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宏观经济学在西部地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_1.docx
《高级宏观经济学在西部地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宏观经济学在西部地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_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级宏观经济学在西部地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高级宏观经济学是一门需要一定水平、微观经济学和数学知识积累的高级经济学课程,其重要研究内容包含经济增加、经济波动、消费与投资、通货膨胀与失业等方面,详细知识点包含索洛增加模型、无限期与世代交替模型、新增加理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传统凯恩斯主义波动理论、名义量不完全调整的微观基础、消费、投资等。笔者将讨论该课程在西部地区高校的开设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西部地区高校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主要性 1.1高级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课程地位高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博士进行经济研究的基础理论课程,在西方国家经常作为一年级研究生
2、的宏观经济学教程,或结合中级宏观经济学教程作为具有良好数学与经济学背景的高年级本科生课程1。在当下的中国,各个学校对这门课程的授课布置并不一致。由于讲授该课程对师资水安然平静生源水平均存在较高要求,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能够为一年级的硕士研究生开设这门课程,条件一般的学校也尽量将这门课程作为博士学位课的重要内容,而未对该课程引起看重或条件较差的学校则未开设这门课程。相比东部地区高校而言,部分西部地区高校对该课程的看重和预备还略为不足。 1.2西部地区高校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的需要性高级宏观经济学在多数经济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科研中是必不可少的理论工具,很多经济学热门内容也能从中找到模型来解释和衍
3、生,当下的各类经济学学术期刊论文中也经常能见到该课程包括的经济模型与知识点。 从学生角度来看,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能使西部地区的学生了解和把握更多宏观经济学研究前沿的内容,在阅读相关文献时能尽快理解其中心思想和关键内容,进而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的提升,必定会带来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重要表现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加强,能够运用更深切进入的经济学思维、经济学方法和更前沿的数学方法演绎与证明经济学命题,针对实际经济问题进行模型建立、经济学分析、数学推导以及之后的实证分析。 学生学术研究能力获得提升的另一个表现是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的提升。由于国内外经济学类排名较高、质量较好
4、的期刊往往特别强调理论模型的严格推导与证明,因而学生在对高级宏观经济学进行理论和系统的学习之后,会对当下较新和流行的经济问题、理论模型与数学方法有一定水平的理解与把握,进而更容易在较高级其余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应学术论文。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开设和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也是对老师本身的一种挑战,能够提升西部地区高校老师学习和研究高级宏观经济学的积极性,促使老师学习更多高级宏观经济学内容,了解更多经济学流派的思想与主张,把握更前沿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提升本身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在对经济学的其他方向进行研究时或许也能触类旁通,有所裨益。 2西部地区高校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存在的问题研究 当下,西部地
5、区不少高校逐步向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了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在开课与授课中也反应出一些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重要有下面两点。 2.1缺乏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由于长期以来东部地区高等教育水平、教育资源等存在着优势积累2,经济专业排名靠前的名校大多数位于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东部地区高校(考研地区划分的A区)的考研分数线总体而言高过西部地区高校(重要在考研地区划分的B区)。这在一定水平上意味着西部地区经济类研究生生源对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的了解相对而言较为软弱,对初级和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可能还较为欠缺。在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时,老师经常会为了照料基础不扎实的学生而调低授课难度,降低讲课速
6、度,并适当回首复习一些初级、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这导致了高级宏观经济学自己授课课时和难度的欠缺。 2.2缺乏相关数学知识数学是高级宏观经济学里面非常主要的一环,牵涉的数学工具重要有动态规划、常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测度和积分、随机经过等,硕士研究生在修习此课时往往会由于相应数学知识不熟悉而难以理解课程内容。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国内多数高校经济系专业的本科阶段在开设课程时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类课程在大一、大二就讲授完毕。固然学生在考研时会从新复习这三门课,但在大一大二的本科学习中可能由于不知道考研科目设置而对上述数学课程不够看重,学习时一知半解,做习题时草草了事,对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