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脱证从宗气论治的认识,急诊医学论文.docx
《对脱证从宗气论治的认识,急诊医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脱证从宗气论治的认识,急诊医学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脱证从宗气论治的认识,急诊医学论文脱证是中医危重急症体征之一,(临证指南谓: 脱即死也,诸病之死,皆谓之脱, 可见其证之凶险。临床症见倦怠昏仆、面色苍白、气息微弱、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目合口开、手撒遗尿、脉微欲绝、血压下降等,相当于西医学的休克体征。 中医学对脱证病机及治疗的认识,经历过一个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经过,仲景首先发明了三阴元阳之脱的理法方药,但自从发现人参具有确切救脱疗效后,由于受人参 大补元气 讲的影响,使脱证发生之病机也以元气之脱讲为主,而笔者发现,人参补元气讲为谣传。因而,脱证之发生当以宗气之脱为主,试讨论如下。 1 对医学史上脱证认识的简单评价 在医学史上,对脱证的认识最具
2、划时代意义,并值得一书的大体有四:(内经最早提出了脱证的概念并说明了完善准确的病理机制;(伤寒论从临床实践出发,为伤寒少阴厥脱证制定了药简效宏的治疗方药,是为脱证从元气论治的开场;金元时代才开场了以人参作为脱证治疗的主药,这一改变使脱证病机的认识从先天元气向后天肺脾之气转变;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对人参补元救脱之讲给予了否认,并独辟蹊径,以山萸作为脱证治疗最有效的方药。 脱证的概念最早见载于(内经,如(灵枢 决气篇载: 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此段记载,比拟全面地提出了
3、后世所分的气、阴、血和精脱的概念并列举了各证的详细异常感觉和状态。脱证有气、血、津、液、精之分,津与液现以 阴 统称之,而血与精则各自独立称为一证,所以讲(内经已经明确提出了准确完备的气血津液之脱的概念。但值得一提的是,(灵枢 决气篇中对脱证异常感觉和状态的描绘叙述,是气血津液精虚损比拟严重的阶段,与后世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甚至手撒遗尿的脱证危重证候也有所区别,其实也只是脱证之前虚损的阶段罢了,但无论如何,(内经提出如此全面完备的脱证概念已很难能可贵了。 张仲景(伤寒论虽未明确提出对脱证进行脉证论治,但从厥、亡阳等证使用四逆辈方剂治疗的阐述中,能够看出,其应用姜附甘草辛甘化阳、回阳固脱,药物特别
4、简捷,对亡阳欲脱证完全具备一矢中的之作用。故(伤寒论译释中讲: 附子温肾复阳,生用则力猛效捷,干姜温中散寒,更以炙甘草甘温补中,则逐阴回阳的气力尤着。 四逆汤固然在(伤寒论中主要散见于少阴、厥阴、霍乱,也有出现于太阳、阳明病篇者,但以方测证,应该属少阴病的主治之方。因而(伤寒论译释上编的 伤寒综述 (少阴病篇中,分别将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等四逆辈方全部列为少阴病寒化证的主治之方。 以四逆辈救脱,是脱证治疗之始,针对的是少阴心肾元阳之脱的所谓亡阳证。华而不实有几个特点最值得后世借鉴,其一,用药不仅用温元阳的附子,也使用了入肺脾的干姜;其二,在使用大辛大热、散寒温阳的姜附的基
5、础上,再使用甘温守中的甘草,反制姜附之辛散。正由于有以上的特点,药仅三味,但具备了既回阳逐阴,又温元固脱的成效。其治脱用药重点突出而不死守一脏,治阳脱既使用辛热散寒,又使用甘温守中,由于脱证毕竟属于散脱之证,所以和缓守中的甘草也必不可少。若不用甘草,则药性大变,仅能辛散温阳、逐寒止痛。如后世创立的桂附丸(卫生宝鉴卷六:川乌、附子、炮姜、赤石脂、川椒、肉桂及姜附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三:附子、乌头、吴茱萸、厚朴等,即由于不用甘草而无守中固脱之功,成为单纯逐寒止痛之方,自然也不可用以治疗元阳之脱。 另外,仲景治疗亡阳厥脱,还根据阴盛于内、下,格阳于外、上,以及亡阳兼脱液等的不同,分别给予白通汤、通脉四
6、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等不同的治疗。对于服药后干呕而烦,格拒不受药者,则主以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使用从治之法等,能够看出,仲景使用温阳救逆的 四逆辈 方药回阳救脱时,纵横捭阖,从辨证到用药都特别细腻精到。 可是仲景(伤寒论研究的只是外感热性病发展至三阴阶段,元阳衰竭,厥逆欲脱的治法方药,因而也没有将人参常规纳入治疗方内,尽管仲景有四逆加人参汤之设,但其所治属于亡阳脱液,华而不实人参也仅作为生津益血,而并没有作为补元气或宗气药而遭到足够的重视,同时由于仲景所治不是所有杂病至脱证阶段的共同治法,所以也不必求全责备而对仲景存太多的苛求。 迄至金元,一味救脱专药人参的发现,能够讲使脱证治疗史彻底发生了一次
7、革命。如被葛可久(十药神书及朱丹溪(丹溪心法均收载用以急救挽脱的独参汤,即仅人参一味。纵使以补肾固脱为主、治脱始终不离六味地黄的张景岳,其常使用的固阴煎、举元煎等方中也必参加人参。因而,人参在这里后六百余年间被医家几乎列为救脱的 灵丹妙药 ,赖以起死回生。 而临床确实其应如响,因此很快得到了后世医界的一致认可。 然而医界一直解释其救脱之机理为大补元气,即明显存在可商榷之处,因而如今对其治脱之医理药理作正本清源的重新认识,应该讲在脱证治疗史上同样具有拨乱反正的作用。 而近代医家张锡纯氏则以为: 夫暴脱之证,其所脱者元气也。 凡人元气之脱,皆脱在肝。故人虚极者,其肝风必先动,肝风动,即元气欲脱之兆
8、也 。 因人之脏腑,惟肝主疏泄,人之元气将脱者,但因肝脏疏泄太过 。他首先认识到,脱证的病机是元气之脱,元气之脱又责之肝的疏泄太过、风动欲脱,因而将脱证发生的病位明确定位于肝。元气责下焦肝肾,与元气属下焦先天肾命的理论也基本一致。 在对脱证责肝认识的同时,张氏也自以为找到了恰如其分的治疗药物,自称 得一救脱之圣药 ,即山萸肉。他讲: 山萸肉味酸性温,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 萸肉既能敛汗,又善补肝,是以肝虚极而元气将脱者服之最效 ,他甚至以为: 萸肉救脱之功,较参、术、芪更胜, 盖萸肉之性,不独补肝也,凡人身之阴阳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故救脱之药,当以萸肉为就有: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
9、、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 按原文推究,精、气、津、液、血、脉除 精 由元气所主外,后五气均由后天宗气所主,故 一气 所指即属先后天共同组成的 真气 ,而华而不实六分之五指的是 宗气 ,所以讲 决气篇 所谓的精、气、津、液、血、脉诸气由虚损以致到脱,几乎均是宗气之脱,这是脱证主宗气之脱最早的理论根据了。 同时,在(内经中,也举例说明了外感热性病发展至脱证阶段,因危笃而致死的病机。如(素问 热论篇言: 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 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能够看出,其阐述脱证的病机是全身荣卫不行,血脉瘀塞不通,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