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ppt
《中国文学批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批评.ppt(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绪绪 论论先秦-文学理论萌芽时期 尚书尧典提出“诗言志”的著名命题。诗经中有些作品谈到作诗目的、动机及诗歌功用等。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 两汉时期-文学理论发展期人物:董仲舒、司马迁、扬雄、王充、王逸、郑玄 作品:淮南子、乐记、毛诗序、论衡诗谱序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完全成熟期曹丕、陆机、挚虞、刘勰、钟嵘;典论.论文、文赋文章流别论、文心雕龙、诗品 唐代-诗论和文论分流,以诗论为主白居易、皎然、司空图等 宋代-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大量的诗话张戒岁寒堂诗话、严羽沧浪诗话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等。明代-小说戏曲理论发展起来 李贽、冯梦、徐渭、汤显祖、吕天成、王骥德等人;曲藻、曲品、曲律
2、 清代-全面兴盛期 王夫之、叶燮、袁枚、王士禛、沈德潜、翁方刚、刘熙载、王国维、桐城派、金圣叹、张竹坡、毛宗岗、脂砚斋、李渔等。古代文论的主要特征:其一,理论资料丰富浩繁,而存在形态零散碎乱。其二,概念的模糊性、多义性。如味、气、神、风、骨、悟、韵味、本色、兴趣等。其三,直观性、经验性。其四,诗化的表述语言方式。如刘勰论神思的特点,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吟咏之间,吐纳玉珠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再如姚鼐论阳刚风格之美云:“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鏐铁”其五,重表现。中国以诗为主的文学,
3、导致了古代文论以诗论为主。这就形成了古代文论的重表现特征。影响古代文学理论生成发展的基本因素。一、中国古代文学。二、古代思想文化。影响古代文论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先秦文学思想 先秦是古代文论的萌芽期。一是诗三百一是楚辞先秦人的文论一是对诗三百的评论,二是诸子关于哲学、人生、政治、社会等问题的论述涉及到文艺问题。先秦文论主要是儒、道两家的文艺思想。“诗言志”的提出帝帝曰曰:“夔夔!命命汝汝典典乐乐,教教胄胄子子,直直而而温温,宽宽而而栗栗,刚刚而而无无虐虐,简简而而无无傲傲。诗诗言言志志,歌歌永永言言,声声依依永永,律律和和声声。八八音音克克谐谐,无无相相夺夺伦伦,神神人人
4、以以和和。”夔夔曰曰:“於於!予予击击石石拊拊石石,百百兽兽率率舞舞。”-尚书尚书尧典尧典“诗言志”的提出“诗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赋诗言志“诗言志”的提出歌永言:歌永言:歌是延长诗的语言。歌是延长诗的语言。声依永:声依永:声音的高低又和长言相配合。声:指五声音的高低又和长言相配合。声:指五声:宫、商、角、徵、羽。声:宫、商、角、徵、羽。律和声:律和声:谓律吕用来调和歌声。律吕,六律六吕。谓律吕用来调和歌声。律吕,六律六吕。六律指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律指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一个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十二律吕实为一个(一个八度分成
5、十二个半音。十二律吕实为一个八度中的十二个音阶。)八度中的十二个音阶。)八音克谐:八音克谐:周礼周礼春官春官大师大师:八音,金、: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石、土、革、丝、木、匏、竹。“诗言志”的提出“志”政治上的理想抱负。“诗言志”诗歌所表现的与政教相联系的人生态度与理想抱负。“诗言志”的提出“诗以道志。”庄子天下篇“诗,言是其志也。”荀子“屈心而抑志”,“抑志而弭节”离骚“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怀沙“诗言志诗言志”的历史嬗变1,先秦两汉。先秦两汉。2,魏晋六朝魏晋六朝。3,唐唐。4,宋明。宋明。5,晚明。晚明。1,先秦两汉,先秦两汉“志”:“心之所之”,志向、抱负。毛诗序:诗
6、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2,魏晋六朝“志”:气、情、才、性,突出情感。“人的觉醒”“文的自觉”陆机文赋:“诗缘情而旑靡”钟嵘诗品:“吟咏情性”刘勰文心雕龙:“情者,文之经”3,唐情、志渐趋合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期经济:庄园经济均田制政治:察举、征辟
7、九品中正科举军事:开疆拓土文化:多元整合(多民族/多传统)孔颖达左传昭公25年正义:“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白居易白氏长庆集策林:“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4,宋明宋明志:“义理”。理学、心学勃兴(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存天理,灭人欲。朱熹:“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5,晚明志:情、欲社会转型,资本主义因素萌芽,市民阶层兴起,而官学化的程朱理学已经陷入教条和僵化,憧憬个性解放、肯定世俗生活的市民文化得到迅速发展。萌芽标志:江南纺织业。“比户皆工织作,
8、转贸四方”(嘉靖吴邑志)。经济思想:赵南星“士农工商,生人之本业”;黄宗羲“工商皆本”政治思想:黄宗羲“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道德伦理思想:理学王阳明心学王学左派(泰州学派)李贽(1)王阳明心学”传习录:“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我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2)泰州学派(王艮、何心隐):“吾心须是自心作得主宰,凡事只依本心而行,便是大丈夫。”/“平时只是率性而行,纯任自然,便谓之道。”(黄宗羲明儒学案泰州学案(3)李贽:“夫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孔子(前551前479),名丘,
9、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曲阜人。三岁丧父,家境贫寒。论语子罕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五十多岁时,事鲁国司寇,曾周游列国。他创立私学,有弟子三千。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一位重要的古代文论家。他的文艺思想是其政治伦理哲学中的一部分,他的政治伦理哲学以“仁”为核心,在政治上又提倡“礼”,“仁”与“礼”互为表理,“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体现。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文艺只是实现其礼制的思想与宣传其仁学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为其政治伦理思想服务的。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时代变革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思想美学思想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文学思想“诗教”诗是孔子传授
10、仁礼思想的常用话题,也是他的弟子用以理解孔子思想的工具。功利的文学观功利的文学观文学的工具性文学的工具性儒家诗学的核心儒家诗学的核心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文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子曰: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论语泰伯篇第八泰伯篇第八).文艺与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子曰:子曰:“诵诵诗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论语子路子路)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文学批评的标准子曰:子曰:诗三百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邪。(为政为政).论文学的社会作用论文学的
11、社会作用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阳货)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何晏集解引孔安国语“引譬连类”;朱熹集注云:“感发志意”。孔说未指明是属于创作还是属于鉴赏中的“引譬连类”,朱注说是感发志意,似是指鉴赏,与孔子本意相合。论语中的“兴”,实际上指的就是读者在鉴赏过程中的兴发作用。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这从下面两段话可以看出: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
12、谓欤?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观就是观察,指通过诗来观察认识社会;有时也指通过诗考见一个人的道德品性。何晏集解引郑玄注“观风俗之盛衰。”;朱注“考见得失”。指的都是对社会风俗及政治运作得失的考察,这是对的。但不全面,观有时也指对一个人的道德品性的观察。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群乃交流思想,促进感情之谓。何晏集解引孔安国语“群居相切磋。”朱熹集注谓“和而不流”,相比较,何晏的说法更合理一些。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怨是指对社会政治的怨刺和作者的牢
13、骚不平,过去人们所说怨,主要指怨刺上政,这当然没错,但怨的范围应该还要再广泛一些,既包括了政治,也包括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不公而产生的怨。何晏集解引孔安国语“怨刺上政”;朱注“怨而不怒”。两种说法,孔说过窄,朱说偏了方向。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孔子对“怨”的肯定,也是和他提倡的“仁”相联系的。他允许百姓对“不仁”的现象直接通过诗歌来加以揭发,这正是孔子思想中的民主和进步因素的集中表现。也是孔子对古代“献诗讽谏”传统的理论上的概括与总结,并成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的重要传统。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学 批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