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景区的水资源风险、影响途径及因素总结,水资源论文.docx
《山岳景区的水资源风险、影响途径及因素总结,水资源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岳景区的水资源风险、影响途径及因素总结,水资源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岳景区的水资源风险、影响途径及因素总结,水资源论文由于山岳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限制,大多数中高山区蓄水、供水、用水非常困难,成为典型的缺水地区之一。而水是山地生态系统最基础的自然资源,是山地生态环境的决定性和控制性因素。水资源安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山地的资源环境安全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山地旅游当前是山地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是山区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水资源的主要使用者之一。然而,一些山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高山水供需和水生态存在宏大危机,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水系统和水环境,最终影响到整个山地生态系统的演替和平衡。加强缺水型山岳旅游地的水资源安全研究,促进其水资源的可持
2、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旅游对水资源安全影响的研究,国际上最早出如今20 世纪60 年代,主要集中在水质方面。20 世纪 70 年代始,旅游地水资源供需矛盾遭到学者关注。研究区域牵涉干旱半干旱、海滨、岛屿、山岳等。20 世纪 80 年代我们国家学者开场对旅游水环境影响进行探寻求索性研究。此后,水环境特性成为旅游环境关注的重点对象之一。21 世纪以来,逐步深切进入到对水环境因子的研究,并开场牵涉旅游对水量安全的影响研究。总体来看,国外研究多强调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和生态利用,国内较多集中于单个旅游地水质污染和水供需研究。对山岳景区这类典型的缺水旅游地,缺少从系统和共性角度,分析其水资源风险
3、及影响因素。文中以黄山风景区为案例地,从理论视角对山岳景区的水资源风险、影响途径及因素进行系统归纳和提升,为缺水型山岳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 材料与研究方式方法 1 1 研究区大概情况 黄山风景区地处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属温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 2376 2mm,但由于山势陡峭,河床比降大,第四纪沉积物少,蓄水条件差,地下水极为贫乏。供水主要依靠修建的水库和蓄水池,拦蓄地表径流,供水量有限。因而,山上属于典型的缺水区域。 景区旅游业发展迅速,2020 年接待游客突破300 万人次; 接待设施也不断增加,截至2020 年12 月,景区内拥有
4、各类档次的宾馆、饭店、招待所 11 家,总接待床位 3996 张。旅游活动的集中性,旅游水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伴随增加的废水排放对区内水体产生了宏大生态压力。黄山风景区水资源安全问题在我们国家山岳风景区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1 2 研究方式方法 (1) 实地调研法。通太多年屡次的部门访谈、问卷调查、二手资料收集等实地调研方式方法,收集了黄山及相关山岳历年的降雨、泾流量、水质监测、供水量及旅游接待人数、山上宾馆设施、用水及排水、相关规划与报告等大量资料。 (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数据整理、比照的定量分析,并结合对黄山及相关山岳景区长期研究的感性认识,从定性视角进行系统梳理与提升。
5、2 结果分析 2 1 山岳景区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 2 1 1 降水量大与利用率低并存 山岳风景区降雨量相对较为丰富,尤其是我们国家中南部山岳景区,但由于地势陡峭和特殊的地质(如花岗岩、丹霞地貌等) ,蓄水较为困难,天然水资源利用率普遍较低。黄山风景区多年平均径流量 1384mm,平均径流总量 2 1 108m3,平均可利用量约 889 78 104m3,地表水资源非常丰富。但黄山当前利用供水的主要设施为山上的七座水库,蓄水总容量为 41 7 104m3,年可供水总量仅为 80 22 104m3,利用率仅为 9%。除此之外,黄山属高山景区,景区间水系不通,基本上各自为政,分片供水,海拔 1500
6、m 以上的玉屏楼、天海、北海、西海等高山景区,由于处在峰峦顶部,来水面积小,蓄水量仅为 6 104m3,年可供水量仅约30 104m3,而景区住宿设施多集中在这些高山景区,需水量大,纳污能力差,严重威胁着景区的水资源安全。 2 1 2 旅游季节与降雨季节错位 我们国家山岳景区的旅游旺季与气候气温有很大关系,一般 3 10 月份为旺季,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暖和,部分著名景区旺季时间更长。然而,降雨旺季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在 5 8 月份居多,使得一些以利用降水为旅游活动水资源的山岳景区普遍出现了供水短缺、水质污染等水资源安全问题。黄山降雨在年际年内间变化很大,分配极不均匀,加剧了溪涧水量丰枯的差异
7、悬殊。其每年 4 8 月份为雨季,降雨量约占全年的 67%,9 月至翌年 3 月份降雨量仅占全年的 33% ,6 月份降雨最多,但蓄水设施容量有限,塘库积满后余水均溢走,秋冬季节时常无雨,最长无雨日达百天,旅游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维护十分是森林消防用水严重匮缺。 尤其是 10 月份既逢旅游旺季,又值枯水季节,84 7%的游客感觉用水不方便,大大降低了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降雨季节与旅游季节错位,严重威胁着景区水资源安全(图 1) 。 2 1 3 开发潜力大与难度大并存 山岳景区降雨水源较为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由于地形坡度大,储水困难,加上考虑山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山岳景区水资源开发存在潜力大
8、与难度大并存的窘境。从黄山地质条件看,节理裂隙为花岗岩唯一的含水介质,大气降水为区内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但因峰峦峻峭,岩石裸露,蓄水条件差,景区地下水比拟贫乏,况且开采地下水对黄山生态资源的影响较大,也缺少地下水具体勘探资料和蓄水量评价,因而地下水尚无法利用。另一方面,山上太多修建水库对景观和生态将产生严重毁坏,大规模进行山下提水上山经济代价和生态代价也太大。 2 1 4 供水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 山岳景区一方面由于水资源利用的困难及旅游人数的不断增长,存在供水短缺现象; 另一方面,随着旅游者对舒适度要求的提高,用水浪费现象普遍存在。黄山风景区的供蓄水设施是有限的,当前蓄水设施主要分为二类(表
9、 1) : 一类是蓄水池,已建成 20 个,总蓄水量约为 0 59 104m3,主要用于防火和生态用水。另一类是水库,已建成 7 座,可蓄水量达 41 7 104m3,主要用于旅游供水,另有温泉配水站,年可供水量 13 2 104m3。除此之外,已建有的供水设施主要有 7200m3/ d 的温泉虎头岩水厂、2500m3/ d 的西海水厂和天海水厂及部分管网。 自 2018 年 1 月开创建立低碳旅游景区以来,黄山风景区大力提倡节水行动,但从实地调研来看,员工与游客用水浪费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景区尚未制定有效的节水管理政策; 各宾馆和招待所虽制定了员工节水政策,但尚未采取实际可操作性措施; 对于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