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练习答案.ppt
《修辞练习答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辞练习答案.ppt(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夸张)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江南春春杜牧)(杜牧)(夸张夸张)解说:对这首诗,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解说:对这首诗,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升庵诗话中中批评说:批评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皆在其中矣。”
2、作者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象。诗中的作者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象。诗中的“千千里里”使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江南的广阔和春意盎然。这使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江南的广阔和春意盎然。这样写可以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诗歌更富表现力和感样写可以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诗歌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染力。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比喻、比喻、夸张夸张)4、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杜牧肯为君王卷土来?(杜牧题乌江题乌江)()(反问反问)解说:经过战争的的疲劳的壮士非常
3、的悲哀,中原一败之解说:经过战争的的疲劳的壮士非常的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即便江东的子弟现在还在,但是,谁能后大势难以挽回。即便江东的子弟现在还在,但是,谁能保证他们为了项羽而卷土重来?保证他们为了项羽而卷土重来?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登高)(对偶对偶)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玉楼春)()(拟人拟人)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杜甫春夜喜雨春夜喜雨)()(拟人拟人)8、一水护田
4、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阴先生壁二首(选一)(拟人拟人)9、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书博山道中壁(反复反复)1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君问归期未有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夜雨涨秋池。(反复反复)解说:解说:“巴山夜雨巴山夜雨”重复使用,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重复使用,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也含蓄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的寂寞相思之苦
5、。往复之妙,也含蓄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的寂寞相思之苦。1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虞美人美人)()(比喻、夸张、设问比喻、夸张、设问)1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贺铸青玉案青玉案)()(设问、比喻、夸张设问、比喻、夸张)解说:若要问我有多愁?就像那遍地迷濛的衰草那样多,解说:若要问我有多愁?就像那遍地迷濛的衰草那样多,像满天飘舞的柳絮那样乱,像黄梅时节的细雨连绵不绝。像满天飘舞的柳絮那样乱,像黄梅时节的细雨连绵不绝。用用“一川烟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6、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梅子黄时雨”三个比喻,三个比喻,即博喻,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即博喻,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13、“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互文)1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石灰吟)(双关双关)15、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梅尧臣陶者陶者)()(对比对比)解说: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解说: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
7、,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1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对比、借代对比、借代)17、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燕歌行)(对比、对偶对比、对偶)解说: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解说: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揭露深刻。18、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如梦令)()(借借代代)解说:诗中用解说:诗中用“绿绿”和和“红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
8、写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19、“终岁不闻丝竹声终岁不闻丝竹声”、“门前冷落鞍马稀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白居易琵琶行琵琶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曹操短歌行短歌行)(借代借代)解说:诗中分别以解说:诗中分别以“丝竹丝竹”代音乐代音乐,以,以“鞍马鞍马”代客人,以代客人,以“杜康杜康”代酒代酒2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竹枝词刘禹锡)刘禹锡)(双关双关)解说:解说:“晴晴”表面上是说晴雨的表面上是说晴雨的“晴晴”,暗中却又是在说情感,暗中却又是在说情感的情,一语相关。含
9、蓄而又成功的表达了女子希望而又疑虑、的情,一语相关。含蓄而又成功的表达了女子希望而又疑虑、欢喜而又担忧的微妙心理。其他如以欢喜而又担忧的微妙心理。其他如以“丝丝”(思)、(思)、“枝枝”(知)、(知)、“藕藕”(偶)、(偶)、“莲莲”(怜)谐音,都是此类。(怜)谐音,都是此类。21、“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林逋山园小梅山园小梅)()(拟人拟人)解说:白鹤将要飞下来时,先偷看梅花几眼;粉蝶如果知道梅解说:白鹤将要飞下来时,先偷看梅花几眼;粉蝶如果知道梅花这样美,该早就销魂了。花这样美,该早就销魂了。“先偷眼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极写白鹤爱梅之
10、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点。(2008年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年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分)木芙蓉(吕本中)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范成大)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更
11、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冒寒开花的自然属性,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冒寒开花的自然属性,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2006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三江小渡三江小渡杨万里杨万里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
12、管风波去又来。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注注】将:行,流过。将:行,流过。诗人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诗人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要分析。(6分)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全诗围绕全诗围绕“交情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比喻展开描写,诗人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修辞手法,(2分)将分)将“山溪渡山溪渡”比作比作“交情交情”、将、将“水上风波水上风波”比作比作“人生波折人生波折”,赋予,赋予“山溪渡山溪渡”、“风风波波”象征意义,(象征意义,(2分)从而形象地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分)从而形象地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13、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2分)分)试分析这首诗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试分析这首诗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新晴新晴刘颁刘颁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用拟人的手法。作者将用拟人的手法。作者将“南风南风”人格化,在雨人格化,在雨后初晴的天气里,自己的旧相识南风偷偷的推开门户,顽皮后初晴的天气里,自己的旧相识南风偷偷的推开门户,顽皮的翻着书,传达了作者对南风的翻着书,传达了作者对南风“恶作剧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的亲切喜爱之情。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表现了久雨初
14、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悯农(李绅)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陶者(梅尧臣)陶者(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问题:两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试分析。问题:两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试分析。答案:答案:二者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前者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二者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前者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15、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四海无闲田四海无闲田”反映农民拼命劳动,全国已没有荒废不耕反映农民拼命劳动,全国已没有荒废不耕种的土地了,农民种得广,收得多,这种现象与种的土地了,农民种得广,收得多,这种现象与“农夫犹农夫犹饿死饿死”的现实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封的现实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封建剥削制度的不满。建剥削制度的不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3小题:小题:题破山寺后禅院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16、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深幽寂静深幽寂静的环境,主要运用的环境,主要运用了了以动写静以动写静的手法。的手法。2、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感情。3、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如杭州西
17、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么哲理?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阅读宋朝杨万里阅读宋朝杨万里小池小池一诗后回答一诗后回答47小题:小题: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4、这首诗写了、这首诗写了泉眼泉眼、树阴、树阴、小荷、蜻蜓小荷、蜻蜓四种景物,并用四种景物,并用惜惜、爱、爱、露露、立立四个动词,把四种景物刻划得生动形象,四个动词,把四种景物刻划得生动形象,充分赞美了充分赞美了初夏时节荷花池塘初夏时节荷花池塘
18、的美丽景色。的美丽景色。5、一二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一二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运用拟人,使无意化为有情,把读者引入一个精致、温柔运用拟人,使无意化为有情,把读者引入一个精致、温柔的境界,饶有情趣的境界,饶有情趣6、“尖尖角尖尖角”三个字用得很新鲜,形象传神地绘出了三个字用得很新鲜,形象传神地绘出了含含苞待放的小荷蓓蕾苞待放的小荷蓓蕾的形态,增添了这幅图画的生机。的形态,增添了这幅图画的生机。7、“小荷小荷”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现多用来指什么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现多用来指什么?多用说明某人的才华刚刚表露出来,就得到赏识多用说明某人的才华刚刚表露出来,就得到赏识阅读这首
19、元曲后回答阅读这首元曲后回答810小题:小题:越调越调天净沙天净沙元元无名氏无名氏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声新雁,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黄云红叶青山。8、这首曲子以、这首曲子以白描、白描、的手法,色彩鲜明地描绘了的手法,色彩鲜明地描绘了绿草、绿草、黄黄沙、沙、红叶、青山红叶、青山,构成了一幅,构成了一幅大漠清秋大漠清秋特有的景色。特有的景色。9、全曲没有一个词是、全曲没有一个词是动动词,但却词,但却处处跃动着活力处处跃动着活力。10、写、写“新雁新雁”,作者不用,作者不用“一行一行”而用而用“一声一声”,有何,有何用意?用意?以动
20、衬静以动衬静读晏殊读晏殊浣溪沙浣溪沙后回答后回答1113小题:小题: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1、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重归的燕子子以及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徘徊于小园的诗人,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把,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把自然自然的春光的春光和和人的青春年华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伤别伤别怀旧怀旧的情怀,这是运用了的情怀,这是运用
21、了以景传情,情景文融以景传情,情景文融的表现手法。的表现手法。12、从风格上看,这是一首、从风格上看,这是一首婉约婉约词。词。1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名句,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里?对偶;这一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对偶;这一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2012浙江卷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题。(
22、7分)未展芭蕉未展芭蕉(唐)钱珝(唐)钱珝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22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3分)分)巧妙运用比喻,(巧妙运用比喻,(1分)分)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想象芭蕉终于展开,(1分)分)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1分)分)(2012江西卷)14.阅读下面
23、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变做:纵使。(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答: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答: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2分)不同点:李
24、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分)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2分)分)2008年年【江苏卷江苏卷】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登金陵凤凰台李白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
25、不见使人愁。【注注】一水:亦作一水:亦作“二水二水”。(2)“总为浮云能蔽日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3分分比喻。比喻。(1分)分)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奸邪为非作歹;歹;(1分)分)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忧民。(1分)分)2012重庆卷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分)鹧鸪天预报鹧鸪天预报金金王王寂寂秋后亭皋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时水面肥。吾老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修辞 练习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