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在体育院校的发展状况,武术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武术在体育院校的发展状况,武术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统武术在体育院校的发展状况,武术论文提到武术人们都不陌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国家延续上千年的传统文化。武术发展到如今有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之分。传统武术以防身健身为主要目的并具有一定历史性属性且内容比拟丰富,竞技武术是武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借鉴西方体育演变而来的以竞赛为主的练习形式。随着竞技武术和武术竞赛的开展,如今武术在全国范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这是武术在新时期下演变的一种发展形式。 体育院校是我们国家教授知识的高等学府,也是学习高层次知识的场所,能进入体育院校学习也是很多武术学子的梦想。在体育院校发展武术有利于学生对武术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追求。 全国 14 所独立的体育院校都设有武
2、术专修课,在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上起了重大作用,使大量武术学子有时机进入体育院校继续深造。体育院校的武术专修课上学习的拳种诸多内容很丰富,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竞技拳术、传统拳术等。 但随着武术在体育院校的发展,逐步显露出一些问题。 大多数高校武术教学还是那样注重技能的教授,很少讲授武术动作蕴含的技击涵义,老师则转变成了只教技术动作的武术分解机,教学内容方面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 1 由于传统武术包容的内容比拟丰富,因而传统武术在体育院校的发展现在状况并不太理想,大多是在校期间学习几套关于各拳种的套路,了解一些拳种的特点,学习相应的拳术理论,而对传统武术的技击方式和攻防技术稍有忽视,缺失了对武术技击技术的
3、学习,也就是传统武术的本质内容学习,因而并不能知足学生对传统武术的追求与练习。同时,对高校毕业的武术人才培养没有做到完善设置。 1 关于传统武术 武术包容了我们国家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传统武术更是门派诸多、内容丰富。很多人都再考虑,传统武术究竟是什么?根据周伟良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一书中的阐述, 传统武术是在农耕时期所构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打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形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题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2 并讲明技击是传统武术最根本的价值存在,武术最本质的功能就是攻防技击。李远伟以为 传统武术是指在中国近代以前有较长的发
4、展历史,有一定地域性特征和习练人群的带有民族文化属性和技击属性的各种拳术的总和。 3 传统武术的技击属性是被公认的本质属性。拨开武术层层的文化外衣,真正的武术是以功防技击为核心价值,在危机情况或实战中求得生存的一项技能。 1.1 传统武术的练习内容 武术是以中国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式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 4 从这个概念中能够看出武术的技术练习主要有套路、功法和格斗,而格斗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内容。通过对民间的武术前辈沟通,了解到一些传统武术的练习内容。传统武术练习时是十分讲究每一动作的技击、打法,以及在实战中的变化,注重的是武术的技击性,手法、身法、步法
5、的变换都是围绕攻防来实现的。与如今的竞技武术套路练习稍有区别,不像竞技套路那样追求动作的规范以及难度、流畅、美观、节拍等等。 传统武术的练习主要包括套路练习、功法练习、技法练习、打桩练习、实战练习等,套路练习形式只是华而不实一种,而拳术中的技法与运用是练习传统武术的根本。讲的简练一些,就是在练熟套路的基础上提高每个动作的攻防用法、以及实战中的变化,通过击打木桩等方式增加身体击打与抗击打能力,最终以到达防身健身的目的。 1.2 传统武术的练习方式方法 如今的竞技武术套路,根据项群训练理论的技能主导类划分,属于表现难美性项目。 提倡的高、难、美、新技术方向发展,只在外型上具体表现出攻防涵义,并不考
6、虑技术上的实战意义。 5在练习时主要以身体的柔韧、弹跳力、协调等为主,以观赏性为主把武术套路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以这种形式展示武术的精、气、神、韵、等外在特征。 传统武术在练习时,主要强调动作的攻防。首先学习每个动作的基本形态,进而学习动作的攻防用法以及随动作变化的步法,在这里基础上加以时间的磨练,到达动作的熟练把握,这也就是功法练习;然后在不断提高功法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攻防演练,利用实战喂招练习,体会每招每势在实战中的真实用法,此练习是为了加强实战的技击意识;在基础套路和招式熟练把握后,通过打桩练习增加身体的击打与抗击打能力,例如,八极拳里的打桩、靠撞练习都是以增加身体的击打与抗击打能力
7、为目的;最后,再不断的进行实战切磋,以提高技法在实战中的应用,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磨练的经过,同时也是对习武者意志力的磨练。 2 体育院校武术的发展状况 2.1 调查分析 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等 6 所独立体育院校的调查,当前体育院校的武术专项课,基本上都是以套路为主要练习形式,每学期都会有一到两套武术套路需要学习,本科毕业需要学习十几套拳种套路,但对实战技法却牵涉很少,这无疑是对武术学习的缺失。 单锡文在(武术普修课教程书中讲到 ,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发生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但攻防技击这一精华真髓始终不变。 6 套路是武术表现形式的华而不实一种,也是优秀的武术文化,但缺少了技击的元素,只能被称为 花
8、拳绣腿 。另外调查显示,如今在学校学习的套路内容大部分学生在毕业时,所学习的套路基本忘记,更无从谈起武术的技击性。 而武术的本质是攻防技击,每一招每一式都具体表现出着攻防涵义。通过观察天津体育学院武术专业学生的训练,大多以套路为主,基本上很少牵涉到传统武术的技击练习,这无疑是对传统武术学习的丢失,对培养武术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利。 以天津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 100 份问卷,有效收回 90 份。调查数据显示,如今的武术专业课应该练习一些传统武术中真正的技法内容,大多数以上的学生比拟愿意接受传统武术的技法学习,这讲明大部分的学生对传统武术的攻防技击及练习形式
9、具有浓烈厚重的兴趣,是非常愿意接受传统武术的技击内容练习的。 2.2 原因分析 2.2.1 教学大纲要求 传统武术在体育院校的发展滞后原因之一,有可能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所致。由于每学期都要学习一到两个拳种套路,假如再增加传统技法的练习,对老师来讲无疑是比拟困难的,同时也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要想改变这一现在状况,需要进行体制改革,应该以地方特色拳种为主,系统的学习地方特色拳种的练习方式与方式方法,提高传统武术的技击发展。 2.2.2 安全因素 安全问题无疑是一个比拟难解决的问题,由于传统武术的攻防特点,有可能在练习的经过中会出现受伤情况。但传统武术作为一项民族技击术有它本身的存在价值,也正是由于它
10、的技击才有了存在的可能。因害怕受伤而放弃传统武术的本质内容,这是不可取的。 2.3 建议增加传统武术的练习内容 2.3.1 增加功法练习、技击练习 传统武术的功法主要包括手法、身法、步法、腿法等。以手法为例,如太极拳手法中有拿法、刁法、扣法、缠绕等,少林拳手法有抓法、拿法、锁法等等,这些手法都是结合在实战中的应用而出现的。 在体育院校中很少牵涉技法应用,院校中很多武术专业学生都在被一个问题困扰,假设遇上实战交手,自个能否能够擒敌致胜?因而很多学生想在武术的课堂上学到一些关于技击方面的知识,但往往是学几套套路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对武术的技击没有深入的认识,更没有经历实战的练习。所以,应该在学习套路
11、的基础上,增加单个动作的技击性练习。例如,懒扎衣是陈氏太极拳的典型动作,应在学会套路的基础上,对此单个动作进行反复练习,体会内在的攻防涵义,然后两人进行配合练习此动作的技击要领,加强功法练习逐步提高对传统武术技击性的融会。 2.3.2 提高传统武术的理论知识及实战应用 在学会套路后,应全面的学习此套拳术的理论知识、技击特点、发力技巧等,只要把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辅助练习者在使用中的效率。在反复练习的经过中提高技击意识、把握技击要领,同时多进行实战沟通。 任何理论知识都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武术招法也一样,只要多进行实战练习,才能逐步找到技击要领,如对距离感的把握、步法及招法的变通等,这样才能
12、真正的学习到武术的精华要髓。 2.3.3 系统的增加地方拳种练习方式 体育院校的专业课除了竞技武术外,还应适当的增加地方特色拳种的练习课时,把地方拳种的练习方式、训练方式方法、技击特征、实战应用等系统的结合起来,在高校的课堂内进行传统武术的习练,这样才能保证传统拳术在体育院校的展开,也能促进传统武术更好的发展。 例如,天津体育学院武术专项课如今开设有天津的特色传统拳种 拦手拳,是传统武术拦手门中的拳术。在熟练套路后还应增加拦手拳技法与桩功的练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能够对其门下其他拳术、器械进行系统的学习。 3 结论 传承与发展武术必需要汲取其精华要髓部分,对于传统武术来讲,攻防技击是其最本质的
13、内容。体育院校是我们国家对武术高等层次教育的场所,要提高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必须加强传统武术在体育院校的发展。把传统武术的技击技术纳入专业课的学习范围,使高素质的武术人才具备传统武术的知识,对武术的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 当前体育院校的武术专业课还不能完全知足武术专业学生的需求,应该把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进行同时发展,这样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体育院校传统武术发展在注重拳种套路练习的基础上更应重视武术技击的发展,把武术的技击内容凸显出来,以具体表现出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曹佩芳 安徽省高校武术套路教学现在状况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6. 2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李远伟现代武术概念综述J中州体育,20205. 4邱丕相,蔡仲林武术格斗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7. 5孙自立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差异之比拟J湖北体育科技,20023. 6单锡文武术普修课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7任路遥传统武术进入高校课堂的可行性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204. 8刘文武传统武术进入我们国家学校系统的必要性及其途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1. 9杨华莉体育院校武术套路专项技术课教学形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