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地区旱作农业生态的作用分析,农业基础科学论文.docx





《全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地区旱作农业生态的作用分析,农业基础科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地区旱作农业生态的作用分析,农业基础科学论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地区旱作农业生态的作用分析,农业基础科学论文摘 要: 以全球年平均地表气温升髙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暖给农业、农业生态和区域粮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气候变暖对农业发展、农业生态的影响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气候变暖对作物生育期、形态特征、植物生理、产量构成和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 是认识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 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的科学基础。本文在给出西北区域气候变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综述了气候变暖对西北旱作区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特色林果生长发育、生理生态、产量和品质影响研究的进展, 以及气候变暖对农田生态环境、农业气象灾祸及病虫害影响的主要进展。提出了以往研究中存在
2、的问题, 瞻望了将来西北地区应对全球变暖的农业研究重点, 即:充分利用模拟、试验、观测手段, 揭示气候变化多因子对主要农作物的综合影响;探寻求索气候变暖对主要作物生理生态的影响;开展农业气象灾祸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研究, 开展农业气象灾祸风险评估与应对技术研究;进行精细化动态农业种植区划、农业构造布局及种植制度方面应对气候变暖的技术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语: 气候变暖; 农业; 农业生态; 西北; Abstract: Climate-related challenges for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and regional food safety have beco
3、me a major concern due to projected global warm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increase of annual global averag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The impacts of climate warming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cosystems have become a focused issue for society. Studies on the impact and mechanism of climate warmin
4、g on crop growing period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hysiology, yield formation and quality ar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identify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warming on agriculture and making policies against climate warming. Based 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climate warming in Northwest China
5、, we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impacts of climatic warming on the growth, physiology, ecology, yield and quality of main food crops, economic crops and special fruit trees, farm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disc
6、ussed the deficiency in current researches.This review makes a further prospect for the key points in future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climate warming on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ecology in Northwest China: ( 1) Sufficiently use simulating, testing, and observing measures to disclose the impacts
7、 of multi-factors of climate change on major crops; ( 2) Study the impacts of climate warming on the physiology and ecology of major crops; ( 3) Study the responses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to climate warming and take risk evaluations on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nd find
8、 out countermeasures; ( 4) Study technological strategy in the refined dynamic agricultural planting regional division, agricultural structural distribution and planting system to cope with the climate warming. Keyword: climatic warming;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ecology; Northwest China;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不
9、争的事实, 1880 2020年, 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增高0.85 (升温速率为0.065 10 a-1) (IPCC, 2020) 。并且20世纪中叶以来, 升温速率呈现加速提高的趋势。1951 2020年,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的升温速率0.12 10 a-1, 20世纪中叶以来的增温速率几乎是1880年以来增温速率的两倍;1983 2020年的3个10 a段是1850年以来最暖的3个10 a段 (IPCC, 2020) 。值得高度关注是, 气候变暖的很多影响可能是不可逆的 (IPCC, 2020) , 尤其对农、林、牧业生产、水资源与水循环、生态与自然环境等造成重大影响, 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
10、展构成严峻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 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以0.23 10 a-1速率增加, 高于全球及北半球陆地外表平均气温增温速率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 2021) 。中国西北区域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的同时, 降水量新疆自治区北部、祁连山区、柴达木盆地等区域增加, 但甘肃黄河以东、青海省东部、陕西省、宁夏自治区等区域明显减少, 导致中国西北区域整体暖干化趋势明显和局部暖湿现象 (张强等, 2018) 。 气候变暖已经对西北农业生产构成显着影响。已引起西北有限生长习性的农作物 (如玉米、小麦和大豆等) 营养生长期缩短, 生殖生育期略延长, 全生育期缩短, 引起无限生长习性的农作物 (棉花
11、、马铃薯和胡麻等) 营养生长期略缩短, 生殖生育期延长, 全生育期延长 (姚玉璧等, 2020;张强等, 2021) 。气温升高, 导致叶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作物生理发生改变 (Rawson, 1988;Zhou et al., 2018) 。在植物生态环境阈值范围, 随着环境温度升高, 叶片气孔导度增加, 当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增幅大于蒸腾速率的增幅时, 植物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但当气温超过临界阈值时, 气温升高, 蒸腾速率增加, 又导致叶片水分利用效率降低 (Rodin, 1992;王润元等, 2006;Ben-Asher et al., 2008;) 。气候变暖在加速作物同化
12、作用的同时, 也使作物异化作用加强, 高温环境下作物呼吸作用加强, 异化消耗增加, 干物质积累减少, 导致生物量和产量降低 (Wang et al., 2008;赵鸿等, 2007, 2021) , 例如, 气温每升高1, 玉米产量将减少3%。小麦产量也会因升温和降水量减少而减产 (Parry et al., 1992) 。气候变暖通过对作物痕量元素利用率的影响, 直接影响作物品质以及食品安全 (Li et al., 2020) 。增温使土壤养分降低、土壤盐碱化程度加重 (肖国举等, 2018) 。气候变暖使农业气象灾祸的强度频率和时空特征发生变化, 农业干旱灾祸、高温灾祸和干热风灾祸的频率增
13、加, 强度增大, 危害加重, 作物病虫害增加 (张强等, 2020) 。 由此来看, 农业是对全球变暖响应最为敏感的行业之一, 尤其是中国西北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可能愈加明显, 粮食安全压力和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 不同农业气候区域的生产布局和构造出现变动, 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因而, 开展气候变暖对西北旱作农业及农业影响的研究, 对西北农业可持续发展, 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 1.1、 气温变化 西北区域气温趋势变化呈现出显着上升的特征。1961 2020年气温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为0.312 10 a-1 (R2=0.60, P
14、 0.001) 。华而不实, 冬季升温更为显着, 其倾向率达0.50 10 a-1;秋季气温上升速率仅次于冬季, 倾向率为0.34 10a-1;春季、夏季气温也呈持续上升趋势, 倾向率分别为0.27 10 a-1、0.25 10 a-1;该区域年均或季节的增温幅度, 均显着高于中国地表增温的平均值 (张秀云等, 2021) 。 从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 年气温增幅增加, 进入90年代后, 增幅更大。20世纪90年代气温较60增加了0.83、较70年代增加了0.63、较80年代增加了0.47;2001 2018年比20世纪90年代又升高了0.56, 2001 2018年为该区域近50 a来
15、最暖的时段。 由西北年气温线性变化拟合倾向率空间分布可见, 气温线性拟合倾向率除个别站点为负值外, 其余均为正值, 呈现出一致上升的趋势特征。年气温线性拟合倾向率 0.3 10 a-1的区域位于新疆自治区北部、南疆东南部、青海省、甘肃省河西走廊、甘肃陇中北部、陇东、宁夏自治区大部。其他区域倾向率在0.10.3 10 a-1变化。 气候突变检测表示清楚, 年气温顺序统计曲线UF从1971年开场持续上升, 在1991年超过了显着性信度检验临界限 ( =0.05) 。气温突变检测顺序统计曲线与逆序统计曲线相交于1991年, 能够确定, 西北区域气候变暖的突变年发生在1991年左右。 1.2、 降水量
16、变化 西北区域年降水量呈表现为波动振荡特征, 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两个时段是降水量相对偏少期, 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10 a的3个时段是降水量相对偏多期, 反映出西北降水量20 a左右的周期性振荡特征。年代际变化特征显着, 趋势变化特征不显着。 西北区域西部与中部降水量呈增加趋势, 东部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降水量线性拟合倾向率趋势变化的区域性差异显着。以黄河沿线为界, 降水量线性拟合倾向率黄河以西区域增加, 黄河以东区域减少, 就倾向率变幅而言, 其递减的速率明显大于递增的速率;华而不实, 青海省中部、甘肃省河西中部年降水量倾向率 10 mm 10 a-1
17、, 其最大值位于青海省德令哈, 降水量线性拟合倾向率 25.1 mm 10 a-1;而黄河以东区域降水量倾向率 -10 mm 10 a-1, 陕南降水量线性拟合倾向率 -40 mm 10 a-1, 降水量倾向率负中心位于陕西南部的宁强, 其值为-53.6mm 10 a-1 (张秀云等, 2021) 。 西北区域气候变化表现为整体暖干, 局部暖湿现象。近50 a来西北地区枯燥指数变化特征讲明, 西北中西部尽管降水量有所增加, 但枯燥指数的变化不显着, 而西北东部地区枯燥度指数增加显着, 表示清楚西北中西部地区变湿不明显, 而东部暖干趋势明显 (张强等, 2018) 。 2、 气候变暖对作物生理经
18、过的影响 气温升高会降低作物叶片光合酶的活性, 进而毁坏叶片叶绿体构造, 引起气孔关闭, 进而影响光合作用 (Peng et al., 2004) 。高温导致农作物呼吸强度加强, 消耗明显增加, 而使净光合积累减少。气候变暖使植物蒸腾增加, 对西北半干旱区春小麦、豌豆等夏粮作物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增温使春小麦穗分化和构成遭到抑制, 孕穗期同化作用及干物质的累积遭到抑制, 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减小, 增温越高, 减小越明显。增温1.02.5, 春小麦穗粒数减少15粒, 千粒重降低1.38.8 g;增温2.02.5, 春小麦穗粒数减少5粒, 千粒重降低6.58.8 g (肖国举等, 2018a) 。
19、 增温使春小麦最大光能转换效率 (Fv/Fm) 下降, 但不同时期表现不一样, 孕穗期较迟钝, 开花期和灌浆期比拟敏感, 十分在增温3时, 极显着低于对照。在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 实际光化学效率 ( PS)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高温限制了春小麦的光化学效率。春小麦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氢酶 (CAT) 、过氧化物酶 (POD) 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 随温度升高而提高, 增温使春小麦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王鹤龄, 2020) 。 CO2浓度增加有利于作物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增加。当大气中CO2浓度增加250 L L-1后, 春小麦株高和叶面积指数 (LAI) 在
20、拔节期FACE处理与对照区虽有差异, 但没有到达显着水平 (P 0.05) ;从抽穗期以后, 株高显着增高, LAI显着增大 (P 0.05) 。CO2浓度增加有利于半干旱区春小麦植株长高和LAI增大 (张凯, 2021) 。 3、 气候变暖对作物生育期的影响 增温使西北春小麦生育期缩短。增温0.52.5,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全生长期缩短122 d;增温2.02.5, 全生育期缩短1822 d。CO2浓度升高春小麦的生殖生长阶段延长。当下浓度下春小麦从播种成熟的全生育期为143 d, CO2浓度升高250 L L-1后, 生育期天数平均延长了5 d, 共148d, 华而不实主要是灌浆-乳熟期延
21、长了4 d, 为变化极明显的一个生育时期 (肖国举等, 2018a;张凯等, 2020) 。 气温增高使冬小麦越冬停止生长时段缩短, 返青后营养生长期加快, 全生育期缩短。近30多年来, 随着气候变暖, 西北冬小麦播种期推延23 d 10 a-1;返青期提早45 d 10 a-1, 开花期和成熟期提早56 d 10 a-1。冬小麦越冬期缩短56 d 10a-1、全生育期缩短78 d 10 a-1 (姚玉璧, 2020) 。 气候变暖使玉米播种期提早2 d, 灌溉区玉米营养生长期变化不大, 但生殖生长期延长6 d, 全生育期延长6 d;雨养区玉米受暖干气候共同作用, 营养生长期提早45 d, 生
22、殖生长期提早67 d, 全生育期缩短6 d (姚玉璧等, 2020) 。 由于气候变暖, 甘肃省冬油菜播种期20世纪90年代较20世纪80年代推延713 d, 冬季越冬停止生长期也推延1624 d, 返青期提早812 d, 甘肃省冬油菜全生育期缩短1732 d。陕西省作物生育期热量资源增加, 华而不实, 冬油菜生长发育期 0积温的增速为12.8 10 a-1, 油菜全生育期平均缩短4 d。 气候变暖使西北棉花播种期提早512 d, 营养阶段提早;棉花开花期提早412 d, 停止生长期推后69 d, 生殖生长阶段延长612 d, 棉花全生育期延长1418 d (张强等, 2020) 。 气温增高
23、, 马铃薯花序构成期提早89 d 10a-1, 开花期提早45 d 10 a-1, 花序构成至可收期延长了910 d 10 a-1, 马铃薯全生育期也延长910 d 10 a-1 (姚玉璧等, 2018a;张凯等, 2020) ;胡麻生育前期的营养生长阶段缩短, 生殖生长阶段延长, 全生育期延长 (姚玉璧等, 2018) 。 4、 气候变暖对作物产量及种植区的影响 研究表示清楚, 冬小麦越冬死亡率与冬季 0负积温呈显着相关, 冬季增温, 0负积温逐年减少, 冬小麦越冬风险大大降低 (Xiao et al., 2008, 2018) 。甘肃省陇东区域冬小麦越冬死亡率降低速率为2.4% 10 a-
24、1, 至1994年以后, 冬小麦越冬死亡接近于0。但拔节-开花期气温对产量影响为负效应, 此时段气温对冬小麦产量影响的敏感阶段, 旬平均气温每上升1, 冬小麦产量下降1015 g m-2。 土壤贮水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更为显着。土壤贮水量增加, 千粒重、穗粒数增加, 不孕小穗率下降, 产量提高。拔节期2 m深度土壤贮水量与千粒重呈极显着相关, 其贮水量每增加10mm, 千粒重提高0.8 g。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导致土壤贮水量明显减少, 气候产量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甘肃河东区域土壤贮水量明显下降, 导致冬小麦气候产量下降, 冬小麦气候产量20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下降了12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