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黄帝内经》美容思想的理论研究,中医美容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黄帝内经》美容思想的理论研究,中医美容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黄帝内经)美容思想的理论研究,中医美容论文法国情景主义者居伊 德波以为,当今时代, 最发达的商品形式是形象 。随着世界医学形式的转变,医学研究从消除人体疾病逐步转向维护人体健康,重在呈现人体功能的最佳状态。中西医学以维护人体生命健康、改善亚健康为目的,旨在恢复人体亚健康功能状态;中医美容学以维护人体生命美感,改善损美疾病与生理缺陷,旨在提升人体身心美感状态。但由于生活美容中化学合成化装品副作用及 治标不治本 的弊端,以及当代西医美容整形的局限性和副作用等原因,人们逐步意识到,只要拥有身体健康,才能塑就真正美丽的形象。中医美容在这里便具有明显优势:即注重整体,内外兼治,保健保美。对中国美容医
2、学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近年来尤其获得了长足进步。1989年张大钊、沈英森合作出版(中医美容学,确提出中医美容学的概念。同年陈贵廷等出版(中医美容大全,明确指出中医美容学源于中医养生学。1989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中医治疗美容专业委员会成立,推动了中医美容技术和学术的提高。至此,融合了中医学、美容学、皮肤病学、化装品学等学科的中医美容学初步构成。中医美容学作为中医学和中国美学的分支学科,传承并创新应用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中医传统医学及美学思想,进而指导中医美容理论和实践。 中医美容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何玉指出,中医美容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指导下,研究损容性疾病
3、的防治和损容性生理缺陷的掩饰或矫正,以到达防病健身、延年驻颜、维护和创塑人体形神美的有效手段和方式方法。 美容 一词,最早见于明代(普济方公元1406年中一首名为 美容膏 的方剂。中医美容学继承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因而秦汉时期标志着中医基本理论初步构成的(黄帝内经,不仅为中医学的构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其分支学科中医美容的构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该书对在人体生理病理、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等方面的阐述,对后世中医美容的实践和发展均有特别重要的指导作用。例如,(黄帝内经中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学讲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中医美容的中药内调、外治、针灸、推拿、气功等方式
4、方法提供了理论根据。中医美容作为中医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后起之秀,近年来越来越遭到学界乃至社会群众的关注。杨岚等研究发现,中医美容学呈现出史无前例的广阔前景,但在其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包括忽略其理论基础,不讲究理论的完好性、系统性。陈友义研究以为,中医美容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应该加强各方面建设,华而不实的基础研究,包括对中医美容学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也应遭到重视。因而,怎样通过挖掘中医经典文献,全面继承中医学家的医疗思想和临床经历体验,将成为当下中医美容理论研究的活水源头,也必将对美容保健与临床实践产生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对(黄帝内经美容思想的理论研究,对中医美容学科研究的发展,应当具
5、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黄帝内经反映中医美容 以人为本 健康理念 以人为本 一词,最早出如今我们国家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的著作(管子 霸言中原文曰: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国学大师张岱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中,将以人为本与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并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重点。因而,管仲提出的 以人为本 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西方传统文化也有 以人为本 的理念。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公元前490 421提出著名的论断: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的惊讶,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充溢着以人为本精神的哲理。 十四到十九世纪的欧洲思想解放运动
6、,重新弘扬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先后出现了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思潮。如今理论界以为:Humanism英文译为汉文可译为人文主义,可以译为人道主义,还可译为人本主义。以人为本弘扬了人性与人权,尊重人的尊严、实现人的权利。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学开场全面考虑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如经济、家庭、社会交往、精神状态等方面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从社会人和生物人两者结合起来解决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医学形式已由传统的 以疾病为中心 转变为 以病人为中心 再发展到 以人为中心 ,构成了维护人的尊严,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以人为本 的思想。孙秀
7、珍提出,以人为本的内涵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存在的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因而,今天的医学伦理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在医疗中为患者提供精神、感情和文化等各方面服务,旨在创造愈加和谐的社会和更有尊严的幸福人生,避免科学技术过度在医学中的滥用。覃红等以为,医学必须充分具体表现出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医学中的和谐与统一。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不仅为中医学的构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成为了中医美容学理论的源头,而华而不实所蕴含的 以人为本 医学和美学思想可概括为下面两个方面。 2、(黄帝内经反映中医美容多元化审美理念 (黄帝内经作为一部内容丰富的充满医学人体美学思想的经典医籍,
8、阐发了人体美的多元标准,对今天中医美容实践仍然产生重要影响。李红阳指出,(黄帝内经不仅较具体的阐述人活体测量,还阐述人体解剖生理学、体质人类学基础、形态特征及气质要素等医学人体美学思想。同时,中医体质学讲,正是起源于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体质是指人体生命经过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基础上所构成的形态构造、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灵枢 寿夭刚柔云: 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 这句话的意思是讲,人的体质差异是有差异的,比方人的性情性格有刚柔之分,体格有强弱之别,寿命有长短,阴阳有偏颇。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个体差
9、异性;而体质又是先后天因素共同作用逐步构成的结果,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能够调节的。这种成认并关注人体健康及美感状况各有特色的思想,就是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浸润下产生的以人文本的中医美学思想,它为尊重不同风格的美感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审美标准多元化提供了合理性根据。 3、(黄帝内经反映中医美容关注健康之美 3.1中医美容的健美之象 一般来讲,中医美容所关注的形之美主要在人的容貌美,尤其是面部皮肤美方面。从人体美学的角度看,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和最引人瞩目的审美器官,具有感觉、表情功能,能传递人体美感信息,是人体审美的也云: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肝之合
10、筋也,其荣瓜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 对于五官容貌与内脏功能关系的生理机制,(素问调经论曰: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明确指出气血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意即脏腑化生的气、血、津液通过经络系统源源不断输送到头面,发挥温煦、滋润和濡养的作用。只要气、血、津液上荣皮毛,皮肤得到充分的营养、滋润,皮肤才会红润、水嫩、光滑细腻。 人体病理状态会导致容貌失美,(黄帝内经首先阐述了人体毛发、胡须、颜面、五官、皮肤以及形体之美的衰退与年龄之间的关系。(上古
11、天真论阐述了人体在发育成长衰老经过中人的容貌变化,华而不实尤以皮肤毛发的变化最为典型: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阴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颈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下,面焦,发须颁白,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则齿发去。 另外,(灵枢 天年亦云: 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花白;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 十分是,(素问 上古天真论最早确定了
12、天癸 这一重要的物质,以为它与人的增龄衰老直接相关。在体外表现于头发皮肤牙齿等美感损减。另外,(内经还讨论了造成容貌失美的不良生活方式,以为不当饮食,是容貌损伤的重要原因。(素问 五脏生成篇曰: 多食咸,则脉凝涩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劳逸得当,助生容貌,劳逸不当,容貌损伤。(素问 宣明五气篇则有: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劳逸不当,则气机郁滞,升降失司,少阳之气不得宣发,气失和畅,身呆人乏。虚者清阳不升,神怠抑郁;实者郁浊不降,扰神逆乱。表示清楚饮食劳逸过则伤气,阳伤而形貌损。 据此,(黄帝内经建
13、立了中医初步的衰老与抗衰老的研究体系,当时称抗衰老为(摄生(道生和(养生等。该著作将养生之道的阐述(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等三篇列于(素问之卷首,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有关延年益寿的理论和实践,并明确提出 治未病 ,来维护人体健康、延缓衰老、保持美妙容颜。当今世界文化范围内,人们对葆有青春的追求日益强烈。赵雅妮提出,当代社会中抗拒衰老,保持青春,已被赋予了类宗教式的道德律令。所有这些,正与当下医疗美容保健的总原则一致。 4、(黄帝内经反映中医美容关注形神之美 4.1中医美容形美与神美的统一 整体思维是中医最根本的思维特点。它把人的形与神有机结合,把研究对象人作为身心如一的存在 即全人来
14、考虑,在中医美容的思维形式,包括人体形美和神美,二者共同作为中医美容学核心研究对象。中医美容强调的神之美,在中医学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整个人体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风度等,无不包括在神的范围;狭义的神是指神志,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情感经过,是中医学研究的重点内容。(黄帝内经作为生态医学经典,(素问 六节脏象论云: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口,于胃肠,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同时, 天人合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更表现出思维形式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辩证性
15、特点,把人置于与自然和社会的密切关连当中。(灵枢 逆顺肥瘦指出: 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 这些思想一方面引导人们在生活中 法天则地 ,通过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养成有规律的健康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教诲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注意与别人和社会规范和谐相处,创造良好生活气氛,达成身心愉悦状态,提升人的幸福指数和容貌美感。 4.2中医形神美的生理及病理原理 人体之形、神与气血、五脏功能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相互影响。(素问 调经论曰: 神有余则笑不休,神缺乏则悲。 而对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内经将人的精神活动分为神、魂、魄、意、志五种,以心统帅,分属五脏,即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
16、藏意、肾藏志。同时,对于华而不实的情感经过,或讲五脏藏神的不同状态能够导致气机的不同运动和后果,(素问 举痛论云: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 。由于中医以为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所以,神之动必然最终导致人体气血变动,当变动幅度过大时,就会引起气血阴阳偏颇之症。可见,神之状态导致人体气血运动失衡,与人体容貌美关系密切。 对于不同情致对五脏功能的伤害,(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云: 愁忧恐惧则悲伤 ,(灵枢 口问云: 哀伤痛苦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灵枢 百病始生云: 忧思悲伤 等;而(灵枢 本神也提出:怵惕思虑悲伤、忧愁伤脾、哀伤痛苦伤肝等思想。以上阐述
17、,讲明神志过激或情志过于强烈即会伤害人体脏腑功能,导致人体健康和容貌美感下降。因而,(内经根据五行生克规律提出了五志相胜疗法,即怒伤肝、悲胜怒;喜悲伤、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不仅如此,林俊华研究提出,作为中医理论巨著的(黄帝内经,除了为中医美容理论提供了全面深入的美学和医学理论根据,还奉献了一些治疗美容的方式方法。如(灵枢 经筋记载了马膏疗法,用马项下脂肪反复涂摩患处治疗皮肤疾病,即将药物和推拿结合起来的一种美容治疗方式方法。 总之,(内经通过阐发人体形、神与气血、五脏之间的互动关系,倡导人们从自然、社会、心理、生活、体质等方面获得和谐自然的健康感、幸福感和容
18、貌美感。这种观念虽历经几千年,不但没有被其他观念替代,反而与当下世界健康理念特别契合。 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保健大宪章指出: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异常感觉和状态,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这充分讲明了(黄帝内经宏大的经典价值和当代价值,值得人们研究借鉴。这也是中医美容理论和实践将来值得进一步深切进入研究之处。 5、结束语 通过考察发现,(黄帝内经众多篇章对人体生理病理所阐发的中医美容思想特别丰富可贵。首先,对于美容的理念和原则,(黄帝内经具有全面而辩证的美容多元化观念,充分反映了中医美容对人的尊重,具体表现出了中国医学以人为本的美学理念。同时,(黄帝内
19、经中的美容机制阐述,不仅包括外形之美的肌肤层面,还包括内在神情之美感,二者的共同基石乃是人体气血平衡和五脏功能的健康,以及人体身心健康与社会关系的健康和谐,这种认识与当下世界健康理念特别吻合,有助于避免西方美容过度追求外表化、过度依靠整形化装技术,对人体健康有所忽视的不利倾向,值得重视和深切进入研究。 以下为参考文献: 1史蒂文 康纳.后当代主义文化M.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72. 2陆绮,郑淑美.中医美容学科创新性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20,21(12):2268-2269. 3何玉.从肺论治中医美容的运用和意义讨论J.中国美容医学,2007(4):548-550. 4杨岚,沈静.前景广阔的中医美容学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6,12(5):319-320. 5陈友义.当下中医美容学科建设和研究的主要任务C/中医美容.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86-97. 6周淦,万良炯.管子 万有文库 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8. 7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