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辆工程师论文(优选10篇),机械工程论文.docx
《铁路车辆工程师论文(优选10篇),机械工程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车辆工程师论文(优选10篇),机械工程论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铁路车辆工程师论文优选10篇,机械工程论文铁路车辆由于其运量大、舒适性好、环境污染小、能源利用率高,在我们国家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发展呈现出高速化、多样化、高效化等特点。以下为本文优选的 10篇铁路车辆工程师论文 。 铁路车辆工程师论文优选10篇之:基于数字化的铁路车辆轮对检修形式分析 内容摘要:为提高铁路货车轮对检修质量与检修效率, 本文基于铁路车辆轮对检修现在状况, 提出了车辆轮对检修数字化形式改造方案, 并提出了一系列详细建设措施, 以期有助于铁路车辆轮对检修, 更好的保障铁路车辆安全运输。 本文关键词语:车辆轮对; 检修形式; 数字化; 三检制; 1 轮对检修数
2、字化背景 公司已建立了ERP、HMIS、QMIS、MES、黄石系统、轮轴工位等信息系统,同时具备自动检测机、探伤机、轴承磨合机、轮对压装机等自动检测和组装设备,但各系统以及各智能设备的数据孤立存在、没有实现分享,造成大量数据手工重复录入、大量纸质记录在工序流转、信息流与实物不能同步流转等,效率低易出错。 公司 三检一验 施行多年以来,质量记录以及缺陷的反应、缺陷处理均通过纸质票据进行传递,不利于信息的有效传递、分享以及问题的统计、分析和改良、卡控, 三检一验 不能很好地落地施行。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以转向架车间轮轴检修线为试点的智能制造项目施行方案,并借助 铁路货车技术管理信息系统HMIS
3、中的海量数据,实现信息流的内、外部互联互通,提升公司货车造修效率和经营决策根据,促进三检制有效落地,提升公司生产计划管理、成本管理、精益物流等管理水平。 2 项目目的 (1) 自动采集生产设备运行及加工参数,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得最佳加工参数,为质量提升、延长设备生命周期提供数据支撑。 (2) 实现系统间的数据分享,实现不同工位之间的数据分享,杜绝数据的重复录入。 (3) 实现HMIS系统与智能设备之间的数据分享:HMIS系统向智能设备提供配件型号、编号等信息,从智能设备获取检测信息,实现信息双向传递、分享,无需手工再录入。 (4) 主要工序的关键检测数据实现自动采集,减少工作量,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4、和准确率,实现检修现场无纸化操作。 (5) 具备防录入错误卡控必填控制、寿命控制、尺寸范围控制等、质检/验收卡控、质量缺陷处理等流程卡控,实现故障的闭环处理和零故障交车,实现质量记录电子化、质量自控信息化和质量可追溯,确保 三检制 有效落地施行。 3 系统架构 项目根据车间现场层数据采集 三检、数字化接口层、车间计划管理层、内外协作层、决策层的五层架构设计,对轮轴检修线进行数字化改造,通过HMIS系统、轮轴工位系统、轴承检修系统、QMIS系统、MES系统、智能化控制单元与ERP、MES等进行系统集成,实现从质量管理到生产经过、车间管理、仓储物流管理、设备管理等全面的数字化管理。 4 建设内容
5、4.1 工位系统概述 (1) 本设计方案共设置4条基本工艺流水线,分别是:轴承检修、压装工艺线,轮对三级修工艺线,车轴检修、加工工艺线,轮对组装工艺线含轮毂加工,共设63个工位。 (2) 现场质量记录实现 无纸化 ,质量记录手工录入、自动读取等方式在HMIS轮轴工位系统中记录,质检、监造均通过该系统进行查阅、审核、签章等对质量记录进行管控。 (3) 相关工作者以用户、密码方式登录HMIS轮轴工位系统,系统将自动记录与该产品有关的操作者、质检员、监造等,实现对质量的追溯、保存等功能。 (4) 轮对收入、新车轴精车工序打印条码或二维码粘贴于轮对或车轴上,各工序扫描条码后进行操作,PDA、平板电脑和
6、录入设备具有扫描条码功能,HMIS轮轴系统同时保存手工录入条码信息的功能。 (5) 但凡从微控设备上自动读取信息的工位,无需再配置录入设备,将HMIS软件安装在该设备的上计算机上即可。 4.2 轴承检修、压装工艺线 4.2.1 轴承收入 在轴承退卸前,通过轴号、生产厂家等信息下载该轮对上装用的2套轴承厂家、编号、初次装用时间及装用的轴承类型,并将其与实物进行核对,对错误的信息进行更正;系统自动判定该轴承的处置方式报废、送大修或作一般修,人工在轴承上作相应的标记;系统自动对一般修的轴承编流水号,在HMIS系统以该流水号作为该套轴承的唯一标记,同时分解人员将该流水号编写在轴承上。 4.2.2 轴承
7、检修 需要作一般修的轴承完成一次清洗后,进入分解检查工位,分解检查人员将轴承流水号等相关信息录入现有轴承检修系统黄石邦柯提供,作为在轴承检修系统与HMIS轮轴工位系统的共同唯一标记。 4.2.3 合格检修轴承库 轴承进入轴承检修间,分别经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外圈探伤、组装等工序后完成轴承的检修,得到合格的一般检修轴承详细检修经过的记录由黄石邦柯提供的系统完成,HMIS轮轴系统自动读取一般检修合格的轴承信息,储存于 合格检修轴承库 中。 4.2.4 轴承压装 压装机通过扫描或手工录入轴承内颈平均值、密封座内颈以及轴承类型等及轮对信息后进行压装作业,压装完成后HMIS系统自动从压装机上读取压装合格
8、的轴承编号、型号、贴合力、压装力等。HMIS系统根据该轮对已有的信息填写标志板A、B、C、D栏的内容。 4.2.5 轴承磨合 系统自动读取经过磨合试验合格的轮轴,磨合试验合格时通过,不合格时不通过。 4.2.6 轮轴检查 检查员通过平板电脑在HMIS系统内对轮轴的信息进行核对,合格后在HMIS系统中确认。 4.2.7 轮轴监造核查 监造通过平板电脑在HMIS系统内对轮轴的信息进行复核,合格后在HMIS系统中确认。经监造确认合格的轮轴进入 合格轮轴 虚拟库中备用。 4.2.8 打印轮轴卡片反面 确认轮轴合格后打印的纸质车统-51反面,质检和监造在纸质记录上盖章,并与车统-51正面合订。 4.3
9、轮对三级修工艺线 4.3.1 轮对收入 录入轮对的 轴型、轴号、制造单位代号、制造年月 ,系统自动下载该轮对的初次组装时间及单位等基本信息,人工逐一与实物进行核对,对错误的信息进行更正。根据车轴的情况在系统中对该轮对进行处置,并在实物上作相应处置的标记。系统自动给需要检修的轮对进行编流水号,并生成条码或二维码,该流水号将作为轮轴卡片车统-51的编号,打印条码或二维码粘贴于车轮上,后续工序扫码后即可进行轮对的相关工作。 4.3.2 自动超声波探伤 系统自动读取超声波探伤工位操作人员,无论能否存在裂纹,该轮对均可流入手工超声波探伤工位。 4.3.3 踏面加工 车轮加工尺寸等合格时在HMIS轮轴工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