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支撑框架结构体系的定义和基本设计原则,建筑结构论文.docx
《少支撑框架结构体系的定义和基本设计原则,建筑结构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支撑框架结构体系的定义和基本设计原则,建筑结构论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少支撑框架结构体系的定义和基本设计原则,建筑结构论文建筑地震灾祸的严重性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之一。近年来发生的几次毁坏性地震反映出建筑构造抗震能力缺乏的两个主要原因: 一方面,我们国家采用三水准两阶段的抗震设防目的,但近年来发生的毁坏性地震中,强震区的实际地震烈度经常远高于当地的设计罕遇地震烈度水平。如我们国家四川省汶川县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67 度,而 2008年 512 汶川 8.0 级地震发生时震中烈度到达 11 度,灾区很多地方的实际烈度超过设计罕遇地震 13 度,这是导致很多重灾区建筑构造损坏甚至倒塌的重要原因。在汶川地震后,我们国家的相关规范进行修改,提高了部分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和部
2、分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这样,要求对灾区既有建筑进行抗震加固以知足新的抗震设防要求,华而不实对钢筋混凝土(RC)框架构造增设少量钢支撑是有效的抗震加固措施之一。 另一方面,上部 RC 框架构造的主要震害形式为:柱端出铰、柱剪切毁坏、节点区毁坏、薄弱层严重毁坏、预制楼板与梁的连接不当引起的毁坏、现浇楼梯的毁坏等等,由于构造体系布置不合理、现浇楼/屋盖体系对框架梁抗震性能的影响、现浇楼梯斜跑的抗侧奉献和填充墙对构造抗侧刚度的影响等因素,很多既有 RC 框架构造很难实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要求的 强柱弱梁 等理想毁坏形式。另外,即便合理设计与施工的 RC 框架构造能够知足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
3、固 等抗震设计要求的毁坏形式,但框架构造存在抗震防线单一、缺乏足够冗余度的问题。 国内外屡次大地震的建筑震害表示清楚,采用纯框架构造的房屋,其倒塌率远远高于设置剪力墙等的框架构造房屋。汶川地震后,作者在灾后现场应急评估中发现,在 RC 框架构造中设计少量钢支撑或排架柱间的柱间穿插支撑,就能有效控制构造的侧向变形,提高原构造的承载能力和抗地震倒塌能力(图 1)。【图略】 遭到这些成功抵御强烈地震作用建筑构造的启发,本文作者提出了在框架构造中设置少量钢支撑的少支撑框架构造体系的概念,目的是改变框架构造的抗侧力构造体系,增加框架构造的抗震防线,不仅提高原框架构造的抗侧刚度与承载力,保证原构造在设计罕
4、遇地震下不倒塌,而且能够在超越设计罕遇地震的地震作用下不倒塌,进而提高框架构造的抗地震倒塌能力。本文在刘庆志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完成了这种新构造体系的受力机理分析与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评估,提出了少支撑框架构造体系的定义与基本设计原则建议,供相关研究人员与设计人员参考。 1 现行相关抗震规范的规定 对于框架-剪力墙构造体系,在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构造总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不尽一样,构造的性能也有较大的差异不同。(高层建筑混凝土构造技术规程JGJ 3-2018(后文称(高规)第 8.1.3 条根据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的倾覆力矩分担率对框架-剪力墙构造体系进行了细分,并对每一
5、种构造体系的设计方式方法和侧向位移控制指标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见表 1)。朱炳寅建议的构造体系细分的类别和标准与(高规的规定基本一致。【表1】 对于框架-支撑框架构造体系,我们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8(后文称(抗规)第 G.1.3条第 5 款对其有明确的定义: 底层的钢支撑框架按刚度分配的地震倾覆力矩应大于构造总地震倾覆力矩的 50% 。这类构造中钢支撑框架比拟强,支撑属于强支撑。而当构造中钢支撑框架比拟弱时,框架将承当较大的地震作用,设置少量钢支撑的 RC 框架构造与含有少量剪力墙的框架构造类似,但现行规范中对这种构造体系尚无明确定义。为了能够合理提出这类构造的定义,
6、本文以一座典型 RC 框架构造为例,分析了设置不同数量钢支撑后构造抗侧刚度、动力特性、底层框架的基底剪力与倾覆力矩分担率变化等,结合对构造完成的静力PUSHOVER 分析得到的能力曲线结果等,借鉴现行规范对框架-剪力墙构造、含有少量剪力墙的框架构造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少支撑框架构造的定义,为这类构造体系的推广应用十分既有框架构造的抗震构造提供借鉴。 2 RC 框架构造与钢支撑 RC 框架构造比照 2.1 工程大概情况及构件设计 某 6 层 RC 框架构造,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0.20g),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类。构造纵向 5跨、横向 3 跨,首层层高 4.0m,其余各层层高 3.6m,
7、如此图 2 所示。框架构造的梁、柱、楼板均为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 C30,钢筋均采用 HRB400 级热轧钢筋。纵向和横向边跨框架梁截面尺寸为 250mm 500mm,横向中跨框架梁截面尺寸为 250mm 300mm;14 层框架柱截面尺寸为 500mm 500mm,56层为 400mm 400mm;楼板厚度为 100mm。假设楼面地面做法与吊顶等的等效附加恒载标准值为3.0kN/m2,楼面活载标准值取 2.5kN/m2;屋面除构造重量外的等效附加恒载标准值为 3.0kN/m2,屋面不上人,活荷载标准值为 0.5kN/m2。假设建筑外围维护墙与沿轴线隔断墙的等效线荷载为 6kN/m,作用于
8、相应的框架梁上,假设构造嵌固在地面,不考虑基础埋深与回填土的侧限。该建筑构造总高为 22.0m,根据(抗规规定,抗震等级为二级。构造分析设计采用 SATEWE软件完成,对应的构造模型称为 Model0。【图2】 在上述 RC 框架构造中增加钢支撑,成为带钢支撑 RC 框架构造。支撑布置在外侧四榀框架的中跨,沿构造通高布置(如此图 3 所示)。支撑选用防屈曲支撑(BRB),芯材选用 Q235 钢材,工作段钢芯为一字型截面,非工作段为十字型截面。参考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宁和同济大学李国强的方式方法设计 BRB 支撑,使得BRB 钢芯在层间位移角 1/550 时保持弹性状态。设计了四种支撑截面(表 2)
9、,研究支撑刚度与承载力变化对钢支撑 RC 框架构造性能的影响。对应的构造模型分别称为 Model1、Model2、Model3 与 Model4。【图3.表2】 在原框架构造中增加钢支撑后,采用 SATEWE 软件重新分析带钢支撑的 RC 框架,框架梁柱的截面尺寸和配筋采用分别按纯框架构造和带钢支撑 RC 框架构造知足抗震设计要求条件下的结果设计包络值。由于钢支撑的影响,与其相连的框架柱承受更大的轴力和弯矩,柱轴压比和配筋都增大。华而不实,增设 4 号支撑后,构造首层与支撑相连的部分框架柱不再知足(抗规中关于轴压比 0.75 的限值要求,将带 4 号支撑框架构造 14 层与支撑相连的部分框架柱
10、(图 2 中 1-B、1-C、6-B 及 6-C)截面尺寸放大至 550mm 550mm。 在通用分析平台 OpenSees中分别建立了上述构造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混凝土采用 OpenSees 中的concrete01 材料,采用了 Kent-Scott-Park的骨架曲线和 Karsan-Jirsa加卸载准则,且不考虑混凝土受拉;钢筋采用 OpenSees 中的 Steel02 材料,骨架曲线为双折线,并可反映钢筋的 Bauschinger 效应。表 3 列出了 Model0Model4 模型沿 Y 方向(横向)的基本周期、设置钢支撑后原框架构造刚度及地震基底剪力的变化情况。能够看出,随着支撑
11、截面面积的增加,支撑对整个构造的刚度奉献增加,地震作用也增大,地震作用的增幅小于刚度增幅,由此揣测增加钢支撑将有效控制原构造的位移,但是,对钢支撑导致的刚度增幅需要控制在一定幅度内为好。【表3】 2.2 基底剪力及倾覆力矩分担率分析 1) 弹性阶段的底层框架地震倾覆力矩分担率和基底剪力分担率参考规范对少墙框架的定义,分析钢支撑 RC 框架构造弹性阶段在指定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底层框架地震倾覆力矩分担率和基底剪力分担率。由于单榀支撑框架的作用类似于一片剪力墙,而在框架-剪力墙构造中,剪力墙以及与墙相连的框架柱看做同一片剪力墙(称带端柱剪力墙)(见图 4 左),所以钢支撑 RC 框架的 支撑框架剪力分
12、担率 和 支撑框架倾覆力矩分担率 计算时的支撑框架是指支撑本身及与所在跨中与其相连接的框架梁柱(图 4 右红色部分),而 框架剪力分担率 和 框架倾覆力矩分担率 计算时的框架是指的其他框架梁柱(图 4 右黑色部分)。根据反响谱底部剪力法(考虑顶部集中力)得到构造各层的等效水平地震作用,对各构造模型进行小震下弹性分析。Model1Model4 弹性阶段的底层框架倾覆力矩分担率和基底剪力分担率见表 4 所示。 能够看出,四个模型中框架分担的倾覆力矩与剪力均超过 50%,不属于框架-支撑框架的范畴,并且随着支撑抗侧刚度的提高而降低。对于 Model3,设置支撑后框架底层抗侧刚度增加接近 40%时,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