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在脱离土地后的心理变化与调适,社会心理学论文.docx
《农民在脱离土地后的心理变化与调适,社会心理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在脱离土地后的心理变化与调适,社会心理学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民在脱离土地后的心理变化与调适,社会心理学论文0 引言 随着中国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面临着身份的转变。失地农民适应城市生活不仅仅是身份上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转变。因而,讨论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关于失地农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权益保障问题,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研究相对薄弱,理论基础和衡量指标体系有待完善10.谭日辉2提出从就业安置、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促使失地农民的市民化和社会认同,向德平等3以为要在社会化进程中提升失地农民的适应性,王慧博4分析了基本生活保障、人际交往等因素对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满意度和心理的影响。当前关于农民社会心理适应问题的研究较
2、多强调外在因素的影响,本调查基于社会心理与行为的一致,着重分析农民在脱离土地后的心理变化,旨在依托农民的心理认知转变的基础上,实现农民心理适应与加强社区建设和保障的协同发展。 1 调查方式方法与地点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调查地点选择在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夏庄街道地处城阳区与李沧区交界处,下辖50个行政村,街道有33 个社区列入旧村改造名单,华而不实有 10 个社区已经开场进行旧村改造。笔者选取的3个社区,分别是正在进行旧村改造的瑞云社区和已完成旧村改造的罗圈涧社区与秦家小水社区。问卷发放主要利用在夏庄街道统计中心实习的时机,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直接发放到社区居民手中
3、,统一回收,共发放问卷120份,华而不实有效问卷106份。访谈主要通过与公务员、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的谈话,获取较为全面的信息。 2 失地农民心理适应问题表现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和构造性访谈的了解,失地农民在城市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具体表现出在失去土地引发的生存危机感、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引发的对本身身份的认同困惑、社会交往方面的自卑感、对将来生活的焦虑和生活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引发的无助感等。 2.1 失去土地的生存危机感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农民世世代代从土地上获得生活来源、物质保障。失地和进城是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5.农民在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前提下,失去土地意味着失去了生活来源
4、。图1显示,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对土地被征用后的就业和生活态度呈现出很大差异。在2030岁的年龄段中,被调查人员大多在城市中找到属于自个的工作,不愿意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因而对于征地持赞同支持的态度,对征地后的生活比拟满意。在调查主体3150这个年龄段中,被调查对象对土地的眷恋程度明显高于前一个年龄段,失地后的就业状况满意度相对偏低。 2.2 本身身份的认同困惑 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6曾把20世纪的中国形象地概括为 三级两跳 ,即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跳跃和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跳跃。单从社会形态来讲,失地农民能够直接从农业社会跳跃到信息社会现前阶段;但从现实中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程度来看,大部分失
5、地农民思想上停步在第一级,缺少对本身市民身份的认同。很多失地农民成为城市人的心理感受采取无所谓的态度7.在对秦家小水社区的观察中发现,固然社区居民与城市人共同寓居在一个小区,但互相之间无论是在衣食住行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调查发现,经济收入少、消费水平低和工作环境差是失地农民以为与城市人存在差距最普遍的三个方面,现实的差距直接导致失地农民对本身城市人身份的认同。从表1 中能够看出,在 106 名调查者中,有近 60%的人不认同自个的城市人身份,只要约40%的人认同自个的城市人身份。 2.3 与城市居民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的自卑感在已经完成旧村改造的社区中,社区居民根据统一的规划,也大多集中寓居在
6、一起,邻里关系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在与城市人沟通方面却存在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失地农民从农村人变为城市人,他们的交往也开场具有城市社区的特点-交往的目的性加强,建立在业缘、地缘基础上的交往增加。二是与城市人相比,失地农民普遍缺乏固定的生活来源,多从事又脏又累的工作,加重了其心理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在社会交往方面则具体表现出为失地农民交往的局限性,在对其交往最多的人一项调查中发现,与失地农民交往的主要对象分别依次是亲戚朋友、邻居、老乡、工作伙伴、进城后认识的城市人表2。 地处商业开发秦家小水社区,失地农民和城市居民在这一社区的比照比拟明显。观察发现,但是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存在明显隔膜,交往程
7、度不高。在社区组织的一些休闲娱乐活动中,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扎堆现象严重,都有自个固定的交往圈,互相之间交集很少。 2.4 对将来生活的焦虑 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的发展,农民构成了固定思维:土地是一切的基础,是得以生存的根基,只要在自个的土地上才有大展拳脚的时机8.因而,在失去土地之后怎样生存无疑成了失地农民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对失地农民的采访当中发现,当提及除了种地以外有无其他劳动技能时,得到的大多数回答是没有。在问及怎样找到如今工作的时候发现,有71%的被调查者是通过自个的社会关系和自个主动应聘,只要2%的受访者是通过或所在社区介绍。 3 失地农民心理适应问题的原因分析 社会系统理论重视个人与社
8、会环境之间的互动,重视社会环境对个人心理、行为的影响,并努力改变个人及社会环境,加强个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社会环境对个人需求的知足9.失地农民本身、社区和共同影响着农民在失去土地后的心理适应能力。 3.1 失地农民本身因素 3.1.1 文化水平低,就业难度大 失地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大多是小学初中文化水平,缺乏其他有用技能。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职业技能的缺乏等本身因素制约着他们在城市中的生存,导致他们在城市生活中只能从事一些收入较低的体力劳动,并且随着年龄的加大,找工作的难度也有所增加。对从事职业性质的调查中发现,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凭与技术,即便是已经找到工作的失地农民,他们从事的职业也
9、大多是技术含量低的体力劳动,如建筑制造业和餐饮服务业。 3.1.2 经济收入低,生活压力大 失地农民寓居的区域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失去的只是农业用地。这部分人群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过重、各项支出增加,很容易陷入经济窘境,引发各种心理适应问题。其次,失地农民在工资待遇方面与城市人的宏大差距,冲击着失地农民的自尊心,导致他们对本身城市人身份存在强烈的认同困惑。调查问卷显示,工作不好找、经济能力差、生活不习惯成为制约失地农民适应城市生活的三大障碍因素表4。 3.1.3 思想观念落后,存在消极情绪 人们在社会生存中构成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即所谓文化积淀10,这是很难改变的。一方面,失地农民受本身文化程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