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关于日语语法化研究的思考,日语论文.docx
《中国学者关于日语语法化研究的思考,日语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学者关于日语语法化研究的思考,日语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学者关于日语语法化研究的思考,日语论文内容摘要:日语语法化的研究是当下日语语言学研究的一大热门。中国学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寻求索, 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从中国学者的日语语法化研究现在状况的分析, 到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研究特征的阐释, 能够看出中国学者的研究固然整体上稍逊于日本学者, 但是他们能够发挥本身的优势, 借鉴汉语语法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日汉语语法化的比照研究, 不仅能为丰富语言类型学的研究作出奉献, 还可为日语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关键词语:日语语法化,现在状况,特征,中国学者 一、引言 语法化 (grammaticalization) 是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一般以为最早提
2、出其概念的学者是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 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经过或现象1。从其定义观之, 语法化具有双层涵义:其一, 语法化作为用来解释语言现象的一种研究框架, 其主要内涵是指关于语言演变研究的部分。其二, 语法化作为一种实际语言现象本身的解释术语, 其主要内涵是指凭借特殊项因时间的推移而转变为更具语法性的演变步骤及经过。一般而言, 语法化的研究在西方研究相对较早, 而作为东方的日本和中国的语法化研究主要来源于西方的研究, 其概念、理论、方式方法论大多初始于欧美, 主要表如今英语的语法化研究。日语语法化研究主要是日本学者研究欧美语言的时候引
3、进到日本的学术领域。比拟早将英语语法化的理论引入日本的学者有山梨正明、松本曜等 (1) 。后经不断地吸收和发展, 渐渐运用到日语语法化的研究中来, 就逐步构成了日语语法化研究重要构架之一。十分是近20年来, 运用语法化理论对日语进行研究的热潮方兴未艾, 比拟典型的学者有大堀寿夫、金水敏和三宅知宏等 (2) 。相对于日本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 中国学者也在该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探寻求索, 并结合日语和汉语的异同, 借鉴汉语语法化的研究成果, 站在不同的研究视角, 采用各异的研究方式方法, 呈现出中国学者在日语语法化研究方面的特色。 二、中国学者关于日语语法化研究的状况 随着日语语法研究的进展和深切进入
4、, 借鉴英语语法化研究的成果, 参照日本学者日语语法化研究的经历体验, 同时利用汉语语法化研究的优势, 中国学者在日语语法化研究的领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提升。近年来中国学者在日语语法化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 无论是从研究成果的数量上, 还是从研究论文的质量上, 都有了新的进步。 中国学者的日语语法化相关研究最早可见在日中国学者卢涛的系列成果中。其继(文法化之后, 发表了(文法化理论, 对来自欧美的各家语法化学讲进行了介绍, 还结合日语及汉语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讲明。文中指出, 语法化是由详细性 (词汇项目) 向抽象性 (语法形式) 的转化, 要求原词汇必须具备意义高度抽象、使用频率高的两个特点,
5、前者最为重要。如 能够语法化, 歩 走 却不行, 这种现象是英、日、汉三种语言所共有的。文中还进一步从语言类型学和普遍语法的角度讲明了日汉两种语言和英语的不同之处, 如 with 可表示共同格和工具格, 日汉语皆无此现象。在介绍隐喻为引发语法化的重要动机时, 以汉语的 向 和日语的 向 的共同之处举例讲明了隐喻由详细到抽象的认知途径。其后又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专着(中国语空间动词文法化研究-日本语英语関连, 提出中日动词语法化的一样点之一为连动构造是动词语法化产生的句法条件。3 提到日语的语法化, 必须厘清后置词和复合辞这两个概念。 (1) 后置词 (postposition) 是与英语的
6、前置词 (preposition) 相对而言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所讲的后置词并不包括当代日语的助词。如 这一表现形式, 复合辞观点认定整个形式为复合辞中的复合格助词, 后置词观点则以为 是后置词, 而则为其前面名词的后缀。这就是复合辞和后置词在形式认定方面的不同之处。复合辞的认定范围较后置词广泛, 后置词大部分就是复合辞中的复合助词, 且由动词的活用形和抽象名词与助词组合而成, 如 中心 , 助词的组合如 则不在后置词的范围内。复合辞的定义是基于组合要素的复合这一形态特征, 后置词则是根据其在句子中的位置来定义的, 但无论名称和范围的界定怎样不同, 研究内容基本上都属于语法化研究的范畴
7、。然而, 日语语法化的研究内容之广泛, 完全超出了这两个概念所定义的范围。 在中国的日语教育界, 后置词较为陌生, 复合辞的概念则较为普及。复合辞的表示出形式在中国的日语教学和研究中, 多被冠以 惯用形 , 作为句型学习的重点得到重视, 如胡振平(复合辞一书将复合辞分为复合助词和复合助动词。早期个案研究论文有戴宝玉(从 看命令形与接续形式、马小兵的专着(日语复合格助词和汉语介词的比拟研究等。这一时期还未见从语法化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戴宝玉(语法化与日语的复合助辞研究扼要回首了日语复合助词研究的历史, 以 为例, 分析了名词和动词语法化的经过, 强调可运用语法化理论解决复合助词研究中的难题。4复
8、合辞、后置词都是 内容词 (即实词) + , 其实还有一种内容词本身在形态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的语法化, 如 等形式名词。为此, 毛文伟提出了机能辞概念, 并根据语法化程度的高低, 将日语词汇划分为自立词、机能辞和传统意义上的助词助动词, 以为随着时代的变迁, 在这三类词之间不断发生着互相转化。之后, 毛文伟利用语料库、计算机词频统计来进行语法化研究, 进一步分析了助词性机能辞的语法化经过, 并提出了评判标准。5 对由动词到补助动词的语法化进行研究的主要有下面研究成果:林璋( 的语法化分析从语义演化的角度分析了 到 的语法化历程6;许贞(从语法化角度反思日语中的表示出方式从语法化的角度考察了实词
9、到 的虚化历程7;夏海燕(日语补助动词的语法化利用语料库, 从历时的角度分析了从动词 见 到补助动词 的语法化经过8;须军(日语存在型体形式的语法化机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讨论了以存在动词 / 为词汇资源构成 动词形+/ 这一表示进行、结果状态、完成、反复或习惯等体的意义的句法形义分类法式的语法化经过及其成因9。陈文君(补助动词语法化经过的语义指向及相关问题通过考察日语 语法化经过义素滞留情况的不同导致语义指向出现的差异, 跳出传统的语用义 恩泽与非恩泽分类法, 对 句进行四分法分类10。以上论文的共同点是, 从语义演变的经过来考察动词到补助动词的由实到虚的语法化现象, 重视原动词的语义滞留对语
10、法功能的构成所造成的影响。 日语名词的语法化主要具体表现出在基本名词的词类语法化、基本名词的形式名词化、基本名词的词缀化、基本名词的复合辞化。华而不实基本名词的词类语法化根据汉语的概念主要是指实词虚化, 也就是讲出现基本名词 (如表示方位、处所的名词等实词) 转化为助词或表示其他语法功能的形式。基本名词的形式名词化, 比拟常见的名词词汇, 如 上 等。此类名词用于形式名词化时, 如前述毛文伟所提出的机能辞概念, 大多只起到表示语法作用的功能。基本名词的词缀化, 主要有前缀和后缀之分, 而日语中比拟常见的是后缀, 如 上 作为后缀使用的 仕事上 。基本名词的复合辞化, 主要表现形式是名词与助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