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烧伤的中药制剂研究综述,中医外科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烧伤的中药制剂研究综述,中医外科学论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治疗烧伤的中药制剂研究综述,中医外科学论文烧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具有多重发病机制的特点。近年来,由于当代技术的应用,中药制剂治疗烧伤的研究获得了较大的突破。相较于西药的单一作用机制,中药制剂中所含的成分较为复杂,通常同时兼具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如镇痛、抗感染、减少创面液体渗出、成痂、脱痂、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构成及免疫调节等,且费用相对较低。本文中,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总结了近年来中药制剂治疗烧伤的相关研究进展,现报道如下。 1 镇痛 烧伤疼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疼痛,其强度被以为在所有疼痛中最为剧烈。烧伤急性疼痛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相关:皮肤组织受损致使皮肤神经末梢暴露,暴露的神经
2、末梢本身具有异位电流以及受空气和周围环境中各种因素刺激;诱发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反响,产生如5-羟色胺、组胺、激肽及缓激肽、前列腺素等多种致痛炎症介质;继发创面肿胀、皮肤张力增高等刺激或压迫皮肤神经;创面局部或创周因血管收缩、血液淤滞、微血栓构成引起缺血缺氧、酸中毒等;创面或创周立毛肌受理化及生物因素刺激引发痉挛等1. 1.1 黄连解毒膏 黄连解毒膏由黄连、黄柏、黄芩、大黄、金银花、地榆、当归、川芎、紫草、冰片、蜂蜡、麻油组成外敷10 min后疼痛减轻或消失,其止痛、解毒机制包括保卫暴露的神经末梢;与深层产生的炎症介质中和,减少了对创面的刺激;药物很快浸透到表皮深层,作用于立毛肌并使其松弛;作用于
3、深层微循环,使血液循环的疲滞逐步解除2. 1.2 美宝湿润烧伤膏 冯凯等3对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90例电弧光烧伤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发如今创面涂用美宝湿润烧伤膏后数分钟至数特别钟疼痛感明显减轻,其原理可能为美宝湿润烧伤膏与创面坏死组织发生了反响,构成了保卫膜,进而隔离了创面,保卫了裸露的神经末梢而止痛。美宝湿润烧伤膏还有抗感染能力强、减少瘢痕构成等疗效。 1.3 四黄烧伤油 叶泳珊等4用自制的四黄烧伤油主要成分为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虎杖、地榆治疗烧烫伤,以磺胺嘧啶银SD-Ag软膏组作对照组,比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止痛效果及总有效率,得出四黄烧伤油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4、。在止痛方面,四黄烧伤油用药后有66.0%的患者10 min内疼痛缓解,而SD-Ag软膏组仅有2.1%的患者得到缓解。 1.4 中药烧伤膏 崔文华等5以浅 深 烧伤患者为治疗对象,分别应用自制中药烧伤膏由积雪草、虎杖、白芷、忍冬藤、毛冬青、紫草、冰片、蜂蜡、香油组成,135例及0.25%的碘伏132例治疗并比拟疗效。结果,用药20 min内,中药烧伤膏组有106例疼痛得到缓解,表示清楚中药烧伤膏止痛快、创面渗出少、愈合周期短、瘢痕构成率低。 1.5 复方烧伤止痛液 研究显示,换药经过中以去除创面内层敷料时疼痛最为剧烈,其次是清创与局部的其他操作;在换药后一段时间内,背景性疼痛明显加剧1.动物实
5、验表示清楚,复方烧伤止痛液能明显提高大白鼠痛阈值,对浅、深 烧伤创面用药5 min就能起效,而且对烧伤创面的浸透性较好,因而对烧伤创面的背景痛、因牵拉而致的操作痛都有较好的镇痛作用6. 1.6 中药烧伤解毒膏 姚鹏7应用自制中药烧伤解毒膏87例和湿润烧伤膏60例治疗烧伤并比拟,得出换药时中药烧伤解毒膏由黄连、黄柏、大黄、紫草、冰片、白蜡、蜂蜡、麻油组成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湿润烧伤膏,而且创面的渗出液明显减少,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1.7 祛腐生肌膏 肖宜敏等8将86例深 、 烧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采用自制祛腐生肌膏治疗、B组应用SD-Ag治疗各43例,比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疼痛发生率、感染发
6、生率、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出现率均明显优于B组P 0.05,手术例数少于B组。祛腐生肌膏是由狼毒、穿山甲、大黄、川芎、血竭、轻粉、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冰片、青黛、樟丹等油煎制成的膏剂,治疗深 、 烧伤创面具有止痛效果好、能尽早无损伤去除创面坏死组织、有效促进创面新生、缩短病程、减少瘢痕增生的作用。 2 抗感染 近年来,我们国家烧伤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烧伤休克死亡率明显下降,但由于烧伤创面感染所导致的全身侵袭性感染,甚至造成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仍然是烧伤治疗的一大难题,也是导致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9.具有抗感染作用的外用中药有很多,如穿心莲、四季青、金银花、板蓝根、蒲公英、黄柏、黄连、黄
7、芩、大黄、马齿苋、鱼腥草、艾叶、虎杖、紫草、毛冬青等10.中草药的抗感染治疗效果也有报道,但仍需探寻求索新的更好的药物和治疗方式方法。 2.1 野木瓜 金李芬等9取24只大鼠,在其背部建立浅 烧伤创面感染模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野木瓜组、美宝组美宝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并比拟。3组连续给药后,野木瓜组与生理盐水组、美宝组比拟,创面红肿消退快、结痂快、渗出液少、完全脱痂时间短。其前期研究发现,野木瓜丙酮粗提物水溶液体外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均有较强抑菌效果,十分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到达16.5 mm.表示清楚野木瓜丙酮粗提物水溶液100mg/ml对
8、大鼠烧伤感染有治疗作用。 2.2 落地生复方烧伤喷雾剂与烧伤酊 毛小环等11将落地生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制成落地生复方烧伤喷雾剂与烧伤酊用75%的乙醇提取、2%SD-Ag混悬液、溶剂由乙醇、乙酸乙酯、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分别进行抑菌实验、皮肤烧伤实验和抗感染实验。结果,与 2%SD-Ag 混悬液相比,落地生复方烧伤喷雾剂对绿脓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略弱,对普通变形杆菌的抑菌作用相当,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则略强;与烧伤酊比拟,抑菌作用较强,讲明用乙酸乙酯对有效成分的提取比乙醇的效果好;且实验结果表示清楚,落地生复方烧伤喷雾剂对豚鼠 烧伤的抗感染作用非常显着。 3 减少创面液体渗出 当
9、组织遭到高热或其他原因烧伤时,除了局部表现外,在烧伤后迅速发生的变化为体液渗出。导致体液渗出的主要病理变化为烧伤区及其周围或深层组织的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样液体自血液循环渗入组织间隙构成水肿或自创面渗出,因此失去了大量的水分、钠盐和蛋白质10.渗出是影响烧伤愈合的重要因素,也为细菌提供了繁衍条件。因而,改变渗出这一病理经过,是加速烧伤愈合和降低并发感染的关键。 3.1 蜂胶总黄酮溶液 马晓兵等12对蜂胶总黄酮溶液应用于烧伤抗渗出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蜂胶是由蜜蜂采集植物幼芽中的树脂并混入其上腭分泌物及蜂蜡等加工而成的天然物质,其提取物中能够分离出20多种黄酮、10多种二氢
10、黄酮类。动物实验结果表示清楚,应用蜂胶总黄酮溶液保卫的小鼠腹腔渗出液明显减少,大鼠足肿胀度明显减轻。临床试验表示清楚,该药物可使 烧伤患者在用药当天渗出液明显减少,水泡萎缩,较使用京万红软膏渗出减少时间缩短2.7 h,创面愈合时间提早2.9 d,治愈率、好转率均明显提高。 3.2 烧伤膜 董永盛等13对应用烧伤膜治疗 烧伤进行了疗效观察,以SD-Ag作为对照,得出烧伤膜在减少创面渗液及促进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SD-Ag;抗感染方面两组作用类似。烧伤膜由茶叶、大黄、白芨、冰片等组成,具有止痛、清凉,构成保卫膜或药痂屏障,防止痂下感染,减轻毒血症,保卫深层上皮生长,促进创面愈合,缩短疗程,减轻瘢
11、痕增生等作用。 4 成痂作用 制痂治疗是中医治疗烧伤的有效方式方法之一,与西医的暴露疗法基本类似,是指用外用制剂涂抹或喷洒创面,使其构成药物痂膜,华而不实关键问题是保持创面枯燥以构成保卫性药痂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11.中药如虎杖、四季青、毛冬青、榆树皮、石榴皮、地榆、酸枣树皮、裸花紫珠等的成痂作用与其所含的鞣质有关系,虎杖、四季青等含缩合型鞣质,对肝脏的毒性较小,而石榴皮、地榆、酸枣树皮等含水解型鞣质,对肝脏的毒性较大10. 4.1 桃胶溶液 贾艳丽等14观察了中药桃胶溶液对 烧伤暴露创面愈合的影响。桃胶溶液涂于烧伤创面后,与烧伤创面渗出的血浆性物质很快结成一层半透明的棕色药物薄膜,使烧伤创面上
12、的坏死凝固组织变成保卫性的药痂屏障,改善了局部微循环,防止了痂下感染,减轻了毒血症,保卫了真皮层内的残存上皮岛在焦痂下继续生长。 4.2 复方黄柏喷剂 杨学敏15采用复方黄柏喷剂由黄柏、榆树皮、冰片组成治疗烧伤,发现药物喷射在新鲜创面后,经35 min可构成一层透明药膜,再重喷23次,增厚药膜不致破裂,可促使药痂构成并保存完好,构成的药痂能阻断污染、细菌感染和外来刺激。复方黄柏喷剂还具有镇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减轻水肿的作用。 5 脱痂作用 当前,对 烧伤创面的处理主要采取早期手术切痂,到达减轻中毒、控制感染、缩短疗程、恢复功能的目的,但切痂术常因患者年龄、病情、烧伤部位以及医
13、疗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而不能进行,必须与其他处理方式方法如剥痂、蚕食或药物脱痂等结合起来应用,华而不实药物脱痂最为重要16.中药如石膏、炉甘石、广丹皮、寒水石、赤石脂、乌贼骨、珍珠母、龙骨、蜜陀僧、琥珀等均为脱痂类药物,此类药物均有提脓化腐的作用,能加速坏死组织溶解分离,促进肉芽生长10. 5.1 脱痂号 林才等16对脱痂号治疗 烧伤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34例患者均在用药后24 d内脱痂,分离焦痂呈片状,去痂后基底肉芽较新鲜,触之易出血,未见明显炎症表现或加重。其脱痂时间短,创面不加深,全身影响小,受皮率高,疗程缩短,费用低,不失为较理想的脱痂剂。脱痂号主要由苯甲酸、乳香、没药、延胡索、冰片、S
14、D-Ag等组成,为中西医结合药。 5.2 雾化烧伤灵 唐可欣等17通过制作豚鼠浅 、深 烧伤模型及 烧伤感染模型,观察雾化烧伤灵主要以大黄、虎杖、冰片、黄芩、珍珠粉、煅石膏等药物组成与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经过中烧伤创面结痂面积、脱痂时间和愈合时间的变化。得出雾化烧伤灵的抗感染、加速创面愈合作用与湿润烧伤膏类似,但其缩小结痂面积、缩短脱痂时间的作用优于湿润烧伤膏。 6 促进创面愈合 烧伤创面愈合是机体对外来损伤刺激而引起的一系列信号反响,最终到达对损伤的修复,华而不实包括组织细胞的迁移增殖、肉芽组织的构成、细胞外基质沉积、再上皮化等,这些经过互相作用,影响创面愈合18.烧伤创面愈合的快慢与局部组织
15、的修复能力直接相关,修复能力强则愈合得快,反之则慢。修复能力的强弱,又与创面能否感染、能否湿润、局部血液循环能否良好等因素有关19.瘢痕挛缩畸形与早期烧伤创面处理有密切关系10,所以,在促进创面愈合的同时,还要尽量减轻瘢痕增生的程度。中药珍珠、象皮、龙骨、血竭、琥珀、血余炭、号油、三益油、鸡蛋油、麝香等均为促进创面愈合药10. 6.1 珍石烧伤膏 孙维国等18通过对珍石烧伤膏主要成分是石膏煅、炉甘石煅、南寒水石、花蕊石、海螵蛸、没药炒、乳香炒、珍珠等对Wistar大鼠深 烧伤创面愈合影响的研究,得出珍石烧伤膏能够通过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刺激羟脯氨酸表示出,调节胶原合成,减少瘢痕构成等机制促进伤口
16、愈合。 6.2 雄竭烫烧伤膏 夏敏等20采用大鼠 烫伤、家兔深 烧伤模型,观察雄竭烫烧伤膏由红药子、虎杖、草血竭、丹参、丹皮、血竭、冰片等药物用麻油调成油膏剂而成对动物创面愈合情况以烧伤创面上皮化或肉芽组织生成、无渗出及坏死组织作为判定创面愈合根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示清楚,雄竭烫烧伤膏能显着缩短实验动物创面愈合时间,具有治疗动物烫、烧伤的作用。 6.3 鲜芦荟肉汁 黄道海等19制备烧伤深度及面积基本一样的烧伤动物模型,然后随机将动物分组,分别外涂鲜芦荟肉汁和SD-Ag冷霜等药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和有无瘢痕。结果,单独使用鲜芦荟肉汁与单独使用SD-Ag冷霜比拟,死亡小鼠少,创面愈合时间短,16
17、d内创面愈合、无瘢痕或几乎无瘢痕小鼠多。鲜芦荟肉汁能给烧伤创面的修复、再生提供了一个生理性湿润环境。芦荟汁中含有芦荟素、芦荟多糖、芦荟大黄、蒽醌类化合物、氨基酸、脂类、有机酸、矿物质、维生素、酶等多种成分,能浸透到皮肤深处,维持皮肤pH的平衡,有清热解毒、散瘀、软化血管、促进新陈代谢、皮肤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其含有的氨基酸及活性酶,对改善免疫功能、增加白介素、消除毒素、消除自由基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其多糖成分如甘露聚糖苷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能抑制白细胞黏着和促进血管再通,进而促进伤口的愈合。 6.4 王氏金宝烧伤膏 王忠发等21回首总结王氏金宝烧伤膏对4 888例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及对469例
18、患者按创面深度分组治疗,得出其在烧伤创面治疗中,具有抗炎镇痛、缩短疗程、减少瘢痕构成等优点。其具有促使烧伤创面完成坏死组织的液化和新生皮肤再生的作用,这也是其治疗烧伤的主要机制。 6.5 矾冰纳米乳与矾冰液 刘丽芳等22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矾冰纳米乳和矾冰液治疗10 d,得出两种药物治疗浅 烧伤均具有良好疗效,但矾冰纳米乳在改善主要异常感觉和状态和镇痛、促进创面愈合方面优于矾冰液。 7 减少瘢痕 创面愈合时间超过2周即有出现瘢痕增生的可能,在伤后1个月左右逐步明显,伤后36个月是瘢痕增生的高峰期,表现为愈合部位持续加重的充血发红、发硬、隆起、外表高低不平、紧绷感并伴瘙痒
19、疼痛,可出现明显的毛细血管增生;关节部位的瘢痕增生可影响关节活动,同时也会出现瘢痕挛缩导致的关节畸形23.瘢痕构成机制特别复杂,研究证实,成纤维细胞在瘢痕构成经过中表现出很强的增殖能力,并以为是瘢痕产生的主要原因,增生性瘢痕的构成,主要由于胶原蛋白的合成代谢超长持续进行,超过分解代谢的速度,大量构成胶原纤维所致;其重要病理改变是血管扩张,胶原纤维增生,排列杂乱,呈螺旋状或结节状24. 7.1 瘢痕膏 董永盛等25采用瘢痕膏由积雪草、雷公藤、五倍子、红花、冰片、白蜡、香油组成加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治疗烧伤增生性瘢痕,将20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69例,应用瘢痕膏加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治疗,B组67例
20、和C组69例分别应用瘢痕膏和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治疗,效果依次是A组 B组 C组,华而不实A组明显优于C组P 0.05。有研究表示清楚,积雪草中的积雪草苷可阻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促进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阻止瘢痕增生26;雷公藤提取物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和增殖均有明显的影响27. 7.2 烧伤贴 孙永胜28对烧伤贴由黄连、大黄、地榆等组成治疗烧、烫伤52例进行临床观察,发现烧伤创面愈合后所有患者均无遗留瘢痕。 8 免疫调节 烧伤后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防御作用均遭到抑制,如皮肤黏膜屏障被毁坏,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的改变,补体水平及其活性的下降,免疫球蛋白水平的降低,C-反响蛋白的增加,细胞免疫的抑制
21、等10.由于严重烧伤后细胞免疫功能的低下是感染易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怎样调理恢复和重建受损的免疫功能对烧伤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研究发现,中药可用于防治严重烧伤后免疫功能紊乱,进而降低烧伤感染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降低烧伤死亡率。 8.1 清营汤 宋乃光等29在临床获得满意疗效的基础上,进行清营汤由水牛角粉、金银花、连翘、生地、玄参、竹叶、麦冬、丹参、黄连组成治疗烧伤小鼠的实验研究,发现其能明显缩短烧伤小鼠创面水肿消退时间和脱痂愈合时间,降低创面毛细血管通透性,对恢复烧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提高T、B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有显着作用;烧伤模型组小鼠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L1和血清中
22、IL-1含量均有明显升高,而治疗组IL-1的含量明显降低,讲明其具有抗感染和提高免疫力的双重成效。 8.2 生肌玉红膏 董小鹏等30将30只小鼠制成深 烧伤模型后,观察生肌玉红膏由当归、白芷、紫草、血竭、甘草、轻粉、白蜡、麻油等组成治疗后的创面愈合情况,并用碳粒廓清法测定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得出其可有效促进烧伤创面愈合,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其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可能与其组分有关,如当归有多种成分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还能够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激活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和促进溶菌酶的产生等。 9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中药的研究越来越深切进入,很多中药的
23、应用不再是单凭临床经历体验,而是有了科学根据,新药、新剂型、新配方等不断得到研究。然而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国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其研究透,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经过。中药应用于烧伤治疗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如很多中药及其制剂中发挥作用的有效部位、详细成分、药理、毒理及配方、剂型的优化等还有待研究;在研究中缺乏统一的标准,重复研究多,新药发现少;外用药较多,内治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瘢痕构成的问题上并没有确切解决;大面积、深度烧伤研究不够;临床总结较多,实验研究还还有待加强。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有待更深切进入研究。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成人烧伤疼痛管理指南:2020版J.中华烧伤杂志,2020,293:225. 2 刘本俊。黄连解毒膏治疗烧伤疼痛机理及方药药理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4:204. 3 冯凯,魏平,叶小莉。湿润烧伤膏治疗电弧光烧伤患者 90例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20,1111:674. 4 叶泳珊,林彩婵,庄君灿,等。四黄烧伤油治疗烧烫伤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2020,1931:107. 5 崔文华,刘光亮,李尧宾,等。积雪草治疗烧伤的止痛、防瘢痕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2002,66:83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