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王浩平).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王浩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王浩平).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金塔县职教中心 王浩平主讲内容一、病虫害的预防措施二、病虫害田间诊断三、病虫害化学防治措施一、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的预防措施(一)农业措施(二)生物防治(三)物理防治和人工防治(四)化学防治(一)农业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在作物种植上首先要选择用抗耐病虫的优质良种,尽量避免单一品种长期连片种植。(一)农业措施2、种子处理:病虫草害常常潜伏或混杂在作物种子或种苗上,故在播种或定植前要进行种子或种苗处理,可预防和控制病虫草害的传播。可采取种子精选、播前晒种、温烫浸种、药剂浸种、种子包衣等方法来达到防病效果。(一)农业措施3、深翻土地、轮作倒茬:土壤是作物
2、的根系环境,也是多种病虫草越冬的场所,在正常情况下,土壤中的病菌和大量有益微生物保持一定的平衡。如果种植作物品种单一,轮作倒茬困难,连作不可避免。由于作物根系的分泌物质和病根的残留,使土壤微生物逐渐失去平衡,病虫草害数量不断增加,诱使多种病虫草害发生。所以要对土壤进行深翻晒田,这样可减少土壤中越冬的病虫草害对作物的侵染。轮作倒茬不仅有利于作物生长,也可有效减少土壤中病虫草害的积累。(一)农业措施 4 4、均衡施肥、推广配方施肥:、均衡施肥、推广配方施肥:注重肥料的合理搭配,增施有注重肥料的合理搭配,增施有机肥、绿肥、有机菌肥和其它机肥、绿肥、有机菌肥和其它微生物肥,不偏施、重施氮肥,微生物肥,
3、不偏施、重施氮肥,氮、磷、钾比例要适当。及时氮、磷、钾比例要适当。及时补施有机钾、硼、锌、钙等微补施有机钾、硼、锌、钙等微肥,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保肥,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保证作物营养全面均衡,促进作证作物营养全面均衡,促进作物的健壮生长,提高自身抗病、物的健壮生长,提高自身抗病、抗逆能力。抗逆能力。(二)生物防治 1、保护当地天敌:保护利用当地自然天敌,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天敌,农作物害虫也不例外。保护好当地的天敌种类和数量,建立稳定的天敌群落,莫把天敌当作害虫来防治。(二)生物防治 2、引进外地天敌种类,进行繁殖与释放:对于当地没有或者数量较少的,而对某一目标害虫作用较专一的天
4、敌,可以从外地或外国引进,进行人工饲养后,释放到田 间。(三)物理防治和人工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作物害虫对温度、光谱、颜色、声音等因子的牧民反应和忍耐能力,杀死或驱赶有害生物。目前农业生产上常用的有。1、黑光灯诱杀。很多夜晚活动的害虫具有趋光性,尤其对黑光灯趋性最强。每 50亩(667米2)安装一只20瓦黑光灯,即灯与灯相隔200米,可以诱杀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红腹灯蛾、棉铃虫、马铃薯块茎蛾、黄条跳狎、金龟子、蝼蛄、叶蝉多种主要害虫。(三)物理防治和人工防治 2、利用颜色诱集或驱避。应用银色反光板覆盖番茄、青椒等蔬菜,忌避有翅蚜虫效果达867911,并很大程度减轻病毒病。保护地蔬菜应用黄板
5、诱杀白粉虱,在温室大棚内,每14米2挂一块(017米08米)涂抹上松油或机油的黄板悬挂在有阳光直射且不妨碍生产活动的边角处,约1015天清除沾满白粉虱的油层,再重新涂一层松油或机油,一般10天可诱杀白粉虱成虫1万多头,可基本免除农药防治。黄板诱杀(三)物理防治和人工防治3、其它诱杀方法。如高压汞灯或性诱剂诱杀;应用防虫网避虫;有些植物对害虫取食、产卵有招引作用,根据这些趋性可进行植物诱杀。如棉铃虫、烟青虫成虫喜欢在杨树枝中栖息、产卵,可采杨树枝扎成小把插入田间,早晨可在小把上套袋收集害虫杀死。蝼蛄嗜好马粪,小地老虎、种蝇等成虫喜欢糖醋酒溶液,均可用这些物质作诱饵混以农药进行诱杀。(三)物理防治
6、和人工防治4、人工防治 有些蔬菜害虫暴露明显,虫口集中,有的虽然虫口隐蔽但为害状明显,这都给人工防治带来方便。结合其它菜田管理,随时发现,随时消灭,也可根据害虫发生时间和为害状,有目的地寻找予以歼灭。(四)化学防治 采用化学方法防治病虫害仅是综合防治中的措施之一,决不是首选措施。在作物生产中应用化学方法防治病虫害的技术原则是:注意保护利用害虫天敌,发挥各种自然控制因子的作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进行综合防治。只有当抗病品种、各种自然控制因子和科学栽培措施均不起作用,使病虫害达到或超过了防治指标时才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在确定有必要使用化学防治措施后,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不含重金属的有机化学农药,并
7、要限定农药品种和用药量,且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作物收获前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每次喷药时,必须根据病虫害实际情况并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确定有效的使用浓度和剂量,切不可盲目追求防治效果而加大用药浓度和剂量。严禁使用国家已公布禁用的农药品种,确保蔬菜产品质量。二、病虫害田间诊断(一)病害1、真菌病害2、细菌病害3、病毒病害(二)虫害(三)生理性病害二、病虫害田间诊断病症诊断是决定何种防治措施的前提,病虫害的种类不同,采取的对策就不相同。所选用的农药也就不同,特别对病虫害药剂的选择,首先要分清是何种情况的病害症状,弄清了病症种类才能“对症下药”。(一)病害由病原寄生物侵染引起的
8、植物不正常,生长和发育受到干扰所表现的病态,常有发病中心,由点到面扩散发展。(也叫侵染性病害或病理性病害)1、真菌病害:作物遭到病菌寄生侵染,植株感病部位生有霉状物、菌丝体并产生病斑,侵染部位在潮湿的条件下都有菌丝和孢子产生,产生出白色棉絮状物、丝状物,不同颜色的粉状物,雾状物或颗粒状物。我县常见的种类有:霜霉病、白粉病、疫病、炭疽病、灰霉病、瓜类蔓枯病、瓜类枯萎病煤霉病等。(一)病害2、细菌病害:作物感病后组织解体腐烂、溢出菌脓有臭味。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病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如软腐病、溃疡病和青枯病等。侵害植物的细菌都是杆状菌,大多数具有一至数根鞭毛,可通过自然孔口(气孔、皮孔、水孔等)和伤口
9、侵入,借流水、雨水和昆虫等传播,在病残体、种子和土壤中过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一)病害3、病毒病:作物感病后引起畸形、丛簇、矮化、花叶、皱缩等,并有传染扩散现象。植物病毒病在多数情况下以系统浸染的方式浸害农作物,并使受害植株发生系统症状,产生矮化、丛枝、畸形、溃疡等特殊症状。植物病毒病的主要症状类型有花叶、变色、条纹、枯斑或环斑、坏死、畸形。病毒病害的传播、浸染和致害过程与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的表现有很大的区别。病毒病多为系统性侵染,没有病征,易与非侵染性病害相混淆,往往需要通过一定方式的传染试验证实其传染性。(二)虫害有害昆虫如根结线虫、蚜虫、棉铃虫、斑潜蝇等刺吸、啃食、咀嚼作
10、物引起的植株非正常生长和伤害现象,无病原物,可见虫体的受害现象。(三)生理性病害作物受不良生长环境限制以及天气、种植习惯、管理不当等因素影响,使作物局部或整株或成片发生的异常生长现象,并不见虫体和病原物等情况。表现特征如下:一是突发性,即在一个较短的时间突然发生,病程较短;二是普遍性,几乎在整个保护地或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所有或绝大部分植株普遍发生;三是相似形,受害植株几乎表现出完全相似或基本相似的症状。由于是普遍用药,所以绝大多数植株几乎表现为同样的症状。(三)生理性病害1、药害:因过量施用农药或误施、飘移、残留等因素对蔬菜生长造成的生长异常、枯死、畸形现象。(1)杀菌剂药害:施用含有对蔬菜
11、花、果实有刺激作用成分的杀菌剂造成落花、落果以及过量药剂所产生植株及叶片异形现象。(2)杀虫剂药害:杀虫剂过量或多种杀虫剂混配喷施,蔬菜所产生的烧叶、白斑等现象。(三)生理性病害1、药害:(3)除草剂药害:除草剂超量使用造成土壤残留,下茬受害黄化、抑制生长等现象,以及喷除草剂飘移造成的近邻蔬菜受害畸形现象。(4)激素药害:因气温、浓度过高、过量或喷施不当,造成植株异形、畸形果、裂果、僵化叶等现象。(三)生理性病害2、肥害:主要是因偏施化肥,造成土壤盐渍化或缺素,造成的植株烧灼、枯萎、黄叶、化瓜等现象。(1)缺素症:施肥不足,脱肥或过量施入单一肥料造成某些元素固定,缺乏微量元素现象。(2)中毒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作物 病虫害 防治 技术 王浩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