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内涵对"一带一路"的实践作用,国际经济贸易论文.docx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内涵对"一带一路"的实践作用,国际经济贸易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内涵对"一带一路"的实践作用,国际经济贸易论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内涵对一带路的实践作用,国际经济贸易论文国际贸易理论论文名师优选范文10篇之: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内涵对 一带路 的实践作用 内容摘要:国际贸易理论是从国际贸易实践发展的总结出来, 用于揭示和诠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流向、贸易构造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等。 一带路 建议赋予了古 丝绸之路 和国际贸易新内涵, 是当今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下的国际贸易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当下国际分工与全球价值链发展必然趋势, 是新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对国际贸易理论拓展深化及延伸的结果。反过来,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内涵又成为 一带路 实践的指导原则。 本文关键词语:国际贸易; 一带路 贸易合作;
2、 新型经济全球化; 2000多年前, 欧亚大陆的人民探寻求索出了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通道, 构成了广为人知的古 丝绸之路 .国际贸易理论是从国际贸易实践发展的总结出来, 用于揭示和诠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流向、贸易构造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自古典贸易理论出现以来, 历经200年多年的发展, 先后出现了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等国际贸易理论阶段, 作为最古老的经济理论体系之一, 国际贸易理论是在开放条件下伴随国际贸易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的。*主席提出的 一带路 建议赋予了 丝绸之路 和国际贸易理论新的内涵, 是新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对国际贸易理论拓展深化及延伸的结果。 一
3、、 一带路 是当今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国际贸易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示清楚, 社会发展经过中本身的重大需求与科技的矛盾是催生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内在动力。人类交换物品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但真正意义上国际贸易的产生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经过中产生的国际分工, 分工促使世界贸易得以快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国际分工大构成、国际贸易大发展和世界市场构成阶段, 交通运输工具的宏大变革使国际贸易从过去局部地域性的、互相割裂的、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区域性运动经过变为全球范围内的运动经过, 初步构成了世界各国互相联络的、统一的世界市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 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
4、球化和国际贸易最有影响的气力, 促使有形商品、资源以及无形商品及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大大加强, 也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融合进一步深化。19世纪科技、政治上的种种变革, 使全球各地经济体的结合到达史无前例的严密程度, 同时也使得富有国家与贫穷国家在财富、政治权利上的差距到达史无前例的悬殊。1800年, 把握全球约35%土地的欧洲人及其后嗣, 到1900年掌控了全球约85%的土地, 全世界最发达的贸易道路大部分经过西欧各港口。但在其他一些地方, 机械化工业和国际金融业开场发展, 到20世纪末期, 每年横越太平洋的贸易量远大于横越大西洋的贸易量1. 如今,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入的技术
5、革命-互联网革命。当代互联网革命是人类发展史上历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延续, 但其作用范围远远超过前几次科技革命, 它将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国以及全球的每一个角落2.几百年前, 世界贸易由少数几个国家控制, 随后, 世界贸易主要由发达国家控制, 过去50年里, 世界贸易主要由全球6万家左右的跨国公司控制, 如今, 互联网能够实现全球生产者、供给商、服务中间商、个体消费者之间的链接, 在一个互联网平台上实现聚合与分流, 全球每个消费者都有权利买到或者卖出全世界任何地方的商品, 每个个体、每一家中小企业都能够国际贸易平台足不出户地直接介入世界贸易, 成为世界贸易的主体, 凸显出全球性和普惠性特征, 构成一
6、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大市场。 一带路 旨在通过全球软硬基础的互联互通,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体系, 加快推动全球范围内各种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的速度, 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 并加强要素、资源与市场的深度融合, 共同打造更高层次水平、更深层次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大平台, 是适应当今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下的国际贸易实践发展需要的。 一 一带路 提出是全球经济与贸易增长格局演变的客观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球生产格局和贸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 国际分工日益向纵深发展, 一种产品的生产分工由原来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完成逐步转变为全球范围内的跨国分工, 构成了全球产业链、
7、供给链和价值链, 生产全球化加速发展;另一方面, 国际贸易愈加多元化, 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络与互相依靠程度不断提高, 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商品贸易从产业内贸易逐步向产品内贸易转变, 国际贸易重心从最终商品贸易逐步向中间产品贸易转变, 中间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所占比重逐步加大, 据统计, 自2018年以来, 全球贸易中约有60%来自中间产品和服务贸易。 从世界经济增长长周期看, 上一轮科技进步、高投入、以及传统经济全球化资源配置机制推动的持续10多年的全球经济高速增长和持续大繁荣阶段已经结束, 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型之中, 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兴起, 但世界经济增长新动能尚未构成
8、势头, 世界经济与世界贸易增长仍然存在 低增长陷阱 风险。与此同时,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掀起了新一轮贸易保卫主义浪潮。从将来重振全球经济与贸易发展看, 要扭转世界经济持续性放缓甚至衰退的根本在于创新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形式。 一带路 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涵、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 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 共同打造开放、包涵、平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平台, 将有助于突破贸易保卫主义壁垒, 为全球经济增长开拓了新道路, 成为创新和引领全球新一轮贸易增长繁荣的新引擎。 二 一带路 提出契合了国际贸易业态与方式发展新趋势 国际贸易业态与方式的演化是随着科技发
9、展和国际贸易实践发展需要而不断变化和演进。互联网革命引发了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代表的E国际贸易业态。这种贸易方式是建立在互联网、物联网、云服务、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型贸易形态, 亦即国际贸易的E化, 是科技革命创新与贸易形态创新的深度融合, 解决了国际贸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时空阻隔的问题, 突破了传统的地理行政疆界, 使无形网络链接成为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的推进器, 使现有国际贸易规则和全球治理体系的面临宏大挑战, 推动下一代国际贸易朝着公平、自由、便利、普惠、分享方向发展。 一带路 契合了国际贸易业态方式发展新趋势, 通过输出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代表的E国际贸易新业态、新形式, 以
10、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抓手, 将欧亚大陆上那些被割断或阻隔的地理疆界与经济关系重新联通或建立链接, 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平等介入国际贸易提供发展新机遇。当前阿里巴巴与敦煌网正在依托我们国家已经构成的先发优势, 通过各种双边合作在沿线国家复制新型贸易业态与形式, 实践证明, E国际贸易方式在 一带路 建设中的培育、发展和壮大, 远远快于传统贸易方式, 并正在推动下一代贸易规则与治理体系的重塑。 三 一带路 是新型经济全球化的主动选择 进入21世纪, 世界经济、政治格局蕴含深入变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增长造成严重冲击, 世界贸易增长率连续多年低于全球增长率, 传统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受阻,
11、 世界各国面临共同的发展难题。在这里背景下, 中国提出的 一带路 , 为新型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投资以及经济增长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气力。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能够把世界通过虚拟空间连接起来,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共鸣。为更好地分享合作利益, 几乎所有国家都介入了双边或多边的贸易协定、以及各种区域合作组织。中国提出的 一带路 建议源于中国但属于世界, 旨在通过各国共同努力, 通过软硬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 将欧亚大陆广阔腹地上由于长期民族战争、民族隔离和政治地理边界之争造成的资源、生产、服务和消费的分散、割裂和断裂重新连接起来, 加强各国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接轨, 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二、
12、 一带路 是国际分工与全球价值链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国际贸易的拓展反过来又会促进国际分工, 推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给链发展。因而, 国际贸易发展史也是国际分工的发展变迁史。 一带路 是国际分工与全球价值链发展必然趋势, 当下国际分工与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推动了 一带路 的发展进程, 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格局也使 一带路 沿线国家能够超越传统自然禀赋的制约, 服从于各国的发展需要。 国际分工构成于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大机器工业的诞生使得社会分工包括国际分工迅猛发展, 这种分工创造和扩大了市场, 又通过国际市场贸易打破了各民族和国家之间封闭的状态, 使处于国
13、际分工中心地位的国家-英国成为农业世界的国际贸易中心和世界工业中心。同时, 这种分工根本上改变了工业组织形式。大工业的发展把世界分成主要从事工业生产的工业区和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区。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垂直分工体系把世界大量的落后国家变为发达工业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庸, 并被动卷入国际分工体系之中。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具有掠夺性、剥削性、和不平等性的典型特征, 垂直型产业间分工是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 国际分工体系的大发展起源于第二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并且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商业上的互相依靠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介入到全球市场之中。贸易一体化的
14、一个传统衡量指标-全球贸易占的比重在1800年仅为2%, 到1913年到达22%.交通运输和通讯革命大大提升国际贸易的规模, 降低了国际贸易的成本, 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被纳入国际分工体系, 重塑了世界贸易疆域。据统计, 1815-1850年, 横越大西洋的大部分货物, 每镑运费大约下降了80%, 1870-1900年间, 又下降了70%, 累计共下降了将近95%.同时, 随着国际分工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 垂直型产业间分工形式也不断演化发展, 水平型产业内分工开场出现。 二战后, 跨国资本的生产与贸易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 同时科技与文化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
15、推动国际分工进入深化发展阶段, 旧的国际分工体系部分遭到破除, 跨国公司开场出现并快速在全球范围内采取最佳分工构造来组合和配置垄断资本, 实现生产和贸易的全球规模经营;传统的垂直型产业内分工逐步被市场主导的水平型产业内分工取代并成为国际分工主要形式;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 地区 等均共同介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之中。当然, 尽管传统殖民地国家通过经济民族独立部分改善了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但由于这些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和技术实力上气力比照悬殊, 南北矛盾仍然突出, 国际分工体系仍然由发达国家主导控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生产全球化
16、的不断深切进入发展, 国际分工发生深入变化:一方面, 生产的全球化和生产要素的跨国界运动使国际分工深切进入到产品的生产环节, 国际分工不再以 产品 为界线, 而是以要素为界线, 一件最终产品的生产分工由原来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完成逐步转变为全球范围内的要素优化配置、共同介入的结果。另一方面, 最终产品的价值链不断分解、分散, 生产工序的分散化和工序中生产任务和生产活动的国际分工催生了无国界的生产系统。在这个系统里, 不同生产环节和流程根据不同的要素密集度特征, 被配置到具有不同要素禀赋优势的国家和地区, 构成一个覆盖全球或跨区域的有顺序的链条或是复杂的网络, 它们通常被称为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的
17、新发展与全球价值链的融合使国际分工不断发展演变为以中间产品贸易为主的水平分工。据统计, 2018年国际贸易总额占世界总产出的近60%, 华而不实, 半成品和服务贸易战到全球贸易总额的60%.同时, 随着国际分工深切进入发展,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全球价值链中, 在世界贸易与总产出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 近年来, 互联网革命引发了社会、经济生活的颠覆性变化, 互联网革命影响下的国际分工是基于平台分享的分工, 分工主体愈加多元化, 个体消费者、个体生产者、以及各类小微平台型企业与传统大中型企业、跨国公司等市场主体平等介入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竞争, 整个全球经济构成了全球价值链体系。能够看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