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鲜食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方案研究,农业机械化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地区鲜食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方案研究,农业机械化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地区鲜食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方案研究,农业机械化论文摘 要: 上海是国内较早种植鲜食玉米的地区,年种植面积4.5万亩次左右。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及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匮乏,全程机械化已成为促进本地鲜食玉米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必然需求。通过对鲜食玉米全程机械化中的各项技术环节进行组装配套和优化组合推广应用;以机械化育苗移栽和机械化收获为主体技术,配套机械耕整地、机械起垄覆膜、机械中耕除草、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无人机飞防植保、秸秆机械收割离田、根茬粉碎还田等机械化技术的讨论,总结构成了合适上海地区的鲜食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道路和相应的农机具配套形式。 本文关
2、键词语 : 鲜食玉米;全程机械化;农机农艺融合; 鲜食玉米又称蔬果玉米,是指在乳熟期采摘果穗作食用或加工的玉米,主要包括甜玉米、糯玉米和甜糯玉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构造的转变,鲜食玉米以其营养保健成效显着,并集“蔬、果、粮 兼用和“种、养、加 于一体的高效作物,在种植业构造调整、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改善人们饮食构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鲜食玉米生产已成为绿色农业发展的新亮点。上海是国内较早种植鲜食玉米的地区,年种植面积4.5万亩次左右。当前本地鲜食玉米生产几乎是半机械半人工,十分是移栽、收获工作都由人工来完成。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及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3、,导致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匮乏,全程机械化已成为促进本地鲜食玉米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必然需求。 针对上海市鲜食玉米生产的现实状况,通过对鲜食玉米全程机械化中的各项技术环节进行组装配套和优化组合推广应用;以机械化育苗移栽和机械化收获为主体技术,配套机械耕整地、机械起垄覆膜、机械中耕除草、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无人机飞防植保、秸秆机械收割离田、根茬粉碎还田等机械化技术的讨论,总结构成合适本地的鲜食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道路和相应的农机具配套形式。详细内容如下。 1、 技术创新点 1.1、 大垄双行栽培形式 通过将传统等行距70 cm的双行种植形式调整为窄行40 cm、宽行90100 cm相间的大垄双
4、行种植形式,构成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鲜食玉米全程机械化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该技术可大大改善玉米行间通风透光条件,且更利于全程机械化作业。 1.2、 机械化育苗和自动化移栽配套技术 采用机械化穴盘播种育苗和自动化移栽配套技术,不但实现了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保证鲜食玉米移栽后大田生长和成熟整洁一致,而且消除了人工移栽造成的株距、行距、深度及直立度的不标准,便于机械统一采收。 1.3、 侧置开沟机的研究与应用 上海地区受梅雨季节和众多台风影响,旱作栽培必须开设排水沟。纵横交织的排水沟给拖拉机下田作业带来极大不便。本研究创新设计了侧置开沟机,通过将原中置刀盘右移30 cm,使其开沟位置与拖拉机右轮成直线
5、,可在大田起垄、移栽完成后作业。 1.4 、秸秆离田还田混合利用形式 利用青饲料收割机将鲜食玉米秸秆距离地面15 cm以上部分收割离田,作为肉牛、白山羊等食草动物的青贮饲料,剩余根茬部分粉碎还田。不但实现了鲜食玉米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 2 、技术方案 2.1、 技术道路 机械撒施有机肥机械耕整地机械起垄铺膜机械化育苗移栽机械化田间管理侧置开沟、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水肥一体化灌溉追肥等机械化收获玉米秸秆机械收割离田根茬粉碎还田。 2.2 、技术内容 2.2.1 、开展机械撒施肥料和耕整地的试验示范 为提高鲜食玉米产量和品质,鲜食玉米种植应以有机肥为主。
6、结合耕整地,每亩增施8001 000 kg有机肥。选用轮式拖拉机、带牵引式的有机肥撒施机,操作经过中调整作业速度,以到达最高效率和效果,确保有机肥撒施均匀。在深耕基础上,种植前再选用旋耕机进行整地作业,保证活土层到达10 cm,土壤细碎无板结块。 2.2.2、 改进农艺,示范应用起垄覆膜机 将等行距为70 cm的双行种植方式调整为窄行40 cm、宽行90100 cm相间的宽窄行种植形式。采用100 cm宽生物可降解地膜,用起垄覆膜一体机一次性完成起垄、铺膜、铺滴灌、施肥、喷除草剂作业,亩施4050 kg玉米专用缓控肥,施肥深度控制在710 cm避免过浅。大垄双行技术可大大改善玉米行间通风透光条
7、件,更有利于全程机械化作业。 2.2.3、 机械化播种育苗和移栽配套技术应用研究 采用基质育苗,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将玉米种子播于128穴塑料盘中,每穴播1粒,覆盖基质,浇水后放入拱棚内育苗。幼苗3叶1心时采用2行自动化移栽机一次完成膜上栽植、覆土、压实等作业,株距25 cm,膜上行距40 cm。株距和行距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2.4 、侧置开沟机研究与应用 玉米幼苗成活后,用拖拉机牵引1KH-35Z侧置开沟机在90100 cm宽行间开设排水沟。每隔3垄玉米开1道水沟,沟底宽1820 cm、沟面宽2728 cm,深度为20 cm左右。3垄玉米中间保存2个90100 cm宽行,方便后续拖拉
8、机进地作业。 2.2.5、 机械化中耕除草试验示范 根据田间的杂草生长状况与土壤的墒情,在玉米生长前期进行2次中耕。第1次在67叶期,利用拖拉机牵引中耕除草机进行中耕作业,能够到达令土壤松懈、确保土壤墒情及除草的效果。第2次在玉米拔节期,采用多功能田园管理机一次性完成除草、培土作业。 2.2.6 、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应用 根据鲜食玉米的需水需肥规律,合理调节水肥供给。第一次浇水在幼苗移栽后57 d,每亩随水施入尿素3 kg作为苗肥,以利于缓苗定根。此后在89片叶展开时,进入拔节期,每亩随水施入大量元素肥料NPK比例为151017)58 kg;13叶期,即大喇叭口期,每亩随水施入大量元素肥NPK
9、比例为15730)810 kg。在灌浆时最后一次浇水一般不施肥,避免贪青晚熟。 2.2.7、 无人机飞防作业应用示范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到灌浆期使用大疆植保无人机混喷高效低毒杀虫剂、杀菌剂,如30%苯甲丙环唑300450 m L/hm2+200 g/L氯虫苯甲酰胺50100 m L/hm2或40%氯虫噻虫嗪7590 g/hm2+0.2%0.3%磷酸二氢钾,可有效防治玉米成株期叶斑病、南方锈病、大斑病、小斑病和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斜纹夜蛾等病虫害。 2.2.8、 果穗机械收获技术的示范应用 采用4YZQS-2A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通过对收割机割台、胶辊进行改装,装配模拟人手采摘的仿生割台,最大程度
10、地减少果穗损伤,一次性完成鲜食玉米摘穗和除杂作业,落穗率3%、果穗破损率 2%。 2.2.9 、秸秆机械化收割离田利用形式示范 鲜食玉米秸秆、叶片青绿,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其粗蛋白含量是普通玉米的12倍。采用自走式青饲料收获机将果穗采收后的玉米秸秆收割离田,作为肉牛、白山羊等食草动物的青贮饲料。收割切碎长度0.62.0 cm,剩余根茬高度15 cm。 2.2.1 0 、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应用 使用4J-200秸秆粉碎还田机将玉米根茬粉碎后均匀铺撒于地面上。合格切碎长度:不大于10 cm,以35 cm为宜;合格残茬高度:不大于3 cm;漏粉碎率不大于1.5%;抛撒不均匀率不大于20%。 3、 效
11、益分析 3.1 、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施行鲜食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可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提高鲜食玉米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改变农民传统人工种植形式,促进鲜食玉米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3.2 、生态效益分析 玉米秸秆离田利用、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生物可降解地膜、水肥一体化设备等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杜绝秸秆燃烧,减少大气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构造,减少农业生产经过中的化肥、农药使用量,杜绝了土壤中的废膜残留,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符合当下绿色高效农业的发展需求。 3.3 、经济效益分析 鲜食玉米全程
12、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增产、增收。采用机械育苗及移栽和传统种植形式相比,不仅节省种子和人工,而且会减少漏苗、种植深度不均匀等现象,成苗率可提高5%8%;机械化田间管理环节与传统种植形式相比,可节省化肥15%20%、化学农药6%12%。采用育苗移栽形式,鲜食玉米果穗5月下旬即可上市,每千克售价可提高1元以上,亩增加效益1 000元以上。 4 、小结 随着种植业构造的不断调整,上海地区的鲜食玉米种植面积逐步增加,农村土地的流转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及农村劳动力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变得越来越少,劳动力成本越来越贵,鲜食玉米生产成本随之增加,这对鲜食玉米生
13、产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机器换人 步伐,构成以全程机械化为支撑、区域适用性广的鲜食玉米标准化作业体系,进而提升鲜食玉米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增加鲜食玉米生产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针对上海市农业供应侧构造性改革及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突出问题,探寻求索以机械化为主导适宜上海地区推广的鲜食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不仅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本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对于破解我们国家农业生产面临的“谁来种地、怎么种地 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为参考文献 1史亚兴,张保民鲜食玉米的发展与前景一探寻求索我们国家甜玉米的北方市场J 蔬菜, 2021(12):1-6. 2苏彩霞,栾春荣关于鲜食玉米生产现在状况及发展思路的考虑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20(3):65-68. 3徐莉莉,陆雪珍,陈珏,等.上海市鲜食玉米生产现在状况与优势品种推荐J长江蔬菜, 2021(17):15-19. 4张春林玉米全程机械化与人工种植形式比照分析J河北农机, 2021(5):32-3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