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救助支出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社会救助论文.docx
《重庆市社会救助支出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社会救助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社会救助支出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社会救助论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市社会救助支出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社会救助论文社会救助制度作为我们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社会保障的最后 安全网 。它不仅保障贫困人口的最低生存,而且也要保障他们的 社会性 生存,即保障所有个人及家庭都能到达各个时期本地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准。社会救助支出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盲目增加社会救助支出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十一五 时期,重庆市经济繁荣发展,也是社会救助事业发展最快、受助群众最多、施行效果最好的时期。但同时也出现了社会救助支出水平提高过快,不能与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的状况,假如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则可能造成财政赤字、受助者产生 福利依靠 等不良影响,社
2、会救助支出究竟应保持如何的水平才能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本文拟作进一步讨论。 一、社会救助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祸、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社会救助支出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成员享遭到的社会救助的高低程度,它代表着一个国家为其公民提供保障的程度和水平,常用人均社会救助支出,或社会救助支出与的比值来反映。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国家财政,国家财政支出的社会保障资金中包含了社会救助的支出,因而学者们通常是从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两者的关系。如Ram
3、(1986) 在其经典研究中利用115个国家的平行数据对财政支出的增长效应作了相关的计量分析,发如今财政支出占一定比例的条件下提高财政支出增长率对经济增长有正效应,但超过这一比例财政支出的增长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Barro(1990) 在内生经济理论的框架下从生产性公共支出和消费性公共支出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结果表示清楚消费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负影响,公共支出显着影响经济增长率。我们国家学者穆怀中更详细分析了社会保障支出与之间的关系。 他2001从国家福利和自保公助两种社保形式出发,运用相关性和直接回归方式方法分析了社保支出与、国内储蓄、投资及私人消费之间的相关影响,证明社保支出与人均 增长
4、高度正相关。除上述学者之外,中国学者董拥军、邱长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对我们国家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5-2003年的社会保障支出与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长期正向协整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于泳通过对我们国家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两个变量的线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即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增加,能够促使我们国家人均的增长。从上述理论中,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互相作用的严密联络,经济的发展能够给予社会保障更多的财政投入,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然而,这些研究几乎没有对社会救助
5、支出与经济发展增长之间的关系作更详细分析。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部分,它的内在特征同样是用经济手段解决社会问题。一方面,没有经济增长的支持,社会保障将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作为一项社会公共政策,社会保障对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通过改变受保者的预算约束和福利状况影响个人的储蓄、消费和投资等微观经济决策,进而影响经济运行中的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构成,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例如,投资、消费、出口被以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18年,我们国家的到达471564亿元,但是消费占的比重过低,约为34%,并且在21世纪以来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美国消费占约7
6、0%的比重,相比之下,中国消费远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应该归结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落后,中国居民需要为养老、医疗、子女教育和购房积累资金,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消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促进消费有着重大意义,在我们国家低收入人群和农民消费能力不强,而这部分人占到总人口的70%以上,社会保障制度最重要的就是为这部分人提供保障,加强分配调节,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必然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而国内学者孟祥宁在对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及变量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我们国家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社会保障支出每增加1%,相应的国内生产总值会增长
7、18.24%,进而表示清楚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救助支出从统计学角度来讲是一个孤立的变量,缺乏参照标准,通常用社会救助支出水平量化。社会救助支出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社会救助支出的增加能否能够拉动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需要权衡和研究的问题。当社会救助支出过高时,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无法跟上社会救助支出增长速度,没有充足的财政资金能够保障社会救助支出;当社会救助支出过低时,无法充分发挥对受助人的保障作用,不利于社会稳定。因而讨论怎样把握好社会救助支出的 度 ,寻求社会救助支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最优平衡,促使社会救助支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重庆市
8、社会救助支出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一分析模型的理论阐释 当前国内对社会救济支出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颇具代表性的学者便是穆怀忠教授。他根据人口构造理论和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相关回归统计分析法,构建了社会保障支出适度水平公式。通过这一公式,我们能够检验已有的社会救助支出能否符合经济发展水平,可以以用来进一步测算将来社会救助支出的大概范围。本文利用这一研究方式方法构建社会救助支出适度水平,进一步分析社会救助支出水平与经济发展能否相适应. 华而不实:S代表社会救助支出水平;Sa代表社会救助支出总额;W代表工资收入总额;G代表国内生产总值;Q代表社会救助支出总额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H代表工资收入
9、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在这里基础上,笔者运用社会救助支出增长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变动公式,进一步考察社会救助支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关系。 CS代表社会救助支出水平系数;RS代表社会救助支出增长率;R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增长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反响,可以用增长率替代。通过这个公式,我们能够得出CS的值。 当CS=0时,社会救助支出在原来的基础上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即两者之间处于不适应的状态。 当CS0时,社会救助支出增长与经济发展呈现反向变动,即二者处于不适应状态。 当0CS1时,社会救助支出增长幅度略小于经济发展幅度,两者基本处于适应状态。 当CS=1时,社会救助支出
10、增长幅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两者处于最佳状态。 当CS1时,社会救助支出增长幅度超过了经济发展速度,CS比1越大,则讲明两者相差幅度越大,二者处于不适应状态。 通过上述公式,把相关数据带入,即可得出一个地区社会救助支出水平系数,进而分析该地区的社会救助支出水平能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实证分析 1.社会救助支出构造分析 我们国家的社会救助支出主要由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社会救济支出、救灾支出三部分组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整个社会救助体系的基石,也是民生财政的最基本支出。近年来重庆市社会救助支出中最低生活保障支出所占比例均高于60%2007年除外,最近几年仍在升高,维持在75%左右。这主要是与
11、2007年该市全面施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项政策相关,低保制度向着 应保尽保 的目的迈进,享受低保待遇的人数逐年增加,救助标准不断提高,市财政对低保资金的投入明显增长。社会救助资金大多数用于低保支出,且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呈上升趋势。 与此同时,2006年、2007年重庆市社会救助中的社会救济支出所占比重到达20%以上,2008年因将困难群体纳入到低保对象范围导致享受社会救济的人群减少,进而支出下降;之后随着全社会加大对漂泊乞讨人员的救助,社会救济支出又有回升趋势,重庆市社会救济支出所占比例与全国持平。除此之外,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重庆的社会救灾支出明显下降,已经有削弱灾祸救助实力的趋势。重庆自
12、然灾祸不仅有面积大、种类多等特点,而且毁坏性特别严重。如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和特大洪灾,2008年又遭到汶川特大地震的严重影响,2018年和2018年连续遭遇暴雨洪涝灾祸。 面对自然灾祸频发事件,重庆市于2008年制定(重庆市突发自然灾祸救助保障预案,并采取各种方式方法保障受灾人群的利益,但是由于社会救助资金有限,救灾工作遭到限制。据资料显示,我们国家在灾祸救助中,一些地方只注重经济增长,忽视救灾事业的发展,存在将救灾资金用于经济建设、教育等方面的情况,直接导致自然灾祸救助的缺乏。我们国家自然灾祸经济损失与拨款的比例在1:0.03左右,美国的这一比例为1:0.4
13、2,印度为1:0.7,这意味着中国的救灾支出远远不能弥补灾祸带来的损失。在中国这样的大背景下,重庆作为自然灾祸多发区,在灾祸发生的频率没有减少的情况下,救灾支出增长率却趋于下降,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参见表1,且远低于国家救灾支出占社会救助支出的比例参见表2,这必然会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亚洲减少灾祸风险北京行动计划就明确提出:应该把减灾纳入到社会救济发展中,增加社会财富在防灾能力和发展方面的投入。 根据国外相关经历体验来看,社会救助支出分类必须明确,保证每部分都有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如韩国的公共救助制度是利用国库资金对低收入阶层进行生活保卫或者帮助其进行自救,包括生活保卫、有功人员津贴及灾祸、灾难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