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2 2 节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通过激素的调节1了解激素调节的发现过程和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2掌握血糖平衡调节及过程。(重点)3掌握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难点)激 素 调 节 的 发 现1促胰液素的发现(1)斯他林和贝利斯提出的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2)实验验证过程:2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连线内分泌腺激素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 甲状腺 胰岛 胸腺 性腺a.肾上腺素 b.甲状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
2、素释放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 e.性激素 f.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g.胸腺激素 i.抗利尿激素【提示】 c、i d a b f g e合作探讨探讨 :在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中,应如何排除稀盐酸和小肠黏膜本身的成分对实验1结果的干扰?提示:可增设两组对照实验,设计如下:稀盐酸同一条狗的静脉 注入2小肠黏膜提取液同一条狗的静脉研磨注入两组实验结果应均为胰腺不分泌胰液。探讨 :补充激素时,为什么有的可以口服,有的只能注射?(举例说明)2提示:多肽类、蛋白质类激素(垂体、下丘脑、胰岛细胞分泌的)容易被胃、肠道内的消化酶分解而破坏,一般采用注射法补充,不宜口服。固醇类(性激素)和氨基酸衍生物(
3、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属于小分子的物质,口服后可以被吸收。思维升华人体内主要激素的种类及功能内分泌腺激素名称功能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垂体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骼的生长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肾上腺素升高血糖;加快代谢,增加产热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胰岛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性腺雌性激素雄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1下列有关促
4、胰液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B促胰液素能够强烈促进食物的消化C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D促胰液素的分泌不需要导管【解析】 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答案】 B2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 A、B、C 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A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 使呼吸、心率加快,3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 A、B、C 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解析】 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
5、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过多可使血糖浓度过低,甚至引起大鼠昏迷;生长激素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软骨生长,从而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重要影响,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答案】 C3我国有位著名的童星,在 1415 岁期间,身体的形态、机能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变化,不再适合出演儿童剧了。他发生这些变化主要与下列哪些激素有关 (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性激素 胸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生长激素ABC D【解析】 青春期是人生长发育较快的时期,还出现第二性征。生长发育这一生理效应是由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性
6、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所以青春期后,身体形态、机能等方面的显著变化主要与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有关。【答案】 C血 糖 平 衡 的 调 节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与血糖调节的两类重要激素项目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细胞胰岛 B 细胞胰岛 A 细胞作用途径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作用效果使血糖水平降低使血糖水平升高43.反馈调节(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2)意义: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合作探讨探讨
7、:若机体处于饭后半小时,机体是如何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的呢?而某同学未吃1早饭,刚开始饥饿难耐,在未进食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饥饿感降低了,请分析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提示:饭后 0.5 h,血糖浓度将会升高,此时胰岛 B 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一方面促使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另一方面促使血糖合成糖原和转化成脂肪或某些氨基酸等,从而使血糖恢复正常水平。饥饿感与血糖含量有关,未吃早饭,血糖含量降低,感到饥饿,但是随着肝糖原转化成葡萄糖,血糖含量上升,饥饿感降低。探讨 :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请分析糖尿病患者的尿中含糖、多食和2体重减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提示:尿中含糖原因是胰
8、岛素缺乏葡萄糖氧化分解和转化障碍血糖含量升高尿中含糖;多食的原因胰岛素缺乏葡萄糖氧化分解障碍,供能不足,有饥饿感。体重减轻的原因葡萄糖氧化分解障碍,脂肪参与氧化分解供能。思维升华1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1)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血糖浓度高浓度,即 a 途径;神经调节下丘脑有关神经,即 b 途径;胰高血糖素,即 c 途径。(2)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血糖浓度低浓度,即 f 途径;神经调节下丘脑有关神经,即 e 途径;胰岛素,即 d 途径。52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器官及其作用(1)下丘脑: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2)胰腺: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升
9、高血糖浓度。(3)肝脏:进行肝糖原与葡萄糖的相互转化,进行葡萄糖和非糖物质的转化等。(4)骨骼肌:将葡萄糖转化为肌糖原,暂时储存。4关于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和利用葡萄糖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将葡萄糖转化成各种氨基酸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为血糖胰高血糖素能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A BCD【解析】 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同时促进葡萄糖在细胞中的代谢,如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原、促进葡萄糖转化成脂肪和非必需氨基酸等,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血糖、非糖物质转化成血糖等,而肌
10、糖原不能分解为血糖。【答案】 C5下图是人体血糖调节示意图,a、b 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导学号:67330008】(1)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通过过程,胰岛中的_分泌的 _增多,从而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当血糖升高时,通过过程,胰岛分泌的激素 _增加,这种激素在降低血糖的过程中具体作用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加快_;二是抑制_。(2)a 激素和 b 激素的作用结果反过来都会影响各自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3)糖尿病分为 型糖尿病、 型糖尿病、其他特异性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型糖尿病人 a 激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请据上图激素作用的机6制分
11、析 型糖尿病人最可能的病因是_。【解析】 (1)血糖降低直接刺激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血糖浓度升高直接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一方面通过过程加快血糖的转化和利用,另一方面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2)血糖平衡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3)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根据图解表示的激素作用的机制分析最可能的病因是细胞膜上识别胰岛素的受体蛋白发生了异常。【答案】 (1)胰岛 A 细胞 b 胰高血糖素 a 胰岛素 血糖的转化与利用 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和肝糖原的分解(2)反馈调节
12、(3)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不正常(a 激素不能与受体结合或控制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甲状腺激素作用: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靶细胞:几乎体内所有的细胞。(2)调节过程物质: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结构:甲下丘脑;乙垂体;丙甲状腺。作用:.抑制,.促进。调节类型:由 、 可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既有分级调节,又有反馈调节。2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用后激素被灭活。7合作探讨探讨 :已知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请结合促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和甲状腺
13、激素分1泌的调节过程,分析缺碘导致成年人患“大脖子病”的原因。提示:缺碘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促进甲状腺增生“大脖子病” 。探讨 :请分析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的靶器官有哪些?2提示:下丘脑、垂体。探讨 :激素分子既然是高效能物质,机体为何还需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呢?3提示:激素虽然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但由于激素分子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故机体只有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方可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思维升华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1)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2)垂体通
14、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实现对甲状腺的调节。2反馈调节(1)概念理解:当一种激素分泌后,作用于靶细胞而引起特异的生理效应,与此同时,血液内该激素的浓度变化又反馈控制着这种激素的分泌。(2)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激素的活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6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为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67330009】A含量甚微的经过分级调节作用,可明显增加的分泌B激素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C血液中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D几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促进其细胞代谢【解析】 血液中的浓度过低时,促
15、进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8【答案】 C7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 0.01%的肾上腺素 0.2 mL 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_,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_,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_(填“催化” “供能”或“传递信息”)。(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_调节。乙酰胆碱属于_(填“酶” “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
16、胞膜上的_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答出一个特点即可)。【解析】 (1)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是肾上腺素的靶器官,激素发挥作用后都被灭活。肾上腺素作为信息分子,可以传递信息。肾上腺素没有酶的催化作用或能源物质的供能作用。(2)据题意可知,刺激神经末梢,使其释放神经递质使心脏的活动和血压改变,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乙酰胆碱属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传递时发挥作用的信号分子,即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其他信号分子一样,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3)根据以上两题及相关知识可知,激素和神经递质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
17、如发挥作用后都会失活,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等。【答案】 (1)靶器官 灭活 传递信息 (2)神经 神经递质 受体 (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沃泰默实验中有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解析】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循环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在该激素发现过程中,沃
18、泰默实验分三组,其中一组为实验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所以将神经剔除。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9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答案】 A2消渴症有如下特征:“多饮而渴不止,多食而饥不止,多溲而豪浊不止” 。该病的发生与下列什么腺体异常有关( )A甲状腺 B胰岛C胸腺D肾上腺【解析】 从所列举的症状来看,应为糖尿病症状,而糖尿病是因为胰岛 B 细胞受损所致。【答案】 B3下列与血糖调节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血糖调节的机制是反馈调节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 C肾上腺素参与血糖调节D肌糖原可直接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生物 第二 通过 激素 调节 新人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