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组装焊接通用工艺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ppt
《换热器组装焊接通用工艺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热器组装焊接通用工艺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ppt(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换热器组装焊接通用工艺换热器组装焊接通用工艺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总则:为保证换热器组装及管头焊接质量,特制定以下工艺要求及总则:为保证换热器组装及管头焊接质量,特制定以下工艺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1、管板的钻孔1.1 1.1 管板在工作台的装配、钻头的使用和加工工艺必须按钻床的管板在工作台的装配、钻头的使用和加工工艺必须按钻床的 操操作程序进行。作程序进行。1.2 1.2 管孔的孔径尺寸及公差、粗糙度要求和坡口尺寸必须严格管孔的孔径尺寸及公差、粗糙度要求和坡口尺寸必须严格 按图纸要求进行加工,不得超差或偏心。按图纸要求进行加工,不得超差或偏心。1.3 1.3 要求胀
2、接连接板的管板,不得有贯通的纵向或螺旋状划痕等缺要求胀接连接板的管板,不得有贯通的纵向或螺旋状划痕等缺陷陷1.4 1.4 管板孔应倒角去毛刺,表面应清理干净,无铁屑。管板孔应倒角去毛刺,表面应清理干净,无铁屑。1.5 1.5 管板加工完成后,操作者用芯棒自行检查,芯棒应有两种规格管板加工完成后,操作者用芯棒自行检查,芯棒应有两种规格尺寸,一种是换热管外径中最大正偏差尺寸芯棒,自检时可以通尺寸,一种是换热管外径中最大正偏差尺寸芯棒,自检时可以通过管板换热管孔;另一种是管板图纸上换热管孔尺寸正偏差的芯过管板换热管孔;另一种是管板图纸上换热管孔尺寸正偏差的芯棒,自检时它不能通过管板换热管孔。要求芯棒
3、精度要高,应是棒,自检时它不能通过管板换热管孔。要求芯棒精度要高,应是磨削加工的。磨削加工的。2 筒体加工2.1 2.1 筒体开孔前应仔细对照有关工艺和图纸,待检验各项尺寸合格无筒体开孔前应仔细对照有关工艺和图纸,待检验各项尺寸合格无误后再进行开孔,开孔后应按图纸和工艺要求,砂轮打磨坡口成误后再进行开孔,开孔后应按图纸和工艺要求,砂轮打磨坡口成型。型。2.2 2.2 筒体接管组对后,应首先在筒体内部对筒体接管进行封底焊,对筒体接管组对后,应首先在筒体内部对筒体接管进行封底焊,对于必须在管束组装后进行焊接的接管,应采取措施对管束进行保于必须在管束组装后进行焊接的接管,应采取措施对管束进行保护以防
4、焊接时铁水流入将管子烫伤。护以防焊接时铁水流入将管子烫伤。3 换热管组装3.13.1组装前准备组装前准备3.1.1 3.1.1 组装前应认真核对和检查各部件,测量筒体总长、管板厚度、组装前应认真核对和检查各部件,测量筒体总长、管板厚度、换热管长度等,确保要装配的部件符合工艺和图纸要求,并保证换热管长度等,确保要装配的部件符合工艺和图纸要求,并保证换热管单端伸出管板长度或缩进长度符合工艺文件或图纸要求换热管单端伸出管板长度或缩进长度符合工艺文件或图纸要求(除特殊要求外,换热管单端伸出管板长度一般规定为(除特殊要求外,换热管单端伸出管板长度一般规定为20.5mm20.5mm)。装配的顺利进行。)。
5、装配的顺利进行。3.1.2 3.1.2 认真检查和清扫筒体内部,不应留焊疤、飞溅物、浮锈及其他认真检查和清扫筒体内部,不应留焊疤、飞溅物、浮锈及其他等杂物。等杂物。3.1.3 3.1.3 管板和折流板表面及管孔用温肥皂水或其它溶剂彻底清洗干净,管板和折流板表面及管孔用温肥皂水或其它溶剂彻底清洗干净,去除整个工件上的油水等脏物,用清水冲洗后立即烘干以防生锈。去除整个工件上的油水等脏物,用清水冲洗后立即烘干以防生锈。3.1.4 3.1.4 管板在组装前应认真清理管板面和管板孔,去除落灰和其它污管板在组装前应认真清理管板面和管板孔,去除落灰和其它污物。管板表面必须用千叶轮抛光去除干净氧化层,管孔应重
6、新检物。管板表面必须用千叶轮抛光去除干净氧化层,管孔应重新检查,若有锈污的,应用金属磨头或水砂纸打磨去除。查,若有锈污的,应用金属磨头或水砂纸打磨去除。3.1.5 3.1.5 换热管在组装前必须用水砂纸、尼龙板刷或其它方式打磨去除换热管在组装前必须用水砂纸、尼龙板刷或其它方式打磨去除两端管口内外表面两端管口内外表面25mm25mm区域的氧化层等污物,清理好的换热管区域的氧化层等污物,清理好的换热管不能随地放置或人为踩踏,并及时组装。不能随地放置或人为踩踏,并及时组装。3.1.6 3.1.6 管板密封面应予以保护,不得应划伤、飞溅等造成密封面损坏。管板密封面应予以保护,不得应划伤、飞溅等造成密封
7、面损坏。3.2 3.2 组装及焊接组装及焊接3.2.1 3.2.1 管板与筒体组对,应分清上、下管板,对照管板与筒体方位进管板与筒体组对,应分清上、下管板,对照管板与筒体方位进行第一块管板组装。行第一块管板组装。3.2.2 3.2.2 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时,连接部位的换热管和管板孔表面应清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时,连接部位的换热管和管板孔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应留有影响胀接或焊接质量的毛刺、铁屑、锈斑、油理干净,不应留有影响胀接或焊接质量的毛刺、铁屑、锈斑、油污等。污等。3.2.3 3.2.3 换热管组装禁止强力组装,禁止用木锤和铁锤直接敲打换热管头,换热管组装禁止强力组装,禁止用木锤和铁锤直接敲打换
8、热管头,组配人员所戴手套等防护用品必须干净。组配人员所戴手套等防护用品必须干净。3.2.4 3.2.4 管板和折流板组装焊接完毕后,应测量两管板间换热管长度距离,管板和折流板组装焊接完毕后,应测量两管板间换热管长度距离,为每根换热管准确定长。对于直径为每根换热管准确定长。对于直径2000mm2000mm以上管板设备要求分区域以上管板设备要求分区域测量定换热管长。换热管在组装前必须用机械方法去除多余长度。测量定换热管长。换热管在组装前必须用机械方法去除多余长度。3.2.5 3.2.5 筒体管束组装结束后,管板筒体组合焊缝施焊前应采取措施防止变筒体管束组装结束后,管板筒体组合焊缝施焊前应采取措施防
9、止变形,主要有以下两方面措施:形,主要有以下两方面措施:a a)采用拉杆刚性固定法采用拉杆刚性固定法 拉杆数量应视筒体尺寸而定,拉杆的直径不小于换热管直径的三分之拉杆数量应视筒体尺寸而定,拉杆的直径不小于换热管直径的三分之二,例如换热管直径为二,例如换热管直径为25mm25mm,拉杆直径即为,拉杆直径即为16mm16mm。拉杆应在管。拉杆应在管板面上均布,拉杆数量如下:板面上均布,拉杆数量如下:筒体直径(筒体直径(mm)mm)拉杆数量(根)拉杆数量(根)20002000以上热交换器以上热交换器 拉杆数不少于拉杆数不少于1313根根1000-20001000-2000热交换器热交换器 拉杆数不少
10、于拉杆数不少于1010根根10001000以下热交换器以下热交换器 拉杆数不少于拉杆数不少于6 6根根拉杆应把紧以控制变形量。拉杆应把紧以控制变形量。b)b)采用多层多道焊,减少焊接单层热输入,减少变形量。采用多层多道焊,减少焊接单层热输入,减少变形量。4 焊接4.1 4.1 管板与筒体组合焊缝焊接管板与筒体组合焊缝焊接4.1.1 4.1.1 在施焊筒体管板组合接头打底焊时,应以防止铁水流入筒体在施焊筒体管板组合接头打底焊时,应以防止铁水流入筒体为原则。实施有效施焊措施:打底应选用电弧穿透力弱的焊为原则。实施有效施焊措施:打底应选用电弧穿透力弱的焊接方法和操作方式:接方法和操作方式:a)a)管
11、板筒体组对无间隙的情况下,应采用管板筒体组对无间隙的情况下,应采用3.2焊条手工电弧焊焊条手工电弧焊进行打底焊接,焊接电流不超过进行打底焊接,焊接电流不超过120A120A。b)b)管板筒体组对有间隙(大于管板筒体组对有间隙(大于1mm1mm)情况下应采用在组对前,)情况下应采用在组对前,在筒体内部垫板后采用手工电弧焊或采用氩弧焊打底,以防在筒体内部垫板后采用手工电弧焊或采用氩弧焊打底,以防铁水流入伤及换热管,打底电流不超过铁水流入伤及换热管,打底电流不超过120A120A。c)c)对于间隙在对于间隙在1mm1mm以内的管板,筒体接头可采用手工电弧焊立以内的管板,筒体接头可采用手工电弧焊立焊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换热器 组装 焊接 通用 工艺 要求 质量保证 措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