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治疗女科病的临床思路及用药特色,中医妇科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叶天士治疗女科病的临床思路及用药特色,中医妇科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天士治疗女科病的临床思路及用药特色,中医妇科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叶天士治疗女科病的临床思路及用药特色,中医妇科论文叶天士,名桂,号香岩,不仅长于温病治疗,对于女科病治疗亦颇有建树。(临证指南医案卷九具体记录了其调治女科病的临证心得,颇具特色。本文将基于卷九相关医案,对叶氏治疗女科病的临床思路及用药特色进行总结讨论。 1、 女科调经,治则先立 叶氏以为女科病多倍于男子,而胎产调经为主要1432。(素问 上古天真论曰: 女子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是以天癸如期而至、任脉通调、太冲脉充盛,乃月事如期之要素。女科调经,当思路明晰,先立治则,如此方能纲举目张。叶氏以为女子诸疾与奇经八脉密切相关,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调经当重调肝,并重视
2、培补脾胃之气,对于久病者还适时应用络病治法,现详细介绍如下。 1.1 、女科诸疾,首重奇经: 女子胞,乃经水外达之通路,亦是孕育胎儿之地,属奇恒之府。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华而不实督脉为 阳脉之海 ,其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属肾;任脉调节全身阴经,为 阴脉之海 ;冲脉通行上下,能调十二经脉气血,故称 血海 。其余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带脉则约束诸经。奇经八脉,尤其是督任冲三脉除调节十二经脉气血,还能加强十二经脉间的联络。当十二经脉气血充盛则泻入奇经以备用,气血匮乏则由奇经溢出补充其缺乏。加之其走行与女子胞、肝肾等密切相关,故女科病与奇经八脉密不可分,调治女科疾病当从奇经八脉入手。 八脉隶乎肝
3、肾。正如叶氏言: 经水必诸路之血贮于血海而下,其不至崩决淋漓者,任脉为之担任,带脉为之约束,刚维跷脉之拥护,督脉以总督其统摄。 1437其以为经水是诸络之血聚集血海而下,血海即冲脉,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女科诸疾,不孕、经不调都乃冲脉病变。并在这里基础上提出: 冲脉为病,男子内疝,女子瘕聚。夫曰结曰聚,皆奇经中不司宣畅流通之义。 1468如调经案载谢某,三十,月经后期,诊见能食不运,溏泄,小腹疼痛,时有胃气上逆,呕逆肠鸣反酸,叶氏以其属八脉奇经交病,用人参、茯苓、艾叶、香附、苁蓉、骨脂、肉桂、当归、鹿角霜、小茴香、紫石英调补奇经。其不以月经后期为气滞,而从奇经八脉论治,其临床治疗思路可窥见
4、一斑。 1.2 、女子以肝为先天,调肝贯穿终始: 叶氏提出女人以肝为先天也1432,且以为 女科杂症,偏于肝者居半 。女子经孕产乳都以血为用,而肝可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负责调节外周血量并分配到身体各部。故肝血缺乏、肝不藏血或肝失疏泄时,冲脉血量缺乏,可致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叶氏在治疗妇科病时注重调肝,尤注重疏肝,在多个方剂中参加疏肝理气之药;在疏肝时又不忘固护脾胃;泻肝火又不忘佐以温中行气之药,防药物过于寒凉致血液凝滞。 同时女子象坤属阴,阴性凝结,易于怫郁,情怀不畅反过来影响肝气畅达,导致气血阻痹,进而影响血海气机之畅达而成月经失调、乳癖、症瘕之疾。如愁郁气血滞案中载: 怀抱不畅,致气血不和;
5、情怀少欢悦,多愁闷,郁则周行之气血不通,而脉络间亦致间断蒙痹。 1420因肝肾隶于奇经八脉,气血不能循序在脉道流行,气血瘀滞阻痹于脉道,叶氏以为此类病症日久失治必致瘕聚痃痞之累。 叶氏善用疏肝理气之药物进行条畅情志,重视对气机的疏通,复原肝的调达之性。同时叶氏使用的方剂中理气药物多于活血药物,并在方中参加少量补血补气药,这样逐邪有力,宣通有源2。然情志因素导致之女科诸疾,不能专恃疏肝调肝之药投用,还当开怀心胸,畅达情志,才是长久之道。正如其所言: 内损情怀少畅,非偏寒偏热能够攻病。开怀安养为宜,勿徒恃药。 1427 1.3 、调经务使脾胃充健,中流砥柱先立: 着重胃气以治疗月经疾病是叶天士治疗
6、妇科疾病、调理月经的又一特色3。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为人体之中流砥柱。脾为戊土属阴主升,胃为己土属阳主降,脾升胃降间构成了中焦的气机流转,建立了机体的营养输布网络。女子以血为用,月水如期而下,除奇经八脉的作用,还有赖气血充沛。正如张景岳言: 月经之本,所重在冲脉,所重在胃气,所重在心脾生化之源。 4 叶氏重视培补后天脾胃之气,以为女科用药要避免寒凉消导,亦要避免滋腻,阻碍胃口。其以为: 凡经水之至,必由冲脉而始下,此脉胃经所管,医药消导寒凉,不能中病,反伤胃口,致冲脉上冲,犯胃为呕。 1468因曰: 大凡药饵,先由中宫以布诸经,中焦为营气之本,营气失养,旋转自钝。 1349对经不调伴见脾胃虚弱
7、者,要从恢复中焦正常生理入手,通补阳明以使脾胃充健,以患者坤土阳和旋转,知味纳谷为佳兆,如此经水自然化之有源。 女科用药多从补肾养血入手,药物都偏滋腻。若冀药力充分吸收,必赖脾胃运化周转。对脾胃虚弱者,不应以滋腻药物直投呆补,还当顾虑其吸收,毕竟增谷喜食才能颐养脾胃,进而使气血生化有源。如朱案诊见呵欠烦倦,秋深进食略有恶心,至今月经停闭,叶氏以 夫冲任血海,皆属阳明主司,见症胃弱,此阴柔腻滞当停,以理胃阳为务 1424,从建立中焦之气治疗。除此之外其在用阴柔腻滞之品时亦会适当配伍,兼顾脾胃运化。如使用熟地时,用砂仁拌炒,就是在补肾养血之时,照顾脾胃,便于吸收。除此之外,培补脾胃之气可以充养奇经
8、。以冲脉隶于阳明,阳明胃虚衰,则冲脉匮乏,月经乏源。正如叶桂言: 冲脉即血海,隶于阳明胃脉。 1439其次阳明闭藏与阖降失司,易出现冲脉失摄与上逆之变。若无阳明胃土的阖降之性制约,则或 冲脉为病,逆气而里急 ,或脉虚不摄,崩中漏下,变生诸奇经病症。故调经务必重视充健脾胃,恢复脾胃的中流砥柱作用。 1.4 、女科久病入络,实当泄,虚当补: 络脉具有加强表里两经、脏腑官窍之间联络及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的作用。女科诸疾,初结在经在气,久则入络入血,而成痛经及症瘕之疾。叶氏有言: 痛久在络,凝聚成形。 1469络血不行常道下注冲脉,则衍变为经闭、积聚之疾,故其有言: 络血不注冲脉则经阻,气攻入络,聚而为
9、瘕乃痛。 1467当用活血通络兼行气之法治之。如医案载: 某,心下有形不饥,经水涩少渐闭,由气滞渐至血枯,左右隧道不行,大便坚秘不爽。当与通络。 1426 然络病分虚实两端,叶桂以为,凡痛证,初起在气者,伤经,当以治气、理气为主;久病在血者,伤络,当以治血、活血为先。久病之人必伤及脉络, 络虚 以致气血流行不畅、阴血暗耗,失其气血濡养功能。络病日久,营卫失常,气血阴阳缺乏,气虚不能充养,血衰不能滋养,阴虚络道涩滞,阳虚络失温运,故构成胞络瘀阻的病理基础。故女子经水不利属血络虚滞者,当予以通补络脉。如调经案载: 肝逆犯胃,奇络虚滞。鹿角霜、淡苁蓉、炒当归、炒小茴、生杜仲、茯苓,用紫石英一两煎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