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花旦演员唱腔颤音的声学特征和影响因素,戏曲论文.docx





《昆曲花旦演员唱腔颤音的声学特征和影响因素,戏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曲花旦演员唱腔颤音的声学特征和影响因素,戏曲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昆曲花旦演员唱腔颤音的声学特征和影响因素,戏曲论文摘 要: 颤音在声学上被界定为基频长时间的有规则的波动,是歌唱中最具表现力的美学特征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戏曲唱腔中普遍存在而又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嗓音现象,是构成传统戏曲润腔特色和审美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审美认知来看,中国传统戏曲中的颤音因剧种、行当的差异而呈现出有鲜明的特点。故本实验以昆曲花旦演员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仪器采集了花旦行当的嗓音和呼吸信号,重点分析花旦演员歌唱发声时颤音的基频、胸呼吸信号和频谱特征。通过研究发现,昆曲花旦歌唱颤音在声学表现上具有显着的行当特性。 本文关键词语 : 戏曲唱腔:声学研究;昆曲:花旦:颤音, 一、昆曲花旦行
2、当历史溯源 昆曲花旦,也称六旦、贴旦、小旦、风月旦、快乐旦、活泼旦等,属昆曲旦行的配角之一,渊源颇早,在宋元南戏诞生初期,构成的七个固定角色行当中,已经出现了“贴 的称谓,早期南戏作品(张协状元中也出现了该行当。对此,明代徐渭(南词叙录曾解释云:“贴,旦之外贴一旦也。 1显然,此时“贴 作为旦的补充,其内涵比拟广泛,男女皆可打扮,没有固定的年龄、地位限制。 早期元杂剧中则明确出现了“花旦 角色,这在元人夏庭芝所撰的(青楼集中有着明确的具体表现出。如(青楼集云:“杂剧则有旦、末,,其余供观者,悉为之外脚。有驾头、闺怨、鸨儿、花旦、披秉、破衫儿、绿林、公吏、神仙道化、家长里短之类。 2并云:“凡妓
3、,以墨点破其面者为花旦。 2(青楼集中记载擅于“花旦 的艺人很多,如珠帘秀“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悉造其妙 、2天然秀“花旦、驾头,亦臻其妙 ,2其他还有李娇儿、顾山山等,这讲明元代杂剧中“花旦 行当的盛行。 昆曲花旦概念正式确立相对较晚,它的构成应该是南戏中多个“旦之外 角色不断融合、分化、定型的结果,所以,从其所塑造的形象来讲,曾经以多个名称出现。如从明初传奇(精忠记开场,岳飞妻标注为老旦,而岳飞之女则标注为小旦,这显然与年龄有关。随后,(玉玦记中的娟奴、(明珠记中的宫女都开场标注为小旦,这有后世花旦的身影。明末毛晋(六十种曲明确将(牡丹亭中的春香、(西厢记中的红娘标注为“贴 。清代琴隐翁
4、编(审音鉴录从舞台演出的角度将“贴 界定为主要打扮聪明活泼、机智英勇、身份低下卑微的年轻女子,这使“贴 与旦、老旦一样,具有了相对独立的行当意义。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明确提出十二角色之讲,即:“梨园以副末开场,为领班。副末下面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七人,谓之男脚色;老旦、正旦、小旦、贴旦四人,谓之女脚色。打诨一人,谓之杂,此江湖十二脚色 。3并解释云:“贴旦,为风月旦又名作旦;兼跳打,谓之武小旦 。3 随着昆弯曲复杂子戏的盛行,除了传统的生旦戏之外,一些配角戏也开场以折子戏的形式流传,这导致贴旦、老旦等配角开场作为类型化的新行当而独立在舞台上,深受观众欢迎。如苏州名姬陈圆圆,“
5、演(西厢扮贴旦红娘脚色,体态倾靡,讲白能巧,曲尽萧寺当年情绪。常在余(邹枢)家演剧 。4所以,至清代中后期,昆曲旦行分为老旦、正旦、五旦、贴旦四个家门,一直到近代才演变成老旦、正旦、作旦、四旦、五旦、六旦六个家门。华而不实六旦即花旦,也经常称之为风月旦、贴旦等。 从昆曲的行当特征来看,花旦要求塑造活泼机灵、聪明伶俐、顽皮可爱、善良乖巧、率真英勇的年轻女性形象,一般是身材娇小、身份低下卑微,诸如丫鬟、小姑娘、小妇人、村姑等。经典角色有(牡丹亭中的春香、(西厢记中的红娘、(翡翠园中的赵翠儿、(钗钏记中的芸香、(彩楼记中的刘千金、(红梨记中的谢素秋等。 从舞台表演来看,昆曲花旦极具特色。强调做工与念
6、白,在唱法上以小嗓为主,大嗓为辅,声音以甜美、清脆为主。 二、昆曲花旦演员唱腔颤音的样本及其分析方式方法 信号采集对象为国内着名昆曲演员江苏省昆剧院的丛海燕,丛海燕主攻花旦,有着30余年的舞台表演经历体验。由于是单一发音人,故选择多个代表性的唱段以加强实验的效度。所唱代表性唱段分别是(牡丹亭春香闹学中春香的唱段、(西厢记佳期中红娘的唱段。录音是在平静的起居室完成。语音信号由索尼电容式麦克风采录,麦克风距唇部距离为1521厘米。标准采样频率为44kHz, 分辨率16比特。 呼吸信号通过呼吸感应仪(MLT1132 Piezo Respiratory Belt Transducer, ADInstr
7、ument)采集,三条呼吸带分别放置在胸部、横隔膜处和腹部,用以采集三个不同位置的呼吸信号。 录音材料主要是通过Sound swell 程序 (Sound swell Core Signal Workstation 4.5,Saven Hitech, Sweden) 分析,选取分析的参数有:颤音基频、颤音速度、颤音振幅、颤音规则性、长时平均谱等;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通过Excel和SPSS进行计算。 为了保证研究规范性、科学性,所有颤音样本必须符合四个标准:超过3个完好颤音循环;音高没有发生明确变化;元音没有发生变化;没有乐器伴奏噪声的干扰。 三、昆曲花旦演员唱腔颤音的声学表征 (一)昆曲花旦演
8、员唱腔颤音段数和持续时长 实验中,把花旦演员所演唱的唱段以单字为标准进行剪切和处理(字与字之间所有的空白段都被切除),并根据颤音标准进行提取。统计发现,昆曲花旦演员所演唱的三个曲牌共有50个符合标准的颤音样本,华而不实(牡丹亭春香闹学前腔曲牌共有6个符合标准的颤音段,平均时长1.063秒(SD:0.278),最短持续时间是0.68秒,最长持续1.605秒;一江风曲牌共有14个颤音样本,平均时长1.726秒(SD:1.035),最短持续时长0.815秒,最长持续3.96秒;(西厢记佳期十二红曲牌共有31个标准颤音段,平均时长2.562秒(SD:0.918),最短持续时长0.93秒,最长持续时长5
9、.05秒。结合标准误差值(SD)来看,前腔曲牌中的颤音时长相对稳定,一江风曲牌中的颤音时长波动最大,十二红曲牌中的颤音平均持续时间最长。当然,这与不同曲牌所表示出的曲情有着密切关系,从曲词和演唱的抒情程度来讲,前腔最低,更多的强调淘气的春香形象,一江风刻画的是一种“在人奴上 的自豪,而又稍有委屈的春香形象,十二红则偏向细腻抒情。 总体来看,昆曲花旦唱腔中的颤音比拟少,大部分是持续时间比拟短的,相比闺门旦和正旦演员动辄超过4秒以上的长颤音,花旦基本没有。这与其行当造型特征基本吻合。即花旦的主要嗓音是塑造活泼、伶俐的年轻女性,声音是清脆淘气,不需要绵长舒缓的颤音润色。 (二)昆曲花旦演员唱腔颤音的
10、速度 颤音的速度也称颤音抖动频率,即每秒颤音波动的次数,单位为Hz。分析昆曲花旦演员的嗓音数据,发现三段曲牌中的颤音样本平均速度是4.85Hz(SD:0.26)。华而不实,前腔唱段颤音样本的平均速度是4.5Hz(SD:0.15),一江风唱段颤音样本的平均速度是4.96Hz(SD:0.18),十二红唱段颤音样本的平均速度是4.87Hz(SD:0.24)。总体来看,三个不同唱段之间的颤音平均速度相差不大,标准误差仅为0.26Hz, 讲明该花旦演员唱腔颤音速度相对稳定。 相比欧洲歌剧演员的颤音平均速度在5Hz 到7Hz之间波动,昆曲花旦演员唱腔颤音的平均速度和整体波动范围(4.28Hz5.41Hz)
11、明显偏低,属于中国戏曲典型的慢颤类型。但又显着高于京剧行当颤音的平均速度(3.69Hz)。5这讲明中外音乐之间,不同剧种、行当之间的颤音速度具有显着的差异性。 (三)昆曲花旦演员唱腔颤音的振幅 颤音的振幅是指颤音的基频围绕颤音音高平均值的波动范围,即一个完好颤音循环中波峰与波谷距颤音平均值的距离,单位为 semitones(半音),6它是反映戏曲行当嗓音的一个重要特征。研究发现,昆曲花旦演员颤音平均振幅为0.98st(SD:0.24)。华而不实,前腔唱段颤音的平均振幅是01.13st(SD:0.34),一江风唱段颤音的平均振幅是0.9st(SD:0.26),十二红唱段颤音的平均振幅是0.99s
12、t(SD:0.17)。从标准误差值来看,三个唱段的平均振幅相对稳定,只要前腔曲牌中的颤音波动较大,波动的幅度高达0.99st(最大振幅与最小振幅之间的差值),十二红唱段固然颤音最多,但最稳定。结合曲情来看,花旦演员歌唱颤音的波动幅度显然与演员对不同曲牌情感的处理有着密切关系。 (四)昆曲花旦演员唱腔颤音的波形 颤音波形也是评价颤音声学特征的标准之一,它主要是指一个颤音的基频波动形状能否接近正弦波或能否具有规则性。专业演员的颤音波形经常具有显着的规则性,近似于正弦波,尤其是西方的美声歌剧演员。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式方法是计算出每个颤音波形周期中,从波谷到波峰的平均时间值(P)与从波峰到波谷的平均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