卫星部分TS 102 442SES;UMTS/IMT2000的卫星部分;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其中TS 101 851分为物理信道、信道复用与信道编码、扩频与调制、物理层流程、用户终端的射频传输与接收、地球站与卫星间的射频传输与接收6个部分,各部分对相关技术进行了规定。TS 102 442则从系统架构、性能、接口、安全性等方面对 S-UMTS 开展组播业务进行了规定。针对星地接口和地面段对GMR进行了补充涵盖了
10、GEO、MEO、LEO卫星卫星移动电话标准都分为通用技术规范、服务规范、网络规范、射频接口协议规范、物理层规范、语音编码规范6个部分,从不同技术层面对GMR系统进行了规定。Thuraya、TerreStar、SkyTerraINMARSAT、ACeS卫星移动通信标准卫星移动电视标准卫星移动电视标准和传统卫星电视相比,卫星移动电视对图像质量要求较低,传输数据较小,故对带宽要求较低。ESTI在DVB-S基础上,制定专门针对卫星移动电视的DVB-SH标准,其核心标准为EN 302 583DVB;基于3GHz以下频段为手持设备提供卫星服务的帧结构、信道编码及调制DVB-SH 使用 3GHz 以下的 U
11、HF、L及S频段为用户提供广播服务。目前美国全球通信公司的 ICO G1 卫星和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的 Eutelsat W2A 卫星都采用了 DVB-SH 标准其核心标准为 TS 102 721SES;卫星地球站及系统,S 频段移动交互多媒体的空中接口系列S-MIM标准是对DVB-SH标准的扩展,下行链路沿用DVB-SH相关规定,增加回传链路,因此能同时支持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S-MIM还增加了与地面IP网络的接口,使得其应用更为广泛。目前 ESA 依托 Eutelsat W2A 卫星建立了基于 S-MIM 标准的“DENISE”系统。卫星移动通信标准DVB-SH标准SDR标准S-MIM标准SD
12、R(卫星数字无线电通信),其核心标准为EN 302 550SES;星数字无线电通信系统系列标准SDR也为终端用户提供广播服务,也需要地面网络进行辅助,但在工作频段、调制方式、编码形式等方面与DVB-SH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美国WorldSpace 公司的 Afristar 和 Asiastar 两颗卫星的通信体制都采用了 SDR 标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海事卫星 通信系统INMARSAT 铱星系统 Iridium 全球星系统 Globalstar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介绍LEOGEOMEO国际海事卫星(INMARSAT)通信系统最早的海事卫星移动系统,由美国通信公司(COMSAT)利用Marisat卫星
13、进行卫星通信,是一个军用的卫星通信系统。70年代中期为增强海上船只的安全保障,将部分内容提供给远洋船只使用。1982年形成了以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管理的INMARSAT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海事卫星通信服务。如今已发展为INMARSAT-4移动通信卫星以及INMARSAT-5宽带通信卫星,控制着135个国家的大量话音和系统。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上,为除南北极75度以上的级区外的全球区域提供通信服务。按发展顺序由INMARSAT-1、INMARSAT-2、INMARSAT-3、IN-MARSAT-4、INMARSAT-5代卫星组成。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INMARSAT-4 BGAN系统GEO卫星移动通信
14、系统 BGAN是宽带全球区域网络(broadband global area network)的简称,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所主导的第四代卫星通信系统。BGAN具有全球无缝隙的宽带网络接入、移动实时视频直播、兼容3G等多种通信能力,它的出现给海事、航空以及陆地偏远地区移动信息化带来革命性的变化!INMARSAT-4于2005年至2008年8月期间发射,共三颗,容量是第三代的60倍,通信业务量绝大部分是作为IP分组交换数据进行传输,扩展了INMARSAT网络,提供增强的数字移动通信的能力,同时也支持传统的电路交换的服务,具有1个全球波束,19个区域波束,228个窄带点波束。星座设计INMARSAT-
15、4 BGAN系统 用户链路:采用L频段 上行1626.5-1660.5MHZ 下行1525.0-1559.0MHZ 馈线链路:采用C频段 上行6424.0-6575MHZ 下行3550-3700MHZ 频率分配信道容量630个双向200KHz通信体制TDM-TDMA/FDMA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BGAN是一个3GPP 包交换和电路交换的网络,兼容第3代(3G)手机系统,其所有提供的服务都基于UMTS技术。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BGAN通信系统介绍用户设备 无线接入网核心网分组域模式电路域模式核心网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BGAN空中接口 BGAN使用Inmarsat专用的空中接口IAI-2提供
16、同样的UMTS业务。承载信道链接层承载信道控制层物理层适配层接入层BANG空口协议栈负责移动性管理、呼叫控制、短消息SMS以及GPRS会话管理等功能负责纠错编码和译码、扰码和解扰、滤波、调制解调、交织和解交织、准确接收、接收脉冲的定时、功率测量和使码元在正确的频率、时隙和功率水平上传输等功能。负责控制接入物理层。提供与UTRAN无线链路控制层类似的功能,最主要的就是在UE和网络之间传输空中接口的控制和用户数据。负责注册管理、GMM/MM处理、无线信道控制。非接入层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BGAN通信信令流程-注册空口注册过程用户终端无线网络控制单元公共信道(全球波束):系统信息公共信道(区域、窄
17、带波束):系统信息公共信道:注册申请公共信道:注册确认信息注册完成确认信息(专用信道)用户位置信息申请用户位置信息应答注册模式更新注册过程就是UE和RNC初始化通信的信息交换,并且给UE分配一个专用的信令连接,这个过程发生在UE能给BGAN核心网发送信令信息之前。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UERNCMSC/VLR位置更新请求(IMSI附着)鉴权请求鉴权响应安全模式命令安全模式完成Common ID(IMSI)TMSI再分配完成位置更新接受(新TMSI)信令连接释放Iu释放命令Iu释放完成位置更新请求(IMSI附着)鉴权请求鉴权响应安全模式命令安全模式完成位置更新接受(新TMSI)TMSI再分配完成
18、UERNCSGSN附着申请(GPRS附着)鉴权请求鉴权响应安全模式命令安全模式完成Common ID(IMSI)附着完成附着接受(新P-TMSI)信令连接释放Iu释放命令Iu释放完成附着申请(GPRSI附着)鉴权请求鉴权响应安全模式命令安全模式完成附着接受(新P-TMSI)附着完成IMSI附着流程图GPRS(或混合)附着流程BGAN通信信令流程-附着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UERNCMSC/VLR服务请求(终端主叫业务)鉴权响应安全模式命令安全模式完成鉴权请求呼叫建立请求呼叫接续无线信道建立建立完成确认被叫用户回铃音被叫用户摘机链接确认信息服务请求(终端主叫业务)鉴权请求鉴权响应安全模式命令安全
19、模式完成Common ID(IMSI)呼叫建立请求呼叫接续RAB分配申请RAB分配响应被叫用户回铃音被叫用户摘机链接确认信息BGAN通信信令流程-主叫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UERNCMSC/VLR寻呼寻呼公共信息:注册申请公共信息:注册确认注册完成(专用信道)用户位置申请(公共密钥)用户位置信息应答注册模式更新寻呼应答寻呼应答鉴权请求鉴权请求鉴权响应鉴权响应安全模式命令安全模式完成安全模式命令安全模式完成Common ID(IMSI)呼叫建立申请呼叫建立申请呼叫确认呼叫确认无线信道建立建立完成确认RAB分配申请RAB分配响应回铃音回铃音建立连接建立连接连接应答连接应答BGAN通信信令流程-被叫
20、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海事卫星 通信系统INMARSAT 铱星系统 Iridium 全球星系统 Globalstar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介绍LEOGEOMEO铱星(Iridium)移动卫星通信系统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Iridium系统是由美国Motorola公司提出的一种低轨道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其目标是向携带有手持式移动电话的铱用户提供全球个人通信能力。与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相比,铱星系统轨道低,传播损耗小,时延小,通信质量大大提高铱星系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星际链路和极地轨道,最大的优势是达到真正的全球覆盖。基本上能做到用手机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可以用任何方式与任何人进行通信。123铱
21、星(Iridium)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系统组成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铱星系统由:空间段 系统控制段(SCS)关口站(GW)用户终端四部分组成。铱星系统空间段是由铱星系统空间段是由6666颗卫星构成的低轨移动通信卫星星座,颗卫星构成的低轨移动通信卫星星座,“第二代铱星第二代铱星”铱铱星系统除了星系统除了6666颗工作星,还包括颗工作星,还包括6 6颗在轨备份星和颗在轨备份星和9 9颗地面备份星。颗地面备份星。6666颗在轨卫星颗在轨卫星分布在分布在6 6个个极地圆轨道极地圆轨道上,每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1111颗卫星,轨道高度颗卫星,轨道高度780km780km,倾角倾角86.486.4o o,
22、每个轨道周期大约每个轨道周期大约101min101min,设计寿命,设计寿命1515年。年。星上携带星上携带再生型处理转发器再生型处理转发器,配备一副,配备一副L L频段相控阵列天线,可产生频段相控阵列天线,可产生4848个点波束组个点波束组成直径大约为成直径大约为4700km4700km的小区。同时,使用的小区。同时,使用KaKa频段频段用于星地用于星地馈电链路馈电链路。具有具有KaKa频段星间链路频段星间链路,使得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多条路径与系统中的信关站进行通,使得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多条路径与系统中的信关站进行通信,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和抗摧毁能力。每颗卫星包括信,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和
23、抗摧毁能力。每颗卫星包括2 2条同轨道面星间链条同轨道面星间链路路和和2 2条异轨道面星间链路条异轨道面星间链路。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上处理:星际链路接收机解调/译码发射机再编码/调制接收机解调/译码发射机再编码/调制接收机解调/译码发射机再编码/调制接收机解调/译码发射机再编码/调制信息存储信息交换信息复用路由选择信令处理网络控制轨道1轨道2轨道3铱星(Iridium)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系统组成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铱星系统由:空间段 系统控制段(SCS)关口站(GW)用户终端四部分组成。SCS是系统的控制管理中心,负责控制卫星星座运行,并提并提供频率计划和路由信息。关口站是铱系统与外部通
24、信之间的接口,用于互连铱系统和PSTN,PLMN等,主要功能包括用户识别、呼叫建立、切换处理、路由选择、计费处理等ETETETETCMSCVLR HLR EIRMOCGMS至铱星商务支持系统至PSDN/ISDN铱星(Iridium)移动卫星通信系统通信体制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用用户链路路馈电链路路星星际链路路业务频率16161626.5MHz上行:29.129.3GHz下行:19.419.6GHz23.1823.38GHz极化方式右旋圆极化右旋圆极化垂直极化多址方式FDMA/TDMA/SDMA/TDDTDM/FDMATDM/FDMA调制方式QPSK、BPSKQPSKQPSK编码方式卷积码,比
25、率=3/4卷积码,比率=1/2卷积码,比率=1/2数据速率50kbps6.25Mbps25Mbps工作带宽31.5kHz4.375MHz17.5MHz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铱星(Iridium)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协议栈采用和GSM相似的协议体系,可以划分为三层。第三层:网络层。负责发送消息、连接管理、移动性管理、无线资源管理。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对第三层消息的打包、成帧、复用、差错控制编码、流控制、传输协议等。第一层:物理层。比特流的传送。空中接口A接口CM CM MMMMRRRRSCCPLAPDmTDMAFDMATDMAFDMALAPDmMTPMTPSCCPBSSMAPBSSMAP第一层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星通信概述 卫星通信 概述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