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规制和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投资学论文.docx





《污染、规制和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投资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染、规制和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投资学论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污染、规制和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投资学论文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 下面简称 FDI) 快速增长,2020 年,中国实际利用 FDI 到达 1117 亿美元,与 1992 年的 110 亿美元相比,增长了 9 15 倍。FDI 大量流入中国,对缓解内资短缺、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等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 30 多年高速持续增长的基础性驱动要素( Berthlemy andDmurger,2000; Thanh and Duong,2018 ) 。 但同时,FDI 的大量流入也对国内环境产生了直接影响,夏友富( 1999)、祖强和赵珺( 2007)、邓玉
2、萍和许和连( 2020)等人发现,进入中国的 FDI 大部分流入到资源密集型、污染密集型行业,它们对中国的环境治理产生了明显压力,在总体上已经成为治污减排的消极因素。 面对日趋不利的环境形势,各级纷纷出台了多项规制政策,试图避免 先污染、后治理 的发展道路,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那么,产生如此现在状况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当前,中国正在着力进行产业构造调整和产业升级,大量 FDI 尤其是具有 资源消耗、污染密集 特征的 FDI 开场由沿海向内陆转移。这固然有助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但能否会对其环境产生影响甚至毁坏? 自 20世纪80 年代开场,中国进行了以财税为主要内容的分权改革,提高了地方发展
3、辖区经济的主动性,表现之一就是对 FDI 的引资争夺。由于各地区的引资禀赋差异显着,为了获得更多的 FDI,地方能否会产生引资行为的扭曲? 针 对 上 述 问 题,Grossman 和 Krueger( 1995)从规模、构造和技术三个方面对 FDI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他们以为,FDI 在扩大东道国经济规模的经过中会加剧其环境污染,但是,FDI 会对东道国的产业构造和技术水平产生正向影响,当其产业构造向低碳化清洁化方向转变时,环境状况将逐步改善。同时,随着 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加强,本地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将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List 和 Co( 2000)以为,外企为保持市场
4、竞争力,它们具有从规制高向规制低地区转移的鼓励。这与Xing 和 Kolstad( 2002)的观点相近,他们以为,严格的规制将加重外企成本,FDI 倾向流入规制低的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规制水平普遍较低,大量污染密集型 FDI 的流入恶化了当地环境,并成为发达国家的 污染避难所 ( PollutionHaven) 。Webber 等( 2002)指出,地方在引资竞争中表现出明显的 囚徒窘境 博弈,竞相为 FDI 进入提供便利,但并没有带来地区福利的增长,反而产生了损害。 在国内,孙俊( 2002)研究发现,FDI 流入中国的重要动力是给予的优惠政策。为了引进外资,经常给予外商税收减免或退还、
5、土地低价或无偿使用、国有资产权益转让等政策优惠,提高了 FDI 选址的议价能力,使之享遭到 超国民待遇 。周业安( 2003)指出,地方出于经济或政绩需要,纷纷采取措施引进和留住外资,为了在引资竞争中胜出,它们表现出对外商的 依从 ,具有以外商的满意作为政策执行 标 准 的 倾 向。与 之 观 点 相 近 的 周 黎 安( 2004) 、任维德( 2005)等人以为,地方提供应外商的 超国民待遇 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内企利益,损害了社会福利。 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学界对 FDI 流入东道国产生的环境效应并没有得出统一结论,多数文献或是仅考察了污染、规制与 FDI 三者间的两两关系,或是仅从整体
6、上考察了它们的作用机理。我们以为: FDI 流入中国,从最初的沿海集聚分布,到后来的全国分散化逐利,表现出显着的地区差异性; 中国的政治治理形式具有明显的 经济分权鼓励 和 政治集中控制 的双重特点,地方无论出于经济增长还是政治晋升,都对 FDI 展开了剧烈的争夺,受客观引资禀赋的影响,处于劣势的地方在引资经过中缺乏议价能力,为了获得更多的 FDI,行为往往表现出短视性,具体表现出之一就是利用规制的 逐底竞争 以期引资争夺的胜出。然而,相关文献较为少见,基于此,本文从产业转移和引资竞争的视角,将污染、规制与 FDI 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分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希冀为中国 资源节
7、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目的建设提供现实判定和根据。 二、模型设计、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1. 模型设计 借鉴 Lopez R. ( 1994 )和 Dean J. M.( 1998)的研究方式方法,将污染、规制和 FDI 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建立多变量互相影响的联立方程进行实证分析,方程表示出式如下:【1】 式中,i 和 t 分别表示样本及时间; 因变量EP、GR、FDI 分别表示污染、规制和外商直接投资; 自变量中,、ED 分别表示产出规模和经济分权,CP、CR 和 Z 分别表示影响污染、规制和 FDI区位选择的控制变量, 、ε、 分别为各方程的残差项。 2. 指标选取及数据处
8、理 FDI 最初集中在广东等沿海省市,当前已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并具有由沿海向内陆迁移的趋势。同时,从 1994 年开场实行了分税制改革,通过分权来调动地方发展辖区经济的积极性,为了考察上述背景下 FDI 流动及地方的引资竞争行为,选取中国 1994 2020年数据进行分析。相关指标选取如下: 污染( EP) : 选取各地区二氧化硫、工业粉尘、工业烟尘、工业废水及工业固体废物等五类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作为衡量指标; 规制( GR) :郝瑞彬等( 2004) ,陈刚( 2018)研究指出,当前中国的排污收费标准偏低,企业非法排污收益远大于罚金,进而企业缺乏自觉降污减排的鼓励,因而,利用单位企业支付的
9、排污费用来度量规制水平,数值越大规制力度越大,反之则相反;外商直接投资( FDI) : 采用各地区历年外资企业数占当年全国外资企业总数的比值表示。同时,先期进入的外企可能对后来者产生 示范效应 ,增加其进入的吸引力,出现外资在空间上的 扎堆 ( Markusen,1990) 。 基于此,将外商直接投资的一期滞后项( FDI 1) 参加模型中,以反映其流动的动态变化。 产出规模( ) : 利用各区域的不变生产总值度量。同时,为了考察外资进入能否存在 环境库兹涅茨 特征,在污染方程中参加产出规模的二次项进行验证; 经济分权( ED) : 相关文献大多从财政收入或支出的角度来度量,然而,受区域人口规
10、模的影响,采用其绝对数可能削弱指标的有 效 性,基 于 此,借 鉴 张 曙 霄 和 戴 永 安( 2020)的做法,利用各省市区与人均预算内财政支出的比重来衡量,计算公式为: ED =edc / ( edc + edp + edg) ,华而不实,edc、edp、edg 分别表示地级市、省( 自治区、直辖市) 及人均预算内财政支出,该比值越高,表示分权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影响污染的控制变量( CP) 包括: ( 1) 经济构造( ES) ,随着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产业构造将发生工业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比重大幅提高的现象,地区环境质量也将随之变化,采用各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当年实际 的比重来度量;
11、 ( 2)能源技术水平( ET) ,当前,中国的污染排放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量占到当年排放总量的 70%以上,采用单位工业增加值一次能源消耗数量表示; ( 3) 人口密度( PD) ,人口密度将从两个方面对环境产生影响,一方面,人口密度越大,污染排放量越多,环境压力越大,另一方面,人口密度越大,人们对环境污染更敏感,环保意识更强,从事环境保卫的人数更多,因而,该指标的结果不确定,它由两方面综合作用决定; ( 4) 污染空间集聚( WP) ,张贤和周勇( 2007)研究以为,由于中国各区域在产业布局、能源消费构造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类同性,污染扩散将构成明显的空间关联性,基于此,在污染方程中参加该变
12、量来度量相邻区域污染对本辖区的影响。 影响规制的控制变量( CR) 包括: ( 1) 环保意识( EC) ,Antweiler 等( 2001)研究以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促进了提高规制水平,采用人均 来度量; ( 2) 规制空间效应( WR) ,在经济增长及政治晋升的双重鼓励下,地方行为表现出 羊群效应 特征。 在规制水平上,往往根据邻近地区的规制水平来调整本地的规制力度,表现出政策规制的空间关联性,将其引入模型以便考察它对区域规制水平的影响。 影响 FDI 区位选择的控制变量( Z) : 事实上,FDI 区位选择受东道国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影响
13、,因素难以穷尽。本文参考黄肖琦和柴敏( 2006) 、耿强等( 2018)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文章的研究重点,选取如下指标度量: ( 1) 市场化水平( ML) ,高的市场化水平能够降低企业经营的 非市场 风险,实现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公平竞争。通常以为,国有经济不利于市场功能的发挥,其比重越高,对市场机制产生的扭曲越大,因而,选取各地区国有及控股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与区域工业总产值的比值来衡量; ( 2) 优惠政策( PP) ,各地区为了吸引外资流入,纷纷给予其 超国民待遇 ,使之在土地、税收等方面享受政策优惠,它已经成为外资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考察要素。借鉴 D Murget 等( 2002)的
14、做法,对不同地区各类开发区赋值,并进行累加,最后得到优惠政策指数; ( 3) 工资水平( WL) ,Navaretti 和 Vnables( 2004)的研究表示清楚,外资大举进入中国,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我们以为工资水平与劳动者素质相关,低工资只能得到普通水平的劳动力,其有利于成本控制型的外资流入; 高工资能够获得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力,有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也能促进相关外资的流入。因而,我们不能预期工资水平的净效应,采用在岗职工年均工资度量; ( 4) 外资集聚度( WFDI) ,由于邻近区域的外资 扎堆 将对当地的外资流动产生空间关联性( Baltagi and E
15、gger,2007) ,在模型中参加该变量的空间集聚项,用以考察外资进入产生的上述特征。模型中的空间权重( W)是用来衡量各个区域在空间上的关联性及严密程度,采用各地区所在地的标准化球面距离作为权重矩阵。 在数据处理上,考虑到模型中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及异方差,文中对各变量进行了对数化处理( 优惠政策除外) ,为了消除物价影响,对以货币计量的指标进行平减,详细而言,、职工年平均工资利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处理,工业产值利用各地区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平减,基期为 1994 年。 除十分讲明,文中所用数据均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