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学视角地方金融治理路径探析,经济社会学论文.docx
《经济社会学视角地方金融治理路径探析,经济社会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社会学视角地方金融治理路径探析,经济社会学论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济社会学视角地方金融治理路径探析,经济社会学论文摘 要: 伴随地方金融治理在国家金融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地方治理金融的经过和机制亟待研究。鉴于金融学和法学的相关研究更多关注地方金融监管而非金融治理,文章试图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切入,为地方金融治理问题提供一种可能的分析途径。文章首先梳理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制度分析对于金融治理研究的启发,据此指出金融治理牵涉三个层次,即微观层次的交易属性与合约布置,中观层次的组织场域与关系构造,宏观层次的制度环境与基础设施。其次对应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提炼了地方金融治理的三个维度,即技术治理、构造治理和环境治理,并比拟了它们对于地方而言存在的差异。
2、最后分析了地方在三个维度之间进行治理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衍生后果。 本文关键词语: 金融治理; 技术治理; 构造治理; 环境治理; 治理选择; 金融社会学; 一、引言 近年来,传统金融领域脱实向虚、风险上升等一系列问题显露出来,加之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及相关风险事件的接连爆发,防备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健康发展成为治理体系的重大任务之一。基于这样的背景,地方金融治理在国家金融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日趋凸显。一方面,明确要求 界定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 1, 地方要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事权的前提下,根据统一规则,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 2。2021年机构改革方案颁布后,金融领域 一委一行两会+
3、地方金融监管局 的总体管理格局浮现出来1, 地方的双层金融管理体制渐成雏形。各地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纷纷挂牌成立,在地方金融发展和监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地方金融监管问题,金融学和法学领域的学者开展了不少研究工作。已有研究多从和地方的金融监管权利配置入手,讨论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历史来历、发展现在状况、改革动态、演进逻辑3以及健全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政策建议4,牵涉到与地方的金融监管权责关系、地方金融监管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能设定及其监管手段等5。这些研究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宏观层面讨论较多,中微观层面分析较少。已有研究更多讨论金融监管中的和地方关系,而较少讨论地方和监
4、管对象之间的关系,没有为地方的治理行为提供描绘叙述或分析框架。二是应然分析较多,实然分析较少。已有研究主要是规范性研究,更多在回答为什么要监管、应该怎样监管的问题,而极少研究地方金融实际上应怎样治理的问题。 结果是,当前我们仍然不知道地方究竟是怎样面对日益创新发展的金融市场的。例如,当前地方处在什么样的治理情境之中,其对地方金融市场的治理存在哪些关键维度,地方在不同治理维度之间的选择会受什么因素影响,可能会呈现何种行为规律,怎样理解不同地方的金融治理差异,等等。面对这些困惑,本文从经济社会学视角出发,梳理理解地方金融治理的分析思路,提炼地方金融治理的三个维度,并分析地方在三个维度间的治理选择及
5、衍生后果。 二、从金融监管到金融治理 理解金融治理,关键需要区分监管与治理的差异。笔者以为,二者的差异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监管强调作为监管者的单一主体的作用,治理则强调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等构成的多元主体的作用,当然,多元主体中能够是主导性的;第二,监管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治理则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行为的结合,强调部门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与互动;第三,监管是高度正式的制度及其执行,治理则能够同时包含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及其运行;第四,监管侧重于对市场主体负面或违规行为的管理,治理则同时蕴含了促发市场活力和维持市场秩序的双重意涵,更能展现治理主体的多重目的及其关系。 那么,怎样才能为金融治理提
6、供基本的描绘叙述或分析框架呢?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为我们打开金融治理的黑箱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资源。 一经济学制度分析的启示 从老制度主义到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分析始终是我们理解治理问题的经典参考和有效指引。新制度经济学家罗纳德 科斯从老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那里继承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交易应该成为经济研究的基础分析单位,进而以为不同制度布置不过是对于交易的不同组织形式,其差异不同在于交易费用不同6。可见,交易及其组织形式是经济治理包括金融治理的基础,我们在讨论金融治理问题时,有必要回到交易及其组织方式这个最为基础的层次。 罗纳德 科斯之后,奥利弗 威廉姆森提出的三层次模型对于金融治理分析
7、极富启发意义。他区分了制度环境、治理构造和个人的行为特征三个层次,以为制度环境描绘叙述了社会中的基本游戏规则;治理构造是组织交易的详细制度布置;个人的行为特征则是带来交易费用的重要因素7。威廉姆森将个人的行为特征作为前提假定,视制度环境为外部条件,主要分析交易属性与治理构造的匹配问题。同时,威廉姆森还运用合约理论打通了不同治理构造之间的关系,以为不同的治理构造其实就是不同的合约布置,包括古典合约、新古典合约、关系合约等。 道格拉斯 诺思明确区分了制度与组织、制度环境和制度布置、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8,这对于分析金融治理众多要素的不同角色及其互相关联具有启示性。阿维纳什 迪克西特关于法律缺失下经
8、济治理方式选择的讨论,凸显了经济治理的制度环境条件尤其是法律的重要性;指出了法律缺失状态是经济治理所处的常态环境,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互动决定了详细的治理方式9。 新制度经济学的上述经典研究工作对于金融治理分析的启发意义,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金融治理牵涉多层次的因素,包括个体特征、交易属性、治理构造合约布置、制度环境等;第二,不同层次的因素对治理具有不同的影响,多层因素的搭配组合形塑了详细的治理形态;第三,不同层次的变迁速率是不一样的,制度环境的变迁相对缓慢,制度布置或者治理构造在短期内是可变的。 二社会学制度分析的启示 与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思路相比,社会学的制度分析既有类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9、类似之处在于二者都强调制度环境的重要性,尤其是社会学的制度分析深切进入揭示了制度环境的文化 认知维度及其对组织的影响机制10。不同之处在于,社会学的制度分析还提供了组织场域层次以及关系构造层次的视角,这对于我们更为全面地理解金融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强调组织场域Organizational Field作为一个分析层次的重要性2, 组织场域是指那些由组织建构的、在总体上获得认可的一种制度生活领域,这些组织包括关键的供给者、资源和产品消费者、规制机构以及提供类似服务或产品的其他组织 11。这一概念强调围绕市场供求的相关行动者的整体性,组织之间的连通性和构造特征,例如与市场主体
10、之间的连通性,以及市场主体之间关系的构造化特征。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上述思想,在经济社会学对于市场的界定和分析中也有充分具体表现出。一些经济社会学者指出,市场是和企业、民众等主体之间广泛社会关系构成的一种社会构造12,市场的构成遭到特定历史情境和社会制度环境的影响13。这一界定比经济学对于市场的理解更为广泛,强调包括在内的多个主体间的互相关系及其构造特征,以及这种构造特征在更为广阔的历史情境和制度环境中的嵌入性。 社会学的制度分析为我们理解金融治理提供了下面富有启发性的视角:第一,金融治理不仅牵涉金融交易和制度环境,还牵涉金融组织场域的内部关系构造;第二,金融治理不仅仅仅是监管者对被监管者
11、的管理,实际上与市场主体之间存在更为丰富的社会关系;第三,金融市场构成和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市场主体之间关系构造的稳定和变化经过,这一经过会遭到行为的影响。 三金融治理的层次性划分 借鉴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制度分析思路,笔者以为,金融治理其实同时牵涉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见表1。微观层次,主要是指金融交易的基本属性及其所对应的合约布置;中观层次,主要是指与金融组织之间以及诸多金融组织本身之间构成的组织场域与关系构造;宏观层次,主要是指金融市场的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由此,金融治理是从微观到宏观的系统工程,缺乏任一层次都是不完好的。 表1 金融治理的层次性 1. 微观层次,包含了金融交易的一般特征和
12、合约布置的详细特征。 金融治理的关键是在促进金融合约布置具有创新活力的同时,能够保证金融交易各个环节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实际上,任何一种新的金融产品的出现,几乎都是在金融交易属性及合约布置上的创新,都是对传统金融治理机制的挑战。 2. 中观层次,包含了金融主体的社会关系属性及其构造化的特征。 金融治理的关键是推动、抑制或者阻断金融市场中的多主体之间构成横向的连通关系与纵向的层级关系,有效调控多重关系的构造化。由于各类新型金融组织的产生和迭代,金融治理始终需要不断面对新的组织场域的萌芽、构成和演变经过。 3. 宏观层次,包含了金融市场的基本制度以及各类金融基础设施。 金融治理的关键是构建金融领域
13、的规则、规范和文化 认知14体系,对于国家和地方、传统与新兴、分业与混业的各类金融市场分别提供相应的基础制度设施。金融治理需要同时关注制度对金融交易和组织的支撑与约束作用。 本文关注的地方金融治理,是整个国家金融治理体系中的一部分,特指以地方为主导的多元主体通过详细制度布置,对地方金融市场之中的金融交易、金融组织以及金融制度设施进行规范、培育或建构等,以促进和保证地方金融市场的活力与秩序。理解地方金融治理的实际经过和机制,牵涉金融治理的层次性问题,能够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的地方行为中寻找到线索。 三、地方金融治理的三个维度 前文从理论上对金融治理的层次性进行了定位,但还未对地方的实际治理
14、行为进行描绘叙述和分析。那么面对多个层次,地方会如何进行治理?具备哪些可能的治理方式?不同治理方式之间有什么差异?笔者以为,对应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地方金融治理方式存在三个基本维度,即技术治理、构造治理和环境治理。通过这样一个描绘叙述框架,能够分析地方的治理选择。 一三个维度 1.技术治理,即以地方为主导的多元主体可能通过技术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式,从供求匹配、支付结算和风险控制等金融交易的核心环节,对地方金融活动进行全方位治理,推动建立合约达成、支付结算、信息披露、信息安全、信誉评估、风险辨别、风险监测、风险处置等机制。之所以称为技术治理,是由于这类治理集中在金融交易的技术性环节,聚
15、焦于最为微观、基础、底层的交易经过。技术治理最大的特征是能够降低地方与金融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近年来,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成为金融领域中颇受关注的话题,表示清楚技术治理的重要性正与日俱增。一些地方探寻求索成立的地方金融安全大数据风险监测防控体系就是技术治理的典型具体表现出。 2.构造治理,即以地方为主导的多元主体可能共同培育、扶持或调控地方金融组织场域的构成,对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构造主要是地方金融组织之间的关系施行治理,推动市场聚集形态、行业关联形式、行业分层构造、典型示范形式、分类治理机制、市场出清机制等的构成。之所以称为构造治理,是由于这类治理集中在金融组织的关系构造,聚焦于中观的组织场
16、域层面。地方金融治理实践中,构造治理既包括推动发展时的金融聚集如建立金融中心或产业园、引进标志性或典型性的金融机构,也包括清理整顿时的分类治理如稳控出险机构、清退隐患机构、保存未出险机构,其共同特征是通过外显可见度较高的方式理清或形塑金融组织之间的关系构造,以此来对上级和社会群众发送强烈的治理信号。 3. 环境治理,即以地方为主导的多元主体可能从外部制度环境入手谋求长效治理3,推动国家法律、地方式方法规、征信体系、社会信任、风险意识、知识赋能、消费者保卫机制等金融基础设施逐步发展完善,为地方金融交易活动的开展和金融风险的防备构建支撑体系。之所以称为环境治理,是由于这样的治理方式集中在各方金融主
17、体之外的规则、规范和文化 认知体系层面,聚焦于宏观的外部环境。在地方金融治理实践中,推动金融法律法规的制定,开展各种金融知识宣传培训,以及行业协会作为地方与金融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致力于行业自律和金融消费者保卫等等,都归属于环境治理的层面。环境治理既包括制度环境的构建和构成经过,也包括制度体系的实际运行和作用发挥经过。 上述三个维度,构成了我们理解地方金融治理方式的描绘叙述框架。需要指出的是,三个维度是理论上划分出的理想类型,现实中并非仅仅存在这三个维度,地方的金融治理方式也并非局限于某个单一的维度。通过观察地方在三个维度上的实际行为及其组合,有助于描绘叙述和分析地方金融治理的不同状态。 二特征
18、比拟 那么对于地方而言,三个维度存在何种差异?分别会带来什么影响?这里,我们需要引入有关行为的基本假定,即地方是一个理性的行动者。经济学和社会学关于行为的一些经典研究工作,揭示出地方谋求财政收益,发送政绩信号的动力,以及面临预算约束、躲避政治风险、执行上级政策、实现有效治理的压力151617。据此,我们从下面六方面来比拟三个维度可能给地方带来的收益和成本差异见表2。 表2 地方金融治理三个维度的特征比拟 在详细比拟之前,我们需要强调,关于地方金融治理三个维度的特征比拟,实际上建立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之上。详细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第一,地方的收益和成本,遭到主要官员任期的影响。假定地方主要官员在任期内
19、追求财政收益、政绩信号等的最大化,以及治理成本、连带风险等的最小化,这会使得地方更为关注短期治理目的而相对忽视长期治理目的,更容易在短期而非长期的时间尺度内对金融治理三个维度的作用进行比拟。第二,地方的主要官员处于常规的横向晋升竞争之中4,这意味着地方并不是在承接自上而下的金融改革试点或金融创新试验区等特殊背景中开展金融治理的,财政收益、政绩信号、连带风险等常规指标对于地方官员的晋升而言具有现实的重要性,会影响地方在金融治理三个维度之间的比拟和选择。第三,地方面临着各方面资源的严格约束。换言之,地方在金融治理中能够发动的内外资源是有限的,难以从上级或者辖区单位等处获得额外的资源用于金融治理,这
20、会使得地方关注三个维度可能带来的治理成本和治理效能。尽管上述三个方面的前提条件可能会降低本文分析的覆盖性,但它们对于多数地方而言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有助于我们从一般意义上分析地方在金融治理中的成本和收益状况,进而理解其治理行为。 1. 财政收益。 地方在三个维度上可能获得的财政收益存在差异。构造治理牵涉对优质金融机构的引进、对金融集聚区的打造等,能够在短期内带来较高的经济增长和财税收入,财政收益最高;技术治理牵涉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的标准制定、金融风险监测等,对于寻求金融安全的交易者具有吸引力,短期财政收益较高;环境治理牵涉规则体系和基础设施的建立,但很多方面的工作如法律制定、征信体系建设超出了地
21、方的能力范围,因而见效缓慢,短期财政收益较低。 2. 政绩信号。 三个维度对于地方向上发送政绩信号的作用不同。构造治理牵涉金融市场的集聚、典型机构的塑造、不良机构的清退等,规模效应强烈,可见程度最高,短期内治理效果显着,政绩信号最强;技术治理睬构成物理性的数据聚集和分析中心,以及相应的可视化结果,可见程度较高,短期内治理效果较好,代表将来的发展趋势,政绩信号较强;环境治理牵涉制度体系建构,详细附着物较少,短期治理能力较弱,可见程度较低,政绩信号较弱。 3. 治理成本。 三个维度所需消耗损费的治理成本可能存在差异。技术治理需要构建相应的金融大数据平台或金融风险监测中心,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收集、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