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投资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分析,宏观经济学论文.docx
《影子银行投资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分析,宏观经济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子银行投资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分析,宏观经济学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影子银行投资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分析,宏观经济学论文摘 要: 现代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离不开供应侧构造性改革, 更离不开风险防备, 根本落脚点在于资金投向。影子银行知足了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 但可能会放大宏观经济波动。基于面板回归模型和GMM方式方法分析了影子银行在不同所有权性质、行业属性、风险特征的上市公司之间的资金投向情况, 结果发现大量资金流入了地方国营企业、产能过剩行业和 高风险 投资标的, 意味着经济的顺周期性得到了强化。进而, 立足于资金投向为影子银行加剧经济波动的现象提供了一种佐证和解释。 本文关键词语: 影子银行; 经济波动; 资金投向; 风险监管; 一、引言 影子银行能否有利
2、于宏观经济发展?学界观点一般以为, 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知足了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 促进了宏观经济增长, 但同时也加剧了顺周期效应与经济波动, 积聚了金融风险 (林琳, 2021;Stein, 2020) 。陈利锋 (2021) 的详细分析发现, 在 外生技术冲击 导致的经济波动中影子银行发挥了放大作用, 而在 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 驱动的经济波动中影子银行发挥了抵消作用, 两相叠加的最终结果是使宏观经济波动增大、货币政策趋于失效、社会福利恶化。徐亚平和宋杨 (2021) 、肖崎和阮健浓 (2020) 的研究结论与此类似, 以为影子银行规模扩张与社会融资渠道多元化将弱化货币政策效果, 进而加剧经济
3、的顺周期性, 即波动性。大多数文献是DSGE框架下展开的理论性研究, 针对影响机制进行验证的实证研究很少, 但庄子罐等 (2021) 曾提出猜测:影子银行资金流入过剩产能行业和低效率企业可能是经济波动加剧的潜在原因。 因而, 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具体表现出两方面:一是, 影子银行作为金融服务商发挥了调配资金供求、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二是, 会带来宏观经济风险积累、效率降低, 不利于长期发展。文章在分析影子银行效应的经过中将主要讨论影子银行、经济波动与资金投向三者之间的关系, 故分别给出概念界定。 (1) 影子银行。一般以为影子银行是指缺乏金融监管的信誉中介服务,
4、但详细内涵尚未达成共鸣。实证分析中往往基于数据准确性、可获得性考虑, 采用核心影子银行的统计口径, 即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三者之和 (李建军和胡凤云, 2020) 。 (2) 经济波动。 经济波动 常指实际经济增长率的变动 (陈利锋, 2021) 。华而不实, 负向波动 是经济增长率变动为负时的波动, 一般情况下也是经济系统负向冲击导致的波动; 正向波动 则指经济增长率的变动为正时的波动。 (3) 资金投向。主要从3个维度衡量资金投向:行业属性、所有权特征、风险特征。首先, 区分过剩产能行业与其他行业:根据程豪杰, 刘志彪 (2021) 和国发201838号文、工信部2021
5、129号文, 将钢铁业、煤炭业、建材业 (包括水泥和玻璃) 和电解铝业的企业纳入过剩产能行业。这些行业在研究时段内一直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其次, 区分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最后, 参考张敏等 (2021) 的方式方法, 区分高风险企业与低风险企业。本文并不关注资金投向的绝对规模分布情况, 而是分析影子银行规模扩张对不同类别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情况。 本文主要奉献在于:基于实证研究发现, 影子银行资金大量流入了低效率、高风险、过剩产能行业企业, 固然知足了实体经济的资金需要, 但是也降低了资金效率、加剧了经济波动, 因而应逐步规范影子银行监管, 使影子银行在阳光下健康发展。 二、影子银行
6、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 知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要。 从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社会融资规模来源上看,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是企业为完成投资项目而进行融资的两类主要渠道。从构造上看, 人民币贷款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而以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为主要形式的影子银行资金则对新增人民币贷款等正规信贷渠道有强烈的替代作用。图1将2018-2021年月度的窄口径影子银行规模环比增量与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进行比拟, 展示了影子银行与正规信贷体系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图1 新增影子银行规模、新增人民币贷款占比 图2 2006年2021年实际增长率变动 在间接融资为主的中国, 影子银行主要表现为银行信贷的直接
7、延伸 (殷剑峰和王增武, 2020) 。与人民币贷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类似, 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为企业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融资选择和充足的资金来源。根据孙思栋、谈申申 (2021) 的测算, 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从2018年的16.2万亿增长至2021年的80.2万亿, 年均增速25.67%;同期核心影子银行规模由9.21万亿上升到26.94万亿, 扩大了两倍多。这一数据与Chen等 (2021) 的结论基本一致。大量的资金通过影子银行渠道流入实体经济, 却不遭到正规信贷面临的规则约束, 不禁让人担忧:监管缺位之下的影子银行资金流向了哪里?能否能够真正服务于产业升级与动能转换? 2. 放大了经济
8、波动。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转变了世界经济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外部诡谲多变的国际环境与内部日益困窘的增长压力使中国宏观经济状况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变化。面对着对外贸易端裹足不前的形势, 中国果断采取了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的积极财政政策, 逐步拉动本国与世界经济走出泥潭, 重回增长轨道。然而同时, 后财政刺激时代 则遗留下产能过剩、流动性泛滥等众多难题。在金融领域, 这种变化不仅表现为企业债务水平显着上升, 还表现为宏观政策转向背景下企业融资渠道的复杂化、隐匿化。影子银行则为企业在景气时期非理性扩张、下行时期免于市场淘汰提供了资金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 影子银行发挥了金融杠杆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
9、放大作用。 可见, 影子银行知足了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却放大了经济波动, 评估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需要立足于更精到准确的微观企业层面, 应考察来自于影子银行的资金支持了哪些类型的企业发展。 三、资金投向与经济波动 1. 研究假设。 很多文献发现, 影子银行会在加剧了经济顺周期性的同时, 减弱了货币政策效果 (如, 陈利锋, 2021)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影子银行资金多投资于波动性较大的经济部门, 比方风险抵御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和经营效率低下的过剩产能行业、地方国有企业乃至僵尸企业。固然企业资金匮乏难题得到解决有助于短期经济增长, 但影子银行投资标的的这种产业与企业特性可能不利于经济周期转换的
10、平稳过渡、货币政策调整的相机抉择、低效率企业的优胜劣汰。庄子罐等 (2021) 以为, 4万亿刺激计划 衍生的大量项目在信贷政策频繁转向背景下的融资需求和社会财富增长背景下的投资需求是影子银行规模膨胀的重要原因。假如信贷紧缩政策对过热经济阶段的冷却作用被影子银行对接近破产企业的输血作用所抵消, 信贷扩张政策对经济回暖阶段的刺激作用被影子银行对正规社会融资渠道的替代作用所挤出, 则影子银行在刺激经济顺周期波动的同时将双向减弱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 最终将导致放大经济波动的现象。那么, 影子银行的资金投向将是两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文据此提出了2个研究假设: H1:从企业所有权性质上看,
11、影子银行资金主要投向了地方国有企业; H2:从行业上看, 影子银行资金主要投向了过剩产能行业。 2. 模型设定。 影子银行的资金投向反映在资金需求方表现为其对不同类别企业的融资约束缓解程度。屈文洲等 (2018) 选择用 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 衡量融资约束, 是一种比拟成熟的方式方法。该方式方法需要设定适宜的投资方程估计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参考蔡键等 (2021) 采用欧拉方程模型, 并考虑预期的影响, 将解释变量均设定为滞后一期项, 同时参加现金流与影子银行的交乘项, 以衡量影子银行对不同类别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情况, 能够得到回归方程式: 为了解决动态滞后效应带来的内生性问题, 本文采用GMM
12、方式方法对回归方程进行估计。 3. 变量选取。 表1列示了相关变量的详细定义。εit是随机误差项, 华而不实 i是不可观察的个体效应, υit是异质性冲击。假如当期现金流与期初总资产之比的系数 4为正, 则企业面临外部融资约束; 4越大, 外部融资约束越严重。假如现金流与影子银行交乘项的系数 5为负, 讲明影子银行规模扩张有助于缓解此类企业的融资约束, 绝对值越大则缓解程度越高。 表1 变量定义与取值 表2 描绘叙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单位:亿元) 4. 样本选择与描绘叙述性统计。 研究样本包括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剔除金融和被ST企业。变量数据时间范围是20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